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這幾個禮拜,一起學習的文章,都屬於忠。像「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像上個禮拜是「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忠,不只指君臣關係當中臣子對君王、對領導者的忠誠,其實這個忠含義是非常深遠、非常寬廣。其實,人是一言一行,甚至是起心動念都要用忠。我們看這個字「忠」,上面一個中間的中,下面一個心,所以心偏了就不忠。偏向哪裡?偏向自私,不忠;偏向馬虎、應付,不忠;偏向貪著、染污,不忠;迷惑,不忠。不忠於誰?首先不忠於自己。「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三字經》講「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既有明德跟本善,就應該好好的珍惜自己,把握好自己、成就自己,讓自己違背明德、心性,這就不忠於自己。所以「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這也是忠於自己的表現。
所以心不能偏,一偏,身就不能修,家就不能齊,國就不能治。所以我們從家庭來講,當父母的不能偏心,要用忠,一偏心,這個家的亂就要開始了。我們在前不久「鄭伯克段於鄢」,「愛共叔段,欲立之」,你看亂源就開始了。父母的心不忠,偏失了,家庭的紛爭就要開始了。而忠延伸開來,忠於父母,忠於另一半,忠於家庭,忠於家族。我們看范仲淹先生,在錢公輔先生寫的「義田記」當中講到,范公以他的俸祿照顧了幾百戶自己家族的族人。而且他是忠於祖先,祖先的福報到我身上彰顯了、現前了,我有責任照顧好所有家族的人,不然我以後就無顏見我的祖先。包含忠於自己的團體,工作盡忠職守,都是忠的表現;到忠於自己的民族,都是用忠。
我們現在是民族文化,所謂「危急」,你們都不配合,這是今天要背的「出師表」,「此誠危急」,真是到存亡的時候了。「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個時候我們還視而不見,這一定是不忠,也不孝,不孝於祖先,把文化斷在我們這一代。所以我們現在是用孝順三皇五帝的心,友愛所有中華民族同胞的這分悌,來承擔起這個責任。所以什麼時候是要盡忠?Anytime(隨時)。我們的默契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用忠就是什麼?就是用真心、用誠心,所謂忠誠忠誠,不誠就不忠。忠義,念念都把道義放在心上,才是忠誠的人。忠直、忠正,一個人不正直,一個人不公正、不大公無私,他就不忠。所以我們看中國的詞彙很有味道,還有忠什麼?忠勇。真正盡忠的人,他有勇氣去承擔起家庭、時代的責任,只要是他的責任,「雖千萬人,吾往矣」,怎麼難,他都不會退縮。所以「仁者必有勇」,仁慈的人一定有勇氣,一定有這種氣概;但「勇者不必有仁」,這意思就是他那種勇是匹夫之勇,不是從慈悲心、仁愛心流露的勇。
所以這幾篇文章都在讓我們能體悟這些忠臣的忠肝義膽,我們慕賢當慕其心,把他們的精神領納在我們的內心,我們從此就如此處事待人接物。那諸位學長,不得了!您的身上就有范仲淹的精神,又有孔明的精神,今天上完,又有魏徵的精神。假如是這麼學,不成聖賢都難!你們都不相信,我都教不下去了。所以還是話說回來,還是信心問題,大家不相信自己有跟這些聖賢人共同的明德跟本善,有了,相信自己,信就有力量,能去鼓勵自己、去成就自己。而且我們看這幾篇文章,我們看范公兩歲而孤,孔明先生也是從小父母就不在了,都是身世比較坎坷,但是他們最後都留名青史。