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28 16:21:05| 人氣719|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Mio GPS的廣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話說前陣子有部侯孝賢、隋棠及大批攝影團隊加羅湖取景拍Mio GPS的廣告片。
  「驚豔台灣」的廣告影片:http://mio.sp88.com/video.htm
  隋棠寫的文章:http://mio.sp88.com/a1.asp


  第一眼看到這個廣告時的感覺:好夢幻呀!太不真實了。不過廣告不是都這樣子的嘛,先前有個宏碁筆記型電腦的廣告更虛假,Mio這個廣告至少還滿真實地呈現加羅湖的美景的。

  第二個想法是,不知道上山的人員會不會隨意丟棄(無法分解的)垃圾、廚餘、在湖邊生火呢?看隨隊人員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ljun&article_id=20263235 ),相信他們是沒有的,希望老手能夠叮嚀第一次上山的人們該注意的事情。

  然後看到了登山補給站的討論串(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64807&Process=Group 註),對於這個問題,說實話我是不太擔心的。加羅湖在岳界早已是很知名的山區,而林道口到主要的湖泊群也需要步行一日的時間,一般往返至少需要三日,會造訪加羅湖的人和在一般森林遊樂區的觀光客是不同的類群,二十多年來,似乎也還沒特別嚴重的破壞。我想,應該不至於因為侯孝賢拍了這一部廣告,就讓加羅湖在岳界變得更有名;就算一般大眾仰慕隋棠的名聲意欲而前往加羅湖,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話說回來,到目前為止,我對台灣的自然教育的信心還不足,最近看到的一個例子就是的大霸北稜上的馬洋池,2004年以前,我走過兩次大霸北稜,馬洋池水雖然略帶顏色,但至少是乾淨的,周圍的草皮也是完整無缺的,今年七月底從鎮西堡上馬洋池,池水卻浮泛著一層油光(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kaku&b=68&f=1156538428&p=18 ),草皮上也有兩片生火的痕跡(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kaku&b=68&f=1156538429&p=19 )!很明顯的,這是2004年的72水災以後,馬達拉溪車道上大霸尖山的路斷掉了,所以大家改走鎮西堡上大霸,一條稀有人走的路線在轉變為大眾路線之後,迅速地遭到破壞!

  另一個例子是霞喀羅古道的白石駐在所舊址( http://photo.xuite.net/purple.swing/2192684/81.jpg ),以前剛開始接觸這條古道的時候,他是用木板、泥土和一種類似米糠的材料敷起來的,雖說這種材質難免受到歲月的侵襲而逐漸消失,但是他畢竟已經保存了數十年仍保存得相當完整。可是隨著週休二日,大量各式各樣觀光客湧入,牆壁竟然那麼快就被拆光了,很心痛。可惜當時數位相機還不流行,沒有拍下來,不然是很好的自然教育的教材。

  也許大部分(隨便講個數字,就以95%為例好了)的人是知道愛護這片山林的,但是只要有那少部分隨手丟一個罐頭、一個塑膠袋,或是在檜木腳生了一堆營火,未來幾年甚至更久,我們都看得到這個痕跡,即便這是少數人所造成的。這些「少數人」恐怕有不少是長期浸潤在山林裡的人了,如果最直接面對山林美景的人都不能夠感動而進一步愛護她了,遑論其他人呢?


註:若無法直接瀏覽,可以在登山補給站( http://www.keepon.com.tw 限IE瀏覽)用「加羅湖」搜尋,文章標題為「想公開,又怕受傷害 - 網路的負面問題 」

台長: 天南星
人氣(719)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山的murmur |
此分類上一篇:南湖之後 - 兼回應花貓大哥

圓恩
這篇有“人性”一點了。
2007-12-30 20:44:56
版主回應
呵,是因為有隋棠的緣故嗎?
2007-12-30 21:23:44
位子
我在想一件事...
有次去某步道看千年大樹群,有一棵樹被剝了約2乘以1公尺的樹皮,根據林務局解說員的說法是『可能是以前原住民的獵人在此處過夜所剝下來當床睡』,雖然當場許多人都感到可惜,這樣一棵千年的樹。

但是念頭一閃,如果當時是下雨或地面潮濕,那那位原住民如果不剝樹皮,他該如何與潮濕隔離?

