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瑤池老母十六部金丹‧第五部》
虞后仙姑
一別慈闈出絳宮 疏籬短竹近斜陽 功成四卷傳初集 字寫千章布遠方
繼頒五六金丹造 次步二三妙藥香 玉版重揮御史筆 琉璃鐙射斗牛光
十字天干配地支 六爻周易露玄機 金花燦爛揮無極 丹火純青耀玉墀
五福遙頒鯤島上 六經早著聖朝時 母懷每抱迷兒望 旨降東林度末期
老母懿旨
續著金丹 普渡三期 神人黽勉 克復在茲 言言切世 句句垂慈
仙姑領命 婦孺同為 急扶劫運 大露玄機 一雙鸞手 彤管毛錐
效勞濟濟 向日傾葵 報恩濟劫 力無所違 欽哉勿忽
再奉母命
逢末劫 值三期 東林普渡喚迷兒 苦海茫茫登彼岸 早朝母命返瑤池
造金丹 非偶逢 滿壇坤道力能扛 大藥煉成齡不老 叮嚀志氣莫疏慵
學長生 好煉丹 功成果滿列仙班 世上榮華空過眼 紅顏易老早思閑
為效勞 作鸞生 只把丹心共赤誠 出口語言須謹慎 完人方算女人英
勿奢華 以效勞 節些諸費助油膏 同舟共濟還同渡 快上慈舟到普陀
樸素人 戒鉛華 纔易回歸到母家 協力和衷丹造就 消除八難不增加
無後先 同勸人 瑤池掛號要知珍 虛心且問母慈懷 報德報恩盡此身
四卷完 五六承 一心把定向前程 莫問上天無路去 向此梯航上玉京
斗牛宮織女星君 第一篇(5-1)
女紅紡織日勤操。卻異人間快樂多。世態奢華穿艷麗。西風習染奈之何。
天轉西金地轉情。人修得訣以生生。三元真老祥雲駕。海島扶搖上玉京。
[譯]我是–斗牛宮的織女星君,雖然每日辛勤操勞的紡織天上的仙服,卻不同於人間娑婆苦海的無奈悽涼,天上是快樂的太多了!然而;現在的娑婆世界,每一個人的心態,都迷上了奢侈虛華,穿著奇裝艷麗的異服,還沾沾自喜呢?這還不是【西風】東漸的薰習污染所造成,已經變成無可奈何的悲哀啊?上天的盛運,已經轉到【西王金母】的普渡收圓期。因此;地球的西方美國也隨著【拜金】,【情慾】–––不斷的擴大盛行。此時;人若能制止【金錢】,【情慾】的誘惑,精進的修行。有朝一日,獲得煉丹口訣時,就可以生生不息的煉成仙道。修煉者;是不離【人元】–精,【地元】–氣,【天元】–神。倘若;煉得【三元聚頂】時,真老就會駕著天上的祥雲,從蓬萊的海島,扶搖真靈,直上玉京,排列仙班,何等的逍遙啊!
織女星君 第二篇(5-2)
明化歸來大藥香。神兒生處放靈光。元元祖气昇天去。始信金丹道乃張。
[譯]日月的陰陽之氣,齊聚歸來太極之體,自然體內大藥,噴香不已。仙胎的靈兒,既得九陽之氣,先天八卦,自然環住。毛孔,竅門,玄關,頭頂,大放毫光,光芒四射。此時;元始祖气的真靈,冉冉的昇上天台。才開始確信【金丹】是真的,一點也不虛假。【成就大道】的緣由,是要靠【十六金丹】的修煉,才能明確的彰顯出來啊!
王老仙姑 第三篇(5-3)
活子通靈道妙機。珠懸兩曜共生輝。星辰列布霞光照。聚集三元會上歸。
[譯]活子時運轉正氣於全身,男女下體的生殖器官,會產生【亢奮】的現象。此時;若能隨時運用【活子時】的罡氣,就可以快速的達到【通靈】,體會大道的玄機妙測。吾人的牟尼寶珠,懸掛在兩眼之上。修煉者,若能將陰陽兩眼的星曜,合在一起,自然會使得【牟尼寶珠】,共同產生日月的光輝,毫光照大千。日月同輝,聚在一處,玄關并出,露出真人。此時;頭頂上的星辰列布,景然有序,霞光滿照,毫光萬丈。為什麼會如此呢?主要是將體內的【精、氣、神】的下元,中元,上元,聚集於頭頂,真正得達到了【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修煉功夫,才能露出真人的本來面目啊!