所謂「環境何曾困志士,艱難到底助英雄」。我寫一下好了,因為這個時間上課,比較容易夢到周公,寫一下,大家動一下。所以這些聖哲人,在比較艱苦的環境,反而是自立自強,能夠不畏艱難,成就他們堅忍不拔的人格。所以「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我們反觀現在的時代,孩子們從小吃香的、喝辣的,生活都比較安逸,容不容易成就他這些聖賢具備的人格特質?所以順境淘汰人。現在的孩子為什麼不成氣候?我們閩南話說的,命太好了。所以真正父母愛孩子,不是溺愛,要懂得多培養他好的習慣,甚至要多鍛鍊他,他能力才能出得來。
我們今天跟大家一起來學習,八十一頁,「諫太宗十思疏」,是唐朝的魏丞相向唐太宗進諫的一篇奏章。魏徵丞相,他字玄成,他是公元五百八十年到六百四十三年,他享年是六十四歲。鉅鹿曲城人,相當於現在的河北晉縣。「年少孤苦」,這個孤一般指父親比較早亡。但是他有大志,這個很重要。他有大志,他就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因為志是一個人學習的動力。所以他「好讀書」,喜歡讀聖賢書,然後深入了解這些治國的智慧,經國治民這些道理。而唐朝之前是隋朝,隋朝之前是魏晉南北朝,然後隋唐。所以從漢到唐這個期間,時間很長,但是都處於亂的形勢。你看魏晉南北朝的朝代都很短,戰爭都很多。隋,由隋文帝建立,之後又到隋煬帝,時間也不長,最後到唐朝。其實人民都是在這些紛亂、戰亂當中度過,都很希望有太平的盛世。
而隋朝末年,因為隋煬帝比較無德,又是好大喜功,又淫亂,所以後來就群雄並起。唐太宗的父親唐高祖,他在晉陽起兵。那個時候有很多地方,用現在講叫軍閥,都起來,算是隋煬帝無道,都起兵了。其中有一個軍人叫李密,他也起兵了,祕密的密。魏徵先生是先跟李密,獻給李密十策,結果李密沒有用他的十策,後來就敗給了唐朝的兵。這有一個重點,沒有用這些好的大臣的建議就敗。後來歸順唐朝之後,又在太子建成底下。唐太宗不是大兒子,他的大哥建成是太子。魏徵先生是在建成底下,也不是唐太宗的下屬。而那個時候,唐太宗武功高強,戰功赫赫,他的功高已經高過了他的哥哥建成。所以魏徵就勸他,你趕緊做好打算,不然你這個皇位可能就被你弟弟給拿走了。所以魏徵很厲害,看什麼事很準。
結果後來玄武門之變,等於是唐太宗發動政變,把他哥哥跟弟弟就,這個比較不好說出口,把他哥哥跟弟弟殺了。那個時候,其實他們在對立的過程當中是有先下手要毒死唐太宗,結果唐太宗命大,喝了毒酒沒死。所以也是逼到對立很嚴重,發動玄武門之變。所以這件事也是唐太宗一生的瑕疵。但是我們說「瑕不掩瑜,瑜不掩瑕」,這也是忠。用忠,我們前面讀的四篇忠的「緒餘」裡面就有講到這句。你不能因為這個人有缺點,他所有的優點你都看不到,那這個心態就偏得太嚴重了。他有優點,你也不能看不到他的缺點。就好像媽媽疼兒子,他啥都好,幼兒園老師都提醒了,妳兒子怎麼樣怎麼樣,「沒有,我兒子很好。」這個心偏掉了,這個孩子就被媽給慣壞了。所以我們對人、對事用忠就不會以偏概全,他有瑕疵,但是他好的部分值得我們效法,所謂「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這可能是不同的人,也有可能是同一個人、同一件事,他的優劣都值得我們去體悟、去效法,或者是不好的,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後來唐太宗玄武門之變之後,還沒有當上皇帝,因為他的父親還在,就把魏徵請到他這邊來,就跟他講,你怎麼可以破壞我們兄弟的感情,就質問魏徵。魏徵說,假如太子聽我的話,他就不會遭這個難。魏徵不畏威勢,唐太宗已經要責罵他了,他沒有任何畏懼,他說就是因為太子沒聽我的,才會造成這個情況。旁邊唐太宗的這些臣子們,聽了都很氣憤,都快受不了了。可是唐太宗居然,反而聽了之後佩服他。唐太宗有一個特質,叫英雄惜英雄,他看到這種很有忠義之氣的人,特別欣賞。為什麼?魏徵是忠於他的主子,那個時候立場不同,不能心量太小去看事情,他看到的是魏徵的盡忠。後來就起用他,登帝位之後,起用魏徵做諫議大夫。諫議大夫很大,就是專門在講皇帝哪裡做得不好,叫諫議大夫。
