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因為阿姨生病事,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我真的很高興,除了引出了很多潛水族,同時也有機會聽一下不同年齡跟不同背景的人討論親子間的關係。
在美國好些年了,接觸到的美國人裡,大部份其實都跟父母很親的,跟在電影或電視上看到那種父母親與子女交惡的刻版印象其實大不相同。他們對於生病的父母也是跟我們同樣的焦慮與不安的。所以當有機會聽到這一代的我們,當我們也接近到父母會生病衰老時,能以傳統文化角度來重新審視這問題,還真的是我當初貼文時沒想到的意外收穫ㄚ。
為了不讓這樣精彩的留言就沉於大海,因此決定要將之整理出來以資紀念。如果有不希望被貼出來的留言者,請來信告知喔。
★ Stella:
有感於你最新的文章”左右為難”。身為有別於禽獸的人類,我認為你表弟應該要回來,或把他的母親接去美國。畢竟他是他母親唯一的兒子,而你不同,你還有姊姊可以互相商量。你阿姨雖然不是很嚴重的樣子,可是,畢竟年紀也大了。你阿姨有表示希望她兒子回來的話語嗎?還是阿姨她覺得沒關係?子女是父母的責任,父母也應是子女的責任啊!
★ Anary:
每次看到這種為父母或為自己而產生的人生左右為難,我就會想,這大概是東方人,或中國人才會有的為難。西方父母不會對孩子有這種期待,孩子當然也就不會有這種壓力。
我同意你(以及你表弟)等拿到綠卡才回來。當然,除非父母親病得很嚴重,那又另當別論。否則,你表弟回台之後,他母親若再高高興興活個十年八年讓他伺候,那我看就會輪到他生病了。
我不是咒老人家趕快走,而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跟我們父母之間的差異(特別如果我們在國外生活過),真的非常非常大,簡直是兩個不能想像的世界,要這兩個不能融合的世界的人一起生活,年輕一方會很痛苦的。因為年輕一方必須因為「孝順」這頂大帽子而屈從老一輩。
西方人尊重individualism(特別強調:這字的意思是好的),做孩子的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並獲得尊重。在我們的社會裡,你表弟不回來就變成不孝,我真的不能贊同這樣的想法。
★ 喵得拉:
你的新文章讓人想起很多事…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只是,你表弟不能把照顧母親的責任丟到別人身上。這一點很重要。
★ Vincent D:
我也是心有所感,來美國不過短短兩年,我已經回台灣四次之多,不外乎是因為上上輩的生病、 與過世。之後怎麼走,我也很惶恐,有時想乾脆修身養性一下,現在不要交男朋友,以免到時工作沒著落要被趕回台灣,或是遇到你表弟一樣的困境。但是 ”生活” 不是光是感情兩字而已,還有更多的因素會使人留在這片土地。
曾經有一個年長的同志前輩勸告過我:『不是說要自私, 而是這是你的一輩子, 你的後半生、 過了可能就沒了。』
人,到底是為了自己而活?還是為了他人 ?
★ Anary:
For Vincent D.
No offence. 只是看到你最後兩句話,忍不住要說…
人是為自己活還是為別人活,端看個人如何認定自己的價值。人生很難事事兩全其美。因此,不論書書這版上的朋友是多老或多年輕,都問一下自己:當我要躺進棺材時,我覺得為自己活的夠不夠?
基本上,這不是一個中國人的概念,中國人是沒有「自己」的。
紐約雙塔倒塌之前十多小時,我還在上面走來走去,然後一覺醒來它就不在了。到今天我都還會想,如果我是那面對要跳樓還是等樓塌被燒死的人,我最後悔的會是什麼?
