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之所以吸引人,應不在於房間設施豪華與否,或供應之餐點有多精緻。我們走進民宿就像是走進了一個家,一個民宿主人與人分享的家;你分享了他的生活哲學、人生觀,更好的是,在這個家你可以品嘗到鄉居、山林或海濱的悠閒生活方式。再加上民宿如果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質,例如獨特的藝術品味或別具一格的在地特色……,如此也較易於在同質性高的旅遊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占地 4甲多的花蓮富里「磚窯居」民宿,位在花蓮的最南端與台東池上交界之處,最明顯的地標就是那座大煙囪了。早期這裡是一座磚窯,供應東部地區的建築磚塊,直到民國 79年停產。民國 89年的碧莉絲強颱幾乎摧毀了這座磚窯廠,磚窯廠的第二代主人徐振龍及盧慧如夫妻倆,靠著磚窯工廠退休的一台怪手,從整地築路、埋管、挖地基到綁鋼筋、釘板模灌漿、砌磚、木工裝潢每一環節均親力親為,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耗時費力。在漫長的整修過程中,夫妻倆也慢慢浮現出了一個夢想--「磚窯居」民宿的經營。
被擁抱於青山翠微之中的「磚窯居」,園區十分寬敞。我們夜晚抵達時,夜空厚厚的雲層,四周一片闃黑,正在納悶是否找對了地方?隱約中,一拔地而起的大煙囪確認了「磚窯居」的所在。
這座占地甚廣的休閒民宿,主體就是以「火頭磚」砌成。火頭磚是燒過頭、有點燒焦的磚,從以前的眼光來看那是瑕疵品,現在卻有不少藝術家對這種微焦的磚頭特別偏愛!室內空間使用大量台灣原木做裝飾。例如房間梳妝台用亞杉,呈現出自然的美麗紋路;浴室使用美國側柏,遇到水會散發香氣,讓旅客沐浴時可以越洗越香。女主人還以老藤自然的彎曲,鑲上乾燥的木玫瑰,成為獨特的裝飾;餐廳還有以被海蟲啃蝕的木板做成的屏風,這種木頭在印尼被稱為「把度」,意為「很硬的木材」。
廣大的園區除了那視線躲避不了的大煙囪以外,最令人眼睛一亮的就是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磚窯廠了,主人除了維持窯廠的原貌,並花心思讓窯廠綠意盎然,翠綠柔美的蕨類植物沐浴在灑落的陽光中,增加了幾分生機,也讓硬邦邦的紅磚顯得可親了起來。
期待男主人「磚窯文物館」的理想早日實現,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座磚窯廠也會是當地重要的人文景點之一。
經營民宿除了要有夢想、熱情,更需要許許多多的堅持。於花蓮尾台東頭的交界處,一對中年夫婦將情感與精力投注在家鄉這塊土地上。儘管沒有華麗的裝潢或高級的設施,但是擁有豐富的花東自然景觀,層層疊翠、雲影相伴,並結合在地人文特色,一樣能創造出宜人而有層次的度假環境。
放餐具的櫃子亦是一身古意。
餐廳一角與大窗外的綠意風景。
因為當天早上住客僅咱們一家,所以早餐是從外面買來的飯糰、蛋餅,
而提供的咖啡是便利商店的美式咖啡……。民宿的彈性也在於此?^^
群山就在你左右,似乎張開雙手就可以擁滿山的綠入懷。
遍植多種花木,寬廣的休閒活動空間。
別有洞天 -- 一個窯洞一扇風景。
走在其中,仍可感受到那古早的燒磚氣氛。
持續的維護、整修、擴充......
一磚一瓦、一草一木,打造出漫漫民宿夢,
期待這是一條永續經營之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