我們剛剛講到這一段,李密跟太子建成,都沒有很好的接納魏徵的諫言,所以他們最後都敗。唐太宗可貴,他起用魏徵做諫議大夫。勸皇帝,有一個專有的說法,叫批逆鱗。皇帝穿龍袍,所以是真龍天子。忠言又逆耳,講這些皇帝的過失、政策哪裡不妥當,當下皇帝一聽都會有點不高興,甚至會發脾氣。伴君如伴虎,皇帝一發脾氣,臣子會怎麼樣?有的定力不夠,就開始發抖了。所以批逆鱗,要有膽識,要有智慧,你講錯還不行,論事情都要在道理上才行。有膽識,有智慧,還要有善巧,還要講究方法。唐太宗屬於幾千年來少有的君王,他能這麼樣去接受臣子的勸諫,甚至於有時候臣子不諫,他還用話引大家勸諫,叫「求諫」。這在歷代當中找不到幾個這樣的皇帝。假如不是遇到像唐太宗這樣的皇帝的話,那勸諫有時候還要暗示的,點一下、點一下。點了,聽懂了,那就算勸成功;點不通,算了。為什麼?因為你直接點,他又沒這個修養,可能腦袋就沒了。
所以有一次,魏徵向唐太宗說到,他說他要做良臣,他不要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良臣跟忠臣有啥不一樣?魏徵說,忠臣最後都死得比較慘,我不想死這麼慘,我要做良臣。但是這也點出什麼?殺忠臣的人都是誰?叫暴君。這個也提醒唐太宗,你別殺我,你殺我以後你就是什麼?這個歷史幾千年之後都會說你是暴君。所以這些大臣,飽讀詩書,熟悉歷史,常常都會引一些事例,來提醒君王。這些當臣子的,學問真是淵博。我們之前《禮記.學記》講到,一個人很善教,他是「其言也,約而達」,他講話不囉嗦,很簡短、簡約,把事理講得很清楚、通達,「約而達」。「微而臧」,很多很細微的地方,這個臧是善,他都能把這些細微的,非常重要的這些道理,在話當中把它流露出來;而且善用譬喻,「罕譬而喻」。所以不只當老師的人要這樣,當臣子的人,勸諫君王,他也能守住這些原則。因為講話太囉嗦,君王可能聽了都睡著,或者聽了覺得很煩,那就達不到效果。
在春秋時代,那個時候的君王,見識沒有這麼深遠,修養也沒有這麼好。這個時候的臣子,應該怎麼樣來勸?我們舉幾個例子,讓大家看到勸誡也是需要非常的善巧。我們翻到六十一頁,我們看「景公有馬」。齊景公,他是春秋時候齊國的國君。在《論語》當中有評語到,伯夷、叔齊,這兩個賢人,餓死在首陽山。因為那個時候,周武王起兵伐商紂王,紂王是暴君,吊民伐罪。結果這個軍隊被伯夷、叔齊攔下來了,他們兩個人就阻止周武王的軍隊,他覺得說不行,你們不可以以下犯上,還是很忠。這些士兵都有點氣憤,但姜太公馬上制止,這兩個人是有道德的人,不可無禮。他們兩個人,不願意吃周朝的東西,很有氣節,最後死在首陽山。後世也很佩服他們兩個人的氣節。所以春秋時候,人家想到他們兩個還佩服、效法。可是「齊景公,有馬千駟」,「駟」就是馬車是四匹馬拉的,叫駟。有一千輛馬車,這個國家算強盛,可是他死後,沒有什麼讓人民稱道的。其實也是提到,齊景公當了國君沒有什麼大的作為,沒有德行讓後世來效法。而伯夷、叔齊他們是這麼沒有富貴的人,可是他們卻能夠留名青史。
我們讀完《論語》這段話,也是提醒我們自己,我們這一生結束之後,留什麼給後代的子孫效法學習。人可不能經營人生到死的那一天,消息傳開來了,突然聽到好多人家放鞭炮,死得好!那這一生就是造了太多孽,才會感來這樣的結果。死的時候,要像范公一樣,幾百族人像死了自己的父親一樣痛哭流涕,連西夏的人民聽到他的死訊,設靈堂來祭拜他。而且范公是活著的時候,就有一些受他恩澤的地方,立廟來祭祀他,他去世之後就更多了。所以死有輕如鴻毛,有重於泰山。從《論語》這段對齊景公的評語,齊景公的德行不算很高,不像唐太宗這樣,那勸諫要不要善巧方便?當然就要了。所以齊國的賢相晏子,他就懂得善巧的勸諫。我們看:
【景公有馬。】
養了一匹他很喜歡的馬,愛之如命,視之如命一般。
【其圉人殺之。】
這是指養馬的人,不小心把牠給養死了。大家想像一下,意思就是說你最喜歡的BMW,開車被撞壞。當下:
【公怒。】
齊景公很生氣。
【援戈將自擊之。】
『戈』是兵器、刀,拿著就自己要去殺了這個下屬。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請為君數之。令知其罪而殺之。】
『晏子』就說,國君,等一下等一下,你現在殺了他,他不知道他是因為什麼罪死,讓我先把他所有的罪過講給他聽,然後他知道他的罪了,再殺他,這樣他死也瞑目,不要死得不明不白。景公說:好,你說,把他的罪統統說清楚。
【晏子舉戈而臨之。】
『晏子』也是做得很逼真,他也把刀拿起來,然後走到那個人面前,很生氣,對著他。
【曰。汝為吾君養馬而殺之。而罪當死。】
你把國君的馬養死了,你這個罪就當死,判你死刑。
【汝使吾君以馬之故殺圉人。】
因為你的關係,因為你把馬養死了,讓我的國君因為這個緣故殺了他的下屬。
【而罪又當死。】
因為這個事件,就會讓全國的人知道國君因為他的馬殺了自己的下屬,這是你第二條罪,所以『而罪又當死』。第三條:
【汝使吾君以馬故殺人。聞於四鄰諸侯。汝罪又當死。】
因為這個事件,讓其他的國家諸侯都知道齊景公為了一匹馬就殺了他的下屬,這是你第三條罪。齊景公聽到這裡:
【公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你就把他放了吧,我現在假如再殺了他,那天下的人都知道我沒有仁慈之心了。請問大家,假如晏子是直諫,所以勸諫有很多方式,他這是用諷諫,暗示的諷,諷刺,但是是暗示的方式,提醒他的國君。像自己最愛的馬被殺死了,剛好最生氣的時候,假如晏子說,「你生氣,你沒仁德」,那不得了,「我有沒有仁德關你什麼事!」那這個時候直接勸鐵定結果會不好的。所以這個時候,他那麼生氣,先讓他轉移注意力,先緩一下。因為大家要了解一個重點,脾氣是假的,你善巧的引導,他那個氣慢慢就消掉了。為什麼?「聖狂之分在乎一念」,那一念生氣轉過來,他不就是仁慈之心嗎?這也是當我們看到人家生氣的時候,你也不要把他當真的,不然你自己也會被氣得半死。諸位學長,生氣是真的還是假的?你拿給我看看,真的東西一定拿得出來,拿不出來的都是瞬間變化的幻相,不是真的,那是習氣,不是我們的明德。
所以晏子先讓景公的氣能稍微緩下來,然後再一句一句暗示景公。他第一句說,你殺了景公的馬該死。這麼一說,景公,「哼,對」,建立一種信任。建立好了,第二句,讓國人都知道景公為了一匹馬殺了你,全國人都知道了。第三延伸到全天下的人都笑景公,你罪重不重?是在罵他有罪,齊景公會聽話,聽完,算了,算了,顧及自己的面子,也不應該殺了,不要說有沒有仁慈心了。其實勸人最重要的,能夠用他能接受的方式,讓他提起正念,他那個邪念、情緒就下去了,也不是很複雜。不過這個就要有善巧,要有膽識才行。
我們另外再來看一則,四十九頁。這一則讓我們感覺到,這些忠臣抓住每一個可以勸諫的機會,成就國君的德行。其實利益了國君,就是利益了他天下的子民。一個國家的興衰,繫於天子,或者繫於他君王,關係甚大。《大學》裡面講,「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你們又沒反應?那我們背的東西要加倍,《大學》裡面這些重要的要背,「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希望國君的德行要好,又得抓住很多良機勸告,提升國君的德行,那沒有機智、沒有智慧,真的辦不到。所以:
