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不順。
尤其是課業上的事情,總覺得很力不從心。好想放棄!但是放棄之後又能解決事情嗎?逃避只是陷入另外一種困境而已。我記得有一次問過已經畢業的學長,怎麼熬過來的,他的回答是:『就一直順著唯一一條路走下去。』所以還是那個「唯一」才能讓人堅定不移對吧?
但不是很多學者都不斷的強調「還有其它的可能性嗎?」「唯一」不就是「必然」、「不可避免」嗎?更難聽的說那就是「僵化」、「不懂變通」。我搞糊塗了…。人生到底有沒有岔路?岔路是客觀存在還是主觀認定的?執著的人往往不太會遇到十字路口,但一輩子就是一種模式了。我記得當初考大學可以上師大,父母希望我能念師大,但我師大一個志願也沒有填,理由是我不要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決定以後自己一輩子的生活模式。即便可能念了師大不一定要當老師,但是人的每一個決定往往影響著下一個決定,我還是很開心當初沒有念師大,因為現在的生命可能開放多了。
「開放」「唯一」是不是衝突的呢?我也不知道。
最近在趕年會論文,重新閱讀Polanyi還是感動,「認識社會,實際上就是自由的基礎。人類的良知就是建立在人類無法克服的各種限制之上。」「我們知道在失去舊有的自由時,我們所喪失的不過是一幻覺。我們現在所得的自由才是真的。」所謂的自由不是建立在對「唯一」盲目的信仰,而是認清現實條件與人性,進行最妥善的安排。
這突然讓我想到「愛情」,如果愛情中的「唯一」也是一種盲目的信仰,那我們所謂的「自由」也是一種幻覺罷了。
順著一條路走下去就是一輩子一個樣子。不過「一樣」沒什麼不好,只要是自己真正喜歡的,就像一直唸著社會學也沒什麼不好,只要一直能從中獲得滿足與感動就好,所以我最近常想到當初想考博士班的那股熱情與動力,常回憶起那個下定決心看到並且面對人生中很大的一個十字路口,我在我的人生轉了個大彎,看到了新的天地與世界。只是不像童話故事裡面的結局總是幸福美滿的日子,現實總是慘酷,最近我發現自己真的很愛哭。
傷心難過卻總要裝得堅強,還記得當初離開一段十年的感情,是自己主動決定的,卻異常難受,每天在開車上下班的途中,眼淚就是直直掉,然後耳邊總是聽著同一首歌:「可不可以不勇敢」。雖然痛,但至今這仍是讓我未曾後悔過的決定。有些痛是短暫的割捨,割捨不了就會形成一種長期的痛,成為生活結構的一部份,尤其是職業、婚姻關係的選擇。
現在的生活是不是我的「唯一」還是有其它的可能?面對社會學我是否還有一樣的熱忱?職業就像戀愛:也要常常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不是我的「唯一」還是有其它的可能?面對這個人我是否還有一樣的熱情與眷戀?當初吸引你的那些因素是否都還存在?
如果答案是肯定,那才值得繼續「堅持」下去。
文章定位:
人氣(204)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