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集) 2011/10/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07
https://player.amtb.de/jw6/player.php?file=https://vod.amtb.de/redirect/media/mp4/02/02-037/02-037-0007.mp4&autoplay=true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淨土大經科註》第一百四十二面,倒數第五行:
「宋代大居士王日休,曾撰《龍舒淨土文》,四海稱譽,傳誦至今」。這是宋朝時代人,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王日休居士,世人尊重他,不稱他的名諱,稱他做王龍舒。龍舒是地名,就是現在的安徽省舒城縣,距離合肥很近。中國在古時候對一個人最尊敬的是稱呼他的地,他出生的地方或者他修學的地方,就是這個地方出了這樣一個好人,整個地方上的光榮,這個意思,所以稱地。佛門也如是,譬如說智者大師,不稱他的名,不稱他的諱,稱天台大師,他老人家住天台山,天台大師。窺基大師,不稱他的名諱,稱他做慈恩大師,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住在慈恩寺,長安的大慈恩寺,這是尊稱至極。龍舒居士他有一部著作叫《龍舒淨土文》,讚揚淨土。確實不但是修淨土的同學一定會讀他這部書,不學淨土的,甚至於不學佛的,古時候讀書人都喜歡讀這本書。從這個地方看,儒釋道自古以來就融成了一體,形式上有分儒釋道,內容裡頭沒有分別。儒他也認真學佛、學道,佛也很認真的學道、學儒,因為祖師把儒跟道做為佛法的基礎,紮根教育,這就融合成一家了。所以四海稱譽,全國稱讚,讚歎他,傳誦一直到現在。
「王氏臨終,端立往生」。這可以給我們做一個見證,他專修淨土,念佛求生,臨終是站著走的,也是沒有生病,無疾而終,預知時至,這不是假的。第一次會集《無量壽經》就是他作的,可惜他一生沒有看到唐譯本。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想到,古時候的經書數量太少,因為都是手寫的本子,流通量很少,難得遇到。不像現在,現在印刷術發達,印個幾萬冊、十幾萬冊很平常的事情,古代是真正艱難。宋朝發明了印刷,木版的印刷,也很費事,比抄寫是方便多了,抄寫一天寫不了幾千字。長期抄經,一天大概是兩千字,字數太多會抄錯,為了不能抄錯,小心謹慎寫慢一點可以,保持品質。所以像《四庫全書》以前抄寫的時候都限制,字數每一天是一定的,不讓你抄太多,怕錯字多。這是只看到四種,五種原譯本只看到四種。「可證居士實為我國淨宗解行俱優」,他對於經教研究,自己真念佛,真信切願念佛,所以解行俱優。「殊勝希有之在家大德」,在家居士裡頭在歷史上他很有地位。
「王氏深慨寶典之塵封,於是乃會集《無量壽經》漢魏吳宋四種原譯另成一本,名為《大阿彌陀經》」。他這個會集本,這第一次的,會集得很好,可惜就是唐譯的他沒看見,唐譯裡面還有一些重要的經文,這四種本子裡頭沒有的。所以古大德根據這些情況判斷,傳到中國來的梵文原本不是一種,如果是一種,翻譯的人再多,出入不會很大,叫大同小異。像《金剛經》,《金剛經》就有六種譯本,現在《大藏經》裡面都有,裡面確實大同小異,所以斷定傳到中國《金剛經》的梵文原本是一種。《無量壽經》差別太大,所以古大德判斷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梵文本傳到中國,那就證明釋迦牟尼佛三次宣說的,還有七種本子失傳了,所以古人在三次後面再加一個以上,世尊當年在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至少是三次以上。可見得這個法門重要,不是重要他不會重複的講,重複的講那就是很重要的。這個顯示出佛對我們的恩德太大了,我們怎樣去報佛恩?依教奉行是真報佛恩,這一生決定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就滿佛的願了,這叫真報佛恩。
龍舒居士深深感慨這麼好的一部經典,你看沒有人學,塵封就是比喻沒人學。為什麼沒有人學?前面說過了,五種原譯本很難得看到,看到一個,缺漏的很多;統統都看,沒有那種能力找到經本,連王龍舒唐譯的他都沒見到,你就可想而知。這是一個有身分、有地位、有財富的長者,他的能力都做不到,其他人可想而知。所以他就想到會集,會集是有必要的。名,他會集的經題叫《大阿彌陀經》,這是自己給它定個名字。我們看到現在這個經題,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完全是原經的題目,這個太難得了,真叫善巧。《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譯的,宋譯的經名,宋譯本的經名,宋譯本的,《清淨平等覺經》是漢譯本子的經題,你看他把兩個經題合在一起,重複的就是一個經字,捨掉一個經字兩個經題合在一起,天衣無縫,確實太高明了,得來全不費功夫。因為這個經題可以說把五種原譯本的經義都顯示出來了,就妙在此地。
