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位友人小愛(AKA謝員外)在舉辦免費送書活動好一陣子,他那個地方的招待所大廳除了被我們用投影機拿來打紅白機外,閒著也是閒著,索性我們就拿來放電影。電影放了幾個禮拜,除了繳些學費給百事達,消化了那邊幾部討好人心、閤家觀賞的垃圾影片外,我們覺得該做點正經事,老沒目的隨意播些爆米花片總不是辦法,對腦子與對社會文化批判理解正視的能力也沒啥助益,該有點知識性取向,也剛好符合小愛他那招待所原本就是補習班場所的知性走向。所以有天夜半我難眠想到說該來點「企劃式」與「主題式」導向的播片規劃。
點子來的突然,但潛意識中卻醞釀很久。我想要來播放點「好萊塢經典名片」或者「奧斯卡獲獎名片」等西方(美國)經典名片巡禮。
理由、目的與企圖很簡單,我們想要矯正文藝青年的看片品味-非另類非歐洲非獨立非莫名其妙名字發音就覺得屌的導演不看等等,或者是反美國商業片的大眾媚俗、矯情與作秀。這種看電影或對電影的認識方式跟路徑其實是錯誤的。我一句話帶過此種現象「囫圇吞棗」。
須知一個重要觀念!
美國人雖然不是發明電影的民族(答案是法國的盧米埃兄弟),但卻是將電影這項藝術表達形式做到最完整、分工最細緻、利潤推到最高、工業企業模式去經營,同時及於平民欣賞。換句話說,這就是大眾藝術、大眾通俗美學。當文藝青年嘴巴在喊Andy Warhol或村上隆時,美國的商業電影也不是個該去了解的物嗎。
各種電影拍攝的基本技巧與美學,都是從「美國好萊塢商業電影工業」中誕生與開發出來的。縱使是藝術電影,或者是藝術電影的新型態電影表達技巧等,也都是從「反對」好萊塢的傳統電影基本表達技巧或者商業形式做起,例如藝術電影的神主牌人物,法國新浪潮高達與楚浮、文藝青年最愛的香港新浪潮王家衛,與台灣新浪潮的侯孝賢和我最愛的楊德昌。換言之,如果以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法來看,你不了解正(傳統技術),哪來的反(突破傳統的技術),根本沒資格談上合(創新的技術創作)。
因此!
★ 要了解電影,就要先了解好萊塢電影
未來的播片企圖就會朝此進行。
因此呢,我會挑一些好萊塢經典奧斯卡得獎片,來對照一下那個時代的文化社會氛圍脈絡,看一下奧斯卡所認可的影像美學標準在哪裡(切記,這不是全部,而是從考古題中看出風格走向)。同時,帶進一個問題思考點下去看,該年代度的奧斯卡得獎片會不會是該年度的大票房片,或者該年度的票房片有沒有得到奧斯卡獎,兩者間的影評菁英與一般大眾的喜好落差在哪,有沒有所謂的「商業╱藝術」的拉鋸,或者「商業下的藝術」又是在哪。
不過呢!同時可能的話,帶進「好萊塢發展史的史觀」下去同步進行思考。
當我還在思考要怎樣從繁星奧斯卡獎片庫中(註:我還沒這多,只是影史上有這多獲獎考古題),挑片出來是有點困難的,不過大致會想將焦點先擺在好萊塢片「七○」跟「八○」兩個年代挑起。因為九○年代稍近,而兩千年份的又不夠近鄉情卻,歷史感的深度距離還沒拉出來。所以就先把目標暫定在七○與八○。
其實從年代的分野來看,可以看出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成長、變形與起伏。你可以把好萊塢的成長,當作星際大戰裡從一開始矇矇懂懂、需要歐比王輔佐的天才少年安納金,變成到最後擁有邪惡帝國的黑武士達斯維達。或者可以把好萊塢發展史當成一本如《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世界是平的》或《富爸爸.窮爸爸》之類的書來讀,例如:
古典片廠時期
早期各好萊塢大片廠自己拍片,也自己發行影片。最純情的好萊塢時期,只單純拍片不涉足其他事業,屬從事最簡單家庭娛樂事業的青少年時期,時間上屬五○年代左右與之前。翻開報紙的整版面賣好萊塢經典名片DVD的廣告便都是這時期的產物。
跨國分工時期
吸納來自各國的電影製作人才,各環節分工,或者為避稅和節省成本,將外景拉到美國國外的第三世界或者風景類似美國的地方,但此時期好萊塢長大了,成為中壯年了,開始外派到世界各國去上班駐點吸收各國經驗了,時間上屬七○與八○年代皆有,不過與後來的全球化時期尚有不同。
高成本製作時期
好萊塢變成擁有雄厚跨國資金的巨獸公司,吃下世界各地的電影發行與戲院通路,保障其「會看」好萊塢片的基本盤,所以才趕大量投資金錢拍片,履創影史上高影片投資便是這時期,大致為八○末與九○初。所以,當有人要開口說「國片或啥啥影片投資的錢根本比不上美國」這種話時,你要了解到好萊塢背後其實是有其路子鋪好與大企業挹注的本錢,此種創投概念,但是高資本投入不代表影片好看與否。好萊塢步入壯年時期,敢打敢拼,野心雄厚。
高與低成本製作兼具時期
好萊塢發現低成本投資的電影,卻可能有高收益票房,或者好萊塢也發現大量高投資燒錢的風險太高,本益比不見得比較好,或者好萊塢發現高投資拍攝專屬「美國品味」的故事強壓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觀眾品味恐有文化隔閡,慘遭票房滑鐵盧,那倒不如發包給更能掌握當地特定品味的在地製片公司。萊塢大片廠自己不拍片了只做發行,拍攝交給外包的製作公司。此時期好萊塢可屬步入前中年時期,懂得將投資風險分散了。雖然各時期都有,但屬九○年代為大宗。
好萊塢片全球化,血統模糊時期
好萊塢變成管理與握有多種品味類型的影片發行公司,製作人才來自各國,同時多種看似藝術與商業的片皆有,無法以傳統上「美國的」或「商業流行的」兩種慣用指標來辨識所謂的「好萊塢片」,時間上可以說是近代。好萊塢步入中年,變成了位高權重,坐在辦公室頂樓抽雪茄、看財物報表、腦滿腸肥的資本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