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09 00:00:23| 人氣1,84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在電影中偶遇的文豪 – Gore Vidal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Gore Vidal可能是美國二十世紀其中一位最偉大的作家,是小說The Judgment of Paris, 1876, The Season of Comfort, Empire等等的作者。

以上作品我連一行字也沒有讀過,之前也從未曾聽過這些小說的名字,Gore Vidal相信是唯一一位作家我是透過電影而認識。在費里尼電影《羅馬風情畫 (Roma)》中,電影結局以仿紀錄片手法透過費里尼訪問Gore Vidal,問他覺得羅馬是一個怎樣的城市,Gore Vidal便以 “羅馬是一個虛幻的城市” 為這一部戲中戲作個瀟灑的了結。

“Rome is the city of illusions. Not only by chance you have here the Church, the government, the cinema. They each produce illusions, like you do and I do.”

由費里尼突然要訪問Gore Vidal,而Gore Vidal淡淡然道出這番說話,對我來說有如《阿飛正傳》中梁朝偉在結局中神態自若地梳頭那樣叫人震憾,而且Gore Vidal的說話教人若有所思,而非王家衛那麼教人不明所以,我跟Gore Vidal就是這樣在電影中偶遇。

前些日子在某書店搬遷大減價時購入了Gore Vidal的自傳”Gore Vidal – Point to Point Navigation”,近日有了心機便一口氣看完了。在55個章節中,我發現Gore Vidal的社交圈子可算驚人地廣闊,如甘迺迪兄弟、教宗保祿二世、瑪嘉烈公主、”大國民”導演Orson Welles、演員Jack Nicholson、諾貝爾獎作家Saul Bellow、”慾望號快車”劇作家Tennessee Williams、”推銷員之死” 劇作家Arthur Miller、奠堂級文化人Susan Sontag等等,當然還包括意大利導演費里尼,看來Gore Vidal人緣不下於另一當代明星級美國作家Truman Capote。

在全書55個章節中,Gore Vidal用了兩個章節談及他和費里尼。他稱費里尼為Fred,費里尼則叫他做Gorino。費里尼於《羅馬風情畫》選了Gore Vidal的原因就是Gore Vidal代表著一些操英語的人被羅馬這個城市感染而going native的人,而Gore Vidal就是一個going native的人為羅馬留下了這句瀟灑的結語︰

“What better place to observe the end of the world in a city that calls itself eternal?”

在自稱永恆的城市看著世界的終結,還有比這更要好的結局嗎? Gore Vidal這一番話真的教我忘不了。我嘗試在他這本自傳中尋找多一點的踪影,沒太多得著,不過看到了Gore Vidal問Tennessee Williams你怎樣開始寫劇本時,他得到的回應是 “I start with a line”。沒甚得著的我還會一點微笑。

台長: 白行
人氣(1,84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人云亦云 |
此分類下一篇:穿越時空的少女 – 原田知世
此分類上一篇:依依的心想起你

顏士凱
白兄
其實Tennessee Williams所說也不盡然是一句空話
戲謔之中或更隱藏寫劇本的複雜過程
也許有些編劇 就是非得從某一條(故事)線展開不可!
看Gore Vidal的《永恆的媚拉》我們倒也真覺得
固守得住那一條(色)線
才能劃開更多世俗的線
又 小弟最近少在新聞台走動
您得空的話 還望不吝到新居
http://blog.udn.com/yensunny賜教
顏士凱
2009-02-12 18:42:13
版主回應
I start with a line 絕不是空話,正如I have a dream 也絕不是空想。先生的網誌定必會光臨,也煩請多多捧場。
2009-02-13 01:10:0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