「王本問世,海內稱便」,海內就是全國,全中國,學佛的人方便了。「叢林奉為課本」,叢林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這真正是中國特色的佛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確實跟中國孔子非常相像,私人教學,演變成後來的私塾,私塾教學的方式,老師就一個人,學生很多,並沒有制度,一直傳到中國還是私人教學的方式。到唐朝禪宗第八代馬祖、百丈,是六祖的徒孫,他們兩個發起的,馬祖建叢林,就是硬體設施他來負責,百丈立清規,就是整個我們今天講學校的章程、規矩,百丈大師來建立,變成學校,很有制度。有校長,校長當時稱為叢林主席,那是校長,或者稱為住持、方丈,都可以,這些名稱他都可以稱,一個叢林只有一個。還有和尚,和尚是親教師。這一個叢林裡頭誰可以稱和尚?就是方丈、住持,他一個人稱和尚,和尚是校長,別人不可以稱。其他人稱什麼?阿闍黎,阿闍黎像現在學校的教授,這是普通名稱,阿闍黎,阿闍黎的意思叫軌範師。所以這個意思比教授意思圓滿,教授裡頭看不到軌範。軌是軌道,範是模範,這個老師他的言行、他的思想,可以做學生的榜樣、做學生的模範,這才能稱之為阿闍黎,就是教授。制度化了,有校長、有教授。
行政組織分三個部分,叫綱領執事,這三大類。第一個是教務,現在大學的教務長,稱首座和尚,他管教務。管訓導的,維那,維那也能稱和尚,也可以稱阿闍黎,他管訓導。第三個是總務,現在是總務長,學校裡頭,叢林裡面稱為監院,我們一般人稱為當家師,當家師是總務。這三個綱領執事他們地位是平等的,就是校長下面三個部門。下面再分,從上到下有一百零八個單位,大大小小合起來一百零八,叫一百零八單,單是單位,就是一百零八個單位,學校組織。這是中國特色的佛教,正規的學校,這叢林。正規學校就採取龍舒會集的《大阿彌陀經》這個經本做為課本,這屬於淨土宗的課本。「流通勝於原譯」,大家都喜歡讀這個本子,讀原譯本的人很少了。
「我國龍藏」,乾隆皇帝下令編的這套《藏經》。乾隆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做了一個整理,這個功德無量,這修了大福報。將全國這些圖書分成經史子集,這個分法在隋以前就分了,就有經史子集這四部,他就根據古人經史子集來編這一套《四庫全書》,傳統文化統統收在裡面。當時手寫的,一共只有七套。七套,藏在圓明園這一套,八國聯軍把圓明園燒掉了,所以就剩下六套。現在只剩下三套半,有一套殘缺不齊。《四庫》還有《薈要》,《薈要》怎麼來的?編《四庫》的時候乾隆年歲已經很大了,他怕時間太長,他見不到這部書,所以就特別交代給總編纂紀曉嵐,這是總編輯,請他在《四庫》裡頭選擇最重要的先編一套給他看,這叫《薈要》。《薈要》可以說是《四庫》的精華,分量是《四庫》的三分之一。這一套書因為給皇帝看的,所以是原原本本,裡面一個字都沒有刪改。但是《全書》不一樣,《全書》是要分發給國家各個地區的讀書人讓他們去念,裡面凡是有講到滿族的、批評他的全刪掉,這是政治因素,刪掉了。《薈要》沒有,《薈要》是給皇上看的,不是給別人看,皇上這兩部,一部在皇宮,一部在圓明園,圓明園的也燒掉,剩下一個孤本,真是寶貝!這個孤本國民黨政府帶到台灣去了,非常難得。
我們當年在台灣天天就想著,這兩本書怎麼樣能夠把它翻印流通,不至於喪失掉,如果不印肯定會失掉,失掉就太可惜了。多少年的醞釀,多少人關心這個事情,終於商務印書館發心把這個《全書》印出來,只印了三百套。為什麼?賣不掉,這麼大的書,怎麼賣?賣不掉,所以只印了三百套。我買的這部書,是一個同修發心要送我一部《全書》,我高興得不得了,跟商務印書館聯絡,最後一套。這一套被日本人買去了,日本人沒有錢,付不出錢來,就是日本人買了五套,最後五套,四套他付了錢,拿去了,這一套還沒有付錢。商務印書館跟他協商,可不可以讓給我。他說可以,但是要十二萬,要給他十二萬。我們也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給他十二萬,十二萬台幣,合我們港幣就是三萬,港幣現在兌換率是一比四,日本人要,不能不給他,他付了訂金。所以我得到是最後一套。這個總經理他告訴我,才只有三百套。
《薈要》呢?《薈要》是世界書局印的,我買了很多,我一共大概買了它六十多套。總共印多少套?兩百套。這兩百套我買了它大概將近七十套,送給全國每一個省選一個大學,送給學校,還有特別市、自治區,好像有三十多個單位。我是拜託上海復旦大學,那時候復旦大學校長的書記跟我挺好,他幫我的忙,這些書運到復旦大學有地方放,同學們做義工替我分發,統統都送到了。陳天全,現在他是人民大學的書記,他幫我很大的忙。送到祖國,這就不會丟掉了。這套書的價值超過《全書》,因為它裡面的內容沒有改變,是最難得的一個本子。台灣紀念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一百年,所以商務印書館想再印《四庫》,打電話給我。我說好事!我說你們再印,我要一百套。他高興死了,這大主顧。我買了它一百套,給我算成本價錢,一套五萬美金,一百套就是五百萬。世界書局也通知我要再印《薈要》。我說好!太難得了,我就跟他商量,我說你們再印,我要兩百套,這兩百套也是五百萬美金。一千萬美金就做這兩樁事情。希望分送給全世界各大學,著名大學圖書館去收藏。世界縱然有災難,因為分散地方多,不可能全部都遭災難,總會有一些留下來的,我是想用這個方法保存中國傳統的這些典籍。曾經有人告訴我刻石頭或者是用金屬片,我說那個不可靠,萬一一個地震,全毀掉了。什麼方法妥當?數量多,到處都有,這是最妥當的方法。一百部《全書》交貨了,我都收到了,《薈要》大概再兩個月之後就可以交書了。我們沒有別的目的,我現在年歲這麼大了,也沒有能力再去讀這些書,目的是保存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別的,就這麼一個念頭。
