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12 10:12:19| 人氣3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二十四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二十四集)

蔡禮旭老師 2010/9/2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1-024

http://mchunghua.org/Item/312.aspx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恩威並施,學生才比較受教。其實用任何的方法,最根本的還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能真正有德行,真正學到東西。這是父母、老師自始至終,思考問題一個最根本的角度,怎麼做才能為這個孩子好,有這份心才能因材施教。下面提到第四件事:

【未卜禘不視學。】

這個『禘』是指天子祭天,是大祭,一般在夏天的時候祭,叫「禘」。而且這祭祀要先卜卦,決定哪一天祭,而且是祭祀完之後才去巡視國學,看學生學得怎麼樣。一年不會想到就去看學生讀書,不會頻繁,反而打擾到學生學習,所以一般都是夏天大祭之後,才去巡視國家辦的大學的情況。為什麼?

【游其志也。】

學習不能常常被干擾。而這個『游』就是悠遊寬暇,學得比較悠遊自在,比較寬鬆,不會動不動就有人來巡視,有人來看,都會干擾到他學習。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大學》裡面的教育,它很強調一種悟性的提升,那悟性不是像知識,一直灌進去一直灌進去就是學得好,而是能夠不被打擾,心能靜得下來好好的學習。「優游涵泳」,「游」字就有這個味道。但是「優游涵泳」不是學得很散漫,不是這個意思,是很主動,但是是呈現一個很放鬆的狀況,去領納聖人的教誨。一個人學得很緊張,很緊繃,很難體悟聖賢的學問。好,下面提到:

【時觀而弗語。】

教這些大學生,時時觀察他們的情況,但是不要急著要給他們講很多話,好像要叮嚀這個、指導那個,不用太急著要跟他們提醒一大堆。教小學跟教大學不一樣,小學他規矩還沒建立起來,所以要叮嚀很多生活的細節。他已經是這麼大的年齡,這就不要很囉嗦,反而讓他在學習這些經典當中慢慢去體會。

【存其心也。】

這個『存』就是讓他吸收的過程,慢慢的去深思、去感受,然後自己有所得,很歡喜的,「老師,我學這一段,我有什麼體會」,那是他自己悟出來的。講的時候,再藉由他的感悟去啟發他,「你這個悟得很好、很難得」,鼓勵他,肯定他,接著說,「你這個體悟,像在哪一些事情當中,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能那個時候,再跟他引導,他已經有悟性了,可以引導到他對整個事理的深度、廣度,再繼續增加。不然悟性還沒出來,你繼續給他灌很多東西,有時候會把他的悟門給堵死。

大家注意去觀察這個時代,小學生有悟性,還是大學生有悟性?照說應該悟性愈來愈高,可是一直填一大堆知識,都不讓他去感受的,他的悟性會塞住。你不相信,大家可以去做試驗,你到一個小學去講「二十四孝」,底下的小孩會哭。你去大學講講看,你要找到一個哭的都不容易。他能哭,他的心是感悟了,跟聖賢人的存心是相互呼應,所以他流眼淚。為什麼年齡愈大,愈哭不出來了?麻木了。他的感悟能力沒有被開發,統統是記一大堆知識,就把悟門給塞住了。

小學生比較有感情,還是大學生比較有感情?人應該是愈學愈可愛才對,是吧。這一些地方,我們都要去看,一個學生他有一個能力很重要,就是悟性要不斷提升,他才有智慧。那個東西就不是死的,不是死讀書了。他有智慧,他可以活學活用在他的生活處世當中。下一個又講到:

【幼者聽而弗問。】

這個『幼』是指後面才進班的,他可能才進來幾天,比較短的時間。他剛進來,可能對整個班級的狀況還不是很熟悉,對課程也還不是很了解,這個時候讓他先別講話,別發問一大堆,先了解一下,熟悉一下。然後讓學長,學得比較久的人多發揮、多提問,這個也是一種倫理。資歷最淺,話最多,感覺怪不怪?或者客人到你們家,你兒子話最多,你的話比他少多了,奇不奇怪?現在這個時代好像不奇怪。以前大人講話小孩不可以亂插嘴的,這是規矩,問了再講。現在也不管大人講話的時機怎麼樣,他想講什麼「啪」就出來了,這個都無形當中讓孩子不懂禮貌。所以『幼者聽而弗問』,對一個求學的人來講,他比較謙退,不要一到一個地方,就非常張揚,張揚就跟謙卑不相應,這對他的學習非常不利。「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謙卦六爻皆吉。就在這些教學的規矩當中,把謙卑無形當中,提醒學生。

