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來到四野空茫的荒瘠之地。台灣西部沿海地帶,總給人清冷蕭瑟的感覺。海風吹來苦鹹黏澀的味道,空氣中隱隱飄散著鮮腥氣味。日光曝晒、海風吹襲,西岸漁鄉漁村的第一意象來自嗅覺。沉鬱壓抑,充滿為了生活拚搏的艱辛。
通往雲林口湖鄉的景觀,一逕是灰白色調。水澤、魚塭、空曠土地,公路旁樹叢掩映下,偶有一兩幢矮房子、磚瓦古厝、鐵皮屋。
都說這是窮壤之地。老一輩人的說法,這是風頭水尾的所在。地理環境所致,位居迎風面,冬日季風首當其衝,強風吹襲,冷風刮面;土地貧瘠,缺乏灌溉水源,位居水澤末流,只能用人家用剩的水。這裡還是台灣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區。天然情境不利開墾種作,土質鹽化、屋舍下陷,低窪地區遇雨成災,人要與天爭地,營生並不容易。
放眼望去,水澤汪汪,一池池魚塭是口湖鄉的希望。隨著青壯年出走,人口老化,加上地層下陷、海水浸灌等問題,有許多魚塭閒置廢棄。以養殖捕撈為主要產業的鄉鎮該如何活化轉型,土地如何永續發展,跟上時代步伐,注入活力?這是一整個雲林濱海鄉鎮的大哉問,也是難解而必須面對的課題。
路程迢迢,用導航定位繞行於鄉間小路,來到馬蹄蛤主題館。藍白相間色調的簡易房舍,大鐵棚外是馬蹄蛤體驗池。不同於一般觀光工廠以介紹和販售為主的經營型態,來這裡的遊客,大多是為了人工潮間帶似的生態體驗池而來。
渾身溼漉漉的孩童,半身浸泡在水中。蹲踞著,螃蟹似地在水池綿軟淤泥間走來走去,好像光是這樣就很有趣。水池清淺,水深只在成人膝蓋上下。一腳踩下,池水拌著軟泥深深陷落,趾縫都被溼泥填滿包覆了。使勁抬腳,腳掌反重力掘出泥水。前進的樣態搖搖晃晃,腳底入泥出泥,在水壓間滯重跋涉。律動的節奏如孩童學步之初,有一種重心不穩的笨拙,卻也充滿新鮮的快樂。
大人捲起褲管,讓雙腳踩踩泥土泡泡水,涉水而行,仍謹慎著,避免衣褲弄溼弄髒。孩子哪裡管這麼多?一逕踩水,以腳掌腳趾撥弄池底泥土,或者半蹲樣態,上身泡入水中,僅露出肩頸頭顱,手腳並用掘土摸索。
當手臂揮動、雙足踩踏、手掌抓握、腳掌掘挖……,那是感官以觸覺主導延伸的極致,專注凝神感覺肢體接觸到的泥水狀態。當感知到不同觸感,像抓取到寶物般嚷嚷,「找到了!」「又找到了!」摸蛤仔的快樂,在於不期然而然的驚喜。將苦心尋獲的馬蹄蛤一一放入小圓籃裡,籃子裝滿了,再倒回池水裡。遊戲般的池中體驗,讓人實際感受養殖與捕撈的工作情境。凡事都不容易,收成除了機會和命運使然,也考驗耐心。
池中的馬蹄蛤,也是機緣與耐心的故事。主題館館主曾界崇是口湖養殖業的傳奇人物,他曾在警界工作,因緣際會投身馬蹄蛤的復育研究,成為水產養殖達人。
報導上說,有次他和朋友到海邊遊玩,不經意踩到一種特別的貝類,帶回家研究之後,才發現那是瀕臨絕種的「紅樹蜆」。野生的紅樹蜆少有人知,也沒有人在養殖販賣,他首開先例運用魚苗繁殖技術,以人工養殖的方式,成功復育了瀕臨絕種的紅樹蜆。相較於常見河蜆,紅樹蜆如拳頭般碩大,外形如馬蹄,因此以馬蹄蛤為稱號。
從研究、復育、推廣開始,曾界崇摸索著水產養殖與休閒觀光的可行方式。眼前這一大片湖泊水澤,營造出海岸邊的紅樹林生態。在一種宛如戶外拍攝片場的虛擬實境裡,除了下水摸貝,還有水上設施可以自由體驗。
譬如搭乘膠筏遊水池。常見於停泊在漁港邊的捕魚膠筏,上面放置了幾張木製學生椅,膠筏上有長竿。搭上膠筏,撐著長竿即可成為擺渡人,愜意地遊賞風光。可以附庸風雅,模擬感受著徐志摩「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的情懷。
闔家同遊,擺置木椅角度,調配人員位置,膠筏在左搖右晃中前進,有一點刺激感,但不至於害怕。似乎孩童也可以嘗試持槳撐船。池水很淺,少了安全疑慮,撐不動或者船筏卡住要調整方向時,可以有人下水,在膠筏旁手動輔助推船前進。
不論是搭膠筏、划膠筏、推膠筏,純然是漁村式的遊憩情境。如同復古童玩的概念,很有台灣濱海漁港風情畫的味道。池邊膠筏襯著水色和藍天,棚架延伸搭設水上鞦韆,像極了攝影基地中的拍攝道具。隨意就可以坐進漁村布景裡,感受淺灘邊海風微微吹送,海水微微漂動船筏的感覺。
我看著孩子踩水、摸貝、首次嘗試划膠筏、划獨木舟……,樂此不疲在水域間來回穿梭。不過是半天時間,從原先的膽怯陌生,到漸漸熟悉這片混合著天然生態與人工環境的水池。
體驗池裡外,大臉盆充當碗公船,幼童撥水前進,或隨它漂來盪去。孩童的嬉鬧笑聲迴盪在空氣中,成為我對口湖這個漁鄉的另類印象。
在國內農場、牧場、林場轉型為休閒觀光園區的範例不少。漁村的捕撈、養殖產業,如何轉化為認識漁業生態的推廣教育?如何從枯竭的海洋和土地資源中,尋思復育與養護的技術,讓陌生的議題化為故事,帶進人人可親近的活動場域呢?
我和孩子跟著海風到口湖,途經廢棄魚塭、汪汪水池上覆滿太陽能光電板的「種電」奇景,來到養殖池轉型的故事裡。走進一個台灣西部濱海漁村的養殖夢,想著這個風頭水尾之地的未來。我們這個時代的大人,要交付給下一個世代什麼樣的夢與現實呢?
福報副刊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