這個事情比什麼都重要,典籍能夠保留,下頭最重要的要有人讀。我為這個事情想了很多年,這一套叢書從哪裡讀起?怎麼樣才能把人喜愛這套書的興趣引起來?我就想這個問題。我想的方法跟唐太宗想的方法一樣,唐太宗想《群書治要》,是他搞的,我想法跟他一樣,就是在這套書裡頭,特別是在《薈要》,《薈要》是精華,從這個裡面選出最好的東西,把它節錄出來。我讀書我喜歡把重要的地方都把它畫出來,然後再把它整理,抄成一個節要,就方便了。我有很多節要的這些小東西,看過之後那些書我就不再看了,我就看這一點資料。所以我就找我弟弟,那個時候他還在上海復旦大學教書,現在已經退休很多年了。我說你找退休的老師,教文史的,教國文、教歷史的,教中國歷史的,找這些老師,請他們在這個書裡頭節要,分量不要太多,能夠有個二、三十萬字就很好,我還送了五、六萬人民幣,請了幾位老師去做。結果做出來的東西拿給我看,不合適,這些東西還在澳洲。節錄也不容易,沒有法子,自己也抽不出時間。
結果是在我找《群書治要》這個緣分,因為我說了幾次,講經提了幾次,居然有同學把這個書找到了,送到我這來。所以我們立刻把它印了一萬本,這就不會失傳了。居然有一個人送一套書給我,《國學治要》,我一翻,就是我想的,古人早就做好了,現成的。這套書是很破舊了,在我出生之前作的,我看它的序文,序文是完成之後寫的序文,丁卯年,我是那一年出生的,他們已經做了八年的時間完成,民國初年這些專家學者,從《四庫》經史子集裡面節錄出來,一共八冊。真是喜出望外,沒想到,你說老祖宗對後人那種照顧、那種關懷,全心全力的幫助,這不能不感恩。這一套書它叫《國學治要》,我翻它的序文裡寫,他這個靈感也從《群書治要》來的。《群書治要》的治是政治,是治國平天下的,這個《國學治要》是治學,是做學問的。有這套書就好了,這套書就是你可以藉這個書去入《四庫》,這是《四庫》的大門,你就能夠契入了,這就非常好。我也印了一萬套,一套八冊,贈送給高等學校。這是拋磚引玉,希望古人的東西不要失傳。
但是要想學這樣東西還有一把鑰匙,文言文,如果沒有文言文的基礎,這個東西擺在面前你沒有能力去讀。文言文要怎樣訓練?過去李老師教我們,背《古文觀止》,在《古文觀止》裡面選擇一百篇。《古文觀止》總共有三百多篇,李老師很難得,在台灣那個時候,每一個星期給我們上一堂課,講《古文觀止》,十年,這一部《古文觀止》講完了,講圓滿了。但是非常可惜那個時候錄音的設備都沒有,沒有把它記錄下來。很可能我們台中有個老同學,周家麟居士,他喜歡記筆記,寫得很完整,我們再打聽看他有沒有這個筆記留下來,應當把它印出來流通。但是台灣國語日報它出了一個副刊,叫「古今文選」,內容非常豐富,都是在台灣那些老學者,老一代的,現在都不在了,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還有講評,非常精彩。所以這套書是學文言文最好的教科書。現在《全集》好像有十七冊,精裝。能夠在這個裡面選一百篇,中國古人的方法是背誦,你能夠背誦、能夠理解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這文言文鑰匙拿到了,障礙就沒有了。如果是閱讀,老師告訴我們,有五十篇就夠了,你能夠熟背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閱讀,你熟背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五十篇,一個星期學一篇,一年。跟紮根教育一起學,《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一年完成,紮根教育,同時就背五十篇古文。
學佛的人,你看我們這個《大乘無量壽經》,這是古文,在文學裡面佛經的文字稱為變文,你們看到文學裡的變文,這就是翻譯經典的。為什麼稱它做變文?不能說是中國正規的文言文,是當時的白話文。為什麼?佛是叫大家都能夠懂,大家都能學習,也就是最淺顯的文言文。我們如果能把這一部《無量壽經》背得滾瓜爛熟,裡面意思都懂得,大概讀佛經沒什麼障礙。讀《四庫》有障礙,《四庫》文字比這個深,所以《四庫》這個文字還得從集部裡面去找。《古今文選》裡頭可以選擇,或者是《群書治要》好,《群書治要》裡頭它一共選擇六十五部書,都是裡頭精彩片段,能夠用這個也能成功。背個相當於五、六十篇古文這樣的分量,那文言文不成問題。要用功,要真用功,一個字都不能放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要去查資料,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縱然年歲大了,還行!我們看到胡小林,五十多歲了,行,他是一個字都不放鬆,一天在這上要花七、八個小時,學佛雖然沒有多久,他根深蒂固了。古人所謂天下無難事,鐵杵磨成針,真正有心去做,沒有不成功的。