【學不躐等也。】

這個『躐』,就是不逾越,還是有它的長幼倫常。

所以這七點,這是教育的大的規矩、大的條理,也可以是倫理,教育裡面這七點很重要。這七點,就無形當中它形成一個境教,環境對一個人的一種教化。他一進去,祭祀,一進去,就學「《宵雅》肄三」,他那個志向就能夠被啟發。到學校去,擊鼓,非常慎重於學問,進教室又有「夏楚二物」,非常的肅穆、莊重來面對求學問。所以這一些做法,其實都是為了讓學子能夠形成好的心態,能夠在他求學當中不被干擾,得到利益。我們看下面講到:

【記曰。】

這『記』就是指古書的記載。

【凡學。】

凡是求學。

【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謂乎。

這一句裡面提到,這個『先事』,就是學子在接受教育的時候,一開始就讓他,比方他要學習為官之道,就先學「《宵雅》肄三」,他那為國服務的情操出來了。『士,先志』,讀書人先立志。所以他學習就非常有目標,非常有方向。

像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我們立志了沒有?你們沒有反應。「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要知道這一生的使命在哪裡。他在學習傳統文化,首先他就立志,他對家庭有什麼責任?他對社會、國家有什麼使命?他目標非常明確。所以,這一些教學的設施、教學的這一些方法,都是為了讓學者一開始就非常正確的目標心態,應該就是這個道理,『其此之謂乎』。

下一段,強調教育應該重視它整個內容,還有課程安排的程序,而且教育也要跟生活結合在一起。我們來看經文。

【大學之教也。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大學的教育,這個『時』字,是古代教育它配合春夏秋冬來教。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這是它的課程安排。「居有常,業無變」,所以它課程都是一季一季來施教的。比方說春天他學禮,那幾個月他就專注在禮。因為「教之道,貴以專」,他一段時間統統定了,定可以開慧,他一定有悟處。

但我們現在教育,都沒有可能沒有抓到「貴以專」,是不是根據春夏秋冬編課?不是。一天的課,就有三四科,第一節語文,第二節數學。現在一節課多久?小學是三十五分鐘,是不是?三十分鐘?這三十分鐘還在狀況外,已經換下一科了,所以他一天頻道要換好幾次,大家想一想這個腦子會呈現什麼狀況?三十分鐘數學,三十分鐘英文,三十分鐘華語,三十分鐘馬來語。孩子的腦子都被教壞了,他必須非常緊張的把這些東西都記起來。請問,入不入心?記到什麼時候?撐到考試,考完了,全忘了,那不是用心去悟的東西記不長久的,硬記的東西,他忘得也很快。

我們讀了十幾年的書,我們是同病相憐,我們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告訴大家,我們這十幾年讀下來,你們有沒有哪一次是讀哪一科,然後哪一段、哪一句,讓你的人生終生有啟發,有沒有?哪一句?十幾年沒有一句。你剛好學了以後,三天以後,突然開悟了,「這句話太受用了!」

所以「貴以專」非常重要,他不斷的在涵泳,不斷的在領會,突然他就有悟處了。所以我們現在要深思,我們學了十幾年,腦子像漿糊一樣,什麼也記不大起來,希不希望下一代繼續下去?不希望,怎麼辦?這個時代,愛莫能助,很無奈。無奈也要扛起這個責任,為什麼?喪失民族自信心的結果。這麼好的教育方法我們不用,統統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你看現在教成一塌糊塗,所以人確實在這個時代不理智了。

英國、美國青少年問題嚴不嚴重?很嚴重,他不就這麼教出來的嗎?結果我們還跟著他教。要冷靜。但是現在科學時代,「你覺得這樣好,來,你拿證據來,有沒有用這樣教的?」怎麼辦?拿就拿,誰怕誰,烏龜怕鐵錘,是吧?這個時代要弘揚正法、弘揚對的道理,真不容易,你得把結果做出來。所以師長到聯合國,把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智慧告訴大家,可以解決家庭、解決世界的問題。他們聽,「你講得真好,可是,是理想,做不到。」師長因為聽到了這個反應,覺得這個時代是信心危機,再不做出效果、做出榜樣,人沒信心了,所以在零五年底,在湯池成立廬江文化教育中心。

那我們今天學《禮記‧學記》,要恢復老祖宗「教之道,貴以專」的這麼好的方法,也得做實驗。老師在哪裡?誰來教?你們怎麼沒反應了?這個時候,你們會常常想起孟子的話,「當今之世,舍我其誰」。

告訴大家,這個再不恢復正確的教育,現在連小學生都在跳樓,我是三年前就看到新聞,上海小學生開學第一天,有兩個人自殺,壓力太大。以前讀書是樂,這個違反常規,現在讀得苦。這是三年前,現在我就不知道了,再不改善,以後連幼兒園,你看現在很多很嚴重的事情,這個年齡愈來愈超前了。

