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十九集)
蔡禮旭老師 2010/7/10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1-001-01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hgVhKU-4sM
大家中午好,大家好!
上一次我們一起學習了韓愈先生的一篇文章《師說》。韓愈先生是我們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榜樣,他在那個年代,文化也是比較危急,他能夠義無反顧,捨我其誰,大力弘揚經典、古文,所以宋朝的蘇軾先生讚歎韓愈是「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他在唐朝,是我們文化承先啟後的一個關鍵的讀書人。
那文中也提出來,一個老師,他的職責,「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其實我們一看到這個句子,當父母的人說,哦,我不是老師,這不是講我。父母都是孩子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師,所以,要把父母的角色扮演好,得要把「君親師」的精神都能落實。「君」是領導,以身作則;「師」是文化的承傳、引導、教導,長善救失,這個是「師」的精神。所以當父母的,也要做到「君親師」。
那當老師的人,他自己也要以身作則。教育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是我們教學者自己沒有做到,才會效果不好。我們歷代聖賢,像我們孔老夫子,他真做到了,他的風範可以教化兩千五百六十一年,今年是兩千五百六十一年了。
而這個《師說》裡面也是提到,我們人生不可能沒有迷惑,有了迷惑,就應該就教於懂的人,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不要因為這個人比我們年輕,或者這個人比我們地位低,我們就覺得問他很恥辱。所以文中有說,「是故無貴、無賤」,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呢?「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現在大家腦海裡只有今天要考的東西,是不?我們上次上完,應該回去把它讀兩遍。讀了兩遍,這最重要的句子應該就比較印象深刻了,因為往往最重要的句子,讀起來都特別順。
所以要主動的去就教。而就教當中,能得多大的利益,其實不是聖賢人決定的,不是經典決定的,不是老師決定的,是我們自己誠敬的心,真誠恭敬的心,「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孝經》裡面說,至誠如神,至誠感通。
我們看到《德育古鑑》,兩百四十二頁。至誠的心,可以跟天地萬物相感應。我們看兩百四十二頁。
「王沂公曾」,這是宋朝的賢相。他的父親,「其父見字紙遺墜」。以前,紙非常的稀有,紙都是拿來印千古文章,所以古代特別重視惜字紙。一看到紙上面有字,就覺得要非常的恭敬,文以貫道、文以載道。所以他的父親看到這些字紙在地上,「必掇拾」,把它撿起來。「以香湯洗而燒之」,很恭敬的用香湯洗一洗,然後再拿去焚燒。看是一個小的動作,但是卻代表著他對聖賢人教誨的那份誠敬的心。
「一夕」,一天晚上,「夢至聖拊其背曰」,孔子到他夢裡,拍拍他的背。「汝何敬重吾字紙之勤耶」,哎呀,你這麼重視留下來的這些文化的教誨。「恨汝老矣」,哎呀,你年紀大了,現在再開始讀書可能晚一點了,「無可成就」。「當令曾參來生汝家」,我讓我的學生曾參,這是宗聖,傳《孝經》的宗聖,來生汝家,「顯大門戶」。
因為他恭敬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我們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福分,福田靠心耕。來,我們複習一下,心田大分哪三種?恩田、悲田、敬田。這個是至誠恭敬孔老夫子,恭敬聖賢。「顯大門戶」,就是他們家有大福報了。
