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27 21:07:55| 人氣7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巴勒斯坦等於恐怖主義?《慕尼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一開始,導演對於主角(艾夫納)的身世設定,便先給了一記神來之筆:一名德國出生的以色列猶太人,不只強調慕尼黑事件德國拯救行動的失敗,也藉此影射納粹時代的恐怖歷史;父親消失、母親遺棄,則暗示「國族」的、「家」的建構與認同。

小組裡不時質疑任務目的之同袍組員、神秘的法國線人、荷蘭女殺手、蘇聯KGB的角色安排,不僅增加了戲劇性,也可能明示此一事件或者類同的恐怖事件,背後其實錯綜複雜的牽扯角力。

現在我們回溯一下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起點。

1947年,聯合國作成「聯大181號決議」,通過巴勒斯坦分割案,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各自建立一個以阿拉伯與猶太人的國家,巴勒斯坦猶太人於是建國「以色列」。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滿聯合國把總面積57%劃給只佔人口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同時此決議並未採用聯合國憲章的「民族自決」原則,壓抑巴勒斯坦人民之聲,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兩造的衝突,於是經常性的佔據國際新聞版面。

而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製造了許多躲避戰亂的巴勒斯坦難民。戰爭結束後他們返鄉的要求被不顧聯合國決議的以色列拒絕。因為巴勒斯坦不從聯大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成立政府的關係,難民們從此過著流離失根的生活。

因此,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事件並非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可是,我們自各類媒體接收到的訊息(至少在台灣是如此,但漸漸好轉),大部分卻是偏袒以色列(一部分與支持色列的美國有關),巴勒斯坦則被描繪為恐怖主義的溫床。可是從歷史來看,起於領土主權爭議的兩造衝突的過程裡,巴勒斯坦如果是「壞」,以色列絕對也算不上「好」。

問題是,當我們輕易將巴勒斯坦和恐怖主義畫上等號的時候,有沒有事先具體了解過其中的歷史?有沒有拿出自己的理性與判斷力?或者當我們對於其中歷史稍有了解的時候,有沒有設想過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如果我是巴勒斯坦人民,我會有什麼感受?我會希望怎麼做?

這不是完全贊成巴勒斯坦的作為(事實上,應該說是巴勒斯坦的一部份人的作為),而是如果自己不先了解事件後面的背景,只是淺薄的相信抑或妄下斷語,恐怕有一天我們也會和主角一樣後悔莫及。

1988年,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宣佈接受1947年的聯大181號決議,並於1993年簽訂一份同意「有限自治」的協議,但由於不被巴勒斯坦人所普遍接受,是故紛亂繼續上演,和平仍是一種奢想。

電影能夠給予我們的,不只是娛樂;相對而言,如果我們僅僅看待電影為一種娛樂,便也喪失了認識這個世界的機會,或者,看待世界的不同方法。

已逝的巴勒斯坦阿拉伯裔文學與文化評論家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生前雖不斷地以行動和智識支持巴勒斯坦獨立建國運動,但他也呼籲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必須嘗試相互了解,並希望世人對於兩造皆能以平等的標準看待之。

這便是邁向和平的第一項修練。我們都希望的,和平。

台長: 吳思鋒
人氣(7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一閃一閃周星星
此分類上一篇:甚麼才叫幸福?《人魚朵朵》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