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好啦!睜開眼睛了....啊!不是現在才睜開,是睜開一段時間了,還吃了好吃的飯(油飯加筍乾加醃蘿蔔....啊!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樣的天才,怎麼會把醃蘿蔔弄得這麼好吃呀?而且,放得愈久,就愈好吃...然後整個配搭起來,心情大好!),沖了一壺英國伯爵茶(好喝!喝的時候還有一股涼涼的氣流,上網查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加了香檸檬油),接獲了一通告知接下來可能要面對一些學術政治互動的友善提醒電話之後(唉!我開始理解姊姊說,她只想要做研究,討厭去面對這些政治的心情了),決定來把昨天的心得寫出來,然後,再繼續栽回工作去...
昨天,請朋友到課堂演講,在之前,不斷不斷不斷提醒學生,這個機會並不容易(我請的人通常都是讓老師自己折服的人,不是隨便邀請的呢!),並透過許多的方式,讓學生帶著期待(在學期初始就不斷地做著置入性行銷,我想,我真的有遺傳到爺爺一點點的生意頭腦)與準備(說這個跟期末報告有關,要他們思考演講中的知識該如何融入他們的期末報告以及未來的實務工作中)來聽演講,也用威脅(點名)利誘(問問題可以加總分)的方式,來讓出席率提高(果真只有一個沒到),因為,只是因為,我深深相信,有時候,一場吸收講者生涯精華的一部分的演講,就有可能改變一個人他看待事情的方式,對整個生命,造成極大的改變,如果,他願意認真聆聽的話(我又想起了麻州州立大學婚姻與家族治療研究所的瑪麗老師)...而身為老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不論,用什麼方法。
三個小時的演講下來,我自己在台下偷笑著,怎麼整場演講最後竟像是在幫我下學期的課打廣告?關於文化,關於研究如何立基在文化的差異下產生可能偏頗的結論;關於家庭,關於文化如何作用在家庭讓家庭成員產生特定的互動...刪節號之前,屬於研究的部分,而我們的社會工作,就是在這些了解之後,可以怎麼跟家庭工作...
簡單來說,我們如何成為研究的消費者(雖然我自己還是得成為生產者,不過,應該可以成為了解消費者的生產者),來提升我們的工作效能,增進家庭功能。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這班的學生,提出了好多有深度的問題。
原來,屌屌酷酷的外表之下,老師說的,他們有在聽(搞不好跟老師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就是硬要說自己是有影響力的)。
然後昨天在深夜的捷運上,半瞇著眼睛透過手機與一同來聽講的朋友討論著(她也被學生的提問震撼到,對下學期她自己即將教授的課程,有著更大的期待),是什麼,讓這樣的深度問題跑了出來?
我們回顧著,然後突然發現,在第一個學生開始提出問題之後,我那時突然做了一個有點唐突的舉動:請老師暫時先不要回答,hold住專家的答案(謝謝老師的大度配合),請學生先說說她的觀點。
然後,學生侃侃地說了她的觀點與想法(這個孩子,上課都給我一副痞樣,但是每次說到如何跟個案工作,整個人的注意力就出來了),有那麼一度,我感覺到天地的寂靜,那是全班的注意力都關注在這個同學身上的認真片刻,然後,同學說完了她的觀點之後,天地恢復了運作,專家的回應也支持了同學的看法(我相信這是對她很大的肯定),接著,整個班像是受到鼓舞一樣,一個提問接著一個提問,雖然有些問題有些尖銳,但是整體有著讓我驚豔的品質:實務,卻也明白如何去對研究結果提出更多的反思與好奇....
而且呀,老師自己偷偷覺得,當演講一開始,學生被老師說,『臺北大跟北大差很多』的時候,臺灣小孩的不服輸,應該已經開始作用了啦!(我要回去重新看一下策略學派的祖師們到底怎麼利用策略來造成改變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