所以,在我認為在需求時的『運用』,應該是可以讓自然接受的,如果那一團營火的需求是為了沒有帶著爐火,而生火取暖煮食,我想是可以接受的....

台灣平地的破壞比山林更多,試想宜蘭平原當初是一片樹林,還有梅花鹿勒,台北盆地應該也是如此。

就連現在與過去台灣的城鄉建設為何沒有人行空間,為何公園短少...就可以知道,連政府都沒有強制規定與計畫...更何況人民的公德教育...,就像現在政府修建築法將要縮減公共空間...公共空間又減少...大樓又將更高。

大家出入...請從這樓跳那樓,因為都蓋滿房子了,沒有車道、人行道...與公園。
2008-01-02 17:24:37
版主回應
位子您好:
  謝謝您的回應,首先我必須承認,在山上生火這件事情是比較保守的態度,如果不需要的話,我會傾向盡可能不要生火。不過我同意適時適地的的運用是可行的,畢竟在都市裡,我們也在看不見的地方利用自然資源。

至於位子您舉的例子:
1.以我瞭解的原住民的行為,會以芒草、箭竹或其他較容易砍除的草本作為與避免與地面接觸的介質,剝樹皮既花時間,效果也不見得比較好;有時他們不一定躺著睡,可能生一團火,大家圍坐在火邊,就這樣度過一晚。下雨的話,也會用帆布搭建一個簡單的獵寮,我看過原住民從清理營地、砍樹當支架、到搭建完成,只花了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一個可容納8-10人的獵寮。所以我認為這是那位林務局解說員有心或無意的誤導。

2.台北盆地:過去台北盆地在康熙年間還是一片大湖,所以有可能是為水面所覆蓋或是類似沼澤的的地貌,而不是森林(或森林覆蓋的面積不大)。這部分在google以「台北盆地」當關鍵字可以找到不少相關資訊。
2008-01-07 00:39:47
位子
雲夢大澤...

依照台灣的氣候看來,當湖水洩流而出之後,植物快速生長應該有點像是汐止地區山腳下的雜林狀態一般,不過台灣植物的生長有點慢,不像是如巴黎的緯度地區,植物遇熱生長之快速令人難以想像。
2008-01-04 10:54:21
版主回應
雲夢大則在大陸湖北省江漢平原。

台灣(恆春半島除外)屬於亞熱帶氣候,植物生長比巴黎所屬的溫帶地區要來得快。

至於台灣現在的低海拔林相是受到人為開墾所致,在荷蘭據台一直到日據時代以前,台灣都是是世界上樟腦的重要輸出地區,多的是數人方能合抱的樟樹巨木。
2008-01-07 00:38:58
Jennifer 之家
加羅湖群,我走過,確是一處台灣不可多得的美麗淨土
但是,加羅湖群的沿途
已有許多人為的破壞及甚多的垃圾存在著
如文所提,一般的觀光客通常是不可能會走到加羅湖群的路線,
那留在山上的那些垃圾,會是如何被遺棄的
是一個值得省思的社會問題

在我2002年剛回來台灣工作、開始喜歡爬山時,
我就曾說過一句話:破壞美麗台灣的山林
正是我們這一群所謂樂山樂水者。

PS:
看了你網誌多時,始發現我們所學所知的領域竟是大同小異
只是我年紀長你甚多。
可惜太晚認識你了(我的專案計畫已進入結案的階段)
否則...

我目前帶領幾位研究生的學習,
他們對此領域的投入及主動求知性的態度,
都是需要再作調整與尚待磨練的
這應該也是目前台灣教育面臨的大問題
不說嚴肅議題了
2008-01-05 09:32:47
版主回應
很高興能遇到同好 :)
也許我該尊稱您一聲老師(或前輩)?
2008-01-07 00:57:50
阿劭
這一系列的廣告影片
還包括
http://www.sonystyle.com.tw/hdworld/main.htm
「美麗心台灣,精彩再發現」
都是由侯導所掌鏡
讓我們隨著廣告片
更深入探索台灣原生之美
2008-01-05 22:25:32
版主回應
很漂亮唷!謝謝分享。
2008-01-07 00:40: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