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倖妃
出處:天下雜誌 414期
從全球物價狂飆,到金融海嘯襲擊,一波又一波,如千層浪般席捲這個位處東亞邊緣的小島,顛覆國人的生活方式。隨手關燈省電,關水龍頭省水,以及盛行的腳踏車風潮,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大家,七○年代前的儉樸風回來了。
「台灣不是沒過過貧窮日子。」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所長余德慧說。即使貴如具「經營之神」封號的王永慶,也走過貧寒歲月,挑水、養豬、當小工賣米。
大多數人不怕省吃儉用過日子,但如何在儉樸中保有長年累積來的品味、風格,維持有品質的生活?卻是個大哉問。
在網路公司擔任經理的曹以會,即為將儉樸和品味完美融合的箇中翹楚。
曹以會和擔任公務員的太太曹芝寧,收入屬中上階層,育有三個兒子。過去他每天開著休旅車上班,每年固定全家五口出國玩,每星期有三、四天上館子或餐廳。愜意的日子卻在這兩年間開始起變化。
先是曹以會工作的媒體吹熄燈號,所幸他很快地找到事業第二春;緊接著在去年的金融海嘯中,手中握有的股票讓他受傷慘重。
「損失四、五十萬元,」曹以會聳聳肩說。那是曹家急用時的生活準備金,如今全卡在股市裡,每月還要負擔五萬元房貸。
貪心熄滅,身心就安頓了
當上班族必須鎮日為保不住工作而惶惶不安,即使仍有工作,也拚命盤點身邊積蓄。社會氣氛低迷時,余德慧卻說:「人沒錢時,貪心熄滅,身心自然就安頓了。」貪心熄滅,成了經濟蕭條時代,給人最好的祝福。曹家也因此,過起不一樣的生活。
曹以會改騎老爺摩托車,每天來回十五公里到市區上班。他說,休旅車油箱大又耗油,一個月油錢再省也要六千元,還要停車費,如今只有週末載家人出遊,「算算至少省六、七千元。」
全家每年一次的出國旅遊也改成自助環島,一家大小,四天三夜花不到一萬元。
環島遊的省錢祕訣在於「露營」。曹以會花一千七百元買帳棚,搜括冰箱內存貨以便野炊。前兩夜分別睡在花蓮、墾丁,營地一晚收費六百元,第三夜住宿親友家,全程下來汽油耗費最多約五千元。
「兒子開心得不得了!」曹芝寧說,從此一家人常在週末假日出征,到各地露營,偶而才住飯店。
關燈、關水龍頭、不外食,自不在話下;家中要換套沙發,曹芝寧上網找二手家具,價值好幾萬元的藤製品,不到一萬元就買到。曹以會週末帶孩子騎腳踏車,從烏來到宜蘭福山,來回路途達四十公里,騎的是千元不到的二手車。
錢省了、生活品質卻沒改變,孩子絲毫感受不到「苦日子」。但省最多之處,卻是曹家的孩子不補習、不上安親班,全由夫妻兩人一起帶。「訓練孩子獨立,需要花很多心力和時間,我們只是陪他們走一段。」曹以會說。家人相聚的時間多,向心力更強。
以演講、寫作維生的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常四處參加大堆人頭「共食」,他認為,儉約也可以有品味——精神上的品味,生活清貧卻很豐富。如自己動手DIY,體驗製作過程,消費也會更精準,而不是任由冰箱塞滿已過期或即將過期的「垃圾」。
「面對景氣不振,失業的人當務之急是快去找工作,對有工作的人影響並不大,不用跟著心煩氣躁,」余德慧說,既然大家都曾經有過貧窮歲月,人會更有彈性,「最重要的是心態。」
但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卻需經過心靈的重重試煉,要調整心態並非易事。
在董氏基金會擔任義工的陳淑麗,為推動「菸害防制法」跳上第一線和立法委員對嗆、在媒體鏡頭前落淚。多數人對她曾經是活躍在時尚圈、紅極一時的模特兒身分一無所知。
在澎湖長大的陳淑麗,進入台北時尚界後,拚命賺錢也拚命花錢。從國外蒐購各種當時在台灣還很少聽聞的「名牌」,大從衣服、手提包、皮箱,小至電話簿、打火機,無一不是掛著大大的logo,彰顯主人的「品味」。「我全身上下全都是名牌堆積出來的。」陳淑麗說。
直到進入董氏當義工,看到前董事長嚴道夫妻省吃儉用,每年捐出大筆錢宣導防制菸害,陳淑麗面對生命有了新體會。「現在生活雖然簡單,回頭一看,發現距離上流社會愈來愈遠,但我好喜歡這樣的自己。」穿著一針一線縫縫補補舊衣裳的她,笑聲中充滿著驕傲。
唯有自己能創造「品味」,和財富毫無干係。號稱「新貧時尚達人」,擁有貴族血統的德國作家亞歷山大.封.笙堡(Alexander Von Schonburg)在他的書中提出,人真的能夠在沒有錢或錢不多的情況下依然富有,關鍵就在於生活品味(life style)。一種充滿自主性的生活品味,將成為幫人們贏回生活品質的關鍵。
生活品味,讓儉樸也有品質
景氣衰退並非詛咒,而是福氣的來臨,因為人的品質提升了。余德慧說,閒暇時或是陪著孩子欣賞花開、看螞蟻打架,坐著陪太太剝豆子,或是拿包菱角慢慢剝、慢慢吃。「最平常不過的時光,才是真正的珍寶。」他說。
長期在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擔任志工,接觸臨終病人,看盡生死的余德慧說,既然經濟蕭條,那就退一步吧,重新看清楚自己是什麼人:「人活著就是要實踐,實踐就是好好地吃一碗飯、走一段路。」簡單來說,就是回歸到生命的根本,做個自然人。好好吃飯、好好走路,人會變得更輕鬆自在。
曾是酒商業務,所接觸盡是大老闆、企業家的黃鵬錡,近兩年不但身體力行「好好哲學」,更將食衣住行當成人生大事,認真看待。
目前在三所國中和社區大學擔任農藝老師,他除了教孩子種植有機蔬菜,學習染色、編織,自己織圍巾和手套,更在林口溪谷的家門口空地造屋。他的願望是用雙手打造夢想中的二手書屋。從七月至今,吸引各地友人在週末主動加入建築行列。
每天看書、聽音樂、喝頂級咖啡,興致來時大口喝酒,很多人羨慕黃鵬錡可以過這種日子。黃鵬錡卻說:「我不是要你改變現有的生活,這樣不切實際,」要活得快樂,就要注意食衣住行,在既有的條件下,多關心身邊事物的來源和運輸、製造過程,才會慢慢了解:「好東西不一定和錢直接相關。」
儉樸風真的回來了!在經濟蕭條時期,人人都必須為下一波衝刺儲蓄精力。每個人都可以活得儉樸,又不喪失自我品味,不論是物質或心靈上的儉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