所以,所謂「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甚至是「子孫保之」。有福的人,他後代子孫都很有福報,還一直祭祀他。我們在古聖先王當中,大舜,他孝道圓滿,孔子就讚歎他「子孫保之」,果不其然,四千多年之後,他的子孫都還在祭祀著大舜。我們了解到,古月胡,耳東陳,傅、虞、田姓、姚姓,這些都是大舜的後代。您的尊姓在黑板上的請舉手。來,我們掌聲歡迎這大舜的後代。傳了四千多年,他子孫都還很興盛。「大德者,必得其祿」,而且還「子孫保之」。
所以《大學》裡面講,「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不只是你經營事業,你能夠感來很好的員工、下屬,是用德行感,連子孫都是感應來的。所以《了凡四訓》說到的,「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孫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孫保之」,你沒有德的,一生就是敗家子。
我們前不久才一起學習《訓儉示康》,一個人很吝嗇,生的都是敗家子。鄙嗇之人,「鄙嗇之極,必生奢男」。為什麼一個人很吝嗇會生敗家子?因為一個人有錢又吝嗇,就「積財喪道」。旁邊很多很苦的人都餓得不行,餓死了,他視若無睹,人的良心被蓋起來了,人的德就折掉了。所以有德是念恩,有慈悲心、恭敬心。反過來,恩將仇報,沒有慈悲心,不恭敬,就是損德了。所以子孫也是靠德行來感得的。
有沒有跟大家講過《求子三要》?沒有,是不是?那這個就嚴重了,很重要的。《求子三要》,承先啟後嘛,要求個好兒子,是有方法的。求個好子孫。
「敦倫積德,以立福基」。其實我們從整個歷史長河來看,這些留名青史的聖賢,他的後代都是幾百年、幾千年不衰,那不就是因為他自己真正落實倫常,積了很厚的德,所感召來的嘛。另外他也留下了好的榜樣給後代學習了。
第二,「保身節欲,以培先天」。
「胎幼善教,以免隨流」。
有朋友看到這三條說,哎呀,我來不及了,孩子都大了。學東西不要只為自己,是吧?一看到這個,哎呀,還有人還沒生,趕緊去告訴他們。這一念心,你跟你的後代就有福了。人沒福就是只想到自己才沒福。
我們有朋友,他孩子比較大了,他才認識這個,走到哪,跟人家講《弟子規》講到哪。連剪頭髮,人家在給他剪頭髮,他就給他講《弟子規》。結果這個剪頭髮的還懷孕,聽他一講,開始給小朋友聽《弟子規》的讀誦。後來聽說,這個小姐說道,孩子生出來挺乖的。那請問,他有沒有功德?有啊,他盡心盡力,這個就是圓滿。量大福大。
第二點,這個也很重要,「保身節欲」。這一點,現代的人比較不懂,現在都相信西方的說法。其實人體它這個健康,人體它是協調的,它是很微妙的,在東方來講,叫做小宇宙,人體就是小宇宙,非常的精密。所以男子的精氣,它是可以,跟女子結合之後,它是可以變成一個人體。所以它不是只有分析,只有蛋白質,只有什麼東西而已,那個看得太淺了。所以我們現在都學這些東西,健康教育就是這麼教,那個都沒關係,就非常的縱欲。很多沒結婚的青少年都不懂,結果就因為不珍惜精氣,整個人身體垮掉。
講這個,我比較不在行,大家去看彭鑫博士,他舉的幾個個案。說一個二十出頭的學生,看起來就像一個老頭一樣,都有點禿頭了,身體非常不好,他就是不懂得養精蓄銳,消耗精氣從十幾歲就開始了。
所以說實在的,這些道理不懂,第一個,男人幾乎找不到壽終正寢的,統統都是夭折。我不是說大家,我是說假如不懂。第二個,生不出真正健康的後代。所以這裡提的非常重要,「保身節欲」,先把身體調健康,才能給孩子好的基礎。夫妻都是一樣,不要身體不好,急著要懷孕,要先把身體調好。「保身節欲,以培先天」。
第三,「胎幼善教」。所以諸位學長們,胎教前面還有兩個重點,有沒有?先有好的德行來感應好的後代,再來,還要注意先天,夫妻要把身體給弄好。再來是胎教,還有三歲以前的教育,一千天左右。那孩子一生出來,大家應該都看過,剛出來的孩子那個水汪汪的眼睛,看什麼好像都很敏銳。他雖然不會講話,他都在學習了。所以這個時候,母親的風範就很重要。他跟母親特別親密,包含家裡的人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他都在觀摩,他都在效法。所以真正仁慈的父母、長輩,一定給孩子做出好榜樣來。這三年的根基一紮牢,哪怕社會風氣不好,他也不容易隨波逐流,因為他根基立得穩。
所以現在很多人很擔心小孩教育,然後就開始打聽,哪裡有什麼學校,急得半死。好像沒有一個好學校,他孩子就沒救了。大家想想這個邏輯對不對?影響孩子最大的,第一個是家庭啊!我們現在有時候思考,捨本逐末,捨近求遠。現在社會風氣不好,還是有很多孩子教得好啊,為什麼?他父母的身教很好。