王老仙姑 第四篇(5-4)
靈山勝境憶終南。維石高瞻最上巖。學道不知求自近。驪珠可比隱深潭。
[譯]每當羨慕【靈山勝境】的優美清幽,就會想到王重陽真人隱居的【終南山】。看到維石巖巖,高大峻偉,都是凡夫最為讚嘆瞻仰。然而;【學道】者,若只知欣賞美景勝境,卻不知【自己的身體】,也有靈山勝境,維石巖巖,就是捨近而求遠。這好比【驪龍】之珠,隱在深潭中,要知煉之,採之。
王老仙姑 第五篇(5-5)
丹爐氣滿淨埃塵。鍛鍊金剛不壞身。玉兔金烏長照耀。火光滅就出原人。
[譯]體內的丹爐【腹部的下丹田】,正氣發動,貫滿全身時,全身都會汗流夾背,濕透上下。使得體內的五蘊【五陰】,排出體外,淨化體內的五臟六腑,絕滅塵埃。經過長期【九轉金丹】的鍛鍊,就可以煉成【金剛不壞】的法身。體內的玉兔【真陰】與金烏【真陽】,真陰八兩與真陽八兩,合成十六金丹,就可以使得牟尼寶珠,日月同輝,光耀大千。此種【三昧真火】的金光,就可以滅掉【識神】的無明與妄想,煉就出【元神】的原來本來面目的真人。
王老仙姑 第六篇(5-6)
丹爐氣滿淨埃塵。鍛鍊金剛不壞身。玉兔金烏長照耀。火光滅就出原人。
[譯]體內的丹爐【腹部的下丹田】,正氣發動,貫滿全身時,全身都會汗流夾背,濕透上下。使得體內的五蘊【五陰】,排出體外,淨化體內的五臟六腑,絕滅塵埃。經過長期【九轉金丹】的鍛鍊,就可以煉成【金剛不壞】的法身。體內的玉兔【真陰】與金烏【真陽】,真陰八兩與真陽八兩,合成十六金丹,就可以使得牟尼寶珠,日月同輝,光耀大千。此種【三昧真火】的金光,就可以滅掉【識神】的無明與妄想,煉就出【元神】的原來本來面目的真人。
慈音佛 第七篇(5-7)
學道栽蓮共一般。蟾宮月桂手中攀。至人正氣沖三界。上帝真靈掌兩間。
鍛鍊雲根成玉液。烹調雨蕊化金丹。禍胎萬劫歸清淨。物外逍遙自在觀。
[譯]學道的人就好比【栽種蓮花】一般。蓮花之物,出淤泥而不染,沉水而不爛,人之本性,亦復如此。學道者,須明此理,志在上達沖天,猶如月中攀桂,萬仞雲梯,步步而上。月桂玄宮,蟾硢吸氣,丹還九轉,手中攀得,豈有難乎?唯有【止於至善】的真修實鍊者,才能使得丹內真靈正氣,浩然長存,直沖三界。既能成道,頒下紹書,面見上帝,排列仙班,實亦不離兩掌運功的千變萬化啊!兩掌之間的分合,與體內陰陽之氣,運轉全身,息息相關,豈能輕忽?唯有專心一致,努力不斷的精進實修。有朝一日,鍛鍊火侯,達到雲根之勁,自然口齒含香,生津玉液,不斷的下降腹內丹田。然後;將此玉液烹鍊調和,自然身體的熱氣浩然,全身如雨磅薄,陰氣排出體外。心蓮的花蕊,自然化作金丹。此種【金丹玉液】的玄功,會逼得識神退位,殺盡六賊,空盡五蘊,自然禍胎斷根,萬劫不生,復命歸根,回歸清靜的本來面目。如此的精修,就能超然物外,自在逍遙,洞察世間,黃粱夢覺啊!
