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0 17:40:37| 人氣4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練太極拳是要求做到心靜,還是只要求做到“神舒體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練太極拳是要求做到心靜,還是只要求做到神舒體靜

 

 

 

    有人認為:練太極拳時要注意許多要領,因此,不可能心靜。

其實,躁與靜是相對的。初學太極拳,的確會因頭緒紛紜或雜念起

而感覺到存在心神不靜的現象。因此,首先要收心猿,拴意馬

做到全神貫注地去從事學練。諸葛亮《誡子書》說:夫學須靜也,

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從這話中不難領悟,

學到任何一門學問,都須心靜,都得凝神一志地去學,方能學成。

學練太極拳也是如此。如果心情煩躁,肯定是學不好的。然而,當

你練太極拳日久,即使你在字上自覺長進不夠,但相對地說,

肯定比初學時心靜得多了。


  進而,我們要認識到打太極拳是特別強調動中求靜的。楊澄甫

太極拳說十要》就把動中求靜列為第十個要領,並說:太極拳

以靜禦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又說:慢則呼吸深長,

氣沉丹田,自無血脈僨張之弊。這說明不論從技擊或養生角度看,

慢中求功乃是動中求靜的一種手段。求靜,在技擊上為了

以靜禦動,在養生上為了性靜情逸暢活氣血。合而言之,

則是一功兩用。拳諺說:拳、醫相通,一功二用。正因為太極拳

分外強調動中求靜,這才對輔助醫治許多慢性疾患有其獨到的功效。


  有人說:太極拳只要體靜,不要求心靜。並說《太極拳譜》

中就不曾有心靜的要求。這話近乎奇談怪論,頗令人莫測高深。

心不靜,體何能靜呢?清·武禹襄所說的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裏體靜二字,正是在

心靜支配下內外統一的。試想心亂而體猶能靜,這在走架過程

中尚且無法做到,那就不必說技擊實踐中的以靜禦動了。


  至於拳譜中談到心靜的地方,實在是極多的。如清·李亦佘

所輯《廉讓堂本太極拳譜》所收武禹襄《太極拳解》說:身雖動

,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為令,氣為旗;神為主帥,身為驅使

李餘佘《五字訣》則開門見山地說:一日心靜,並解釋道:

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心不靜,

身自散亂,自立尚且穩,又如何能打好太極拳呢?

 

總之,心靜神舒體靜,是身心內外的真正統一體,至於

個人能做到什麼程度,惟有個人自己為耳!

台長: 紅龍
人氣(4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