而且說實在的,今天我們在那裡非常的擔憂、慌張,能找到好學校嗎?人一驚慌的時候,判斷力都不夠,他抉擇就會下錯;反而心很篤定、很誠敬的時候,好的緣都會來。可以認同哦。這種情況,在所有人生的抉擇裡面,都可以體會得到。
比方選書,你心很靜了,有判斷力去選好書來看,去選好的朋友來交,很慌張的時候就會選擇錯了。比方說選對象,我們閩南話說,「揀揀揀,去揀到賣龍眼的」,你很慌張就亂選了。所以很急躁決定的事,後悔的非常多。反而人能夠定得下來,誠心,從自己給孩子做榜樣。發一個心願,一定要把我的孩子教成聖賢人,來為往聖繼絕學,為社會出力,這一念心就是福報,大福報,可能孩子很多好的緣分就慢慢接上。所有的緣分,都是人自己的心去感來的。
所以我們看到王曾先生他的父親,誠心、恭敬心,感來他們家族的興盛。「果生沂公,因名曾。狀元名相。」考上狀元又是名相。
所以,接著文中講到,「此事,文昌《惜字文》」,文昌帝君的《惜字文》,「特引勸諭」,特別強調這個惜字紙。
「中復載瀘州楊百行,坐經文而舉家害癩」。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楊百行居然坐在經書上面,結果舉家都害了癩病。我們要了解,聖賢人都是因為經典的教誨,才成就他的道德學問,進而利益百姓,所以「經」是聖賢的母親,怎麼可以不尊重呢?聖賢由經典的教誨而來。所以我們看到經典,就像看到聖賢一樣的恭敬。
「昌郡鮮于坤,殘《孟子》而全家滅亡」。不尊重《孟子》這一書,感來不好的果報。
「楊全善,埋字紙而五世登科」。他們家這種珍惜字紙、珍惜文化的態度,後代五世都考上進士。
「李子林,葬字紙而一生顯官。雖不及細詳事實,大略皆昭昭果報云。」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好,接著我們看下一個故事。講到,「宋淳祐中,南昌先聖廟」,南昌這一個地方的孔子廟,「傾圮」。「知縣李純仁作新廟於縣南」,這個廟已經舊了,就蓋了一個新廟在縣城南方。「往移夫子聖像」,要去把夫子的像移到新廟裡面來。「十餘人舉之不動」,聖像比較重,舉不動。
「一士子在旁戲曰」,這個「士子」是指讀書人,在旁開玩笑,說「是之謂重泥」。因為夫子是字仲尼,他拿夫子開玩笑,講了這種話。結果這個縣官當然是非常的嚴肅,「李令」,李縣長,「正色責之」。這一個讀書人自己也覺得不妥當,「其士惶恐而退」。
「至夜」,到了晚上。「忽被陰司追至一官府」,被當官的追到官府裡面去了。「曰:汝何敢慢侮先聖,決杖二十」,打他二十大板。「及覺,如痴人,自是便不識一字」。
這個是對至聖先師孔子無禮,有損他的福分。所以誠敬能得大利益。輕慢、輕浮,甚至於是毀謗古聖先賢這些教誨,那得的果報也就很不好了。在很多記載當中,都有對經典非常恭敬,常常禮拜經典,最後智慧大開的例子,也很多。
所以我們學習,一定從真實心中去求。至誠恭敬一定可以跟聖賢人,所謂「神交古人」,聖賢人冥冥當中,都會保佑我們。
而我們在求學的過程當中,最好的榜樣就是孔老夫子,我們學儒就學孔子。這句話,我們好像第一節課就跟大家共勉之了,是吧?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呢?應該這句話聽到要很親切才對呀。假如馬上覺得很親切,代表這句話從第一節課就放在心上,是不?不只放在心上,遇到任何事情,都會想:孔子會怎麼做?那這個時候整個心境就不一樣了。我要學孔子,這句話應該怎麼講,這件事應該怎麼做。
我們真的有這個心境,三個月保證學問提升一大半,絕對旁邊人都會覺得:你最近不大一樣,有這種君子之風。你們好像不大相信?保證有!為什麼?因為標準是聖人,再怎麼差也有君子之風,是吧?但是一定要守住這個原則,時時都以夫子為榜樣。所以夫子的學習、夫子的教學、夫子承傳文化的行持,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現在要學習傳統文化,要弘揚傳統文化,一定要把夫子這些榜樣印在心上,拳拳服膺在心上,好好效法。
那夫子是如何學習的,是如何教學的,是如何承傳文化的?我們接著翻到第七頁(《古文讀本第一集(修正版)》第八頁)。我們以《論語》裡面的經句,來體會夫子的這些風範。
我們談的是「論學習」,我們要弘揚文化,要教導我們的孩子,以後有學問、有智慧、有道德,那首先我們自己一定要做出好學的榜樣出來。我們自己要是好學生,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學生才會是好學生。
