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之累
居住了十八年的家要搬遷,母親終於找到了理想中的新房子,當年由於父親病逝後,為了避免觸景傷情,從永和搬到台北租屋,前年底賣掉了永和的房子,希望重新找新家,沒想到找屋子很耗費時間精神,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成功,如今心想事成,歡喜的迎接新年新氣象!
最頭痛的問題就是搬家,十八年沒有大變動,家具與累積的物件之多,實在難以想像,尤其母親希望在過年前,完成搬家的事宜,恰巧這個月自己的行程很密集,連續兩次出國的班程,不僅連新家都沒有時間去看,只有兩天的空檔可以清理東西,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週二從馬國檳城飛回台灣,隔天才實地查看了新屋的裝潢隔間,坦白說感覺很舒服,唯一遺憾的是大廈的格局有限制,三個房間比較狹小,因此心裡很清楚,唯有大量放棄現有的東西,才能順利的進駐新家!
當下心裡浮現一個靈感:反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需那麼多物品的牽纏!
本來計畫收拾東西的原則是「沒有用的就不需要帶去,沒有需要的就不需要眷戀。」,可是實地測量清楚後,轉變成重新選擇,只是選用需要的東西裝箱,不過認真的收拾起來,不斷有驚喜的發現!
發現一:原來累積的記憶,如同堆積的物件,在清理的過程裡,見到了消失多年的好朋友,照片、信件、、卡片、紀念品甚至於歷屆營隊的名牌,真的是如同故宮博物院,一面整理翻閱,心裡感動的畫面再次的浮現,肯定這輩子努力付出的點點滴滴,認清了自己是很戀舊的人!
發現二:找到一些全新的衣物,諸如內衣與白襯衫等,都是沒有開封過的,以前大掃除之後,收藏的過於嚴密,反而失去了蹤跡,如今重新歸隊之後,又可以省下一筆治裝費,也認識到自身對於生活規劃的不足!
發現三:其實生活可以過得很簡單,古人說得好: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從今以後要學習儉樸的生活,以往居住公寓的空間較大,物品的收納比較容易,東西才會愈來愈多,當初與母親溝通,家裡的成員只有三人,不需要購買過大的房子,夠用夠住就好了,如今更要做到『量入為出』與『量住為居』,才能享受到清爽舒適的空間!
有了上述的心得之後,搬家的心境截然的不同,本來焦躁不安的心情轉變成輕鬆愉快,心想不需要急著整理好東西,反正下個月十日,才交屋返還給房東,這次出國之前,先把立即需要的衣物整理好即可,其他龐大的書籍與資料,等到這週三回國之後,利用新年的空閒再來處置!
問題思考: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東西才能過活嗎?
想到當年出國開荒,彷彿是孑然一身,除了非常必要的衣物與書籍之外,什麼都沒有帶走,沒料到後來馬國也變成第二個家,如今在一心的房間裡,同樣有上百本的書籍與十多年的資料,可見生活也會演變成一種慣性,只要我們遷移到那裡,又會重起爐灶!
事實上累積最多的東西就是書籍,買書已經成為一種享受與習慣,時間到了就會想要進書局,進去之後就一定不會空手而回,對於買書一向是最不吝嗇的,長期下來書籍的囤積真是汗牛充棟,這次還是要忍痛割愛,只帶最鍾愛與最有參考性的部分!
問題思考:需要的多還是擁有的多?
問題反省:自己每年沒有穿過的衣物有多少?每年新添購的衣物又有多少?
這次整理衣服就有四大箱之多,嚴格檢討的結果很簡單,一方面自己對於衣物都很愛護,大多數的服飾都很長壽,新陳代謝的速度很慢,當然收存了許多衣服,再者每年在換季或是拍賣的時候,有機會就添購一些新衣,持續性的積存,舊的不去新的又來,衣櫃自然就爆滿了!
聯想到人類的心緒也有類似的作用,若是不斷的養成慣性,又不停的接受新鮮的激素,表面上看起來生活似乎很豐富,過於『自我』與『滿足』即會結合成『自滿』,不知不覺中喪失了自覺與自治,將會變成慣性的奴隸!
為何過年要除舊佈新?不僅是有形的物質上要做到,無形的心靈上也要做到,設法把除舊佈新更換成改惡向善,生命將會變成很清明,把改惡向善更新為隱惡揚善,命運將會變得很光明!
捫心自問:除了人間的家會搬移之外,未來我們要如何回歸天上的家?既然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無債一身輕是內心的答案。
佛陀說得好:擁有的越少,所要擔憂的也越少,佔有的越多,所要擔憂的也越多。
回想一下人生的歷程,到底還有什麼是自身放不下─捨不得─看不開?那些無法割捨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的物品還是無形的感情皆是我們的家累,若是有那麼沉重的負擔,未來又如何能萬緣放下身軟如綿?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號!
下週三回到台灣,面對待整的新家與雜亂的舊家,告訴自己要做到歸零與放空,不再受限在既有的窠臼裡,不需要再背負固有的累積,期許自己效法四十歲的老鷹,重新的脫毛再生,展現全新的生命力!副營主任2006/1/2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