所以不顯正,破不了邪,我們有責任把正確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原理要恢復。在哪裡做?要在馬來西亞做,是不是?馬來西亞的孩子,讀經讀十年的大有人在,那是很好的基礎,有這麼好的基礎,好人要做到底,送佛要送到西,是不是?那是你們的責任,在這樣的基礎,趕緊把「教之道,貴以專」的學校辦起來,這些孩子就能延續他的學習了。

同胞們,一起來,大家一起來做這個事情,都發這個善念,都勇猛精進自己的道德學問,這個緣很快就成熟了。什麼時候成熟?天機不可洩漏。其實哪有天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心願的力量,叫「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所以人心願的力量無可限量。

一個學校的硬體好建,最重要的是軟體的師資。更多的人發願來承擔這個使命,自然緣就早成熟了。你別擔心,你真正發心好好學,老祖宗會去找你的。

好,我們看到這些課程的安排,根據四時春夏秋冬來排,『必有正業』,「正業」就是正課,我們剛剛已經講到了春秋教禮樂,冬夏教詩書。而且這些編排都有道理的,跟這些春夏秋冬的天氣相呼應。

『退息必有居學』。「退息」就是離開學校,下課了。「居學」就是居家的學習,上課以外的用功、研究,不是下了課就把學問拋在腦後了,不是這個樣子。而這個課程安排當中,還非常注重基礎的紮根,把基礎先穩固。

【不學操縵。不能安弦。】

這裡提到是學音樂,這個『操縵』就是,那個『安弦』,「弦」是指琴瑟之類的樂器,琴瑟之類。他得要先學「雜弄」,他的指法才會純熟,指法純熟了,彈樂曲才能彈得順暢,這叫基本功。那學書法,「永字八法」就是基本功。學唱歌,什麼是基本功?我假如沒猜錯就是「啊」,對啊,那個都要唱得非常穩、非常準。這個基本功不學好,急於求近、求成,到最後就學不上去了,就好像樹根沒紮穩,就長不大了。所以人在學習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急躁,不老實紮基礎,這個都是從基礎做起。他學「操縵」,學「雜弄」,他指法純熟,就能夠安正這些琴弦。而這裡指的是音樂,我們了解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音樂特別能陶冶人的性情。

【不學博依。不能安詩。】

『博依』是廣博的譬喻,因為《詩經》它裡面有很多的譬喻,還有很多的常識,鳥獸草木這些名字。人懂得用故事、用譬喻,就能跟人更好的溝通,用譬喻,人家更好理解這個道理。而且詩,詩教,它都是倫常的教化,會讓一個人敦厚,性情溫和,「溫柔敦厚」,是詩教起的一個很好的效果。而且詩言志,很多詩它把一個人的志向、情感抒發出來了。一個年輕人學詩,學詩的時候,他的情感、志向很自然被引發出來了。這樣子學廣博的譬喻,他就能夠很好的學好《詩經》,然後還能夠活用。

【不學雜服。不能安禮。】

這個『雜服』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指很多的禮服,因為在禮教當中,它有祭祀天,祭祀很多神奇的,或者是家族的人聚會的鄉酒禮、婚禮、祭孔子至聖先師的禮,這些禮都不同,穿的服裝也不同。他能夠了解這些規矩,他就能把禮教學好。另外這個『雜服』也是,「服」是指服侍他人。就變成一個人他在家,怎麼服侍他的父母、長輩;在學校,怎麼侍奉他的老師,這些都要學習,生活的灑掃應對進退,這是第二個說法。都是從生活上的規矩開始學起。

【不興其藝。不能樂學。】

這個『興』是指喜愛。『不興其藝』,這個『藝』可以指剛剛的學「操縵」,學「博依」,學「雜服」,而且學這個東西都很豐富,他也不會很單調,他是喜愛學這一些東西,他就會很樂在其中,『樂學』。而且我們老祖宗很強調「寓教於樂」,這些生活上的禮儀,一些規矩,都把教育含攝在裡面,包含慶典,好像很熱鬧,但是所有慶典過程當中的這些儀式,都含有教化人的意義。

比方,二十二號中秋節那一天,我們中心有辦了祭月的活動,那天好像來了兩百多個家長。八點開始祭月,還沒八點的時候,月亮還沒出來,還有很多烏雲。真的,八點前後月亮出來了,然後祭祀完之後,幾乎你找不到烏雲,整個天空非常的明亮,都是月光。所以真正用至誠恭敬的心,都能感動萬物,感動這些神靈。那為什麼祭呢?都是表感恩,天地日月對萬物都有養育、都有照顧之恩。所以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是最不忘本的。豐收了,祭五穀神;有水喝,祭河神;時時都把感恩的心提起來。

