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22 23:15:02| 人氣755|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KAKU的古道行 - 5馬里科灣道路2006.08.0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文版:http://blog.yam.com/atlaskaku/article/12747955

  站在宇老的瞭望台上往南方遠眺,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見尖聳的大霸尖山,以及往北綿延而來的基那吉山(mgnazi,又名木名地山,標高2575m),一座渾圓的山頭,無論以何種角度視之。座落在基那吉山北邊,標高約1600m的山腰上,是泰岡部落,據說在這裡因為日照時間比鄰近的部落長,因此出產的水蜜桃是最好的。然後山勢很快地陡降到溪谷,標高約800m 的秀巒(Tunan)部落,舊稱控溪,如今以溫泉景觀吸引大批遊客。

  從宇老驅車往秀巒行去,在快進入部落之前,溪的對岸有一塊巨大岩石,貌似正要出海的的軍艦,「軍艦岩」的名稱因此而來。淡水河最深遠的兩條支流—左股是源自伊澤山的薩克雅金(音譯自日語的Sakayachin,泰雅族發音為Sqyacin)溪,右股是源自品田山的塔克金溪—在這裡交會,形成了泰岡溪。

  泰岡溪先向北流,左岸(西方)的山腰上有下田埔、上田埔、高臺幾個部落,不久後一個近90度的轉折向東,她又獲得了另一個名字,馬里闊丸(mrqwang)溪,民國以後又改稱玉峰溪。此時溪的兩岸變得熱鬧起來,左岸(北方)有玉峰、泰平、三光(漢名,原名為Hutonon,亦音譯為武多諾堪,武道能敢),右岸(南方)有石磊、抬耀、復華、爺亨(Ehen)等部落。過了三光和爺亨之後,在下巴陵(Bulon)附近,馬里闊丸溪與三光溪匯流後又轉折向北行去,並且獲得了大嵙崁(mkgogan)溪的名字,如今又被漢化為大漢溪。

  溪水是同一條,名稱的改變也許因為所經部落對她的稱呼而有所不同。容許我將事情簡化一點,就把秀巒到下巴陵這個溪段稱為馬里闊丸溪吧。馬里闊丸溪兩岸是泰雅族的世居之地,而「馬里闊丸」這個名字可能來自該族群早期的居住地,指的是南投的翠峰。

  日據時代的日本人為了治理蕃人,在馬里闊丸溪的北岸修築了一條理蕃道路,路名也理所當然稱為馬里科灣道路。時至今日,原本的理蕃道路大多已鋪上了柏油,開闢成車道,如果沒有老馬帶路,恐怕很難找到舊路的痕跡吧。(只是,我有點不太懂,為何同樣的發音翻成中文時卻要使用不同的字眼呢?馬里闊丸溪、馬里闊丸群、馬里科灣道路;茶墾山、札孔溪;拉洛山、那羅部落。)

  溪的兩岸山腰多早已被開墾,果園、農地以外,不是竹林就是次生林,大多是櫸木、青剛櫟、台灣赤楊、栓皮櫟等樹種。北岸的開發較嚴重,天然林大多殘存在接近稜線附近;南岸的人為干擾的區域主要在部落附近到溪谷之間,海拔1500M以上的林相大致完整。雖然我不曾親自爬過這些山頭,不過據說低陸山上是鐵杉—闊葉樹混合林,而虎禮山、玉峰山到雪白山則有許多檜木。

  馬里闊丸溪兩岸的山腰上有許多落葉性樹種,以及青剛櫟,都是比較耐旱的樹種;在北橫的巴陵附近,優勢樹種也是以青剛櫟、櫸木、黃連木為主,在稜線上且可見到許多五葉松。在冬季時這個區域的半落葉林景觀就特別漂亮,大概差可比擬日本的楓林吧。根據中央氣象局的資料,大漢溪上游有10個雨量站,年平均降雨量約在2200 ∼ 2800mm 之間,降雨分佈不均,乾濕季變化不明顯。看起來也並不特別乾旱,何以會有這麼多偏向耐旱型的樹種呢?

  事實上我並未親自「走」過這條早已被湮沒於柏油與水泥的古道。使用機械的交通工具雖然能夠快速移動,卻也使我僅匆匆瞥過。坦白說,關於這條道路我是不具有太多回憶的,寫下這些文字,只因他是一條承先啟後的道路,北接福巴越嶺,南接霞喀羅古道,使我在台灣北部的(以日據時代理蕃道路為基礎的)古道有了一個完整的連結。

  要「走」過一次才算完整嗎?哈哈,可惜我想他並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台長: 天南星
人氣(755)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古道行 |
此分類下一篇:KAKU的古道行 - 2-2北坑溪古道(上)20030829-31
此分類上一篇:KAKU的古道行 - 4福巴越嶺

lovable
我喜歡看山看海看一切大自然的美

但是
看到山

我的心裡就有一道障礙...
那大概是我永遠都無法克服的...

羨慕你..
可以征服它們...

佳節愉快
2007-09-23 12:52:56
版主回應
我想被征服的並不是山吧。:)

也祝您愉快。
2007-09-23 19:50:04
圓恩
我在古道大縱走時走過耶!
可是現在已經是模糊的印象了。

或許,音譯的名稱有那麼多版本,
大概是每個人對那種聲音的解釋不同吧!(我猜)

但是你這篇寫出了好多有趣的地名,很棒哦!
2007-09-23 19:14:26
版主回應
我在《南北古道大縱走》這本書上看過伍元第一次走的行程,也是只有「熱」而已,感覺很乏善可陳。

泰雅族語的發音感覺很難,經常在一個母音前接好幾個子音,常看著那些拼音卻不知如何開口。

寫這篇文章花了不少時間在地名考據上,
光是泰雅族的族群演變、遷徙路線,誰征討了誰,誰在什麼時候到哪裡,就看到快腦袋開花了。
這些地名的由來差不多又可以寫另一篇文章了,
若有錯誤敬請指教。:)
2007-09-23 20:04: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