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本篇文章前,請先點以下影片連結(放著先傳,華人之光的youtube最近可慢的ㄌ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ag-vLUg3gk
這可不是啥日本的我愛黑澀會。
而是一部由電影水男孩的導演,在日本2004年所拍攝發行的電影
〈Swing Girls〉
剛才兔子給我傳來這個電影的預告片,我光看預告片整個人又熱血起來,就坐不住了。腦子又想到很多事,包括台灣國片在某種程度上,又輸人一成。(台灣國片討論可見文章末的後記)
其實光看這個影片預告,我想你一定跟我一樣絕對能知道大概的劇情線發展。一群啥都一竅不通的女高中生,可能因為受到某種東西刺激後建立一個夢想(這個夢想可能是因劇情安排所架構出來的),然後將夢想實現,成功演奏一次爵士樂。
為何會還沒看就知道劇情,因為這是我們都已經習慣看類型電影(genre film),也同時被類型電影的敘事公式給牽著走。何謂類型電影,簡單來說你自從長大睜開眼那刻,到現在所看得任何電影,有九成都是類型電影(假如你自詡為文藝青年的話,好吧,那你就80/20)。
Swing Girls這部日本片,光看預告就有著輕快的活力,以及陽光到晒死人不償命,有著音樂勵志片類型的正向能量,因此我才會說台灣電影在某種程度上,輸日本一截。所謂的輸不是說台灣電影拍的不好,相對的是拍的很好,只是現在我們的國片沒有朝類型電影的路上去拍攝,反而把電影拍苦了,拍的太自我沈溺了。
音樂勵志片類型,這個名詞是我自己發行出來的,就我目前的了解,影評人好像沒有這套稱呼。不過我的瞎掰是有邏輯的,好萊塢電影在這主題上已有許多電影著墨。
先說說最近一部的相關的電影
〈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這個電影的故事講述一個不得志的搖滾樂手,在有機可趁的情況下,混入貴族小學當代課老師,訓練一班會古典樂的學生拿起搖滾兇器(吉他,鼓和貝斯),在老師跟家長的反對下,完成一次課外活動演出。
劇情線也相當傳統跟公式,但這不代表不好看,相反的是相當好看與激勵人心。如果說要票選一部講述搖滾精神最好的電影的話,我首推這部。這部電影表面上芭樂與商業,但裡頭劇情設定細節或整體主題,都暗渡陳昌搖滾精神。
如果你覺得搖滾教室的例子是近期的,還不足以說明我所說的啥「自從長大睜開眼看到的都是類型片」的論點的話,那我就舉我長大後睜開眼所看到的一部電影,〈修女也瘋狂2〉(Sister Act 2)
這部電影是1993年所發行的。既使現在美國帶槍進校園的學生很多,可是女主角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可是當初第一位帶槍進校園的修女。琥碧戈柏也因為修女也瘋狂第一跟第二集的大賣,稱霸當時的九零年代。
第二集的劇情相當的音樂勵志片,琥碧戈柏再度重回學校扮演修女,帶領迷途的放牛班學生,訓練他們練習合唱並參加合唱比賽的過程,將他們導向正途。眼尖的人一定會發現,裡面有未來紅透半邊天的女歌手羅倫希爾(Lauryn Hill)。
再把時間軸拉前,美國1980年時也產出了一部充滿飛車衝撞、炸彈砲火滿天飛的高成本的音樂勵志片:〈福祿雙霸天〉(Blues Brothers)
我相信看過的人不多,在這邊貼上影片預告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jGfnsjdJec
這部電影劇情也很簡單,講述兩個自小被教會領養的孤兒兄弟,長大回到教會後發現教會要被拆了,他們因此要想辦法在十一天之內,湊出一筆錢來拯救回教會,因此他們重新去一一找尋他們以前曾經一起組過樂團的團員,來作一次演唱會表演以募得一筆錢拯救教會。是低!一一找回團員隊友很像星爺少林足球的橋段,不只如此,少林足球裡趙崴填在心饅頭那段也是跟福祿雙霸天裡面一模一樣來個歌舞片。
這部片裡有相當多的巨星客串演出,包括James Brown, Aretha Franklin(電影中出現的歌舞片那段)以及雷之心靈傳奇Ray Charles。
其實在這邊說了那麼多的相關電影,希望的是台灣有一天也能拍出一部動感、溫馨熱切的音樂勵志片。關於Swing Girl的DVD,兔子說他會借我,我到手後再借大家燒。
後記:
這篇文章是基於感嘆台灣為何現在無法發展出商業類型片,或者是像上述所提到的拍出一部敘事明快,簡單且不自我在影像雲端求敗的音樂勵志片。台灣目前的國片拍攝生產,是朝影展片的路線前進,而非商業類型片。
台灣有沒有電影類型片,是有低,而且是相當豐富!
先說幾個名詞你們應該就會了解到台灣早年的電影類型片之旺盛:報告班長、瓊瑤、好小子、朱延平、林福地、金熬勳等。再說幾個香港電影的名詞你們應該會了解我所說的商業類型片的定義為何:功夫片、殭屍片、賭片、警片等
台灣後來在九零年代為何會朝藝術電影路徑邁進,除了導演個人在影像及敘事美學上的批判意志之外(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詹宏志等人的台灣電影新浪潮,關於電影新浪潮可以談很多,改天說),我想最主要也是基於台灣自九零年代開始,逐漸開放到最後甚至全面開放美國好萊塢外片進口的原因為最主要因素。
在美國片全面傾銷台灣的戲院情況下,一個導演拍了電影後沒地方上映,為尋出路,出國參展是個辦法,因此為了瞄準國外影展影評的口味(可能是無意識的),所以拍出來的片子就會變成「藝術片」。關於這方面的台灣國片等等的流變與轉向,在盧非易老師跟張世倫的碩士論文都談了很多,我不再多述。
因此,商業類型片要拍的出來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且相當多的戲院能夠播放,保證能夠資金回收。所以現今的台灣在很少跟根本沒播國片的戲院之下,才會變成去搞藝術片。
最後來說明一下我個人認為一個國家的商業類型電影,要成功的不可或缺三因素之配合:政治、經濟與文化
政治面是指一個國家把電影視為一個對內的政策宣傳工具,還是一個會賣錢的行業。台灣早期大量的軍教片和符合「十大青年守則」的健康寫實片,便是在國民黨國家機器,壟斷中影公司的情況下,所大量拍出來的教化人心宣傳影片工具,不過報告班長應該算是軍教片的意想不到之例外,因為報告班長拍的太好了,大受歡迎,以致於後來大量以庹宗華李興文為首的商業角度思考的軍教片產出。
經濟方面指的則是要將電影思考為一個想要賺錢的行業,現代化行銷與企業經營管理的行業,並且要能保障利益可回收的前提下,才會有商業資本肯投入拍攝。
文化面可以用很簡單的一句話表面,但我個人認為是三者最難處,也是要靠導演、編劇等等整體電影人才來捕捉那種細微的文化口感,在功能上則是要能夠滿足進戲院看戲的人,在精神上對於現實生活不滿的幻想式滿足,也就是說能讓人看完後獲得精神上的安慰或勝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