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利率大幅走低,各銀行在央行要求下,提供指數型房貸客戶,將房貸利率「季調」轉成「月調」,讓房貸戶每月都可享受快速降息的好處;但今年開始,升息風蠢動,當初選擇轉成「月調」的房貸戶,又想改回「季調」、延緩房貸利率上漲壓力,恐得多付一筆1000~3000元不等的手續費。
據央行公布的5大行庫新承做房貸放款利率,從2011年來開始緩步走高,到今年4月為1.986%、逼近2%大關,顯示房貸利率緩步走高,加重房貸族繳息壓力。一旦央行升息,若以每1000萬房貸、20年本息均攤,房貸利率增加0.2個百分點到2.2%計算,房貸戶若從每月、改成每季才調整,可享受最多4個月低率,等於延後4個月,才需多繳每月增加953元的利息錢,紓緩房貸戶壓力。
最多可多享4個月低率
過去各銀行提供的指數型房貸,多限定是「每季」、即3個月才調整一次。但2008年金融海嘯時,台灣利率短期內大降快2個百分點,央行在2008年底,要求各銀行須讓民眾選擇改成「月調」指數型房貸,讓房貸戶可立即享受降息的好處,免苦等3個月。當時央行還規定,一屋僅有一次「免費換約」的機會,當時最配合政策者,包括台銀、土銀、合庫、國泰世華銀和第一銀行等,估算有上百萬指數房貸戶,都轉成「月調」。但近6年來利率低落,超過百萬、選擇「月調」的房貸戶,又想改為「季調」,延緩房貸利率上漲壓力,等於一屋換了兩次約,恐得多付手續費。據了解,一般各銀行多會再收一筆1000~3000元不等的作業費。
新房貸戶可選月或季調
彰銀總經理施建安說,目前允許客戶換約,變更條件,也授權分行可酌減手續費,若有些長期往來的客戶、貢獻度較大,甚至可以免收;華南銀主管則說,採「個案」處理,依客戶往來的狀況,酌減手續費。第一銀副總廖美祝則說,房貸戶可換約、變更條件,手續費約2000元,但會授權各分行酌減手續費。她說,2008年前,房貸利率是每3個月才調整一次,但後來央行要求下,目前新房貸戶都已可選擇每月、或每季調整房貸利率。部分大型民營銀行則限定,需是借款超過一年以上的房貸戶,才可提出申請轉換,「總不能一直換來換去」。銀行主管也說,若房貸戶搬家,因契約重新議定,民眾可重新選擇房貸調整時間,但房貸搬家需要一些成本,例如利率可能更高、還得收額外手續費,搬家不一定划算。理專說,過去處降息階段,民眾「按月」調整房貸利率、可快速享受降息好處;反之,若是走升息循環,「按季」調整才較划算,建議目前新房貸戶,可選擇每季調整房貸利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