我們看到第一句,這個編排是依《論語》的整個順序,從第一篇開始編起。第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雖然是短短的一句經文,但這句經文其實都包含著,整個學習的精神、學習的次序,都在其中了。我們看這每一個字,都很有含義的。
第一個字,『學』而時習之,整部《論語》從「學」開始談起。其實人只要學習了,他就能有智慧了,他有了智慧,他就能夠利己,又能夠利人,那他這一生就會活得很有價值了,這個就是學習的目的。
我們從幼兒園、從小學,一直這樣在學校讀書,我們了不了解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假如沒有讀經典,我們讀書讀了十幾年,讀書志在考試,是不?就是寫在考卷上而已,那個是學習的枝末了。
真正學習,就像《大學》講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能明德,「明德」就是《三字經》講的,「人之初,性本善」。能「明明德」,就是恢復自己的本善,這個就是學習最重要的目的。恢復了本善,就成就自己的智慧了。「在明明德」,這是學的目的。自己覺悟了,進而,「在親民」,這個叫覺他。自覺覺他,這是人生的意義啊。把自己的覺悟,跟覺悟他人、幫助他人,做到盡心盡力、圓滿,叫「止於至善」。
所以讀經典很好,一句話,你人生就清清楚楚了。我以前還沒開始讀經,光是想這個人生要幹嘛,都不知道想了多少時間,就是沒想明白過。所以讀經太重要了,這是古聖先賢的智慧跟人生的經驗。
孔子曾經說,「吾嘗終日不食」,一整天沒吃飯。「終夜不寢」,整個晚上沒睡覺。「以思」,就在那裡想,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結果想啊想啊,還是沒想明白。「以思,無益,不如學也」。這個「學」其實就是打開經典,從古聖先賢的教誨當中,就能得到很多人生的啟發。
所以我們的人生,以我個人來講,活了二十多年,糊裡糊塗,不知道方向在哪裡。終於打開經典,得到老祖宗的慈悲、恩澤,才慢慢把方向搞明白。所以「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人不讀經,人生真的是渾渾噩噩,迷迷糊糊,甚至於是是非、善惡、邪正都分不清楚。
所以我們了解到,學習是覺悟,學習是有智慧之後能去幫助人,是恢復我們的本善、德能跟智慧。所以《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開頭就說了,我們人生的目標出來了。很重要一點,認識自己了,「我是有本善的」,人真正清楚這個真相,他就不會沒信心了。
在我求學的過程當中,我感覺,遇到有信心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比較沒信心,比較消極。所謂的那些有信心的,其實仔細一想,叫狂妄、自大。
而且,在這個時代,人喜歡攀比,比來比去。人家那個頭髮這麼黑,我有點黃;人家那個眼睛這麼大,我這麼小;人家那是雙眼皮,我是單眼皮;人家身高一百七十六,我身高才一百六;人家是大學畢業,我才怎麼樣;人家先生賺錢賺這麼多,我先生賺那麼少。全部比來比去,你說還有誰有信心?都是生活在別人的眼光當中。所以我們把信心交給誰了?我也不知道,因為我不知道你們交給誰了。
人一沒有信心,遇到什麼事情,很容易氣餒,很容易退縮。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打敗我們,只有一個人會打敗我們。自己的消極,自己的這個沒信心,不知道耗了我們多少時間跟精力。你假如有信心,「好,做!」哪有時間去胡思亂想,否定自己?
我現在說起來是挺輕鬆的,其實我以前也是很沒信心。常常還要去問別人,問同學:你覺得我這個人怎麼樣?同學看看我:你是要聽真的還是假的?大家想一想,要聽真的還是假的?聽真的,心臟要不錯,不然聽一聽,心臟跳得太厲害,不行。有時候我們活著活著,喜歡聽假的,不喜歡聽真的,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實話。
然後,同學還有拿那個心理測驗給我做。做完成績出來:你得五十分,它說你的個性很像老虎型的;你得七十分,你的個性很像無尾熊型的;還有說你個性很像孔雀型的。不知道馬來西亞有沒有一個心理測驗說,你的個性很像大犀鳥型的?
