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資深夥伴的一封信
如果你在營隊培訓與服務超過十年,你已經算是資深夥伴。
如果你從當班員到大哥哥大姐姐已經超過十五年,你已經算是資深夥伴。
如果你把營隊放在第一位,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妨礙到培訓與營隊,你已經算是資深夥伴。
在此感謝每一位資深夥伴的付出與投入,因為有資深夥伴的堅持到底與精進不懈,營隊才能做到經驗傳承與信念傳遞,因為有資深夥伴的愿力護持與能力提升,營隊才能持續的突破成長。
要想在營隊長期堅持下去,有四個充要條件:愿力、能力、體力與修己。
誠如鄭成功大仙慈訓:「今世求道因三世修行 今世開法會因五世修行 今世住佛堂因七世修行 今世清口因十世修行 今生你我在修辦行列上共搖法船 可知多少世修行 不可數也 這麼多世來所吃的苦 所捨棄的 多過你今生來追求的種種 今世不辦 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不要說難 不要說忙 說難說忙 難躲無常」
如果一世以八十年來計算,立清口愿的夥伴已經修過800年以上,顯見每一位資深夥伴都具足愿力,如同自己常常強調的本心本愿,即是累世發出的善心善愿,我們本來就要參與末後的三曹大事,我們都跟老奶奶結下善緣、跟營主任、夥伴以及每一位班員結過善緣,這輩子我們才會在營隊相聚共辦。
明德新民進修班的愿文裡面是「重發心愿」,講師講員愿的愿文有「重發心愿」,壇主愿的愿文也有「重發心愿」,因此無論是辦事人員、講員、講師、壇主都是「重發心愿」,表示這個愿不是新發,而是重新發出原來的愿力。
重發心愿如同電腦的硬體需要升級,如同電腦的軟體需要更新
曾經寫下一段反省的心得:每當自己受不了沒有動力繼續辦下去時,告訴自己要從心選擇與重發心愿,激勵自己用天心辦天事,不要被人心人意綑綁,藉由愿力來突破考驗,藉由愿力來轉化業力。
老奶奶當初創辦育樂營的悲愿是為了接引青少年接近道場:希望藉由營隊的方式,產生道化的作用,把愛傳出去也把道傳下去。
自從承擔營隊的責任之後,每一年在屏山慶生時,自己總會期許每一位夥伴明年再回來,每一年帶動班員到德慧亭謁靈,自己總會對著老奶奶重發心愿。
如同現在很多夥伴是因為當班員時,曾經在德慧亭對著老奶奶發過心愿,願意在長大之後,回到營隊當大哥哥大姊姊,成為營隊接班人。
相信每一位資深夥伴必然發過愿要護持營隊,為了實現老奶奶的悲愿,為了報答父母恩,為了陪伴班員走這一段青春期,這就是老奶奶愿力的傳承。
記得仙佛慈悲過:愿大助力大。
每當我們真心誠意的護持營隊,把營隊放在生命的第一位,自然做到重聖輕凡與人虧天補,無論遇到任何的困難或是考驗,只要誠心叩首向上天祈求,向老爺爺老奶奶呈報,相信必定獲得上天的撥轉與諸多的助緣。
記得有一位資深夥伴,以前只要遇到營隊三天請不到假時,她唯一的選擇就是配合營隊辭職換工作,從來不擔心經濟不景氣找不到工作,畢竟好心有好報,表面上好像本身吃虧很多,上天必定會彌補給你,如今她過得幸福美滿。
記得馬國好幾位做推銷員的幹部,曾經跟自己分享,每次遇到辦營隊那個月必定特別忙,根本沒有時間找客戶,神奇的是辦營隊的那個月業績長紅,必定是全年度業績最好的一個月,善有善報的現世報是很快出現。
相信資深夥伴必定有過「心想事成」的經驗,無論是聖業或是凡業,無論是個人成長、感情、家庭或是工作,為何上天會讓我們心想事成?理由很簡單:當我們真心誠意地「為營隊為班員」付出時,本身的福報必定會自動的累積,當我們「全心全意無私無我」的投入時,在營隊三天裡面體驗「吃苦了苦受罪了罪」,在了苦了罪之後自然接收到福報,這是「人虧天補」的印證。
坦白說資深夥伴都曾經有三天睡不到十小時的經驗,只要營隊三天結束下山時,你沒有任何的抱怨與批判,感到法喜充滿的回家,上天自然幫你轉化業力與累積福報,這是改變命運創造幸福的起點。
在此期許每一位資深夥伴立下標竿,抱持「戰戰兢兢與日新又新」的態度,引導新進夥伴適應營隊的培訓,從我們身上看到團隊精神,也希望資深夥伴再次重發心愿,藉由本身愿力的提升,激發感恩心與自覺性,從感恩與自覺中,體驗自性清明的平和。
能力的培養與進步需要持續學習與堅持苦練
請問資深夥伴還記得剛剛進入營隊時,懂不懂得帶動小隊的方法?知不知道如何善用同理心?會不會跳營歌當關主?如何找課程資料?
