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思惑與聞思修
本文詮釋『見思惑』與『聞思修』之區別。何謂『見』?何謂『聞』?很多人見文字而狹隘的解釋,以為『見』一定是用眼睛而見;以為『聞』一定用耳朵而聞,這是沒有深層而舉一反三靈活善用『五蘊用事』色、受、想、行、識之功用。盲人眼根見不到,一定用眼睛來走路嗎?然到就不能用『身根』觸覺與『耳根』聞方向動靜來『見路』而走路嗎?耳聾者耳根不能聞,就一定用耳朵來聞聲音嗎?然到就不能用眼睛來讀取對方的唇語或手語來知道對方心裡的聲音意識嗎?見非一定眼來見,聞非一定耳來聞,一切皆因六根與外在的六塵為因緣,這中間一切皆由五蘊『色受想行識』來用事,而從小到大養成習慣根深蒂固形成『用根已入識』這就是習性,養成習性習慣者而未能解脫者即為『惑』也!
何謂『修』?『修』者為修正改正之意識,因何而修呢?因為『惑』字才要修,『惑』者為迷惑沉迷而不知自我解脫者,從小養成習性習慣沉迷在『物質現象』裡,一直未遇到明師而未能修正解脫得見清靜如來本心者,皆隨習性隨業力而輪迴不息;假若有一天遇到一位明師,教導我們能困惑解惑而掙脫者,因明師對自己而言也是外在而來的,因明師而『見思修』、因明師而『聞思修』,因為明師有經驗者是智者是覺者,因外在而來的明師教導,入自己意識裡而深思熟慮,將不好之習性習慣修正改正之,謂之『聞思修』。
『見思惑』與『聞思修』兩者不同之區別,『見思惑』因『根』觸『塵』而入識,產生妄識心分別識,而根深蒂固造成各人之習性,況且每個人生長環境不相同,所學習教育程度不盡相同,才有『我見』、『我執』,才有眾生你我他而不同的見解,各持己見既為『我執』、『我見』。修行一切從四念觸著手,定能去除我執我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四念觸有一個共同訣竅,就在『金剛經』裡佛所說一切以『無我相』起修。一切因有『我』在,才有其『身』在,有其『身』在才有『淨與不淨』的問題存在;一切因有『我』在,才有其『身』在,有其『身』在才有『覺受』在,有覺受不管是樂受或苦受,一切有其念有其相皆不能見如來;一切因有『我』在,才有其『身』在,有其『身』在才有『心的起伏變化』,有『起伏變化』就是『無常』;一切因有『我』在,才有其『身』在,有其『身』在才有『前三念觸』在,因『前三念觸』皆因有『我』在才有『前三念觸』,所以萬法也因有『我』在,才要修萬法。因緣所生法,因『根』觸『塵』迷惑而未能解脫者才生萬法而對治,若降伏其〈妄識〉心而用根不入識者,用清明之『知覺心』去覺醒本然不生不滅之『覺性』者,何需還在執著『萬法』之中,故觀法要『無我』,相反之!未能降伏其〈妄識〉心,未能『用根不用識』者,當然要依法來修、要依法為師。
『見思惑』是還未遇到明師,渾渾噩噩沉迷於『物質現象』上,習性習慣業力未除輪迴不息;而『聞思修』也是因外在而來的明師,但是運氣好也是自己百世修來的因緣才能遇到明師,不管遇到與沒有遇到明師,一切自己未能實在實修返觀內覺明心見性者,一切皆枉然,既使自己認為今世是『阿彌陀佛』再世者,若未能實修降伏一切〈妄識〉心者,那今世為人的『阿彌陀佛』也不能回『十方法界』去。
PS:下一篇文章將寫無需人間老師的『無師智』~~~聲聞乘
南無清淨法身佛
原 光 合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