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02 08:04:55| 人氣5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比較研究筆記】國際關係理論史的歷史社會學VI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霸權興衰的見證】

從理想主義,到現實主義,從地緣政治學到全球政治的視野,再從戰略中心論,到政治經濟學,其實,我們可以說,國際關係理論史,也就是美國霸權的興衰史。

以理想主義的價值,解構了西歐國家所建立的傳統世界體系,再透過現實主義的抽象原則中,建立二元對立的權力平衡架構,使得美國可以完全取代歐洲,成為戰後國際體系的核心。而之後的新現實主義、互賴理論,以及國際典則理論,則是因應著美國霸權的衰落,而以「創造性轉化」的方式,建立的學術論述。

而事實上,在這美國霸權興衰的歷史軌跡裡,我們也看得到相對應的挑戰性理論:一方面有從典範的角度切入,以強調馬克思主義傳統的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從「生產力(階級)」的角度,不斷地挑戰以「國力(國家)」為本的美國學術典範; 另一方面也有從研究取向的「批判性」,挑戰美國理論的「問題解決」取向。也就是說,不管是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或是互賴還是國際典則,它們共同的興趣是:如何面對當下的情境,提出一個穩定的策略。當然,這個情境,是美國所面對的情境,而他們所認為解決失序的策略,也是為了建立一個有利於美國的國際秩序。這也就是所謂的「問題解決」的學術取向。

然而,與解決問題的取向不同的是「批判性」理論,它的學術目的,倒更多是在「了解」,並且取向於結構面向上的研究方法,所以它並沒有相應於「解決問題取向」的穩定的興趣。它的興趣無寧是了解,那是「誰的穩定?」然後以解放的興趣,來了解國際關係的發展。

解放什麼?各家有其不同的對象,不過對於「霸權」的質疑與謹慎,倒是一樣的立場。這霸權基本上與美國,或是西方世界有直接間接的相關。所以,所謂批判取向的研究方法,除了上述的依賴理論、世界體系理論之外,同時還有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綠色主義,以及新地緣政治學等等。這之間,共同的理論立場,也就是一種「去國家中心的歷史社會學」。國家,在這些理論下,不是分析國際政治最重要,或是唯一的分析單位,而如果要分析國家的外交行為,也要將它放在其所屬的歷史社會脈絡,方能對國家行為的利益,有比較清楚的了解。了解的同時,則揭示了此間的權力運作,也就是批判的開始。

****
國際典則理論,以國際典則,像是WTO等經貿體制作為分析的對象,透過這些制度的了解,說明國際社會在美國的霸權之後,仍然能有效運作的原因。然後,批判理論的角度則會說,美國霸權根本一直都在,只是以不同的面目來支配國際社會,WTO除了大幅開放農產品市場之外,同時還進一步開放了服務業、金融業,以政府工程等的市場,市場一開,美國的霸權就來。而如果市場不開,美國霸權則會來硬的,直要將市場打開。

九十年代的國際關係理論,最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市場開放的課題,換句話說,也就是全球化的時代。面對這全球化的浪潮,主流的國際關係理論確實已經很有效地融入了經濟面向的分析,不過在面對批判理論的強力火力下,確實已經讓美國國際關係學界,對於再生產國際關係理論,以維持美國霸權的策略上,左支右絀。那麼,美國新的策略將是什麼呢?簡單說,理論放一邊,行動擺中間。一方面,是繼續深化全球化的社會機制,另一方面,則是經由軍事行動,壓制破壞國際和平的潛在威脅。

我們可以說,後冷戰時期的國際關係理論,是以建立「永久和平」為目的的,因為只要是和平,就會有利於美國經濟利益的維持:在東歐前蘇聯地區,美國加速進行民主化的改革,在中東亞洲地區,則壓制威脅和平的「流氓國家」,至於其它中亞及非洲國家,反正他們不具有經濟上的重要性,就讓他們自身自滅也就好了。

好險,台灣對美國來說,還有重大的經濟利益。



註:
1)原本還想著將國際關係理論的「穩定的興趣」,進一步證明,這些只是「美國的穩定」,來支持這一段「問題解決」取向的國際關係理論史,只是更清楚的美國霸權論述史。不過,看了一下,多多少少在行文之間,已經提到了,而且我想我也沒有能力在批評理論這部分,介紹得更多,來再進一步透過批判取向理論的對比,證明「穩定」,就只是美國的穩定,這種穩定,或者說「和平」,美國將獲取最大的利益。

2)「和平」基本上在國際關係理論上,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穩定」,而具只能說,是「誰的穩定」。這是因為「穩定」基本上只是個「描述」,而「和平」,總多多少少還有「正義」的規範性價值存在。下一篇文章,我想就當是最後一章,或者最多再加一章,討論台灣的「國際關係理論」,或精確點說,是後冷戰時期台灣所需要的國際關係理論。文章會分成二個部分,一個是對於「穩定」的反省,也許這樣說太大膽了,但還是值得嘗試:簡單說,愈是以「和平」為目的的,就愈得不到「和平」。放棄籌碼而所求的「和平」,只是種虛幻而逐漸接近戰爭、滅亡的「和平」。【孫子兵法】九變篇提到:「故將有五危,必殺可死也,必生可虜,忿速可侮,簾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危,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同樣的邏輯,如果為了和平,而不計代價的追求和平的話,那麼也將落到「覆軍殺將」的下場。在檢討了台灣對於「和平」的心態之後,第二部分再進一步討論台灣相應下的「國際關係理論」應思考的面向。





註:附圖是中國對台導彈演習示意圖。看到這張圖,我實在沒有心情再使用文字嘲笑什麼了。

台長: 寄居蟹
人氣(5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