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29 15:48:08| 人氣2,44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分離派繪畫克林姆---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未完成的《新娘》-克林姆最後的生命回顧

一、前言

作為青年風格畫家(Jugenstil)的主力,以及維也納分離派(Wiener Secession)的創始人,古斯塔夫•克林姆(Gustav Klimt, 1862-1918)是本世紀初維也納文化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幾幅重要作品充滿象徵式的裝飾花紋(ornamentik),而其畫作中與性愛相關的主題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一般人甚至稱他的作品有著「沉悶的美感」。他那大膽象徵寓意的作品,被支持者狂熱的稱讚著,同時卻也受到保守派最嚴厲的批評,而他不同時期的風格改變,也如同他對當時奧地利國家社會的思考,以及他對女人、對感情、對生命、對死亡的種種激情和體會。

然而就如我們在克林姆的畫中所見,他的畫作主角幾乎都為女人,也如克林姆在一份沒有標明日期,名為<對一幅不存在的自畫像之評論>(Commentary on a non-existent self-portrait)的打字稿中,敘述自己畫作的理念(學者考證這是克林姆對自己繪畫觀點的唯一紀錄):

……我從未畫過自己的肖像。
我喜歡以別人,尤其是女人作為繪畫的題材,而不是我自己。
……任何人想要了解我-作為一位藝術家,
唯一為人所知之事-便應該仔
細地去觀看我的繪畫,試著自其中看到我以及我想做的
事。 [1]

此外,更由於克林姆極少留下與自己有關的文字紀錄,也很少談及自己的創作或是對他人的評論,使克林姆的作品變成他極為個人的隱喻和想像,也成為他對生活周圍人事物的體會和投射。然而,雖然這樣的立論觀點和研究方向是有些冒險的,但就如克林姆自己所說,我們只能從他的畫作中去了解他,去尋找他的作品和他個人生活間的一些象徵意涵和詮釋的關聯性,就因如此,這樣的解讀方式應該也是合理的。

本篇報告即以克林姆去世前未完成的一幅作品《新娘》(The Bride, 1917-1918)(圖1)為主要分析文本,藉著對克林姆個人感情和生命經驗的紀錄和分析,試著從畫作中找出克林姆生前最後的這件作品,和之前作品間創作意念的延續和關聯,使這幅還來不及完成的《新娘》成為克林姆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及生命歷程的最終回顧。

二、《新娘》與《處女》的分析

《處女》,也譯《少女》(The Virgin, 1912-1913)(圖2),是克林姆晚期的作品,也是他最早的寓言畫之一。不同於之前「黃金時期」作品中的平面化、幾何圖形化,以及絢麗雕琢的裝飾性,這時期的他捨棄了貼金的耀眼和華麗的質感而改用油彩,卻依然保持畫面的亮麗和絢爛,甚至呈現出更大膽奔放的色塊和筆觸。或許我們無法確切分析1909年到1918年克林姆逝世前作品風格改變的真正原因,但我們從《處女》和《新娘》這兩幅作品中卻可以明顯的看出,畫作中的裝飾性還是很重要,但對人物的支配已不再那麼強勢,甚至只成為人物的襯托和點綴。自然的花草圖像也取代了早期幾何平面的圖形和金銀葉的裝飾,並以一種較為鬆散的平面描圖筆法,將色彩的亮度和對比突顯出來,而色塊的簡單使用和油料彩度的支配性,則將畫面中糾纏的各個人物形體整合起來,成為一橢圓形或圓柱型的聚合體。

這些是我們從兩幅作品大致的構圖上可以直接觀察到的連結性。但除此之外呢?從《處女》和《新娘》這兩幅畫的主題,以及畫中構成畫面母題的相似性,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找出這兩幅作品的關聯?