那在祭祀的時候很恭敬,我們參與祭祀的老師就說,在那個儀式過程當中,都是想著月神的恩德,一個雜念都沒有。大家假如要修清淨心,在祭祀當中,「我來祭祀一下」,自己去感受感受,這些儀式對人的教化是非常深刻的。

我自己在廬江的時候,每一年的除夕都祭萬姓祖先,每一次祭,都感覺得到祖先來了。就像孔子在《中庸》裡面講的,「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誠則靈。只是我還沒有功夫,知道說右邊是大舜,左邊是堯帝,這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些慈愛的老祖宗來了。

所以,在參與這些教育活動的時候,也會很歡喜,很有收穫。

這個意思再延伸,這個「藝」字在儒家講「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他在學習這些藝術的時候,那就寓教於樂。

我們看射箭,它是一門藝能,但是大家看,射箭要怎麼才射得好?全神貫注!人在射箭當中把專心致志全神貫注養成,他以後讀書、做事都有很好的態度。一個孩子專不專注,就影響到他以後事業的成敗。人心都定不下來,他以後一定沒成就。大家有沒有射過箭?沒有,難怪我們的專注力都沒養成,這些這麼好的藝術沒有承傳。

包含書法。寫書法,你一分心,沒法寫了。寫書法,它的間架結構,你都要很敏銳,都要讓它編排得很整齊。這個敏感度、心態形成,做事就有章法,不會亂。都是鍛鍊自己的心性,提升自己的心性。

音樂,大家彈過古箏沒有?彈古箏要整個融入那個音樂,心整個都靜下來。

大家有沒有駕過馬車?一個人會駕馬車不容易。你駕一匹就已經快不行了,他要四匹一起駕。而且你要把牠駕馭得很溫馴,跑得很有默契,那你沒有很高的修養,做不到。哪一隻不聽話你就火冒三丈,「氣死我了,氣死我了」,那就翻車了。這個對心性都是很好的鍛鍊跟磨鍊。

那學這六藝其實都蠻有樂趣的,從學這個六藝當中,提升心性,叫「游於藝,依於仁」。

請問大家,駕車是不是培養為人著想?是吧?那現在沒馬可以駕,有車可以開,同樣的道理,你能不能在駕車的時候,完全為車上的人著想。不要你一開車,所有的人在那裡踩剎車,統統很緊張,那就不仁慈了。或者你開車踩剎車的時候很沒技術,一下子一踩都很大力,然後坐在你上面的人就是這樣,剛吃完飯的就吐了。真的,我們曾經遇過朋友那開車,說實在的,一個人踩剎車踩得很頻繁,每一次踩都很急,不會緩一點,當事人也很緊張,就踩剎車會踩得讓人家晃來晃去的,他自己本身也是不容易放鬆的人。

所以真的,看一個人開車可以看他修養到哪裡,柔不柔軟,這可以看出一些端詳。他踩的時候,他可以顧及車上人的感受,他就不會踩得很急促,會比較緩和。而且人開車的時候要看遠一點,不要只看眼前那個紅綠燈,稍微看一下前兩個三個,心裡有個準備,在應對的時候比較從容。所以這些藝能也是同時在調自己的心。

【故君子之於學也。】

君子在求學的時候,這一段其實就是強調,學習要跟生活完全結合在一起。他怎麼學?

【藏焉。修焉。息焉。遊焉。】

這個『焉』是指「於是」,其實就是指學習,就是他是把這些學習、學問時時懷抱在心中,叫『藏焉』。這個就像顏回的態度,「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得到一個好的教誨,時時放在心上,絕不忘記。

『修焉』,把這些學問放在心上,一跟人相處了,馬上,「修」就是修行,就是落實,做出來。而且這個修就是用功不懈怠,離開老師了也是這個態度,叫發憤忘食,很積極的在修行。

『息焉』,就是休息的時候,也想著這些教誨。我們那時候讀書,盼啊盼啊,每次就是盼趕快放假,有沒有?一放假,先玩它一個禮拜玩個痛快,有沒有?一個禮拜以後,學問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這個連休息都不忘這些好的教誨。《中庸》開始就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學聖人的教育、教誨,孝心可以忘嗎?愛心可以忘嗎?恭敬心可以忘嗎?這些心境、教誨,是時刻不忘,而且時刻提起來。

孟子講,「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跟一般人差別在哪?他存心不同。君子是時時以仁存心,以禮存心。看大家的眼神好像不大熟。「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學問就是時時要愛敬存心,休息的時候,也不忘這些教誨。

『遊焉』,這個「遊」,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在這些旅遊,到各地走走的過程當中,也在印證所學的東西。

