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素食者之前我偏愛海鮮料理,但實不相瞞,我屬於貪吃而怯於面對動物屍體的饕客,故以文蛤、孔雀蛤、蜆仔等貝類食材最得我青睞。這類普及台灣沿海城鎮的小吃,雖可在市集攤販隨興品嘗,卻不易於頂級飯店菜單中尋得,當然誰都知道,蛤蠣腹內吸附的河口汙染物質可能遠超過其營養成分,但起鍋後的香美四溢,還是讓我垂涎。 未離家求學時住在濱海小鎮上,父親三不五時買回一大袋文蛤,或熱炒或水煮或蒸烤,既可下飯,更宜佐酒。天冷時,青菜蚌麵總能安慰我的轆轆饑腸;炎暑時節,加入醬油、辣椒、蒜蓉、九層塔,以大火快炒,便是開胃聖品,百吃不膩。 召喚味蕾的美好記憶 至於我所擅長的文蛤料理,該屬「蒸蛋」一項,堪稱我肉食階段最得意的成就。首先在蛋汁裡拌鹽去腥,接著投入文蛤、草菇、油蔥酥提味,放進電鍋蒸煮約二十至三十分鐘便大功告成。文蛤的鮮美經由悶煮充分滲入蛋汁,是一種濃郁而複雜的口感,大異於單純的醬油蒸蛋。我時常以饗家人,看見大夥圍坐餐桌臧否時政、議論人事、敘談遇合悲歡,鍋底迅速朝天,乃覺欣然堪慰。對我來說,這道菜伴隨著與家人同聚共食的記憶,溫馨難忘。 難忘的還有飄盪著腥味的海風,以及少不了海鮮的家中每一餐。我的味蕾經過長期浸淫,即便旅居外地,對於海仍有分迢遙嚮往,無論行旅何處並不急於嘗新,堅持先吃蛤蠣貝類,想像整個家鄉回憶都濃縮在那些菜肴的色香味裡,我彷彿是個行囊裝滿鄉愁的遊子,透過味覺追索記憶中的美好片段。 大學時落腳於一所海邊學校,對海鮮的鍾愛得以在他鄉延續。 忽然想家時,會到學校側門巷內的義大利餐館點食白酒蛤蠣麵,入口即強烈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鄉思,因為那樣的風味口感絕非從義大利飄洋過海,分明是來自台灣某河口淺灘。 饕餮心起時,不畏迢遞走過數百階克難坡、穿行燈紅酒綠的仁愛街英專路,拐進車水馬龍的老街渡船頭,搭乘渡輪直奔河彼岸,只為飽餐一頓孔雀蛤料理。尋常是選定一家老字號快炒店,找一個看得見夜景的位置,不用搭配白飯,也能一人嗑完好鹹好辣的一整盤。飽足之際,海風微微吹來,帶點鹹味,是家鄉的召喚吧。進餐完畢總是長長舒了口氣為小小盛宴畫下句點,內心對這般生活頗為滿意。 大學畢業離開淡水前夕,執意去吃最後一次的孔雀蛤大餐,在渡輪上我睜大眼望盡兩岸燈火,生怕錯漏了什麼,夜色在水中浸漫開來,海風踏浪歌唱,那時我以為不可能再有機會橫渡。 不料後來竟多次帶著外地友人複習相同的美食路線,我曾疑惑那約莫是這條河這座小鎮要引渡予我的故事。 浮晃腥臊的油煙街景 之後數年首次經歷了家族親人辭世,期間看著供桌上祭拜用的素齋沾黏灰白香灰,地上那碗隨著喪禮日久逐漸發酸發臭、霉點斑斑的腳尾飯,我不禁怵然。沒有任何同行伴侶,那段旅程真真正正只能獨自上路了,而上路前所享用的卻是如此不堪的吃食,憶及親人生前對膳食口味的挑剔,這一切令我心惻難當,止不住的胃酸翻湧而上。 置入冰櫃前,大體氣味彌漫廳堂,我這才了解,原來當人停止呼吸與進食後體味竟是濁臭難聞,難道既往風風火火所企求的,不過就是為了據守一個人形大瘡,並日日餵養它以美饌? 談不上慈悲為懷或良知未泯,也許是因為親見諸般無常,突然發現有些東西不再需要了,那場葬禮之後,開啟了我的食素生活。 而後當我為了這樣那樣的理由,在傳統市場的羊腸小徑中徘徊兜繞、在遊客熙攘的海鮮食攤間倉皇行走,看到長深塑膠籃裡品種花色大小不一的文蛤任君挑選,也瞥見店家騎樓下一簍簍棄置的蝦蟹蚌殼,無可避免地,總會意識到自己正置身蒼蠅和蚊蚋縈迴的油煙街景裡,些許駁雜細微的什麼自光影闌珊處瀉出……難聞的腥臊浮晃著,迫壓我的嗅覺,那味道近乎是,屍臭。 以往的食欲和貪執終究是不再了。 重回淡水河岸,舟輪渡我以悲心,我用雙手的虔誠拋出孔雀蛤,往昔藉由貪食海產兌現的口腹之欲,一個一個往河裡擲回,真心希望牠們就此沉到底,莫再漂流莫再遭人捕獲。 然而,家中每一餐還是少不了海鮮。 如今有時不得已越俎代庖為父親料理食材,我用大碗公注水加鹽,放進文蛤,父親則負責起火熱鍋。文蛤一接觸到鹽水,約莫以為回到天下太平的海中世界,多半立時露出潤白舌頭,貪婪地吐沙、喝水、吐沙,我數著那些從水面下緩緩浮出的氣泡,一顆兩顆三四顆,爐火高溫使廚房裡溫度漸升。 父親舀起一匙油淋入鍋中,在砧板上將蒜頭拍碎後下鍋爆香,那辛辣氣味使我頻頻眨眼。 碗公內的文蛤仍兀自吐沙、喝水,水中氣泡五六七八……而廚房裡的溫度漸升,爐火正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