結果做完測驗,拿著這個結果,還很高興跑去跟朋友講,我個性很像孔雀,很像無尾熊。大家從這裡去思考一下,人沒有祖宗聖賢的經典,會活成什麼樣子?會活得像畜生都可以高興半天。沒有一個效法的對象,居然已經到了什麼程度?跟畜生比得高高興興的。所以經典是開慧眼,不然真的人類是愈活愈倒退。
我比較幸運在哪?我是讀經了以後,才去師範學院讀書。哪一些恰不恰當,我能判斷。假如是高中畢業上來讀大學的,他們就不一定能判斷出來了。因為現在的風氣叫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都是新的理論來了。結果我一看,把我嚇壞了。那個理論從哪裡來的?拿狗做實驗,拿貓做實驗,拿老鼠做實驗。做出來的結果寫成一個理論,拿來教誰?人。請問大家,會教成什麼?教成狗,是吧?教成狗不錯了,為什麼?你是拿狗的目標來教,他一不小心,就狗都不如了嘛,是不是?你拿聖人的標準,他最起碼還像個賢或君子嘛。你拿狗?
所以大家這麼一思考,現在的孩子不孝父母,行為這麼叛逆,知道問題在哪?你拿的理論是狗跟貓的實驗教他嘛,又沒有拿《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那怪不得孩子啦。
所以,我們是抱著報恩的心來讀經。沒有古聖先賢的經典,我都不知道我現在活成什麼樣子了,甚至於還有沒有活著,都是個大問號了。不懂道理,把福都給折掉了。
所以,「學」,《三字經》講的,「人之初,性本善」,「三才者,天地人」,要學著成就德行,就像天地一樣的無私、奉獻。「大學之道」,就是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以前讀書人思考,都是怎麼樣利益天下,那學起來,心胸、格局都不相同。我們現在一學,「我的分數要多少分」,愈學,那個心胸都小了。
所以,我們在學校教書,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個「學」,是要學做聖賢,學做三才,學得可以讓人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說「哇,志向這麼高遠。」每一個人都能接受,是他有沒有遇經典。我們自己想一想,假如我們六歲就開始讀經了,我們能不能接受這些教誨?你們怎麼沒什麼反應?你們要對自己有信心,OK?真的,我們二十幾歲,一真的有師長講解了,「哎呀,這麼好的東西」,哪有人不接受的?
而《三字經》也告訴我們,「苟不教,性乃遷」。我們沒有接受聖賢的教誨,染上了習氣,染上了很多的欲望,慢慢德行就開始退了。曾經我們問大學生,你是大學的時候德行好,還是小學的時候德行好?他們說小學。「學」應該是愈學愈有德行,怎麼愈學愈後退了?
孔子是榜樣,「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才是對的,這學對了。我們看現在很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還有十幾歲的初中生來學習。他們假如把孔夫子一生的智慧,在這個時候就好好紮根,那不得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
這個話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哎喲,我都五十了,都六十了」。你看,人這個自卑的心、消極的念頭,常常都會冒出來。所以這個「學」,從那裡下手?從起心動念,從根本修,時時保持正念,保持積極。我六十了,好啊,有開始都不會太晚。而且保證你用功,以後歷史都會寫下來。「若梁灝」,《三字經》講的,「八十二」,他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對大廷,魁多士」,你看一個八十二歲的長者,站在朝廷當中,人家對他肅然起敬,他樹立榜樣,百折不撓,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之前在廣州,有一個傳統文化的基礎課程,上課四十五天。有兩位賢伉儷,都七十幾歲了,是一個企業的創始人,那企業還經營得非常好,員工都有六千多人。兩個老人坐在第一排,在那裡四十五天,目不轉睛的學習。聽說後面看到他們兩個的背影,都不敢打瞌睡,都覺得慚愧、汗顏。老人還一起掃地、洗碗,都是衝在前面,不落人後,教化了所有這些晚輩。
所以現在這種傳統文化班,都是三代同堂,老中青一起學。老者帶動所有的晚輩,那年輕人學也很好,刺激我們這些中年人。所以確確實實,有開始都不會晚,而且只要自己真正下決心,用心,自己會有成就,也會啟發很多晚輩跟有緣的人。