書書表弟的母親不可能去美國,因為台灣有健保、有親戚、語言也通。表弟很難回國,因為一回來,之前在外的努力全部付諸流水,除非還可能再出去並永久居住國外,否則在台灣下半生一定鬱卒到底。
不孝的罵名(會跟著自己一輩子喔)跟自己的人生,這真是太難了。
★ 愛爾蘭:
愛爾蘭在看過其它的人留言後,其實覺得我們大多的中國人都不是為自己而活,是為別人。因為我們總是膽心害怕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因此常改變自己的作為去迎合別人。
小時候唸書,爸媽又常唸說”書是在為你們自己讀的而不是我們”。但愛爾蘭真的覺得,”書是幫他們在讀的”。愛爾蘭明明就不愛讀書!!國中畢業考上專科要選學校及科系又是爸媽選,愛爾蘭媽說”唸護士是鐵飯碗,還沒畢業就會有工作找上門”,愛爾蘭爸說”超過台北以南的就不用想去”。最後愛爾蘭只妥協了爸爸的,結果直到現在愛爾蘭媽還在碎碎唸,只要一吵架又把這件事拿出來重提一遍。到底愛爾蘭讀書和選擇行業是為誰?
愛爾蘭在網路上認識幾個歐洲人,我們常聊各自的文化,他們常常問愛爾蘭”為什麼你要這麼在意別人怎麼看你? 你是你,他們是他們。為什麼要為了別人而改變自己,為什麼要為了別人而放棄自己?”
是丫,為什麼我們要為了別人而放棄自己改變自己?就像夏日跟愛爾蘭曾經在留言版裡討論過的”台灣人最愛爛用「責任」來扣住所有的人。”
★ Stella:
有些中國人的美德是應該流傳下去的(包含孝道),一味的崇洋媚外,喪失原有的好德行,並不值得鼓勵。
如果父母在養育我們的時候也吝於付出,那麼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對父母盡反哺之心,難道不是應該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想要的未來生活,但,也不能全然的自私,只想到自己。
★ Anary:
For Stella, Again, no offence.
我想版上加入討論的版友沒有人會否定孝順是美德,本人也是為了父母才留在台灣。不過,給你一個假設情境讓你思考一下。
我猜你是女生(若猜錯請見諒),所以,假設你父母因為某種原因,像是欠了人無法償還的債務,而要你下嫁來抵債;你不嫁會逼死父母,要嫁的話對方又是你很不恥的人,請問你是嫁還不嫁?而且,嫁了還不准離婚,否則照樣逼死父母。
這種聽起來像九流爛連續劇的情境,討論的正是孝順跟自己一生的幸福。
我再說,Stella,我沒有要冒犯你或跟你抬槓的意思,只是,中國傳統裡的孝順跟責任,實在大有商討的餘地。
★ 浮士德:
人生中對自己重要的人…有父母、 有子女、 有愛人。其外,還有你自己想要做的事和完成的目標。
父母是其一,但決不是全部。雖然,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但回報父母的方式 不應由單方面做決定。
曾經跟爸爸吵架,老爸拖著一身重病,跟我說 “如果我不去交個女朋友,他的病大概不會好。”為此,我跟他大吼,然後頭也不回的出去了。
朋友說,我為何不敷衍他一下就好了。我只是覺得這是理念的問題,因為父母常常認為小孩子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的方式,要由他們決定。我深深不以為然,24孝的許多例子,不但不合理,還是違法的(比方說 賣身葬父。
他們明知我是 gay, 叫我去娶妻生子來報答他們, 不然病還不會好。幹嘛!還要學古代 來個”沖喜”嗎?
我想說,人都是自私的, 父母對子女的愛,每個人都不同,也不是100%無私。
當父母也是自私的同時, 小孩也就會自私了。
書書的表弟如果不回來,會被冠個不孝的罪名,但換個角度想,他未來的人生,會因此全然改觀。除了他自己,又有誰能對他的人生負責? 如果他在眾人的壓力下回來,然後人生從此是灰白的,他會不會後悔一輩子?
對於別人的家務事,我一貫的立場是不評論,因為我不瞭解,也不是其中的一份子。甚至,即便我瞭解詳情, 我也只會說”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怎麼做。但,他有他的想法。”我覺得 這才是尊重 。
★ Stella:
給Anary
中國傳統裡的孝順跟責任,在”實行的方式”上確有很大的商討餘地,需要靠的是”智慧”,而我也並不推崇”愚孝”!
我只是針對書書表弟的狀況提出個人的意見而已,至於您提到的例子,應該有其他的解決方式,例如求助於警方。宣告破產…等。
給浮士德
您說到的”書書的表弟如果不回來,會被冠個不孝的罪名,但換個角度想, 他未來的人生,會因此全然改觀。除了他自己,又有誰能對他的人生負責?