【夫然。】

他的一個學習態度是「藏焉,修焉,息焉,遊焉」,他念念都去領會、體會這些教誨,他一定會有很多悟處,「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夫』是指發語詞,沒有意思,一般要講話的時候,一開始用這個「夫」。『然』是指假如他如此來求學的話,這個「然」就是如此的意思。他能如此的來求學,用這樣好的態度來學習的話,所以他能夠:

【故。】

就是所以。

【安其學而親其師。】

他很歡喜、很安於學習這些學問,而且很喜歡去親近老師,可能把一些感悟告訴老師,把一些不明白請教老師。

【樂其友而信其道。】

非常喜歡他這些同參道友,而且對所學的這些道理深信不疑。而一個人對所學的道理能深信不疑,他一定是因為力行之後,自己很多的印證、感悟,他的信心就愈深,『信其道』。

大家相不相信「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還不相信,就是愛得太少,敬得太少。你真正去這麼做了,確實如此。老子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你愈為人著想,你愈來愈有;你統統給別人,你自己愈來愈多。大家相不相信?這一點就反應比較少了,「我給他了,那我不就沒了嗎?」那你對老子這句話,你就感覺不深刻了。真的,你完全不為自己了,就體會得更深。

我的師長就是一個好榜樣,他完全沒有為自己想,全部施與給有緣的大眾,他自己擁有的福報更大。大到什麼情況?不需要錢的時候沒錢。為什麼?錢放在口袋裡一來有重量,挺累的;二來帶太多,心情比較緊張。所以財富最自在的狀況就是,不需要錢沒有;需要的時候,要多少來多少。

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的目標。大家要不要試看看?你試了你才能「信其道」。就是你完全沒有自己,沒有自私自利,一切都是大公無私,就能夠體會到老子這段話。說實在的,真正發心願,「為往聖繼絕學」的人,他很快就可以知道這個道理。他還沒做多少,走到哪人家都照顧,那不是愈為人,自己愈多嘛,是吧?所以我們發這個無私的心,就能體會到這些道理。

【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也。】

所以他雖然沒有在老師的身邊,但是他絕對不會違反經典,還有老師的教誨。

【兌命曰。】

《尚書》這一篇兌命說道。

【敬孫務時敏。厥脩乃來。】

讀文言文為什麼有味道?因為它每一個字,都是很重要的態度。我們看『敬』,敬重學業。『孫』,虛心受教,很謙遜。『務』,這個就是學習的決心,務必要這樣下功夫。『時』,叫把握時間,要及時。『敏』,這「敏」就是精進,趕緊提升,鼓勵自己不可以懈怠,自己鞭策自己,「敏」,精進不懈。每個字都是重要的心態。

『厥修乃來』,這個『厥』字在這裡指所修乃來,其修乃來,就是我們這樣去下功夫了,就能真正把學業學好,所修之業乃得完成,就是這個意思。

【其此之謂乎。】

我們接著看下一段,這一段是指當時有一些不理想的教學狀況,讓教學的效果不彰,什麼情況?

【今之教者。】

現在有一些教學狀況,教學者的情況。

【呻其占畢。】

這個字念沾,它是竹字頭的假借字。它原來的字是這個「笘」,是這樣寫。它是假借,它是笘的假借字,原來是這個字。『占畢』其實就是指書、書簡。我們老祖宗造字,依照六個原理造字,「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叫六書,六種造字的方法。剛剛舉的這個是假借過來的字,它的原字是竹字頭這個笘,它們是算相通的。這句話指教學者,就是只是讀著這個書本,這個『呻』是指吟誦、讀誦。

【多其訊言。】

這個字念碎,沒有捲舌。我們剛剛有強調,因為大學裡面的孩子,他已經十五、六歲了,不像小孩子你要跟他講一大堆規矩道理,要讓他好好去涵泳這些學問,而不是像添鴨式給他講一大堆,反而把的悟門給堵住了。所以這『多其訊言』就是老師話太多,很囉嗦,講一大堆,告訴他一大堆話,沒有等待這個學習者自己去涵泳、去領納。剛剛我們講說「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多觀察他,不要急著把很多道理給他灌進去,慢慢他自己有悟處了,跟老師一探討,再把他這個悟處更加的深度、廣度把它打開來。接著講到:

【及于數進。】

這個字念碩,有捲舌的,這個『數』字就是跟這個『及』一樣,這個『及于數進』的「及」就是疾急,都是很急,就很急於讓他「數進」,趕快進步很多。其實孔子講「欲速則不達」。

我們要了解,教育跟生產產品一不一樣?你看製造業,東西你都把它放好,「喀」,產品就是「喀」,產品就出來了。請問大家,人能不能這麼製造?不行,所以我們誤解了人的學習狀態,我們現在連人都當產品。數學給他灌什麼,英文給他灌什麼,灌好了他就出來一個成績好的孩子,有沒有?好,請問現在出來是什麼產品?「及於數進」,一下就要讓他達到所謂的標準,英文是什麼標準,數學什麼標準。