那《三字經》告訴我們,「苟不教,性乃遷」,我們就很清楚,學習最重要的,去掉習性。俗話講的「撥雲見日」,這個「日」就好比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本善、明德,它是被這一些陋習給障礙住了。所以學習最重要的是放下習性。很多人對這個學習會覺得,哎呀,學很多,愈多愈好。《弟子規》告訴我們,「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愈學愈傲慢,好為人師,就不得學習的利益了。
所以從這裡我們了解到,學習是放下的過程。你說,學習要仁慈啊?沒錯,一個人自私自利放不下,他能仁慈嗎?所以要放下自私自利,仁慈心自然就生起來了;放下虛偽,真誠心就現前了;放下傲慢,平等心現前了;放下染著,清淨心現前。一個人欲望很多,貪求一大堆,每天都困在這些欲望裡面,他怎麼可能會有智慧?「欲令智迷,利令智昏」。一個人一直在追求欲望,就好像吸白粉一樣,都有點中毒了,有點魂不守舍。只要是要去滿足欲望了,精神百倍;只要沒有辦法滿足,就快不行了。
所以我們從《三字經》了解到,「苟不教,性乃遷」,去掉習性。《大學》也告訴我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這一段話都是讓我們了解什麼是本,什麼是末。齊家是治國的本啊,我們自己家庭都亂七八糟了,怎麼去利益社會呢?「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又是齊家的本。什麼是修身的本?「誠意、正心」。一個人怎麼誠意正心?要從「格物、致知」下手。
所以我們看,這個經典一對照,都明白學習的重點在哪?革除物欲、革除習氣。把這個貪著的心,把這個瞋恚的心,要把它收回來,變成「誠意正心」。所以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們的心都被這些外在的欲望所迷惑了,現在收回來,找回我們的誠意正心,我們的本善,這個是學習。
而這個「學」,學經典。而學習的次序,第一個,首先要有信心,相信經典,相信自己。有朋友就講,我是很相信經典,但是我不相信自己。每一個人都有他一套邏輯,不過好像不是很合邏輯。大家再想一想,「我相信經典,我不相信自己」。《大學》打開,第一句話是什麼?「在明明德」,你說你相信「明明德」,然後不相信自己。《三字經》一打開來,「人之初,性本善」,你說你相信《三字經》,不相信自己。
所以我們在這個學習的道路當中,有一個態度非常重要:隨順聖賢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隨順自己的想法。隨順自己想法了,那我們本來就沒有智慧,再順著自己,不就是不進則退了嘛。
上一節課我們好像有找來「垃圾車」,是吧?是不是把以前錯誤的想法,統統打包了嘛。難怪大家這個禮拜氣色很不錯,人煩惱少了,身心愉悅,煩惱輕,智慧長。
所以學習的次序:信、解、行、證。這個「學」,就是相信聖賢人的教誨,進而去學習他們的教誨,就是深入經典。信解,都在這個「學」字當中了。
接著,『時習之』。這個「習」字,我們一開始講到,學習是學覺悟,是學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我們就很清楚,這是學習的目標。有了目標,我們要朝著這個目標過去,它有一個路徑、道路,才能走過去。所以這個「習」字就是路徑,就是道路。這個「習」字就是實踐,效法經典,效法聖賢,學一句,做一句,這個叫「習」。
大家看這個「習」字,上面是個羽毛,下面是個白。因為那個鳥,小鳥學飛,牠首先得要拍拍翅膀,翅膀一張開來,肚子就露出來了,白白的毛。所以就強調學的東西一定要去實踐才行,這個是「習」字。
而這個實踐,實踐在哪裡?實踐在我們的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人有這樣很正確的學習態度,他每學一句,他會去思維:我在工作當中應該怎麼用,我在生活、我在處事的時候,應該怎麼落實。他不會學是學,生活是生活,工作是工作。假如沒有這個正確的認知,愈學愈執著,他不會活用。
比方說,「居有常,業無變」,那我們想到這一句話,在家庭怎麼落實?在工作怎麼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怎麼去落實?其實,人假如沒有「常」,他的心是定不下來的,他生活沒有規律,亂七八糟的。心都定不下來了,家業跟事業能好嗎?不可能。一個人很有規律了,心定下來了,他才有智慧,他才能從容去處理他家庭、事業上的問題。這個「常」,含義就很廣泛了。