對中國文化有認知,對中國文化有愛護,不忍心讓它斷絕,我們自己發願來繼承,來承傳下去。自己做榜樣,帶動一些年輕人。我們花這麼多錢,印這麼多書,沒有別的,就是希望它能傳下去,不要失傳,目的在此地。《大藏經》我們預定的是印一萬套,現在大概差不多完成將近八千套,距離我們的目標很近了,都是希望流傳下去。特別災難太多,要到處都能夠存放,不至於失傳。《龍藏》收它了,就是《乾隆大藏經》。乾隆編《四庫》,他對佛教特別尊重,把佛教單獨提出來成為《藏經》,道教的經典在《四庫》裡頭,融入《四庫》了,佛教沒有融入《四庫》。清朝開國這些帝王對於佛教非常尊重,而且真學,成績最好的是雍正,雍正對於儒釋道三教造詣確實是非常高深,儒釋道裡面的大德很難超過他,他樣樣都通,學習認真。日本的《大正藏》也收了王龍舒這個會集本。
「蓮池大師曰:王氏所會,較之五譯」,跟這五種原譯本比較,「簡易明顯,流通今世,利益甚大」。所以大家學《無量壽經》都喜歡學王龍舒的會集本,就是《大阿彌陀經》,它容易懂。「又曰:以王本世所通行,人習見故」,它的流通量很大,看的人很多。「故於所著《彌陀疏鈔》中,凡引證《無量壽經》之處,多取王文,間採原譯」。這就是蓮池大師《彌陀經疏鈔》裡面所引用的《無量壽經》,多半都是王龍舒的會集本,也有五種原譯本,很少,不多,絕大多數採取龍舒的會集本,這就說明會集確實有必要。「又幽溪大師更有盛焉」。這是淨宗註疏的三大家,蓮池、幽溪,下面是蕅益。學淨土、學《彌陀經》,這三家東西你就不能不讀,蓮池大師的《疏鈔》,幽溪的《圓中鈔》,蕅益大師的《要解》,《阿彌陀經》三大部,就是註解的三大部,一定要讀。
我是早年講《彌陀經疏鈔》,每一次是一個半小時,在台北講的,我記得一共是講了三百多次,一次一個半小時,講三百多次,將近一年,講完了。一次是一個卡帶,那時候沒有錄像,錄音,一個卡帶,擺到桌上三百多。我到美國,還有一個美國跟台灣大學交換的學生,他研究《華嚴》,我那個時候正好講《華嚴》,他在台北住在我們圖書館,好像他是在紐約讀書的,跟台灣交換學生,對佛學很有研究。告訴我,希望我到美國去講淨土,他說美國沒有人講淨土,美國的佛教只有日本跟西藏的,他們講的東西,一個是密,一個是禪,沒有淨土。他說法師只有你去可以講淨土,別人恐怕不行。所以我第一次到美國去講經是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三年在美國開始講經。一九八二年去一次是開會,是萬國道德會在美國召開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在洛杉磯開這個會。那個時候韓館長跟萬國道德會很熟,因為都是同鄉,都是東北的同鄉,跟理事長很熟,就請理事長邀請我做他們的顧問,我是顧問的名義參加他們這個活動。因為他們聘請做顧問,所以就跟著他們的旅行團辦護照。護照很不容易辦出來,出家人要辦護照出國要通過佛教會,佛教會很難通過,我想這不可能的事情,萬國道德會替我辦的護照。
開完會到美國之後,我們的同學知道我到美國,都跟我聯繫,才知道慈光講座跟道安法師的大專講座,學生在美國留學讀書的,有的畢業在那邊教書的,有三百多人,分散在各個大城市,那就變成我們的據點。這一去了之後,每年至少有二次、三次到美國去,去轉一圈,巡迴去轉一圈,跟美加地區就結了法緣。所以我出國的緣分是從這開始的,這是韓館長她幫忙的,她出的主意,要不然我出不了國。這都是好事情,都不容易。我一九八三年到美國去講經,我就把《彌陀經》,我這套帶子,講完了,三百多個帶子,我在講經的時候就擺在講台上,整整齊齊擺在講台上,好多人就問這什麼東西?我說《阿彌陀經》。《阿彌陀經》這麼多!《阿彌陀經》講一年,就把人鎮住了。輕視淨土,瞧不起淨土,一看到《阿彌陀經》講一年,大家就呆了,不敢講話,這就有說服力。那麼薄薄的一本,講一年,一次一個半小時,四百多個小時,將近五百個小時。沒有這一套東西到美國搞淨土是很難,太難太難了。夏荊山就是那年認識的,夏老居士一看也呆住了,怎麼可能這一部薄薄的《彌陀經》講一年,怎麼可能的事情?將近五百個小時。我們今天這一部《無量壽經》,前面講完了,一千二百個小時。
我們不能不感激蓮池大師,蓮池大師寫《彌陀經疏鈔》的時候是什麼時候?當時禪風非常盛,淨土衰沒了,沒人瞧得起淨土。所以他的《疏鈔》完全用《華嚴經》的架式,玄義是十門開啟,用《華嚴經》來解釋《阿彌陀經》,把《阿彌陀經》無形提升跟《華嚴》平等,用心良苦!我們相信。蓮池大師是明朝末年人,萬曆年間的人。中國古人,隋唐時代那些祖師大德,研究釋迦牟尼佛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哪一部經能夠代表世尊一生的教學?大家幾乎都肯定是《華嚴經》,所以稱《華嚴》為根本法輪。方東美先生他認為《華嚴》是佛經哲學概要,推崇備至,而且自己真在《華嚴》上用功夫。《華嚴》也是法相宗的六經之一,法相是哲學,可是《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最後歸哪裡?歸《無量壽》。祖師大德做的這個總結,我們相信蓮池大師知道。所以在清朝乾隆年間的彭際清居士就說得更清楚、更明白,他說《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華嚴經》是大本《無量壽經》,一而三,三而一。我相信彭際清居士必定讀過蓮池大師的《疏鈔》,蓮池大師已經把《華嚴》,融會《華嚴》來講《阿彌陀經》,講得精彩,字字句句無量義!《華嚴經》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幽溪大師的《圓中鈔》說「更有盛焉」,他所作的《圓中鈔》當中引用的《無量壽經》完全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沒有引用原譯本,統統是用會集本的。這就曉得這些法師對龍舒居士的尊重,肯定龍舒居士說得不錯。「近代印光大師於所撰《重刻圓中鈔序》中,亦讚王本文義詳悉,舉世流通。」這是印光大師對龍舒會集本的讚歎。