這樣子教,第一個,跟不上那個標準的人會怎麼樣?覺得是壞學生,覺得沒有發展潛力,然後被編到後段班去,就被否定掉了。人,行行出狀元,有沒有說考英文一百分出狀元?哪有說所有的人都要會考英文。你哪一個行業要去幹的時候說,「來,把你英文成績拿出來。」所以我們本身那個教育的思考就不是很妥當,教育出來的應該是行行出狀元,結果現在教育出來是要考高分。考不到呢?補習,留下來,一張考卷一考再考,學生硬記這些東西,考出來那個成績有什麼意義?你吃不下硬給你塞進去會怎麼樣?吐出來嘛,這很正常的嘛。所以我們都只看眼前,「反正你這一次給我考到幾分就對了」,就硬逼出來、硬逼出來,欲速不達。

那你看真正數學、英文都考高分的人,他優秀了嗎?他心性我們沒關注到,一直壓他,他得失心愈來愈重,他對分數特別看重,考試少考兩分哭半天,我就是其中之一。無形當中那個心理素質就差,還有輸不起。其實說實在的,那個成績比較差的,還比較不容易自殺;那個成績都是第一名、第二名,反而自殺率比較高。所以大家想誰比較危險?人有時候都看不清楚,反而是那一些看起來很好,事實上內心已經生病的人比較危險。這個都是沒有按照自然的方式因材施教,急於求成,就會產生很多狀況。

所以我們現在看這個時代的人,幾個人心理健康?成績不好的就覺得自卑,不然就「要你管」;成績好的就傲慢,驕傲、嫉妒。就找不到幾個身心健康的人。所以這個都值得我們深思。

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很多人他學習成績,到某一個年齡就上不去了。比方他初中成績很好,高中不行了,為什麼?因為他那個硬壓、硬吸到飽和了,機器有點故障撐不上去了,那是極限了。但是很奇怪有另外一個現象,初中、高中不讀書,愛玩,但是心理還算健康,被老師打屁股還笑一笑,他就是不開竅、不讀書。可是出社會工作幾年,想讀了,一讀,讀得成績不錯,後來還拿個博士學位。每一個人開竅的時間不同,怎麼可以把他當產品這樣「喀、喀」?

真的我感覺,現在很多人的思惟都是把人當機器,工作五天,不行了,機器要休息了,所以要放假了,休閒一下。人假如是用服務的心、愛心去工作,他就樂在工作,哪是那個邏輯?人六十歲就沒用了,要退休了,你真的把人當機器一樣,用舊了不行了。所以現在太多的思惟,都是真的不把人當人看。人是活的,智慧跟經驗應該愈來愈提升,愈活愈有價值!

所以一個思惟的錯誤,對整個社會人心都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現在老人,好像他走在路上就特別緊張,感覺好像年輕人覺得他沒用,這些都無形當中教育的錯誤。假如我們都是教育老者有智慧,老者為家庭、社會奉獻最多,那年輕人看到老人,趕緊跟他挖寶!

我記得我們小的時候到那個廟口,都是聽那個老爺爺「講古」,講很多歷史故事,我們都聽呆了。他有學識,引人入勝。年輕人都把他的這些學問、技能把它學下來,傳承下來。老人只要有年輕人肯跟他學這些經驗、智慧,高興得不得了。

好,所以假如這麼著急,硬灌輸很多的知識,都沒有顧及到學生有沒有吸收。

【而不顧其安。】

他已經學得很痛苦了,那個心都不安定了。這個『安』也可以用跟前面的相呼應,就是太急於求進度,急於求成,他的學習就不能安弦、不能安禮、不能安思。因為學這些東西都要紮基本功,你很急,基本功都紮不好。

所以現在很多學習,比方說學古琴、古箏、學書法,學這些學問,怕的是什麼?功利,一講功利就陶冶不了性情。有一些教書法的,「學三個月保證讓你比賽得名」,要不要?得名多風光。真正學三個月得名的他學到什麼?他學到一個「殼」,有沒有學到心靈的提升,涵養性情?沒有,殼幹什麼?好看。看多久?我不知道,但看不了太久。而且第一個,學習者,不會啟發從內心的喜悅,反而覺得很難過、很難受、煩死了,為什麼?硬是要他趕快能學成什麼結果,不自然,叫「揠苗助長」。

我們曾經看一個報導,一個學鋼琴的女孩得了第一名,因為那是比較大型的比賽,記者就問她:「妳得了第一名,妳現在最想要的是做什麼事情?」他可能想拿第一名她媽媽一定給她錢什麼嘛,就問小朋友「妳最想做什麼事?」那個小女孩板著一張臉:「我最想把我那個琴給砸了。」大家想一想,爸爸媽媽拿了一個獎狀,最後孩子是想把琴給砸了,請問這張獎狀有什麼意義?有沒有意義?有,面子好看,是不是?「你看,怎麼樣,怎麼樣,我女兒得第一名。」好看多久?