比方,一個人健康,要不要「常」?現在太極拳、八段錦,很多健身的方法,我敢跟大家保證,每一個人最少可能懂兩到三種以上,還有懂十幾種的,可是身體還是不好。為什麼?「常」啊!這些健身也好,學問也好,要真得利益,他一定要有恆心。包含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你沒恆心沒法教。做沒兩下,父母原形畢露,沒有「常」,教不了。甚至於「置冠服,有定位」,這也是「常」。沒有這些「常」,沒有這些規矩,人隨時隨地都是慌張的,心是亂的,成不了氣候。那我們這個「常」字很重要。
我們晚上十點睡覺,早上四五點起床,「常」啊,孩子就學到好習慣了。這些生活的好習慣,真正給了孩子,不知道幫他省了多少醫藥費。生活沒有「常」、沒有規矩,吃再多營養食品都沒用。現在營養食品可多了,生活不正常,腸胃都不吸收,那叫浪費國家糧食。我講得有點心虛了。要把經絡調好,多運動,經絡一通暢,氣血就好,吸收也會好。所以每一句,我們學的時候,如何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大家覺得我最近氣色怎麼樣?我最近比較乖,每天都運動。
好,這個是「習」字。所以學問重在力行,能力行一條,就得一條的利益。縱使讀了一百本經典,都沒有落實,毫無利益,而且還有害處,「長浮華,成何人」。
所以有一個比喻講,真龍得一滴水,可以遍灑宇宙。這個意思,真龍是什麼?德啊。一個人真正把,比方說,他聽到孔子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從此以後,對自己要忠,對別人要忠,對一切人要寬恕,要體恤,要如其心,設身處地,請問大家,這一句教誨,對他的人生會有多大的利益?不只他的德行會一直上去,他身邊的人,都會被他感動,「這麼體恤,這麼盡心盡力幫助我們。」這個叫「得一滴水」。這一句經句化成了他的存心了,從此以後,都是忠恕待人,「遍灑世界、遍灑宇宙」。
泥龍,用泥做的龍,泥龍終日泡水中,好像很多水很好,經典很多很好。請問泥龍泡在水上會怎麼樣?那就化掉了。它沒有辦法給世間降甘露,因為泥龍,叫自身都難保了。為什麼?它被自己的習氣都困住了,它怎麼去幫助別人?
所以這個「習」字,對於學習傳統文化是非常關鍵的。
再來,還有一個學習的關鍵點,就是這個「時」字。我們有去實踐了,請問實踐多少?請問保持多久?學了,可是進進退退,還是很難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中庸》裡面開頭第一段就說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我們的起心動念,這個心念能夠時時依教奉行,照聖賢的教誨去做,那他不只能保持他的學問,他還能提升他的學問。
但是,假如不能夠時時保持,那我們就很熟悉一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這個進退,我們自己學習的力量,能不能抵得過後退的力量?一個人在學,不代表在進步,只是可能退步得不嚴重,是不?要想進步,那得要加緊用功,得要下決心。
比方,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我們一天起多少個念頭?算不清楚了,有沒有人去計算過?沒有。打個比喻,比方一天十萬個念頭,當然不止了,比喻啦,OK?請問大家,好的念頭佔多少?有沒有佔一半?假如沒有,我們雖然在跑步,還是在往後退,只是退得比較慢而已。以前退得快,現在退得慢。要時時保持到,正的念頭超過不好的念頭,慢慢到幾乎快沒有不好的念頭了,那學問快成就了。所以這個「時」字就是一個重點,我們得要保持。
這個保持,當然,時時要觀照自己的心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正念現前,邪念自然它就污染不上。所以,「聖狂之分」就是在這個一念之間,保持好自己的正念。其實這個道理我們懂不懂?知道,好像還是不容易。
又想到,古聖先賢講的一句話,「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這個是幾百年前的聖賢人說的,那我們學習,叫學貴自知,我們有自知之明,才好學,不自欺。我們現在多久不讀書面目可憎?所以我們清楚這個情況,書一放下,就面目可憎了。所以清楚我們自己的狀況,那絕對要精進不懈怠,才能保持。而且不要浪費時間,不要胡思亂想,一有空,馬上經典拿出來讀誦,愈讀愈熟,烙在腦海裡、心裡,一遇到情況,馬上可以提起正念,這個都要靠下功夫。「讀誦受持」,這個待會兒都會講到,孔子的學習的經句都有。這個時候,時時能提得起來,才能演得出來,做得出來,「為人演說」。所以我們彼此共勉,精進聽經、讀經,都不浪費時間。
