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08 22:54:21| 人氣9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男兒當入樽》開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聽香港文化人梁文道在書市嘉年華的講座。他說自己當小學教師的時候,曾經因為學生交來的作文不堪入目,於是將漫畫《男兒當入樽》影印發給學生,但事前先將漫畫裡那些人物對白塗去,只剩下那一片又一片用來藏對白的“雲”,然後請學生在每格漫畫裡的雲朵中創作對白。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可以用學生創作的對白配合漫畫裡的人物表情和動作,指出學生說故事沒有邏輯又或是文不對圖的問題,學生聽了心悅誠服,願意改善,後來的作文水準也有所提升。所以,梁文道可以有自信的說,對他來說,那樣的教學方法是成功的。

  提起《男兒當入樽》,還是因為要回應讀者提問如何解決赠少年沉迷閱讀影視娛樂雜誌的“問題”。梁文道答得很直率,他不認為讀娛樂雜誌是問題,還強調自己也很喜歡讀,因為這些雜誌有它自己的價值,至少可以讓人意識到在外國,娛樂明星最近在讀什麼書只是一個在人物專訪角落的“行課”問題,而在香港,“娛樂明星讀書”則可以是娛樂版的頭條。他說,讀雜誌也是一種閱讀,建議家長其實可以因勢利導,像用《男兒當入樽》漫畫中的對白雲朵教學生敘事一樣,用娛樂雜誌做引子,介紹其他相關但探討事物層次更深的讀物,像外國的娛樂雜誌或討論時裝的專門書籍,這樣對擴展赠少年的閱讀範圍和層面可能更有幫助。

  可是,要人真心喜歡閱讀,社會有普遍的閱讀風氣,梁文道的看法與流行的“讀書可以致富”或“知識改變命運”一類表述卻大相徑庭。他用多年來在香港推動閱讀的經驗說明,社會應該以平常心來看待閱讀這個行為,不要將其看得太神聖;在推動閱讀時,也不應太功利,而應將其培養成每名居民日常的生活習慣。他說,不要抱覑要對人生、事業有大幫助的功利心態來閱讀,反過來,如果只是將閱讀視為一種生活習慣或日常娛樂的一部分,當一個人長期閱讀後,自然會進入另一個境界,明白到知識無限,人生有限,人自然地會變得謙卑,對事物具有更敏銳更深刻的認識。

  原來,要閱讀真的對自己“有用”,還得從“無用”開始。

(原載2006年8月16日《市民日報》)
圖片來源:http://www.24xuexi.com/pic/UploadFiles/200504/20050415161030919.jpg
有用的境界

  同樣是在書展梁文道的講座上,有觀眾談到自己的閱讀經驗:愛讀微型小說,因為很快可以讀完一個故事;沒有辦法耐心的讀完長篇小說,因為很難把故事讀完。觀眾說罷自己的經驗後問道:「怎樣才可以令自己有耐心讀長篇?」梁文道回答問題的時候分享了他自己讀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的名著《追憶逝水年華》的經歷。

  他說,像《追憶逝水年華》這類長篇鉅著,當中蘊含的,除了故事以外,還有作家對時間流逝感覺的刻畫,那樣的書,只有細細慢慢的讀下去,才會在一段時間以後,讓人意識到時間流逝對人的影響,而時間流逝的感覺,也只有在讀這樣的小說時才會感受深刻。如果我們閱讀只講求數量,那微型小說的故事當然可以滿足這樣的要求,可是,如果我們希望從閱讀中得到故事數量以外的東西,其實可以培養自己每晚讀幾頁書的習慣,讀長篇小說的人就可以從故事的數量以外進入另一個境界。

  可是,進入另一個境界,能否成為閱讀的推動力?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都將閱讀等同讀書、讀書等同出人頭地,中國古代士人寒窗苦讀的故事如是,現代社會中學生升大選科的集體思路也如是。讀書可以出人頭地,選科要與職業掛鉤,在今天幾乎已經成為我們考慮讀甚麼書的唯一指標。當整個社會對閱讀都只有功利或功能的單一考慮,談「境界」,其實不容易受落。

  於是,那些諸如《十分鐘學會做個稱職CEO》一類標題的書通常熱賣,而《追憶逝水年華》則是冷門小眾的文學書。這裡的問題是,當我們愈強調閱讀「有用」,其實是在「利誘」人們閱讀。曾經利誘別人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利誘的好處是即時見效,可是,一旦誘利不足,效能便會即時消失。

  所以,很欣賞梁文道提倡的平常的習慣的閱讀,不分層次高低的閱讀。 因為,只有當我們不再將閱讀神化,不再將閱讀的效能無限擴大,我們才有可能在不經意的閱讀中得到更多的人生體驗,才可能不會因為一時覺得「無用」便放棄閱讀。這些體驗有用嗎?當你達到梁文道的境界,你就會明白了。

(原載2006年8月23日《市民日報》)
圖片來源:澳門日報

台長: 小鳳
人氣(98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純屬角度 |
此分類下一篇:思辯的快樂
此分類上一篇:讓茶餐室討論成為公共意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