【齊景公出獵。上山見虎。下澤見蛇。歸召晏子而問之曰。】
齊景公出去打獵,上山看到老虎,下到這些川澤看到蛇。然後回來就把晏子召見,說到:
【今日寡人出獵。上山則見虎。下澤則見蛇。殆所謂之不祥也。】
這個『殆』是指大概,大概是不是不吉祥的預兆?其實諸位學長,吉不吉祥,有可能在一念之間,這在歷史上很多。天子,他的宮殿上長草了,不吉祥。結果他就洗心革面,斷惡修善,結果就創盛世。你說那是吉祥還是不吉祥?吉不吉祥是自己的心決定的,叫「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在《左傳》當中就有這個提醒。商紂王在的時候,許多吉祥的徵兆,稻子長得特別長,都拿來,「萬歲,萬歲」。吉不吉祥?覺得是吉祥,結果商紂王愈來愈目空一切,非常的傲慢、放縱,最後吉祥的預兆,他最後就是亡國之君。
所以人能用平常心,能用反省的心,來面對一切的境界,事事是好事,時時是好時。大家看著我的表情,好像不是領會了事事是好事,時時是好時的那種心情。這句話吞不下去,是吧?要體會到那個道理,要會轉心,「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人這一生統統是吉兆,哪有凶災?所以人不明事理,就會疑神疑鬼;明事理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晏子聽完,給他講:國君,國家有三個不吉祥。
【是不與焉。】
但是你這個不算在這三個裡面。什麼是三個不吉祥?
【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謂不祥。乃若此者也。】
這三條才是真正的不吉祥。
【今山上見虎。】
因為老虎的房子本來就在那裡,你見到牠,沒有不吉祥。
【下澤見蛇。蛇之穴也。】
牠本來牠的老家就住在那。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見之。曷為不祥也。】
這怎麼會算不吉祥?讓景公不要胡思亂想,而且又藉這個機會把治國最關鍵的道理告訴他。「治本在得人」,這是《資治通鑑》裡面一句很精闢的話,要治理一個國家,讓國家長治久安,要得到賢德之人。「得人在慎舉」,謹慎來推舉這些重要的臣子,一些國家重要的職位要謹慎觀察。這個觀察,不只是自己主觀的認知,還要客觀,從他的家庭,從他處事待人接物,從他面對很多境界,待會我們在文章當中再跟大家開解一下,謹慎去舉。我們看王莽,創了西漢,他的樣子看起來,裝得很像君子,最後卻是一個大叛臣,叫大奸若忠,最奸詐狡猾的,看起來很忠。因為他有大陰謀在後面,裝得挺像的,所以這就要很謹慎去看。「慎舉在核真」,考核他是不是真正有德行、有忠誠。
所以為什麼大舜在的時候,無為而治,天下太平?因為他,在《論語》當中講,「恭己正南面」。「恭己」是他自己很有德行,自律很高,人民佩服他。「正南面」是他坐在天子位,所選派的這些重要大臣都是聖賢人。我們看大禹是他的下屬;后稷,這個周朝的始祖,是他的下屬;契,這是商朝的始祖,讓他去掌教育。這幾個人都放在重要的位置,天下就安定下來。所以晏子勸景公,這是對領導者最關鍵的重點。我們剛剛是跟大家講到,當一個臣子勸諫,想遇到像唐太宗這樣的皇帝,是不容易的。沒有這樣的領導者,我們也可以透過自己的善巧方便,也能達到勸諫的效果。