慈音佛 第八篇(5-8)
先天真性道之根。栽種還須在法門。竹影搖階塵不動。月光穿井水無痕。
雷形難見聲能震。天口曾開語未聞。到此金丹功欲就。一朝引領上崑崙。
[譯]我們每一個人,都具備有先天的真性。此天性,就是所謂的【道根】啊!想要將此【先天的道根】,栽種出開花結果,還是須要來自於【玄玄】的道門。只要專心一志的放下俗物,參透萬物的虛幻,才能達到【竹子的影搖姿於階梯,階梯的塵物,卻動也不動】,又好比【月亮的光芒,穿透水井。水井的水,卻沒有月亮的痕跡】。如此的參透,才能深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境。雷電無形,難以見到,卻能傳達聲色的震動,令人恐驚不已。就好比【天上的口】經常說話,提醒世人,眾生的耳朵,卻一點也不能聽聞得到。如果修鍊的功夫,能夠達到–見人所未見,聽人所未聽,就是已經具備【空中妙有】的神通法力。那時;代表著【金丹】快要丹熟,修成正果的時候了。此時;只是等待外功圓滿,就可以一朝領著先天的真性,直上崑崙,逍遙世外,成為一名萬古永存的真仙。
九天玄女 第九篇(5-9)
修真豈必仗真才。大半修為半屬胎。內外并行無退志。芬芳陣陣卜花開。
[譯]修真實鍊的道人,難道一定要仰仗著真實的才華與學識嗎?其實;一點也不盡然。大部分的修為者,都是鍊到一半後,就自動的放棄,只是達到半凡半仙的胎孕。如此的修行,是多麼的可惜啊?所以;我–九天玄女娘娘,再次的下凡,苦口婆心的叮嚀諸位修鍊者–只有【內果八百】再加上【外功三千】,內外並行,始終如一,毫無退志的不斷修行,才能夠【仙胎結孕】,陣陣的芬芳香溢,猶如桂蘭之香,自然的開花與結果啊!
黎山老母 第十篇(5-10)
神兒天女會黃婆。溫養靈苗保太和。萬氣充盈通宇宙。三元鎮固出婆娑。
龍騰蓬海歸根嘯。鳳宿歧山續命歌。陣陣清風來接引。登雲按步上彌羅。
[譯]神兒天女乃屬【先天】的嬰兒奼女,亦是仙胎出孕的原靈。此種仙胎兒女,是要經過【黃婆】作媒,才可以交孕產生出來的。所謂的【黃婆】;就是指腹中的【浩然真氣】而言,吾人體內,若非藉著浩然真氣的交孕,又如何使得【魂魄相依】、【夫婦交媾】,產生先天的神兒天女呢?因此;夫婦交孕後,還要經過【溫養】十個月的懷胎時期,才能使得【先天的靈苗】,越長越壯…為了避免流胎的危險,還需要【保養太和】,不得中途漏丹,得而復失。神兒天女產生出來了,再經過九年的閉關,體內的真氣飽滿,元神鎮固。才可以上通宇宙,神通俱足。如此的精進不已,就可以使得【精】、【氣】、【神】,三家會合,三元鎮固,永不流失。到此功夫的境地,就可以脫離娑婆苦了。體內的真氣旋轉,使得神龍自東海來迎【比喻–東家郎的木公】,也促成鳳凰從南山來儀【比喻;東三南二合成一家,產生元神】。當然;北一西四也合成一家,產生元精,再加上中五的元氣自成一家。豈不是三家會合,三元鎮固嗎?先天的元神,破繭而出,沖出陰陽界,成為逍遙的太極真人。於是乎;陣陣的清風來接引,自然的登上白雲,扶搖直上彌羅天,又有何難呢?