下面跟我們說,「王氏會經,雖大有功於淨宗,但所會之本頗多舛誤」,這就是不是盡善盡美。「白圭之瑕」,白圭是玉,玉裡頭有瑕疵。「賢者惜之」,很惋惜。這些賢者,裡面舉幾個例子,「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去取未盡」,這是蓮池大師對會集本的批評。「彭紹升」就是彭際清,彭際清居士「斥之為凌亂乖舛,不合圓旨」,乖舛是錯誤。「今筆者」,這就是念老,念老「仰承古德諸說,竊計王氏之失有三」,王龍舒的會集本裡面有問題的大概有三種。第一「王氏會集,僅據四種,未及唐譯。唐譯名《無量壽如來會》,出自《大寶積經》,乃菩提流志大師所譯,多奧妙精要之文,為他譯所無」。這個本子他沒看到,這就是它不完美的第一個地方,因為唐譯的《大寶積經》裡面有一會叫「無量壽如來會」,就是講的《無量壽經》,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裡面確實有奧妙精要之文,這個龍舒居士沒見到。
第二個問題是「去取未盡,取繁遺要,改深為淺」,這就是節取經文不是一個容易事情,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何能夠把自己的見解放下,以大慈悲心為天下眾生,那就是公,沒有自己的意思在裡頭,這就避免過失。所以就取捨有些不當,當然這是少數,不是多數,畢竟古來祖師大德都引用他的東西,都讚歎他的東西,這就是白璧之瑕。取繁遺要,有些地方繁瑣的他取了,很精要的地方他漏掉了,有這種情形。改深為淺,「例如蓮池大師所責,如三輩往生」,這舉例子來說,「魏譯」,康僧鎧的譯本,「皆曰發菩提心」,上中下三輩都是發菩提心,都有,但是龍舒居士的會集本只有中輩發菩提心,講了,下輩不發,就是不發,上輩的沒說,不提。這是什麼?高下失次,所以說未盡。這太重要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淨宗的宗旨,修行宗旨!三輩往生統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在這個本子我們都看到了。龍舒本子是上輩沒提,中輩發菩提心,下輩不發,這是改深為淺。「故蓮池大師與彭氏(彭際清)斥之也」。
「三者,率意增文,儼若自著。王氏每以自著之文,演述原譯之義」。這就是蓮池大師講的「抄前著後,未順譯法」。翻譯跟會集不一樣,會集最忌諱的是自己用文字加進去,這個不可以,會集一定是原文,原文裡面可以刪節,不能用自己的把它改過,不可以。當然他改沒有問題,為什麼?他改得好,但這個風氣不能開,風氣開的時候,王龍舒可以改動我也可以改,那每一個人隨自己的意思去改,改個幾次之後這經就不能看了。所以古人最忌諱的是改動經文。看了,它是錯字,錯字怎樣?在旁邊註解,這個字可能是某一個字的錯字,可以這樣寫,你不能改它的,保持原樣子,世世代代傳下去,不變樣,所以註在旁邊。這是中國古人做事情小心謹慎,負責,把老祖宗的東西傳下來要原原本本,不能傳走樣子,古人對這個很重視。現在人不重視了,隨便用自己的意思來解釋,甚至於把經文改動,這個字不好講,換一個,這不可以的。
責其抄前著後,這句話什麼意思?「抄引經文於前,復又自著文句於後」,就是把他自己用的文字他也寫上去,就改動了,改動原文。「蓋是會集,必須依據原經,萬萬不可於原譯外,擅增文句」。龍舒居士這個本子裡頭有他自己擅增的文句,這是古人很忌諱的。「故責王氏未順譯法」。翻譯可以,翻譯是什麼?它是你自己翻譯出來的,行。但是別人譯的時候,你會集,要尊重人家翻譯的,不能改動一字,他的字有不恰當,可以註在底下,註明,不可以改動。「由上可見王氏之失,非是不應會集」,會集是應該要做的,「而在於會本之多疵」,就是它裡頭還不完美,還有些問題存在,古德責備是這些地方。畢竟這些錯誤不是很多,很少,那就不是一個盡善盡美的本子。
「彭紹升」,就是彭際清,「憾於王本之失」,憾是遺憾,王龍舒的本子你看還有這麼多瑕疵在裡頭。「乃取魏譯本」,康僧鎧的本子,「而刪節之,是為《無量壽經》之第七種」,五種原譯本,龍舒的本子出來是第六種,彭際清的本子出來是第七種,但是他的本子是節本,他不是會集,它是一個本,就是康僧鎧的本子他把它刪節了,麻煩的地方刪掉了,就等於節要,像我們現在看書畫紅筆一樣,就這種方法,節本。這個節本有人用,民國初年丁福保採取了,丁福保的《無量壽經箋註》就是用的彭際清的節本,就用他這個本子。所以你看丁福保也很了不起,他不用自己的意思,他用經來註經,以經來註解經,所以叫箋註,都是抄的經裡頭,就像念老抄的這些經論來註解經,用這個方式。也很值得讚歎的,他用的是彭居士的節本。