而唐太宗他很有雄才大略,所以他登帝位之後,也是勵精圖治,想要為國家民族做一番事業。然後又看到魏徵是這麼有智慧、德行的人,所以常常把他帶到自己的房間,引到他寢宮裡面去,向他請教治國的這些方略。那當然,大家想像一下,一個臣子,皇帝把他拉到寢宮裡面去,侃侃而談,然後對他好的建議,言聽計從,這個臣子內心會很感動,遇到明君。所以有一句話叫「士為知己者死」,讀書人一生能碰到信任他、珍惜他這樣的朋友,或者是這樣的國君,他會盡心盡力,盡這分道義。所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來勸。所以唐太宗曾經讚歎到,他對著魏徵講到,他當諫官幾年的時間,就上奏摺兩百餘言,就是寫奏摺寫了兩百多次。我看到寫了兩百多個奏摺,不知道有多少夜沒睡覺。這古人,現在想一想,他們真的都是嘔心瀝血,在盡他一分臣子的忠心。所以唐太宗講到,從你寫了兩百多個奏摺,就看到你的忠誠。所以我們在史書上看到這些典故,都會感覺君臣那種相處的情義非常的深厚。
貞觀二年的時候,有一次唐太宗宴請群臣一起吃飯。結果唐太宗旁邊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都是很親的近臣。唐太宗就對著長孫無忌說到,魏徵每次勸諫我,勸、勸,剛好我實在不能接受,我就把他引到其他的事情講,我就不接他建議的這件事情。結果我把他引到其他的事,我怎麼講,他都不理我,他就不說話。你覺得是為什麼?問長孫無忌這個情況。長孫無忌就講,可能是魏大人覺得,假如回應你的話,是不是就好像要順著你的意思,所以他不答話。唐太宗講,他就先回回我的話,下次再勸就好了,幹嘛現在擺個臉給我看。接著魏徵大人講話了,皇上,從前大舜在的時候。你看都舉舜王,都舉堯帝,唐太宗還有什麼話說。當然這也可貴在哪?時時是期許他的君王成為聖人,這是真正愛護自己的國君,而不是去順著君王的習氣,最後把國家都給搞亂了。所以就講到大舜在的時候,就提醒后稷、契這些大臣:你們有任何不同意見,或者我有任何過錯,你們當面就要給我指出來,不要等到事後再指;不要面前順從我,背後議論我,不要這樣。所以魏徵就說到,我也要效法這些忠臣、這些有德之人,當面講清楚、勸諫好,不能背後再議論。唐太宗聽完就笑了,然後說,有些人都覺得魏徵傲慢,但是我覺得他很嫵媚。嫵媚是可愛的意思,現在好像這個時代都把嫵媚當作女人。當時候的意思就是指覺得他很可愛、很直率。我們從唐太宗這些言語,覺得他跟這些臣子的那種情感非常深厚。
剛剛這是貞觀二年的事情。後來因為魏徵常進諫言,唐太宗就覺得他對國家的貢獻非常大。他就把他升到很高的官,祕書監,這些很高的官。但魏徵,他們這些忠臣,都不是為功名利祿而來的,他是為國、為民而來的。所以他就覺得自己職位太高了,他自己請求告老,因為他生病了,我不要當那麼高的官。結果唐太宗接到之後就說,五金,五種金屬,他在礦山裡面,沒有什麼好珍貴的。你把它提煉以後,金銀銅鐵錫,這個就有價值了。而我就是這個金,你就是這個良匠,你是很好的工匠,把我提煉出來。我們聽到這段話,很佩服!唐太宗是非常恭敬這些有德的臣子。我們之前跟大家有交流到,「用師者王」,他把這些身邊的人當老師一樣尊敬、學習,他可以王天下。所以唐太宗那個時候的貞觀盛世,達到什麼程度?鄰邊的這些國家統統都來歸附。好像是到了什麼,這個國家的語言,要通過七、八個人翻譯,最後翻成中文,然後才能溝通。你就看那個影響到,不知道多少的國家、民族都來到唐朝,來朝貢,可見那個盛世。後來是這些國家封唐太宗為天可汗。他這個功業的成就,就是像魏徵這樣的大臣,成就他的。所以這裡唐太宗自己也講出來,您是良匠,工匠的匠,我是金礦,被提煉出來。
後來又有一次,皇孫出世了,唐太宗的孫子,嫡傳的孫子,就設宴款待文武百官。當然,大家想像一下,孫子出世了,爺爺高不高興?高興了就會多喝兩杯,然後一高興,就說到了,天下還沒有安定,他們唐朝還沒建立起來,那個時候房玄齡跟著唐太宗馳騁沙場,可謂是九死一生,打了不知道多少仗,創業維艱,在戰場當中就是生死未卜。所以在這麼高興的日子,唐太宗說到:天下未定之前,房玄齡輔助我這麼多場戰役,他的功勞最大;天下安定之後,輔助我安國治民,魏徵的功勞最大。說完,馬上把自己身上的配刀取下來,就賜給房玄齡跟魏徵。所以從這幾個事例,我們都可以體會得到,魏徵對整個唐朝的貢獻非常的大。