梨山老母 第十一篇(5-11)
無聲萬籟月光圓。壺裡乾坤正寂然。華表風清聞嘯鶴。松間露白見飛蟬。
黃芽遍地三春景。綠水橫江一夜天。巧遇神機來入悟。頓開大道法玄玄。
[譯]萬籟無聲的禪境中,萬緣放下,靈台清靜無比,猶如【皓月】一般的圓滿。此時;身體內後天的離坎,轉為先天定位的乾坤,才能使得心猿意馬,自然調伏,身中的天地,才能寂然無譁,唯有【清風鼓爽】,【鶴鳴不已】...此段意,代表著鼓動真氣,排出濁氣後,自然華表清風,舒暢不已。體內的仙靈自然聞得仙鶴的嘯聲…人在娑婆禪坐,真靈已逍遙仙界,才能聞得仙鶴嘯聲啊!就好比霜雪下的青松,點綴著玉露,光映天際。【此段代表–若非一番寒澈骨,怎能聞得梅花香?】見到飛天的蟬,逍遙自在啊!【此段比喻–禪如蟬也,破繭而出,沖出壺中的天地,豈不逍遙自在?】先天的【黃芽】仙佛種子,人人具有,個個不無。就好比娑婆界的六道眾生,遍地皆是,只要有緣遇到【三陽開泰】的春季,哪一粒黃芽不開花結果呢?又好比千山綠水的支流,豈不是都回歸橫長的大江,再流入大海,海天相隔,如一夜天,近在咫尺。【三陽開泰】的機緣,也是要有巧遇的仙緣。如果;仙緣成熟,巧奪造化的神機運功,自然入悟開竅。頓然體內生機活潑,大道玄玄,使得自己的靈芽,也不得不修到【無窮大道】的玄妙之境,如蟬破繭矣。
九天玄女娘娘 第十二篇(5-12)
修真學道本非常。認識瑤池是故鄉。煙散神燈光內外。風迴寶灶鍊陰陽。
金生地窟靈芝秀。水灌天河瑞草香。出現真人朝上帝。永離苦海臭皮囊。
[譯]修真學道的煉客,其沖天的志向,本來就不是凡俗之人,所能得知的。只有認識【瑤池】,是自己的原靈仙鄉。才能專心一致的修鍊,至死而不變的精進,來完成自己的心願。世間的紅塵,好比煙聚煙散一般的流逝。唯有體內的神燈一盞光明,才能照得內外洞然。腹內的寶灶,經過清風的迴盪,才能水火既濟,鍊化後天的陰陽氣,回歸先天。體內的後天陰陽氣,經過鍊化後,自然【天金】轉入【地窟】,靈苗頓生,漸生漸長。又好比腹內的【濁精】,化為天河的【元精】,產生丹藥的香氣,有如祥瑞的草香,芬芳無比。此種境界的修鍊,精進不已,才能達到【真人】法身的出現,就可以一紀飛昇,默朝上帝。永遠脫離娑婆苦海,丟掉這一身的臭皮囊,成為天上逍遙的真人啊。
敬姜仙姑 第十三篇(5-13)
圓光寂寂性初分。耳目安禪斷見聞。勤練金丹調水火。高擎玉杵轉乾坤。
舒開一竅輝無極。接引三元返故園。萬劫凡胎無罫礙。此身逃出是非門。
[譯]人的最初本性,不但是【圓滿的光輝】,甚至是【寂寂的清靜無為】。只是心中一動;先天的性光,霎時落入後天,才有了肉體的六根,感受六塵的貪愛,紛擾不休?因此;修真者;必須懂得【還原返本】的妙法。首先是安定身心,進入禪定,斷除【眼見】與【耳聞】的紛擾。才能使得體內的水火調和,產生水火既濟,高掛著【擎天】的【玉杵】–【降魔杵】,殺盡六賊,空盡五蘊,轉後天的陰陽,化為先天的乾坤。玄關一竅,即是【無極】。只要你能舒開自己的【玄關一竅】,就可以回歸無極,達到佛性的光輝圓滿。才能接引體內的【元精】、【元氣】、【元神】,使得【三元鎮固】、【三家會合】、【三花聚頂】,自然就可以歸返瑤池的仙鄉。如此;豈不是萬劫凡胎的流轉輪迴,就可以歇止,再也無罫無礙。真的可以說是–【此身】的身外有身–【金剛法身】,赫然重生,引渡元神,逃出萬劫苦海的是非之門啊
敬姜仙姑 第十四篇(5-14)
說罷玄機石點頭。浩然正氣尚橫秋。白雲入定能舒捲。綠水望機聽止流。
山嶽吾人登盼望。門庭有母倚擔憂。從茲解放腰纏重。駕鶴逍遙上九州。
[譯]我–敬姜仙姑說明【玄關一竅】的天機,連【頑石】般的鐵齒,也能開悟點頭,稱讚不已。因為;【玄機一竅】既開,體內的浩然正氣,運轉全身,任督脈暢通無阻,三關九竅通達無礙,豈不是【老氣橫秋】嗎?【玄關一竅】的默守不失,寂寂無為,清靜無比。猶如【白雲】入定不動,經過風吹,也能舒開或捲入。修真者;只有守住【玄關】,體內的浩然正氣,也就好比【鼓風吹動】,不管【進火】,【退符】?或者是【採藥】,【得藥】?自然會開舒或捲入,何必生煩?又好比青山的【綠水】,忘掉了神識的機能,一切聽從於大自然的安排,或止?或流?不存【我、人、眾生、壽者相】,一切都出自清淨無為自然之道。不是嗎?嗨!三山五嶽的高山,大部份住著都是修真鍊道的仙人。然而;卻是沒有人願意登山常住,又急切的盼望早日得道昇仙?你們可否體會天上瑤池的【無極老母】,已經日夜倚門的期待著紅塵兒女,早日得道,與母團圓?為何紅塵兒女還不知【從今開始】,解脫世間的束縛,放開沉重腰纏的世間名利與人間的情慾業障,趕緊的精進修鍊,早日駕著仙鶴逍遙的直上九州,與母相會,豈不甚幸也?
