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21 13:15:38| 人氣1,0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五二O就職典禮的《民主進行曲》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表演」在五二O就職典禮這樣的國家儀式,早就註定了它既不是一齣戲也不是一支舞,而是新政府藉以妝點國家權力交接、台灣人當家作主的一場文化大秀,可惜的是,承辦的紙風車做出來的《民主進行曲就和百年國慶音樂劇《夢想家》一樣,把這場大秀做得面面俱到,看似什麼都顧到了,卻又難掩內裡的空洞。

《台灣之光》依著「台灣四百年史」的線性時間,於是,「熱愛唱歌跳舞的原住民」(引司儀語)又登上了儀式的開頭,接下來,當然少不了閩、客族群也得上場和一和,新移民也在這一次分配到戲份。每個族群都唱了歌跳了舞,由此可見,「熱愛唱歌跳舞」的是國家儀式的需求,因為熱鬧,因為繽紛,因為最容易營造「族群融合」的表象。令人不解的是毫無想像力的調度方式,例如講到1683年,台灣正式納入滿清版圖,卻是用幾個人穿著清朝官服騎著馬在小兵揮旗環繞下原地繞圈,如此這般粗劣的再現手法充斥全場,無疑自我放棄了藝術的想像力。

其實一開始,一群工作人員頂著比擬海洋的藍布向前跑,一群原住民表演者則在藍布下依隨而行,是有可能以此發展「海洋史觀」的《台灣之光》,可是結果很顯然並非如此,而仍舊採取了保守的、教科書式的講述方式,最強烈的批評大概要算是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引發二二八及白色恐怖那段,但弔詭的是它用受難的「台灣鄉親」概括了外省人與本省人,而以新政府的傾向來說,這段較為強烈的批評倒也顯得政治正確,同時也讓人慶幸前一天在與論壓力下,新政府做出了拿掉以社運標語入戲的決定。

但我不同意蘋果日報即時短評〈何不表演反美豬?民進黨消費與收割社運〉所言:「民進黨要突顯社運在台灣民主進程中的角色,值得肯定;但不能『選擇性』呈現歷史,更不能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社運事件,否則也只是消費與收割社運成果罷了。」【1】無論擷取任何事件,都只會更壯大這場國家儀式,更別說多元文化主義早已被形式民主的國家治理術收編。試想,若典禮真出現該文記者所舉例的「反南鐵東移」事件,難道批評聲音會更小嗎?所以,重點不是選擇對新政府有利或不利的社運事件,而是如何揭示社運事件的社會、歷史脈絡,讓民眾看到運作其中的官僚體制,把國家儀式打穿一個個洞,讓民眾的視線得以伸入,窺見國家的破敗與濕暗,這不才叫「解決問題」嗎?

從紙風車在就職典禮的表現來看,突顯的也可以說就是一個「台灣品牌」的問題。文化部從2013年開始以每年一億的文化預算實施「台灣品牌團隊計畫」,每年集中補助予五組表演團隊,四年來入選的團隊同樣都是:擊樂文教基金會(朱宗慶打擊樂團)、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紙風車劇團、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明華園戲劇團。不動如山。說穿了,文化部就是把常年實施的「演藝團隊發展扶植計劃」中每每獲得最高級別補助的團隊,另列方案與預算,把它們獨立出來,換言之,即透過更細微的行政手法,以合法掩蓋合理,避免五團老是獲得最多補助惹來輿論。

但究竟什麼是「台灣品牌」?最具國際聲譽的團隊?演出場次最多的團隊?最具台灣民眾認同度的團隊?什麼判準又如何評鑑?凡此種種疑惑,文化部及所謂的「外聘專業推薦委員」們也從來沒給個交代,作業要點就拿「建立臺灣團隊品牌,厚植文化資本,形塑臺灣文化形象,促進國際交流,並進行國內偏遠地區及離島巡演,以開發觀眾,培養藝文欣賞人口,使民眾皆有接觸專業優質展演活動之機會...」一段文字來【2】搪塞過關,評審標準中的
「團隊自我提升計畫」、「團隊品牌形象計畫」、「提供回饋計畫」【3】同樣令人好奇;自我提升的相對評估原則為何?回饋究竟重量還重質?在藝術的範圍裡,質應要勝於重,那麼也有許多團體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回饋社會啊,該如何比較呢?至於品牌形象,又有什麼客觀標準?不管如何,這項獎助計畫倒是一舉讓台灣劇場的貧富差距拉大。至於文化呢?藝術呢?在獎助面前,這些都不比象徵資本重要。

註釋:

1、周佑政即時報導,全文網址:http://udn.com/news/story/1/1706147

2、參見〈文化部臺灣品牌團隊計畫補助作業要點〉,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322_22027.html

3、同上。

※刊於SOSSoundof Silence) 2016.5.20

台長: 吳思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