「但此僅為魏譯一種之節本」,它不是諸譯的會本。所以《無量壽經》有一個節本。「於是晚清魏承貫」,魏默深,也就是魏源,「為救龍舒之失,取五種原譯,另行會集,別成一書,初仍名《無量壽經》,後經正定王耕心氏改名為《摩訶阿彌陀經》。魏本文字簡潔精當,遠過王本。但率自增文之病,未能盡免,故魏本亦未盡善也」。我這裡有魏本,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夏蓮居老居士他老人家最初就是採取魏默深的本子,想把魏默深的本子把它刪節,他裡頭再加以補充,所以他前面是講重校補遺。大概是到最後看到不太妥當,這人家的本子把人家改掉不太妥當,所以重新會集,才有現在這個本子。所以這個本子是他會集的根。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了解夏老他的思惟,他這個會集的由來,我們今天講動機的由來。這個本子作出來之後是重新校訂了,有些漏掉的地方念老給它補充了,一共三十七品,慈舟法師給它作的科判。這個科判我也下了功夫,我給《無量壽經》作科判的時候也是以這個科判為底本,但是比他作的更詳細。所以這個本子我們印了一千本,留作紀念,知道夏老最初的動機是從這個本子下手的。所以現在這個本子是非常完備的本子,古人節校也好,會集也好,所有的弊病統統改正過來了。
我們看底下這一段,「先師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是夏蓮居老居士的傳人。「悲智雙運,宗說俱通。圓融顯密禪淨於一心」,這幾句話是說夏蓮老的造詣,對佛法下的功夫深。宗是禪宗,說是教下,宗門教下他都涉獵,而且都相當的深入。底下這句顯示出圓融顯教、密教、禪宗、淨土於一心,這在佛門稱為大德,出家有,在家也有。世尊在世就把這樁事明顯顯示給我們看了,我們只知道釋迦牟尼佛,跟釋迦牟尼佛同時出現還有一尊佛,知道的人不多。那一尊佛是在家身分,釋迦牟尼佛出現是出家身分,在家的佛,維摩詰居士,在家佛。你看看世尊的弟子目犍連、舍利弗,維摩居士講經說法他們去聽,維摩居士升座,這些人進入講堂,對老師頂禮三拜,右繞三匝,跟見釋迦牟尼佛的禮節完全相同,你就曉得那是佛。所以現在在家居士對出家人要尊敬,但是不能有自卑感,平等的,都是佛的弟子,並不是說一出家就比在家人高一等,沒這個道理。所以世尊在世的時候就已經表法給我們明顯的顯示出來了,我們要知道。維摩講經說法教學跟世尊沒有兩樣。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個僧不是出家人,這個諸位要知道。僧是什麼?是團體。四個人,無論是在家出家,四個人在一起修行,遵守六和敬,就叫僧團。僧是團體的稱呼,不是個人的。但是個人以後也稱僧,譬如說軍隊,軍隊是個團體,一個人也稱軍人,就是這個意思,實際上是指他的團體。佛家這個團體是四個人以上在一起修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那就是僧團。這樣的僧團出現在世間,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出家僧團如是,在家僧團亦如是,所以在家有居士林。淨宗是在家跟出家混合在一起的。最初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第一個,中國第一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現在叫東林寺,就在那個地點。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念佛,求生淨土,裡面不少在家人,劉遺民他們都是在家人,很有名的學者。所以有在家、有出家的,但是沒有女眾,全都是男眾居士,在一起修行。祖師示現這個樣子,我們要很留意去觀察,那裡頭有道理、有學問在,絕對不是說一剃頭身分就比別人高,這就錯誤了。
民國初年楊仁山的學生,楊仁山是居士,學生裡頭有出家人跟他學習。尤其歐陽竟無,老師往生之後他繼承老師的事業,創辦了支那內學院,支那內學院裡頭出家、在家都有。太虛好像在內學院還不是正科生,旁聽生,梁啟超是支那內學院的學生,出家、在家都有,平等的。歐陽大師特別提出佛法是師道,老師第一大。出家人能不能跟在家人學?在家人真有德行、真有修持,他是善知識,可以跟他學。所以我的老師不是出家人,有一個出家人,在先,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圓寂之後我跟李炳南,我是出家人身分,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和尚,和尚是親教師。和尚用現代的話來比喻的時候,校長,學校有校長,稱和尚,再一個是指導教授,像博士班指導教授,你直接接受他指導的,這個人稱和尚,關係不同。學校老師很多,不是指導我的,沒有教過我的,對他們稱阿闍黎,不稱和尚,和尚一定是直接教我的,這個關係非常密切。
怎麼看佛教都是教育。宗教裡頭,宗教的要素,第一個要素就是要有一個神,佛教裡頭沒有,佛教裡頭沒有神,沒有造物主,沒有上帝。極樂世界是學校,釋迦牟尼佛沒有說極樂世界有上帝。極樂世界不同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社會士農工商,過去講有三百六十行,現在不止了,現在大概三千六百行都不止,行業很複雜。極樂世界沒有,看來看去,佛講來講去,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老師是阿彌陀佛,學生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統統是學生。學生有高級班,有中級班,有低級班。高級班,實報土;中級班,方便土;低級班,同居土,它有三個班級。但是雖有三個班級,待遇平等。怎麼平等的?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之所成就,加持你,你一生到那裡就變成阿惟越致菩薩,就平等了。阿惟越致是最高待遇,所以同居土的學生也享受到最高級的實報土的待遇,無論是智慧、德行、神通、道力,幾乎都是平等的,這個不可思議,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而且你很容易在一生當中就證得。搞別的法門叫豎出,難,真難,學這個法門橫出,你一生就能成就,就能夠圓滿。