人現在真的是只顧眼前,顧不到自己的心,也顧不到孩子、學生的心。他幸不幸福,是他的心決定的,不是他外面有多少學歷、多少外在的條件決定的。是吧?這個都要冷靜思考。我們教育這個孩子,不就是讓他走上幸福人生,他的心都病了他怎麼幸福?所以『不顧其安』,他愈學愈痛苦,愈學愈不紮實,愈學愈浮躁。

【使人不由其誠。】

在教導的過程當中,老師的態度不夠真誠,可能有好惡的心,看這個學生比較順眼,對著他都笑嘻嘻,看另外一個學生有點不高興,就板著一張臉,這就不真誠,那學生就會感覺差別待遇,心裡很難受。

【教人不盡其材。】

沒有了解到學生的材性,沒法因材施教。所以這一段,其實都在強調一個教學者的修養,跟他教學的態度、還有他的方法得不得當。

另外有一個說法,『使人不由其誠』,是強調在闡述一個道理,沒有辦法通透,讓學生能悟到其他的道理。他的引導能取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讓學生能旁通。『教人不盡其材』,這個強調做事的方法,應該是讓他會做這件事,再把做這件事的道理,能旁通到用到其他的事情。但是教的人不能有這樣的學問功夫,就達不到這個效果。學一樣才會一樣,做一件事才會一件事,這個教得就比較死板。但是假如是這樣,有時候看起來他是學一樣好像會一樣,可是他反而是不會變通,就變固執。

【其施之也悖。】

這個『施』就是指他施教,給予孩子的教育違背了自然的軌跡,違背了正確的心態,違背了教學的順序,要由淺而深,由易而難,你不能一下子「及於數進」,讓他消化不了。『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

對學生的要求不合理。這個念拂,跟提手旁的拂字相通,他也是提手旁拂字的假借字。

【夫然。】

假如教學者這麼教,這個『然』就是假如如此教,會產生什麼結果?

【故。】

因為這麼教,所以:

【隱其學而疾其師。】

這個『隱』就是痛苦,把學習當隱患,他很擔憂,「怎麼又要學了?」『隱其學而疾其師』,這個『疾』是怨恨他的老師。

【苦其難而不知其益也。】

苦於學習的困難。而他這個難裡面還包含,就是他都搞不清楚,沒有辦法明白,都堵塞住了,他就覺得很難突破、很難學習,而不知道學問的益處,『不知其益也』。

【雖終其業。】

這個『終』是指讀完了課業,就像我們現在雖然畢業了,『業』是完成的功課,完成的學業。

【其去之必速。】

所學的這個東西很快就忘了,就丟掉了,甚至於是連看都不想看了。大家看到這一句的時候有沒有「心有戚戚焉」?我每一次有注意到那個大學聯考最後一科考完,鐘聲一響,考生一出來,把書包唰,「解放了」,就從那個三樓、四樓就丟下來了。這個叫『其去之必速』,「隱其學而疾其師,苦其難而不知其益」。

【教之不刑。】

教育不能夠有很好的成就。這個『刑』是指,跟模型的型是相通的,成型,不能成型就不能產生好的效果。

【其此之由乎。】

可能就是因為這些情況,所以教育不能達到好的效果。

所以教育之所以不能達到好的效果,重要的因素:第一個,教學者有沒有以身作則?我們自己沒做到,要求學生,人家不服。教學者心態真不真誠,方法得不得當?教育者有沒有無盡的愛心?不然教一下,學生不受教了,他就生氣了,就不教了,就放棄了,那這個心態就不對了。所以一個教學者,怎麼評判他好不好?他修養、修身,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評判標準。

所以老子講:「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給大家寫一下。我們所有讀書人,都是以希聖希賢為志向,我們要學習聖賢人,對一切人有愛心,不放棄任何人。我們教育工作者,有放棄人,就違背了我們教育的心態。

在一個學校裡面,對於成績好跟不好的,應該要一視同仁去愛護,這個心是對的,是有修養的,學生也才學到德行。假如老師對成績好的好,忽略成績不好的,心態錯了,所有的學生都學錯了。成績好的傲慢,成績不好的自卑或者怨恨,不認同老師,反老師。一個人會反父母、反老師,以後他就會反社會。所以老師的修養直接影響學生正確的心態。

好,我們接著這一段,是教學的四種成功的方法,跟六種失敗的方法,這對一個教學者來講很重要,他要明白。這個我們也順便對照一下,我們自己所用的方法是不是跟正確的是相應的。大學的教育方法:

【禁於未發之謂豫。】

這個『禁』就是防止。『發』就是指他的一些不好的欲望,在他還沒有發出來的時候,就懂得先把他導正,長他的善,他就不會產生這些壞毛病,這個叫『豫』。「豫」就是預防法。就像醫學一樣,還沒等生病就先預防,他就不會生病了。

我們之前有提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那「得」就是要去貪心;「鬥」就是要去傲慢,去跟人爭鬥的心、跟人比高下的心;「戒之在色」,他就要有正氣,不被邪氣所牽。

好,那我們從小孩子的心態,就要能不貪色,然後不貪心,不患得患失,不跟人爭、跟人鬥,他從小就懂得讓,懂得知足常樂,懂得重德不重色,懂得「天道禍淫最速」。不潔身自愛、淫亂的人,他的禍患很快就到了,這個都是讓他明白道理,不敢作惡,這個都屬於『禁於未發之謂豫』。尤其我們剛剛講「慎於始」,這個就很重要了。

在《弟子規》裡面很強調「禁於未發」,可以說從心地上講,沒有一句不是「禁於未發」。比方「父母呼,應勿緩」,禁什麼?禁不恭敬啊。你不長他的恭敬,他的不恭敬就來了。爸爸、媽媽叫,他在那裡拖拖拉拉,這個就「發」了。「置冠服,有定位」,算不算禁於未發?算啊,他還沒有養成東丟西丟的壞習慣以前,就讓他養成好習慣,「長善」,就是「救失」,就是「禁於未發」。尤其《弟子規》裡面「鬥鬧場,絕勿近」,「非聖書,屏勿視」,那個用「絕」用「勿」的就是很嚴重的,你一犯了就麻煩了。這個都屬於「禁於未發之謂豫」。

【當其可之謂時。】

這個屬於機會教育點。比方,一個人小的時候,他的精神特別集中,這個時候,你要讓他多背這一些聖賢的經典,你這個時機錯失掉了,等到他二十歲了,成年了,他的思想比較不集中,這個時候要再背,就不容易背了。像我們三、四十歲再來背容不容易?辛苦哦,不過這個時候就不要想辛苦,這個時候還是要想一句「精誠所至」。丹斯里李金友先生他也是五十歲才背,背得不亦樂乎。現在請丹斯里先生講話,他一定「老子說,上善若水」,他背得很高興,對這些道理記得很清楚。所以障礙還是在自己的心。這個是談到了什麼時機點,他學的效果最好。

另外一個是機會點出現的時候。比方說,孩子剛好不會,你可以協助他;剛好犯錯,你可以教導他;剛好患得患失,心情不好,這個都是一個機會點。所以會教育的人,對他來講,沒有一件是壞事,他可以透過這件事教育自己,教育別人。煩惱跟覺悟是一念之間,能夠引導到他覺悟了,那這一件所謂的壞事,就會成為他一輩子的最重要的叮嚀,甚至於會成為他去叮嚀別人很重要的一個經驗。『當其可之謂時』。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

這個『陵』就是不逾越,不超進度,能循序漸進。這個『節』就是節度、分寸。而且說實在的是每個學生可能都有差異,他的整個吸收能力、理解力都不同。剛剛前面那一段就是沒有顧及他的吸收狀況,「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所以這個『孫』就是漸進法,循序漸進,適當,考慮到他的年齡、資質,然後教材難易適中,不要一下子教太難的。

【相觀而善之謂摩。】

他互相觀摩,互相效法學習,這個叫『摩』,叫觀摩法,互相切磋,這個「摩」字有切磋的意思。

【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這四個教學方法,是教育之所以能成功的道理。那這是方法,方法一定要跟什麼相應?心境,心行一如。不然方法很好,但是心沒到位,人家還是很難接受。

所以「禁於未發」是完全為他著想的心,不是變警察,「哎呀,被我抓到了」,還是那種強壓,反而會反效果。

「當其可之謂時」,那都是愛護他的心,在那個狀況出現的時候,很柔軟的去協助完,然後引導他。假如很浮躁,雖然學生犯錯是個機會點,你桌子一拍,「你又來了!」那機會點就沒有了。

「不陵節而施」,是一個教育者,要放下急於求成急躁的態度,才能「不陵節而施」。

「相觀而善」,老師自己要有時時跟一切人事物學習的心境,才能帶動孩子「相觀而善」。

所以這些,都跟一個教學者的心境、修養有沒有到位,才能把這些方法用得更好、更純熟。

好,今天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敬祝 諸大善菩薩平安健康 順心如意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3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幸福人生講座 |
此分類下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二十五集)
此分類上一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二十三集)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