(一)《新娘》-《處女》的期待和延續

女人是克林姆重要的創作靈感和主題,而永恆的女性美感和女性象徵意義的探索也是「新藝術」中重要的創作來源,因此「新藝術」常被稱為「柔性藝術」(Feminine Art)。就如詩人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所相信的,只有少女的熱情才能克服「死」而奔向「生」。 [2] 而克林姆的作品總是說著一個故事:女孩蛻變成女人,讓人們感受到那些可使女孩體驗愛情銷魂的感官經驗正在覺醒,並透過自己多變的形態展示生命的不同階段,如同夢境一般。 [3]
不過世紀末對女人的描繪通常是介在兩種極端的想像中,一種是美好的、理想的美感表徵,一種是逸樂和慾望的化身。在克林姆晚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觀察到那早期黑暗沉重的死亡意像已少見,而以一種萬花筒式的豐富色調表現在《處女》和《新娘》兩幅作品中,且兩幅畫作的主題也具有明顯的延續性-少女和處女充滿年輕生命活力的美好,就像一團花簇,亮眼而華麗,恣意享受生命的各種想像和體會。而之後經過了生命歷程的洗鍊,少女將成為新娘,被賦予延續生命的能量,同時也開始想像著和新郎間的情感交流,並對新婚之夜充滿期待。

從畫作中觀察,兩幅畫的主角都是一個雙眼閉闔,頭向左或向右傾靠,似乎在熟睡,亦或沉浸於自己夢境中的年輕少女,且畫面的構圖與形體的描繪也很相近,她的黑髮、熟睡沉溺的表情,另外還有處女身上所披覆的藍色衣料。雖然年輕的新娘是未完成的,但克林姆卻已用深藍色為她打上了衣服的底色和輪廓,更呼應了處女身上那件有著繁複螺旋花紋和裝飾色彩的藍色披衣。這些部分也都暗示著這兩幅作品間的相屬與關聯。

(二)艾蜜莉-克林姆最終的牽掛

然而對於《處女》和《新娘》兩幅作品中糾結簇擁的女人群圖像,學者們也有著不同而保留的解讀,是少女熟睡的夢境?是她沉思的幻想?是作者投射對女體慾望的表現?還是它呈現了女孩在年輕生命中種種不同的變相和過程?這些詮釋其實都有可能。而我們也可以大膽的假設,《新娘》中畫面右邊與一群女體糾纏的男人,以及中間那位年輕的新娘,就是克林姆在描繪他自己與年輕的愛人艾蜜莉.弗略格(Emilie Flöge)之間的感情。

雖然克林姆總是與許多女人和模特兒之間有著複雜的情感牽扯和性關係,但小他許多歲的艾蜜莉卻是他最親密、陪在他身邊最久的愛人。艾蜜莉是克林姆弟弟遺孀的妹妹,兩人的關係一直維持到克林姆過世,但克林姆卻始終沒有娶艾蜜莉,也沒給過她任何承諾。兩人的親密感情可從一些簡單的信件或問候的名信片中得到線索,不過卻也無法證明他們是不是也有著親密的肉體關係。但學者們可從資料中確定,克林姆對艾蜜莉精神方面的感情依賴絕對是大於肉體的慾望,而他對女人性慾的索求則都發洩在和那些女模特兒之間。而不論克林姆在外是如何與那些女模特兒像《新娘》中糾纏的肉體般大玩群戲,但艾蜜莉卻始終以溫柔的姿態體貼地陪在克林姆身旁,雖然兩人的感情從未真正浮上檯面,但克林姆對艾蜜莉的依戀卻是已經證明的事實。

雖然克林姆之前曾說過他從未畫過自己的肖像,但在一幅1886到1888年克林姆為新伯格劇院所繪的天井壁畫中,他已將他自己、他弟弟,和另一個工作夥伴都畫了進去。這是克林姆唯一的一幅自畫像,但顯然他已經忘記。 [4] 而在克林姆的作品中也很少出現男人,通常只是側臉或背面,但我們可看見《新娘》中新郎清晰的臉孔面對著觀者,是不是也真與克林姆自己有些神似?禿頭、卷髮,將自己化作生命中最後階段作品裡的男主角,藉由這樣的轉喻與畫中的女主角和畫外的觀者對話,作為自身的一種告白。除此之外,也就像他最有名的作品《吻》(The Kiss, 1907-1908)(圖3)中一樣,男人如戲袍的金色光圈(有評論認為《吻》中的男人就是克林姆),將男人和女人包圍成一體,《新娘》中像是披掛在男子身上橘色系的長袍,也將他與錯雜扭曲的女性軀體統合為一個整體,似乎也暗示了克林姆一直以來與其他女人之間複雜的關係。