這部經太重要了!這些大德絕對不是凡人,他們來做這個工作談何容易!龍舒居士是大德,做出來的還有瑕疵。魏默深居士也不容易,還不完備。夏蓮老真的是至誠恭敬、小心謹慎,十年的時間完成圓滿的會集。我們看底下所說的,「專宏持名念佛攝萬德」。前面是讚歎夏老德行,修學功夫之深、之廣,後面,到最後專弘持名念佛攝萬德,最後什麼?歸淨土。這給人什麼樣的啟示,我們不能不留意。他通宗通教,他為什麼不歸禪,為什麼不歸教、不歸密,他歸淨土?他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淨宗是最後的歸宿,表演給我們看的。一大圈全搞通了之後,最後到淨土。我們別繞那個圈子,那是什麼?彎路。他繞了多少彎路,找到這個中心點,我們就不走彎路,我們就直接修淨土,這用意多深,我們要能體會。這就是他教導我們,是他無盡的慈悲來引導我們。「為宏淨宗」,這個持名念佛攝萬德,萬德就是宗教顯密禪淨、大小乘全都包括在裡頭,萬德,歸淨土。
「故願此淨宗第一之經,破塵生光;冀此無上之典,饒益當來。乃繼前賢,重行會集」。老居士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實際上就是為了這樁事情,前面種種示現都是做一些基礎工作,這個基礎目的何在?讓現代人、後世人生起信心。他要不是這麼做,會集這個經沒人相信,為什麼?宗教都不通,顯密都不圓,哪有資格來做這個工作?樣樣都通,沒話說了,樣樣都有成就,這才稱為大家。所以來下手把這部經好好整理出來,為什麼?末法後面九千年要靠這個經得度。這個經是佛說的,五種原譯本一個字都不可以更改,在裡面節錄的句句話都是精華、精要,從五種本子變成一本,五種本子裡面精華、義理全在這一本當中,文字沒有改變,這才稱為善本。
「重行會集。屏棄萬緣,掩關三載,淨壇結界,冥心孤詣,稿經十易,方慶經成」。這是會集的態度,首先放下萬緣,誠敬心才能生得起來,讓自己的心跟清淨平等覺相應,才能真正體會到如來真實義,有妄心夾雜你就見不到如來真實義。這就是印祖所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百分誠敬得百分利益。要會集這個本子得要萬分誠敬,你才得萬分利益,這個事情才會做得圓滿,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閉關三年,淨壇結界,這是表恭敬心,誠敬到極處。冥心孤詣,心裡頭除阿彌陀佛、除《無量壽經》之外,一個雜念都沒有。稿,會集的稿修改十次,這個經才成就。
「首蒙宗教俱徹之慧明老法師」,慧明老法師給他印證。「手持會本攝影於佛前,為作證明。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繼之專講此經於濟南,並親為科判」,就是這個本子,前面慈舟法師的科判。這個經三十七品,這是最初,就是掩關三年,我們現在用這個本子是稿經十易,又修訂了十次,再分,分為四十八品。這個最初三十七應該是小乘三十七道品,用這個數字,最後四十八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用四十八品來分。所以這個最初掩關三載的時候,這個最初的稿本我們看到了,很值得紀念。這個稿子是重新校訂補充魏默深的本子,也就是夏老會集最初的稿本,再補充,再詳細來審定,成為現在的本子。這個本子,你看慈舟老法師講過。
「先舅父梅老居士」,梅光羲老居士,「在中央廣播電台播講此經,稱之為最善之本。後復於經序中讚曰」,他給《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寫了一篇長序,講得非常詳細。這裡頭有這麼一段話,「精當明確」,精是精彩、精華,當是妥當、穩當,明是明瞭,確是確實,跟原譯本完全相應。「鑿然有據」,這個鑿然就是確切的意思,就是確確實實有根據,根據五種原譯本,沒有自己增加一個字,文字全是原譯本。「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本經都是原譯本,立意都是原譯本裡頭的意思,義理圓圓滿滿的選出來了,節選出來的會集在一起。無一句,這是文字,溢是漫出來,這就是本經之外,像前面譯本隨自己的意思來改變動幾個字,沒有,字字句句都是原譯本的原文,這就對了,讓後人找不到瑕疵。「艱澀沉晦」,這就是原譯本裡頭確實,艱是艱難,句子看起來我們很難懂,這樣的情形很多,但是他都不選它,一定要這個文句很清晰,表達得很清楚,把這些句子節錄下來,「使之爽朗」。