如果他在眾人的壓力下回來,然後人生從此是灰白的,他會不會後悔一輩子?
換另一個角度想,他以後會不會因為,子欲養而親不在後悔一輩子?
★ 書書:
一覺醒來,沒想到這個話題竟然被討論的這樣的熱烈。
昨晚跟姐姐還有表弟三方MSN,一方面聽姐姐報告阿姨的病情,一方面打探表弟的動向。
姐姐說阿姨的病情醫生肯定的說是癌細胞擴散了,而因為她剛才做完一循環的化療,所以現在無法做任何進一步的處理。至於該怎麼做,目前沒有一定的方法。
我跟表弟說”不管他做了怎麼樣的決定,他都注定要後悔一輩子的。”
因為,如果他選擇回台灣去陪他媽媽而放棄這邊的工作,那麼即使他在人前盡了孝心,可是他一定會後悔一輩子的。因為他唸的科系在台灣算是冷門,也不見得真的有什麼就業機會,就算是勉強的找到了一個工作,薪水也絕對不會比現在的要來的好的。所以如果他真的回台灣了,那他將來如果不如意,他是肯定會懊惱一輩子的。
可是如果他不回去,就算他將來錦衣玉食,可是媽媽就只有一個,在他拿到綠卡的那一天,他一定會想起自己為了這張小卡片所付出的代價的。
所以決定就像是一隻兩刃的刀,不管你握那邊都將是注定受傷的。
我跟他說”所以,他就只能做一個他將來後悔不會那麼深的決定而已。”
★ 夏日灼身:
這個情境問題既實際又極富教育義意。
首先,書書表弟和他母親的親子感情如何我們並不知道。”孝”還是”不孝”,我們這些局外人很難論斷。某些極端的例子,例如毆打父母,遺棄年老無依的父母,或是對父母親頤指氣使,這類行為是顯然的不孝,然而書書文章裡所提的情況,就很難由外人下評語。
表弟是否要放棄現有的一切回去長期照料母親?照料多久?要不要在台灣找工作?一邊工作一邊還可以照料母親嗎?這些細節問題都不是袖手旁觀的人有資格插嘴,恐怕只有在表弟不在時出錢出力照顧他母親的人才有資格說話。
評論別人孝或不孝,就好像評論男女分手的任何一方有沒有良心,是不是背叛一樣,大部分是荒謬的,我也鼓勵所有人不要理會這類評論。
書書表弟沒有該不該回台灣的問題,只有要不要回台灣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設想某些妥協的辦法,比如說一年裡面多跑幾趟台灣;而這個問題是他自己應該好好評估,看他是否能承受未來良心的負擔,這負擔是來自自己而不是別人,孝順或說親子關係是親子之間自己的問題,別人作的孝與不孝論斷都應該當作廢話。
★ 人偶:
講以下些話大概會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如果聽不順耳還請大家多包涵。
不過以我這個五年級的傳統觀念來說,我還是會毫不考慮地回國照顧父母的。畢竟我如今所有的一切也是父母給我的,(我知道聽起來很八股),這個唯一考量會重於愛情或綠卡,而且我也不想後悔愧疚一輩子。
我知道這和許多年輕人總是觀念有所不同,有時他們對於愛情或是自我總是放在優先順位,這也沒有什麼對錯,只能說是像我這種人大概太食骨不化跟不上時代了吧。
台灣真的是一個不徝得眷戀的地方嗎?
★ 夏日灼身:
人偶
我把整個討論看了一遍,其實並沒有發現甚麼爭論,任何海外遊子懸念家人都是正常的情況。如果家人罹病趕回去照顧,怎麼可能受到指責?我所看到持另一種看法的人不過是給書書表弟四周參與討論的旁觀者一個建議”不要隨便給別人扣不孝的帽子罷了”,我沒看見有人勸書書表弟不要回去照顧媽媽。勸別人為自己而活並不是自私,考量要不要回去應該從個人自身角度(本身情況、親子關係、未來生活),而不是根據旁人的閒言閒語。
PS這是一個一萬五千字的討論
可能要貼個兩三篇才貼的完
請耐心看下去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