敬姜仙姑 第十五篇(5-15)
清風吹送桂蘭香。道境鳶魚逸興長。細悟玄機開路徑。精參妙理闢門牆。
方纔夏日紅雲熱。倏忽秋宵白露涼。過隙駒光如轉瞬。應知急早返仙鄉。
[譯]修道的樂境,猶如清風吹送著幽谷的桂蘭花香,心曠神怡,妙不可言。然而;修道的道境,動如鳶飛戾天,靈性逍遙。靜如魚躍於淵,退藏於密,清靜無染。以上譬喻的妙境,也要你們細細參悟其中的玄機奧妙,才能打開路徑。唯有精參【金丹】妙理,打破門牆的阻隔,你們的自性法身才能來去自如。剛剛才碰到酷熱的夏天,赤燄的太陽,高掛於天上,暑氣難消?怎麼一下子就變成了秋宵的景象,白露霜降,體內生涼?時間的流失過隙,如駒馬奔馳,亦如電光閃爍,更如眼睛一轉,瞬間變化,稍縱即逝啊!因此;我––敬姜仙姑,最後的叮嚀,就是–你們應該急早精進的修持,以便早日駕返仙鄉瑤池,莫再虛度光陰。
孟光仙姑 第十六篇(5-16)
人身太極理須明。學鍊金丹道乃成。萬法歸宗惟一本。包羅天地渡群生。
[譯]人的一身,具備有【太極圖】。此太極圖;分為【陰】、【陽】二氣。【陰氣】;又分【真陰】與【假陰】。不但如此;【陽氣】;也分【真陽】與【假陰】。太極圖中;【真陰】有【假陽】,【真陽】有【假陰】。學者;對此【太極理】,必須十分的透徹與明白。因為;學鍊金丹的道士,是要將【坎卦】的真陽,與【離卦】的真陰,使其【水火既濟】,逼出【坎卦】的假陰,與【離卦】的假陽。謂之【抽坎填離】。鍊道功成者;乃是將【真陰】與【真陽】,合而為一。激退【假陰】與【假陽】,此乃【萬法歸宗】。又云:【一本散於萬殊】,【萬殊又歸於一本】,其太極理,惟精惟一,豈不是乎?修鍊成道者,又曰:【無漏真人】,亦曰:【太極真人】。故曰:天子乃至庶人,【一】皆以修身為本。豈虛言哉?修鍊成【太極真人】的果位後,才能包羅天地,超越陰陽氣數的約束,廣度群生矣。
先天性命理須窮。大道玄機竅自通。妙法修來由造化。管教生死免其中。
[譯]【性】與【命】,各八兩,合為一斤。故曰:「【性不離命】,【命不離性】」。因此;鍊道者,須將先天的【性】與【命】的奧妙,窮理盡性,弄個明白,不得模糊不清。大道的玄機,就是【存心養性】,【修心鍊性】,【明心見性】。因此;心不存,如何養性?心不修,如何鍊性?心不明,如何見性?因為;先天的命,即【真性】也。純陽無陰,純一不雜,。後天的心,即【假性】也。陰陽互雜,物慾紛擾,遂失本來面目矣。故母經曰:「早求明師,參透心性。無如紅塵火宅,墜之甚易,出之甚難。」因此;唯有【性命雙修】的定慧解脫,才是大道玄機的不二法門。夫【性命】者;乃修道的元機。只要【性命合一】,又何愁【玄關】的靈竅不通呢?大道玄機的妙法,只是將【玄關】的主宰元神,統一六神,凝聚精,氣,神,合為一家。從後天返為先天,如此修鍊,管教甚麽生死的輪迴?必定可以脫逃陰陽氣數,免於其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