2008年BBC的逍遙音樂會要開始了。開幕音樂會在7月18日晚上8時(當地時間),最後的閉幕音樂會則在9月13日晚上8時。有76場音樂會依舊例在皇家阿爾巴音樂廳舉行,而每週舉辦共8場室內樂演奏會則在卡多岡音樂廳舉行。所有音樂會都由BBC現場轉播,並在轉播後7天之內可在BBC網站專頁隨即點聽。拜科技之賜,我們聽音樂會轉播,在7天之內已不受時間與空間之限制,而且免費。這幾十場音樂會的站票也不過5英鎊(約300塊台幣),是質量都很高的大眾音樂會。而且,還有幾場音樂會,讓聽眾免費聽賞。第1場免費音樂會在7月20日週一。
今年要紀念法國音樂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的百年誕辰,英國作曲家佛漢‧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1872~1958)的逝世50週年,以及去年年底去世的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因此這些作曲家的許多作品,都會安排在這次音樂會中。
這幾位音樂家當中,除佛漢‧威廉斯比較經常聽到以外,其他兩位比較少有聆聽的機會,唱片也不多,就算在唱片行看到唱片,要買下來,恐怕要有相當的勇氣。現在可以免費聽到,那就該把握機會,聽個究竟。
梅湘的音樂是神靈的音樂,他的音樂歌頌天主教信仰,人類的愛,以及大自然尤其是鳥的世界。他以畢生的時間記錄所有的鳥的叫聲,這是他對人類的貢獻,他還把鳥聲溶入音樂中。在7月18、21、27各日,8月6、10、11、17各日,9月1、2、4、7各日都有他的作品。
史托克豪森創作初期的作風是很傳統的新古典主義,但聽到梅湘的4首節奏練習曲第2曲「音價與強度的調式」(Mode de valeurs et d’intensites)之後,其音樂生活大為改變,再受現代音樂家作法的刺激,讓他成為音列主義(serialism)音樂的泰斗。在8月2、3、22日都有他的作品。
為剛進古典音樂之門的新愛樂者,BBC推薦:
7/22第7場,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艾爾嘉-第1號交響曲
7/23第9場,孟德爾頌-第4號交響曲,布拉姆斯-第2號鋼琴協奏曲
7/29第16場,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史特勞斯-提爾愉快的惡作劇
8/7第28場,史麥塔納-莫爾道河,德弗乍克-第8號交響曲
8/12第35場,艾爾嘉-在南方,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天方夜譚
8/27第55場,佛漢‧威廉斯-雲雀高飛,拉威爾-達夫尼與克羅葉
8/29第58場,拉威爾-鵝媽媽,柴可夫斯基-第4號交響曲
9/4第66場,艾爾嘉-海洋之畫,柴可夫斯基-第6號交響曲
9/6第69場,拉赫瑪尼諾夫-第2號鋼琴協奏曲,德布西-海
交響曲通常是各作曲家的大作品,而且許多作品都是各作曲家的傑作。今年的音樂會,當然也多數首交響曲的演出,其中有許多是具有標題的。如聖桑的「管風琴」(7/21),孟德爾頌的「義大利」(7/23),白遼士「幻想」(8/13),貝多芬「田園」(8/18),柴可夫斯基「悲愴」(9/4),佛漢‧威廉斯「南極」(9/10),馬勒「巨人」(9/11),貝多芬「合唱」(9/12)等。這沒有什麼特別意義,但無疑是各作曲家的代表傑作。當然交響曲的演出並非僅僅這幾首。
其他有協奏曲、獨奏曲、室內樂曲,合唱、管風琴曲、歌劇……。而今年最特別的是BBC舉辦的世界音樂各地區得獎人,要在7/30第17場音樂會露臉。這是逍遙音樂會第一次邀請世界音樂參加盛會,也表示代表世界各地傳統文化的世界音樂,在古典音樂界佔得一席之地。
配合逍遙音樂會之進行,還有許多活動與廣播。歐美在夏季,有許多音樂活動。如要欣賞各場逍遙音樂會,先進其首頁
http://www.bbc.co.uk/proms/2008/,然後點進各場音樂會,或其他想參閱的網頁。資料很多,包你滿載而歸。
(圖片借自逍遙音樂會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