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26 23:11:02| 人氣323|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南湖之後 - 兼回應花貓大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人的背景知識就像是一張篩網,網子越細密,新進的資訊越不容易流失。背景知識又像是一個架構,有了它,新進的資訊才知道要往哪裡放。心理學上的一個實驗是,請一位西洋棋生手看一副殘棋兩分鐘,之後請他重排,他無法辦到;但是讓一個有經驗的老手看一副殘棋兩分鐘,就可以正確無誤地排列出來。可是如果改成隨機放置的棋子,那麼老生的表現就跟生手一樣了,所以是背景知識使殘棋有了意義,意義度減輕了記憶的負擔。背景知識所建構出來的基模 (schema) 會主動搜尋有用的資訊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至於「沒有意義」的事情很快就會淡出我們的知覺系統。(註)
 
  將這個概念套用到登山也是如此,以大學登山社為例,如果一個人從大一加入山社,訓練其判圖、定位、野外狀況處理等等技能,到他有足夠經驗能夠獨當一面,開一般傳統長程縱走的隊伍,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這是在他/她參與社團夠積極,平常也會涉獵登山相關的書籍及資訊的狀況下。如果要能夠開探勘型或技術性登山隊伍,所需訓練時間就更長了。換句話說,編織這一張「篩網」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接著他/她可以在面對一個從未去過的山區時,從容地從地圖及行程記錄上搜尋所需要的資訊。
 
  回到我們實驗室的狀況,我們是作植物分類及演化的實驗室,只是有些人研究的材料需要到山區採集(也有些類群在郊山、平地、海濱);在兩年的研究所生涯中,我們必須修課、針對研究類群搜尋文獻及相關資料、作實驗……等,所以如果一個人在大學部時並沒有接受登山的訓練,那麼在研究所才要補強,其實只能亡羊補牢。在「篩網」不夠綿密的狀況下,其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在我們看來是最基礎的行程記錄,對一個新手而言都像是一陣風,過目即忘。
 
  當然我們不是沒想過要訓練新生。山社的訓練是,新手必須從找記錄、讀記錄、寫記錄、印地圖、畫地圖、黏地圖開始,一步一步慢慢地建立登山的背景知識;然而登山訓練並不是我們的主要方向,很難花一段專門的時間來開課,只能每次開隊時視狀況教育,因此缺乏系統性,沒有系統的教學,對於新手的吸收就更困難了。所以以上在山社最基本的訓練,在我們實驗室中鮮少要求(比較會要求的是採集和辨識),因此新生只會跟著隊伍走,如果他/她在登山這方面上沒有足夠的自我要求,那麼他/她就沒有機會建立自己在登山上的背景知識了。目前我們實驗室中具有登山經驗的,都是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爬山,如果一個人在研究所以前沒有過登山訓練,也就很難期待兩年後畢業時能夠具有基本的嚮導能力了。
 
  另一方面是,實驗室不會像山社那樣開探勘或技術性登山的隊伍,南湖大山和清水山大概是每年比較常見的「困難地區」,更難的路線對於採集的效率太差,開隊的次數就少得多了。這也許是登山技能在實驗室一直無法傳承的原因之一,因為實用性太低了。
 
  可是登山訓練攸關生命安全,以一句沒有背景知識為理由,恐怕搪塞不過去。我還在想要怎麼作比較好,如果各位有好點子的話,不妨也提出來讓小弟參考吧。
 
  話說回來,編織一張綿密的篩網是很耗時耗力的。過去我花了那麼多時間編織登山的篩網、植物辨識的篩網……勢必就排擠了編織其他篩網的時間。例如我在實驗的篩網上,就很需要其他人的協助;而登山的篩網不夠綿密的人,也許就是把時間拿去編實驗的篩網了。所以,只要事情不是過份嚴重,大夥兒就彼此包容一些吧!
 
 
註:引用自洪蘭教授語,常見於遠流出版社的生命科學館系列的序文。

台長: 天南星
人氣(323)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山的murmur |
此分類下一篇:Mio GPS的廣告
此分類上一篇:登頂的紀念照

芭樂琴
這就是我敬佩你們的地方啊!
2007-12-28 15:46:04
版主回應
其實我自己也還在學習應對進退,共勉之。
2007-12-29 20:43:33
訪客
中年才開始爬大山又該怎麼訓練呢?
台灣是這麼美麗的多山之國
不爬大山太可惜了
2007-12-28 19:55:14
版主回應
 很多人也是中年才開始爬山,可以多爬郊山,然後大山(有些大山其實很簡單,ex.能高越嶺、南橫三星、北大武山),還有選擇有口碑的登山團體,當然最重要的,體能訓練也是要做。

 爬山其實不一定非得那麼專業不可,只要準備好了,出發就好。
2007-12-29 20:42:02
圓恩
這篩網說很不賴,謝啦。
2007-12-28 20:46:05
版主回應
只是借採別人的創意罷了。
2007-12-29 20:42:27
as
謝謝你
受用不少 ~
2008-01-25 23:13: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