工作是不是學習?不能說讀經才是學習,工作不是學習,那不行,那又變成一個執著了:打開經典才叫學習,跟人家講話真浪費時間。那你愈學愈孤僻,愈學愈清高,愈學愈傲慢,那不行了。遇到人,遇到事情,就是在勘驗我們學得怎麼樣,學的東西能不能用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
所以工作也是用功。生活,在家庭、在跟親朋好友相處,統統是在用功,功夫才會不斷。不然我們一學習執著了,一定要聽經、讀經才是學習,一邊在跟人家講話,人在魂不在,都在那裡想:真是的,話這麼多,浪費我聽經的時間。那我們的真誠在哪裡?當下很真誠跟他談,馬上可以感覺到他的需要,趕緊把《論語》、把《弟子規》介紹給他。多把經典介紹給人,得聰明智慧。不然愈學,執著愈多,智慧開不了。
所以這個「時」就是時時保持正念,時時保持在學習的狀態。您假如睡覺的時候也在讀經,Congratulation!恭喜你,你的狀態不錯,這是學問得力的表現。
而這個時時保持,在《中庸》裡面,很強調一個態度:慎獨。「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其實為什麼一個人在自己獨處的時候,很明顯可以看到自己的問題?因為都沒有人看到嘛,就開始就鬆懈了,襪子該怎麼,習性全出來了。所以慎獨才是真功夫。任何人都沒有看到我們,我們完全依照經典做。
但是假如學成,有人在的時候是一個樣子,沒人在的是另外一個樣子,那就愈學愈虛偽了,就變偽君子了。告訴大家,你假如給一個人說,你是偽君子,他會不會承認?他說你才偽君子呢。所以學習也有誤區,學到最後,都學個樣子給人家看,那就不妥當了。
所以在《論語》裡面講到,「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這個是學生問孔子,讀書人,怎麼樣「在邦必達,在家必達」?結果孔子就反問學生,那你覺得什麼叫「達」?結果學生回答:他在家鄉裡面,人家都知道他;在這個國度當中,人家都知道他。孔子說,你這個不叫「達」,這個叫有名氣,叫「聞」,不叫「達」。
那學生接著講了,夫子,什麼才叫「達」?「質直而好義……」所以從這些教誨,我們就感覺得到,學習不從心地上去觀照,很難真正得到真實的學問。「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我們看到,「質直」,其實就是他的本質非常的正直、誠懇,而且處世,時時都是道義的存心,「質直而好義」。那這個「義」,五倫十義,他一定會盡心盡力他的本分,有情義、有恩義、有道義。「察言而觀色」,他很通達人情,這樣他才懂得怎麼去安慰人、怎麼樣去引導人。他體恤人情,才好跟人家引導,跟人家講道理;他假如不通達人情,哪怕他懂很多,都跟人家格格不入。而且跟人相處,「慮以下人」就是能下人,非常謙虛恭敬。就像夫子一樣,「溫良恭儉讓」,溫良就是正直,有道義,恭敬待人,謙卑待人。
所以,沒有夫子講這些話,可能學生對很多道理,都還沒有辦法很深入。因為人還是比較容易看表面,「哇,這個人名氣很大。」所以接著夫子講到,「色取仁」,這個「色」就是他的外表,他很刻意的表現出我是仁慈之人,給人家看。其實他私底下的行為,是跟仁慈相違背的行為。
比方,今天一個人在做公益事業,做公益事業好不好?大家放心,我的問題不會太難。你看,做公益事業,在做弘揚傳統文化的事業,一接到電話,非常客氣,對人非常親切,有問必答,有什麼需要,他盡心盡力去幫忙;電話一放下,跟同仁吵架。真有哦。那你說他在道中嗎?不在道中了。好像演給別人看的都很好,自己關起門來,不能看。
我們比方說恕道,恕道是夫子處世重要的指導啊,要有恕道。我們想一想,一個人跟朋友親得不得了,然後兄弟姐妹,他理都不理。你說兄弟姐妹受不受得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嘛。一個家庭是這樣,推而廣之,在一個單位裡面,你對外面的人那麼好,對裡面的人這麼不好,誰受得了?「色取仁而行違。」
可是麻煩麻煩在哪裡?他還不承認,「居之不疑」,「我挺好的,你看我多熱心。」所以我們學得怎麼樣,不要問外面的人,不準。問誰?問自己,那是有功夫的人才問自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問最近的人,身邊最近的人。有結婚的,問另外一半最準。學了之後,人家有沒有愈來愈歡喜,就知道了。還是愈學人家愈不認同,那可能就不妥當了。
好,所以這個時時保持,我們得在一切時,甚至對一切人的時候,都是一樣的態度。《大學》講的,「誠於中,形於外」。
這個『學而時習之』還沒講完,我們下一節課繼續跟大家再來一起探討,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