「繁複冗蔓」,裡面有這個情形,原譯本有,我們講囉嗦,反覆,一樁事情幾句話能說完,他要說好多句,印度人喜歡,中國人喜歡簡單,印度人喜歡繁瑣。原文裡頭所以有這種情形,翻譯的人把它刪掉,但是意思要保留,還要保留在它原文裡頭,這個難,這不容易。翻譯經的人可以做得到,翻譯的人可以做得到,會集不許可,會集必須要翻譯的原文,不能更改一個字。「歸於簡潔」。凌亂要把它變成嚴整,闕疏又要把它變成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這是梅光羲老居士對這個本子的讚歎,這個讚歎增長了我們的信心。我們為了要取信於現代的學人,就是修行人,對這個本子能生起信心,所以我在當年把九種本子印成一起,《無量壽經》九種本子的合刊,五種原譯本,後面三個會集本,一個節校本,你自己去看,全都擺在面前,讓你生信心。你仔細去校對,能不能再在這個經本上找到瑕疵,我們做了這個工作,這個合訂本流通量也很大。
「於是先師會本問世以來,不脛而走。佛界尊宿多以會本文簡義豐,詞暢理圓」,這八個字是黃念老的讚歎,這八個字非常恰當,確確實實夏老這個會集本這八個字做到了,學習的人歡喜。「流播中外。見者聞者,歡喜信受。持誦印行,絡繹不絕」。這是最近這些年,我們講過,這一遍是第十二遍,前面十遍是講的經文,講經,第十一遍跟這一遍講註解。淨宗同學無量的歡喜,一遍比一遍殊勝。為什麼?遍遍都有悟處,都有新的領悟。所以我們用的本子,前面講過的我再都不看了,我用現在的本子,每一遍不一樣,常常聽經的人會發現。持是受持,讀誦,印行,印經流通,確實沒有中斷過。到這個本子,《科註》,這就非常完美了。夏老會集的經,我也是用很長的時間,將近半年,把全經的註解做成一個大的表解,這都有,現在都印在前面,而且把經文會到註子裡面,便利於讀誦,科也都印在註解裡頭,你看得就更清楚,更容易明白經裡面的義理。這一次我們印成兩冊,精裝上下兩冊,希望這個本子成為《無量壽經》最完備的版本。淨宗同學有餘力可以涉獵經藏,沒有這個能力,這一部經就夠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心專注。像蕅益大師所說的,真信切願,持名念佛,就決定得生淨土,我們目的就達到了。
「近且蒙海外佛學界收入新印之續藏。行見大經光明,常照世間。昔賢會集之勝願,幸告圓成」。這是念老的期望,好像還沒有成就,但是我們有信心,這一部經、註將來決定會入藏,隨著《大藏經》流通後世。「《無量壽經》之善本,於茲慶現」,這是值得慶祝的一樁大事,現在這個世間。「此實為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這是真的,過去修淨土的人沒有見到這個本子,這個會集本是民國初年才完成的,雖然完成,因為流通的數量太少,修學淨土的同學沒見過,這個本子連印光老法師都沒有看到過,它出現在近代。所以我常說我們近代的人有福,能夠看到這個本子。這個福報淵源於無量劫前能夠遇到這部經的人,讀到這部經、看到這部經,《彌陀經》上所說的,善根福德因緣都不可思議!就像經上所說的,無量劫前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所種的善根福德因緣,這一生當中現前了,你才能遇到,遇到是緣分;遇到了歡喜,能信、能解,這是善根;又能發心求生極樂世界,能老實念佛,一向專念,這是福德。世間最大的福報是什麼?是生到極樂世界,這個要知道。你不能生到極樂世界,我到忉利天去做天主,我到摩醯首羅天去做天王,這不得了了,沒出六道輪迴,福報雖然大,壽命雖然長,有盡的時候,不是無量壽。到極樂世界你說福報多大,無量壽、無量光,跟阿彌陀佛一樣,證得究竟圓滿的自性。自性是無量光壽、無量智慧、無量才藝、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樣樣都是無量。確確實實是究竟圓滿的果報,沒有再比這個超越的,沒有了,你達到究竟圓滿。
這個福報稀有難逢,在這一世當中完成。我們要珍惜,我們這個機會抓住,決定不放鬆,捨棄生命都無所謂。放下身心世界,一定要發菩提心,要念佛,要生淨土,我們這一生目的就圓滿了。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講得好,就是一心想著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念頭就是無上菩提心,圓滿的菩提心。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不要為這些事情操心,這就叫真放下。一心一意就求生淨土,就讀誦這部經、聽這部經,如果有能力,講這部經,發心來講這部經。一生講一部經好!我們淨土宗的祖師,哪一位我記不清楚,很早,一生講《彌陀經》講兩百多遍,可能不止,講了幾百遍,一生講《彌陀經》,他不講別的,真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今天有這麼好的本子,這一生就專講這部經。如果你有能力,你廣學多聞,把所學的圓融顯密宗說大小乘都歸在這一部經裡頭,就像黃念老集註一樣,你來做集解,這多麼有意思,無量功德!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引用:http://ft.hwadzan.com/dv.php?sn=02-037-0007&lang=zh_TW
敬祝 諸大善菩薩 平安吉祥 福慧圓滿
自如 頂禮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