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到飲料店,點了一杯綠茶,店員詢問你的冰量糖量時,
請、一、定、要、回、答、他!
如果你剛好當天心情不好不想說話,你可以點頭,
店員會知道以正常方式幫你做,你也可以搖頭,
店員會猜是無糖或去冰,如果你真的還是不想說話,
店員可能會從八分糖或微糖、少冰或少少冰開始猜。
就算你失聲無法說話,比手畫腳也可以。
就是,不、要、站、在、那、裡、沒、有、反、應!
你想要求服務,你也得先提出要求,否則當服務完成,
卻未能達到你所要的理想,這不是店員的問題,是你沒有講清楚。
假如你點了一杯綠茶,要求半糖去冰,
店員卻給你一杯滿冰全糖烏龍綠,這的確是店員的錯。
但若店員的態度是大方地承認他的錯誤,且馬上為你重做一杯,
請你不要生氣,也不要大爺態度丟了錢就走,店員絕對不是故意的,
因為沒有人想要在可能會被老闆念的情況下,浪費時間再做一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古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你為什麼沒能想到呢?
他可能前天跟女朋友吵架,一時恍神。
她可能剛好今天那個來,忍著痛替你服務。
只是一杯飲料做錯,把那杯拿走,重新下糖下茶,搖晃做茶封杯,
技術好一點的店員一分鐘之內就可以把飲料重新送到你手上。
所以你只是多等了幾秒鐘,沒有必要為了多花這幾秒鐘,
得到一杯你想要喝的飲料而生氣,尤其當店員知錯時。
更何況接待你的那個人,不一定剛好就是替你搖飲料的人,
你就算是罵櫃台人員,他也只能無辜地跑去跟吧台說飲料做錯了,
但可能吧台正在忙碌,必須跟你道歉的人還是櫃台,你就算想生氣,
也完全搞錯對象,櫃台忙碌收錢之餘,還得面對你的怒氣,他何辜之有?
當店員詢問你是否要袋子時,你不想講話可以點頭或搖頭,
當你買了超過一杯,店員一定會問你要裝一起還是分開裝,
如果店員沒有問,便擅自裝在一袋,那絕對是店員的錯。
但店員問你時你不回答,店員當然只能擅自以最方便的方式裝在一起,
拿給你的時候,你看見東西全裝在一袋要發火,很抱歉,這就是你的錯。
但以上袋子原則僅適用於手搖飲料店,當你今天外帶的是食物,
一般來說商家是能裝一起就裝一起,袋子不是只有一號而已,
為了顧客帶走方便,當然是讓客人扛一袋就好,刻意分開裝,
說不準還會造成客人的困擾,外帶的是食物時,商家通常都不會問。
所以當你在使用餐廳服務業時,如果想分開裝,請先提出要求,
這樣店員就不用拿出來給你又得重新包裝過,也讓你更省時。
假設你今天去吃東西,當店員詢問你要外帶還是內用,請你回答他。
就算單子可能是相同的,可能點單方式或做法會有所不同。
每個服務業一定會為了免除客人的麻煩,而設立了讓客人方便的制度,
而這個制度或許會或許不會造成員工的困擾,不管是為了什麼原因,
店員問客人的每一個問題,一定都有其存在必要的理由。
可能店家的外帶單跟內用單是不同的,你若擅作主張拿了一份就走,
店家以顏色或編號來分辨,東西作出來卻不是你想要使用的方式,
那這是誰的錯?他問過你了,你卻沒有回答,他自然以為你知道。
請、你、回、答、他,當他問你要在這裡用還是帶走。
否則當你決定耍沉默點好東西時,沒有人知道該幫你做外帶裝還是內用碗,
也可能當你站在那裡要付錢,讓店員以為你要外帶,其實你是要內用時,
動作快速的店家可能已經做好包好,一分鐘內就送到你面前,
這時你才說你要內用,食物外帶裝內用是ok,只是某些特定食物(義大利麵),
在外觀上可能就會變得不好看,而且這時已經因為你的不回答,
浪費了一個紙碗或是塑膠袋,因為你的不回答,造成一個環境污染問題。
或許我言重了,但在這環保意識抬頭的時代,
你曉不曉得有多少人自備筷子去吃外食,有多少連買外帶都自備保溫瓶。
因為你的不回答,造成店員的難作,造成你自己要生氣發火,
請問你要怪誰?怪店員在進服務業工作前沒先去修心電感應嗎?
你明明可以說話為什麼不回答,你明明可以點頭搖頭你為什麼不作表示,
多少聽障者點餐時也會懂得比手勢說明要內用或外帶,
他們聽不到店員的詢問,也曉得指著立板回答是要半糖還是去冰,
方便了店員之外,更能令自己得到最快最想要的服務。
你想要服務,服務業提供要求,給予你不同的選擇,
你所要做的只是張開口,說出你的選擇,很難嗎?
你的不開口,店員一再詢問之下得不到答案,他們只好以為你要的就是
正常版本,他們看見你拿著內用單又不答話,當然就以為你要內用,
你不答要不要袋子,他當然只好在飲料上擺根吸管等你來拿。
你不說,做錯了就不要發火,因為店員問過。
店員沒問就做出不是你想要的,這是店員的錯。
但在極度忙碌的情況下,必須同時接待多位客人,店員不可能不問,
因為不問將會造成情況更混亂,一個做錯重來後面的單全被拖延,
相信我,任何一個做過餐飲服務業的人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
張開口,回答,就是這樣而已。
正確使用服務業的原則之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