為何你現在成為全方位的全才,因為營隊的培訓提供諸多學習歷練的機會,因為你像塊海綿,認真努力地吸收新知吸取經驗,從「一片空白」到「熟悉掌握」、從「不知道不會做」到「我相信我肯定」,漸漸地創造自身的經驗價值。
在營隊的學習過程中,期許每一個人做到上天的標準,我們允許失敗與創新,因為「失敗為成功之母」,相信資深夥伴都曾經有慘痛的挫敗經驗,唯有從挫敗經驗中反省檢討,我們才能獲得寶貴的教訓,相信資深夥伴都曾經提出創新的建議案,在創新中我們走出獨特的路,營隊才能保持日新又新的生命力與成長性。
營隊培訓有課務、輔導、活動三組,讓資深夥伴可以從初期的專才培養,進而換組歸零學習與重新歷練,提升為全方位的人才,因為每一位人才都是上天的棟樑,未來把自身的所學應用在道場或是出國開荒,必定會有神奇的功效。
只要在營隊歷練過的夥伴,出國開荒必然很容易適應,因為在營隊培養出面對困境解決問題的正向態度。
在國外開荒的變數很常見,往往是計畫趕不上變化,這時營隊的經驗值與堅定信念,引導我們積極面對與勇於突破,心裡面很清楚只要誠心叩首跟上天溝通,必定會有應變的靈感浮現。
營隊如同開荒般,每一年都是從零開始,必然會遭遇諸多的挑戰與困境,當既有的能力不夠用,想要克服萬難的決心,必然經由持續的苦練,引發自性的潛能,當自身潛能激發出來,我們會更加相信上天相信自性相信愿力。
過去不少夥伴因為體力不足深感辛苦的關係,最終選擇是離開營隊。
不可否認的是營隊三天拼下來,消耗的體力非常可觀,尤其是在屏山三天裏沒有冷氣,光是每一天從早到晚,持續的流汗就消耗龐大的體力。
在此分享三個調整體力的重點:一.做到戒口以保養身體。二.每天認真的運動儲備體力。三.建立天天叩首的習慣,善用自性的能量。
戒口的部分首要戒除冰品
冰品非常傷身體,試想你的體溫大約在攝氏三十六度,冰品大都在零度左右,一旦灌下去即刻傷胃,寒氣直接影響本身的體溫調節與五臟。當你願意戒冰時,你會發現很快適應屏山的氣溫,不再想要用冰品來解熱與解渴。
認真的運動就是每一天持續的運動
無論做什麼運動都好,只要做到持之以恆不間斷,而且這種運動有深呼吸的作用,幫助你的氣血暢通即是有效的運動,因為真正有效的運動是增加帶氧量,當我們全身氣血暢通時,身體自然做到排毒療癒與釋放壓力的功效。
天天叩首是善用身心靈的合一
表面上是身體在有規律的動作,其實正確叩首的動作,幫助我們收束散亂的心念回到原點,即刻恢復精氣神的散失與消耗,立刻啟用自性的能量,體驗到「勞而不累」的清淨與自在。
「修己」是從辦營隊的過程中「修道修心」,「發現」自身的慣性反應,「發覺」慣性反應引發的「抱怨、憎恨、懊惱、憤怒、煩躁」,從反省-認錯-改過中,改變慣性反應與脾氣毛病,藉此涵養寬容的心境與反求諸己的德性,這是「藉事煉心借假修真」的修煉。
回顧營隊過往的人事變化,看到一些才氣高能力強的夥伴,因為主觀意識太重無法跟他人合作,因為沒有做好三清四正的佛規,因為我執我見太強而溝通不良,最終離開營隊的行列,自己在深感遺憾之餘,體悟到「修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營隊是「辦天事用天心」,在營隊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唯有持續的「反求諸己」,要求自己學習老奶奶的修辦精神,做到德慧雙修、正己成人的修己,才能達到上天的期許。
俗語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每一位資深夥伴都是營隊的寶,期許資深夥伴抱持初發心的傻勁與衝勁,為了老奶奶的悲愿深長,為營隊為班員為了報恩,為了未來開荒各地的機緣,我們一起手攜手心連心繼續辦下去。
3/13/15
11:13:38 A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