那麼,艾蜜莉呢?如過說《吻》中的女子真是艾蜜莉(已有學者證實) [5],那麼克林姆在生命的最後似乎已將《吻》中對艾蜜莉的激情,轉化沉澱為《新娘》中對年輕新娘的依戀和遺憾。

1902年克林姆為艾蜜莉畫了一幅肖像(The Portrait of Emilie Flöge)(圖4),唯一可見的艾蜜莉的軀體是臉部、手部及垂下的領口。藍色的改良長袍,佈滿金色與螺旋型的花紋,長及腳部並遮蓋全身,而之後艾蜜莉就不再出現於克林姆的畫作中。這是克林姆開始轉變以如此華麗而具裝飾性的服飾為他的模特兒作畫,而克林姆也曾替艾蜜莉開的服飾店設計衣服和裝潢。從衣料的顏色和裝飾來看,在克林姆之後畫作中裝飾華麗、色彩鮮艷的布料,似乎多少可以看出他由艾蜜莉而來的靈感。《處女》和《新娘》中女子所批的藍色長袍,一樣是長及腳部遮蓋全身(雖然《新娘》是未完成,但草稿的輪廓也可見),而和艾蜜莉的肖像畫一樣,女孩也只露出頭和手臂。年齡的差距讓艾蜜莉在克林姆的心中永遠維持著初識時的少女氣質,對克林姆而言,艾蜜莉是謎般的斯芬克斯(Sphinx)與溫婉堅毅的女性縱合體。 [6] 克林姆似乎已將艾蜜莉的形象永恆化,並在《處女》和《新娘》中透露出對艾蜜莉情感的昇華與依戀,但似乎也隱藏著他內心始終無法面對自己及對艾蜜莉深厚情感的不安。

《新娘》的畫面中,新郎的視線從半裸女人的圍繞中望向外面,而溫順的新娘頭輕靠著新郎熟睡著,紅潤的雙頰和上揚嘴角,透露著安詳幸福的感覺。然而新郎和新娘間雖然有肢體的交集和接觸,但新郎凝視的目光卻不在新娘的臉上,而是投向畫面右邊半裸女人張開的大腿間。右邊女人的草圖雖是未完成的,但她赤裸的上身以及雙腿彎曲張開的動作,女性私處在那件未完成的裙子下清晰可見。在克林姆替女人包裹上長袍之前,卻先畫出她們的裸體,似乎表達出在值得尊敬、端莊優雅的外表之下,克林姆仍要畫出他最終感到有興趣的東西-女人誘人的情色,以及情慾的無所不在。

而我們卻看到新娘緊靠著新郎,將左邊妖艷的女體群像和右邊直接被慾望的女性身體連接起來構成了整幅畫面-這不也像是現實中克林姆和艾蜜莉的關係?儘管克林姆對女人、對慾望的追求是如此直接而強烈,但不論如何,艾蜜莉永遠會是他身邊最溫柔、最貼心的「甜甜圈」(Süsses Mädel)。 [7] 當然,克林姆也意識到這一點,對他來說,「讓他產生慾望的女孩,和他只能愛而決不會產生慾望的女孩有完全不同的特質。她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而艾蜜莉就是克林姆可以愛卻不會產生慾望的女人。就像藝術史學者泰特茲(Hans Tietze)所說,克林姆非常需要愛情,但他又拒絕這種滿足,他無法完全肯定他自己的愛,而使他不敢負起快樂的責任,他的每一個眼神都洩露出這份愛情的私密、痛苦,和強烈。 [8]
《新娘》的創作背景是克林姆過世的前一年,而此時的他也感受到了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在他最後的創作中,這幅未完成的作品似乎也就成為他對自己的感情生活及創作生命的總結。



pic:克林姆《希神戴納漪》
被公認為維也納先鋒派領導者的克林姆(Gustav Klimt ,1832-1918),最能表現十九世紀末期浪漫、精緻而頹廢情調的畫家。克林姆的畫作多以情慾描摩為主題,然而透過其精心設計的構圖、貴族式的裝飾風格、美麗的鑲嵌式圖案,赤裸的情慾乃昇華成優雅的藝術,克林姆也因此成為雅痞的寵兒。

http://home.lsjh.tp.edu.tw/shinshan/handout/klimt.htm







台長:
人氣(2,44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