貞觀十六年的時候,因為太子的品性不算很好,唐太宗就請魏徵當太子的太師,算是輔導太子最重要的一個老師,太師,是貞觀十六年。那個時候發現魏徵的房子非常小,連個中堂都沒有。唐太宗本來要修一個偏殿,把木材拉來幫魏徵建房子。貞觀十六年的時候,魏徵的身體已經不好,本來要推掉太子太師的工作,可是唐太宗覺得只有他的德行能勝任。魏徵說,我連動都動不了。唐太宗說,讓太子到你們家來,你再給他授課。貞觀十七年,魏徵去世。去世之前,唐太宗是親自,他那個時候年紀也大了,是被扛著到了魏徵家裡。看到魏徵病得這麼重,可能活不了,當場都是痛哭失聲。而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親自到了靈堂痛哭,而且因為太傷心了,五天沒辦法上朝,罷朝五日。「廢朝五日,追贈司空,諡文貞」,這個「諡」就是對於去世的臣子,對他一生德行、功業的一種肯定,諡文貞。而且把他葬在自己墳墓的旁邊,「陪葬昭陵」,就葬在皇帝陵寢的旁邊。
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還是常常懷念,後來有一次剛好對著身邊的大臣講了一段話,這段話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古為鏡知興替,以人為鏡明得失。魏徵去世了,我這個三鏡一個鏡就壞了,不能再發揮作用了。這些是略舉魏徵跟唐太宗他們君臣這分情義,從這些事例當中可以顯露出來,也讓大家熟悉熟悉那個時代的狀況。我們接著要講這一篇文章,就請大家進入時空隧道,到唐朝。《諫太宗十思疏》,這篇文章是從《舊唐書.魏徵傳》裡面選出來的。而「諫」是勸諫。「十思」,這個思就是反思、反省,從十個角度,提醒唐太宗。「疏」是指奏章、奏摺。
我們想到孟子有一段話說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這段話其實也點出了一個領導者。這篇文章雖然是魏徵,他一個臣子所寫的奏章,所談論的都是一個為君者應該如何治理天下。而剛剛孟子這段話,其實也點出來,有忠臣是因為君王對下屬有愛心,然後又能虛心納諫,他們君臣才能夠相得益彰。所以一個人要感來好的下屬,也是要靠自己的德行。所以《大學》才講,「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這都不是偶然的,天地之間沒有偶然的事情。所以一個人當領導,假如說「我底下都沒人」,講這個話就是還不明理;明理了,講這個話不好意思,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而我們看孟子這段話,其實君臣的關係,都是心相互交感,「視臣如手足」,把臣子當手足兄弟一樣,盡心的愛護,「則臣視君如腹心」,當作自己的心腹一樣,怎麼樣?竭力的保衛,竭力的成就君王的德行;「君之視臣如犬馬」,領導者把下屬當犬馬一樣使喚,毫不尊重他,那下屬「視君如國人」,就好像走在路上,不認識的行人這樣,他也漠不關心,你的死活跟我沒關係。所以孔子又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對待下屬也是愛護、尊重,那臣子侍奉他的君王、領導者,就會盡他的忠誠。「君之視臣如土芥」,我們看把他當泥土、當草芥,踐踏他,「臣之視君如寇仇」,寇就是強盜,仇就是仇敵。我們看每個朝代最後那個君王,引來天怒人怨,不都把他當寇仇了嗎?所以唐太宗能感得魏徵在幾年之間寫的奏摺有兩百多份奏摺,可見得我們在這裡也可以看到唐太宗很有度量。我們看第一段,一開始講到:
【臣聞。求木之長者。】
臣子曾經聽到這樣的道理,希望樹木能長得高大,『長者』就是長高、長大。
【必固其根本。】
必定要鞏固它的根基,它的根要紮得又深又廣,它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所以有句格言就講到,「心者修身之根也,未有根不植而枝繁葉茂者」。心是修身的根本,根沒有紮好,怎麼可能枝繁葉茂?「德者事業之基也」,德行是事業的基礎,就像蓋房子打地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這個地基都不牢,哪可能蓋成摩天大樓?而且地基不牢,很難用得很久,可能一地震,這房子就毀了。舉了這個例子。所以一開始就譬喻,因為要闡明治國的道理,它理畢竟是比較抽象,能用一些具體的譬喻,讓君王好理解。這個都是善巧。
【欲流之遠者。】
希望河流能源遠流長。
【必浚其泉源。】
『浚』就是挖深、疏通。因為河川能夠疏通,能夠把它加深,它自然能夠流得更長、更遠。所謂挖除淤積,疏深水道,都屬於「浚」。
【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思』就是想要國家能長治久安,必定要積累『德義』。積累「德義」,因為君王做的行為都是符合德義,都能愛護人民,那人民對君王就愈來愈愛護。所以應該要施仁德,就是朝廷要對人民施德義,施惠於人民。德義也可以當作仁義道德、道德仁義。其實就是君王本身要有德行,然後要用這個德行去愛護人民。所以這段最重要的就是點出來,治理一個國家,讓它長治久安,不是靠法律,也不是靠威勢,不是靠嚴刑峻法,而是靠積累德義。孟子就有講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所以憂以天下,樂以天下,能夠讓人民幸福的事情,他盡力去做;人民最擔憂的事情,他趕快設法去解決,這樣人民怎麼可能不愛戴他?所以樂民之樂,憂民之憂,都是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水源不挖深,而希望水流長遠。
【根不固而求木之長。】
樹根都不牢固,而要求樹長得高大。
【德不厚而思國之治。】
德行不深厚,而且積累的這些善行不深厚,而想要國家長治久安,治理好。
【雖在下愚。】
即使愚笨之人。
【知其不可。】
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這段話也提醒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萬事萬物,你都必須把根本找到,做好,才能延伸出枝繁葉茂,才能延伸出源遠流長,才能延伸出國之治、國之安。所以雖在下愚,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況於明哲乎。】
『而況』就是更何況。『明哲』,是有先知之德者。就是他看事情看得很遠,從一些細微之處,見微知著,有這種能力的人,叫「明哲」。就是更何況有先知之德的人,那就更是會看得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現在好像對有先知之明的人,大家體會得到嗎?您身邊有沒有講話很準的?你三、五年會怎麼樣,他都給你講清楚了,有沒有?你假如有,好好珍惜,這是有先知之明的明哲之人,好好給他挖寶,好好聽他的話,你人生會少走很多彎路。歷史當中這樣的人太多了,看到一個軍隊走過去,就知道他是吃敗仗,果不其然,就敗仗回來。《了凡四訓》講的,看到他的軍隊那個傲慢相,就知道他要打敗仗,《左傳》裡面就提到這個例子。
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