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
我們上一節課主要談《陳情表》,談《八德故事》裡面孝的「緒餘」。今天一開始,我們接著看《論語》裡面談到孝悌的教誨,在我們《古文讀本》十六頁(《古文讀本第一集(修正版)十七頁》)。提到這個孝悌,我們很熟悉一句話,「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堯舜傳下來的道統,其實都是闡明孝悌的德行、道理而已。為什麼孝悌這麼重要?我們看到《論語‧學而第一》第二章這段經文,我們來看一下: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個經文事實上每一句,其實含義都很深遠,所以我們不只是看到這些文字而已,文字背後的義理,我們要用心去體悟。有子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而且跟孔子長得很像。所以祭祀孔子的時候,請有子上座,因為他跟孔子長得特別像。當然,跟孔子特別像,「相由心生」,修養應該也是很不錯的。
而我們看到經句一開始就說,『其為人也孝弟』,這個人做人處世非常有孝悌的德行。我們想到《弟子規》開頭就說,「弟子規,聖人訓」,《弟子規》是孔子、孟子,古聖先賢傳下來的教誨。而這些教誨當中,都是談做人,而做人當中最重要的首先就是「首孝弟」。而我們應該是第一節課有跟大家探討到,這個孝是德行的根本,「德之本也」。而且是孝心開,百善皆開。
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我們上次畫了一個圖:根是孝,悌忠信是本,禮義廉恥是枝幹,仁愛和平是花果?大家的表情好像沒有聽過,這是很正常的。一般統計要聽二十一次才會記住,才聽第二次不記得,太正常了。
所以,孝悌是人的根,忠信是本,禮義廉恥是枝幹,仁愛和平是花果。這棵果樹,就好比是一個人的人生來比喻,它要開好花,結好果,得從根本好好的培養它。我們之前也跟大家探討過,「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悌是從孝心流露出來的德行,忠亦如是。一個人能盡忠於父母,他才能盡忠於他人。他連父母對他的期許,他都吊兒郎當了,他怎麼再去為他人盡忠?不可能。忠是「親所好,力為具」,都是從孝當中流露出來的德行,孝心開了,他各種德行也會開。
我們看到,這個孝悌忠信,很重要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冷靜去看,其實所有的教誨,都不外乎這五倫八德,不外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看這一段經文,他抓到了修身是本。而怎麼修身?孝悌是修身的根本。所以《大學》裡面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老祖宗修養自己,成就自己的家庭,成就自己的人生都要把根本先找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自己的學問才能成就,自己的家道、自己的事業才能成就。根壞掉了,這棵樹鐵定是死了,哪怕它現在看起來很漂亮,撐不了多久。
我們看到這個經文裡面講,『其為人也孝弟』,這個「孝弟」就是抓到修身的根本了。『而好犯上者』,這個「犯上」是指在家庭當中。他有修身的基礎了,他能齊家。一個人孝悌了,孝順父母,恭敬長輩,他不可能對他的父母跟長輩無禮。『而好犯上者,鮮矣』,這個「鮮」就是很少,其實意思就是不可能。他有孝悌的存心了,恭敬長者了,不可能冒犯、忤逆他的父母跟長輩。這個再延伸,就是他不可能去忤逆他的師長。這個是在學校,不可能忤逆師長。延伸到社會團體,他不會忤逆他的領導,忤逆他工作裡面的長者。
所以我們看到,為什麼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特別重視家庭教育?因為一個人處世待人的態度,是從家庭當中形成的。大家感受一下,這「孝悌」二字很微妙。在家是對父母,對兄長;到學校是對師父,對師兄、師弟;到單位去,他不管學哪一門技能,他到哪一個行業,他跟著這個師傅學,還是待他就好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恭敬,跟著他一起學這一門技能的,那也是他的師兄弟。都是「孝悌」二字,延伸到學校,延伸到社會團體,都是一個家道的延續。而人真正能孝悌存心了,他走到哪裡,真的把所有的朋友當兄弟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對他有恩的領導、長者,他像自家的長輩、父母一樣的回報他的恩德。
諸位學長,我們現在講到這裡,感受到這種心境沒有?很難感受。可是我們看我們父母那一輩,可以感受得到。我們父母那一輩可能,比方說他學剪頭髮,他學修汽車,他們很可貴在哪裡?能力有了,常常都去看望教他的師傅,給他送好吃的,送好穿的,一輩子都不忘這個恩,這是有孝悌基礎。像我們現在年輕人,一學會了怎麼樣?好啊,終於學會了,馬上對著幹,跟他搶生意,是吧?所以有孝悌存心,感恩、恭敬,終身保持不失,他立住了做人的根基了。不忘恩負義才有根基,所以在家庭裡面,不可能冒犯他的長上。
而一個人不冒犯長上,『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這個「作亂」就是在國家、團體裡面搞破壞,作亂,這個是指,在一個國家天下當中,他不可能作亂。因為他已經有尊重、恭敬的態度了。他的心境,就好像我們想一想,今天父母長輩有錯了,我們只有一個心境,「親有過,諫使更」,為父母長輩好,只有這個目的;「怡吾色,柔吾聲」,想盡一切方法,非常柔軟、恭敬、善巧方便的,去協助父母、長輩改過。有沒有哪一個兒子很有孝心,父母做錯事了,然後這個兒子說,好啊,把他廢了,我跟他斷絕父子關係?有孝心的人不會這麼幹的。
所以,真的有孝心、恭敬心,有忠誠的人,他怎麼可能會作亂呢?他把父母視作一體,把領導也是視作君父,一體的態度,就像《孝經》裡面說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時時刻刻都想著,我怎麼協助我的君父,我的領導,盡心盡力。連離開朝廷了,都還在那裡想,怎麼樣善巧的提醒領導人,他的問題在哪裡。領導者有好的理念,不斷的協助他、輔助他;有不對的地方,怎麼樣去匡正、輔正他。所以,其實這一句話裡面,都已經提到修身、齊家、治國的道理,都在孝悌的德行上。
現在整個社會說找不到忠臣,都是犯上作亂的人,問題出在沒有孝子。所以沒找到根,怎麼也解決不了問題。就好像一棵樹,問題在根上,然後出來的葉子、果實不好,我們就想方設法在葉子、果實上處理,怎麼處理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得從根上解決。
而社會出不了人才,家庭也很有責任啊。一個人德行的根基,從家庭紮好的。所以《三字經》特別告訴我們,「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過啦;當然,「教不嚴,師之惰」。父母、老師都有責任把孩子教好。這裡提到「君子務本」,一定要抓到德行的本、做人的本,「本立而道生」,他的學問、道德,他的家庭,才能夠立得住,才能承傳下去。
所以『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而且,我們其實處世待人,都要行仁道,仁慈待人。而一個人仁愛心的根,也是從孝悌當中延伸出來的。他連父母、兄長都不愛,他怎麼可能會去愛別人?
而我們中國人,我們這個民族,特別重視教育,而教的最重要的就是教孝悌,就是教仁愛,所謂「愛的教育」。整本《論語》,提仁愛提了超過一百次。而仁愛的根我們也找到了,就是在孝悌上。好,這個是有子給我們有關孝悌的一個教誨。
再來,是第二個:
【孟懿子問孝。】
在孔子那個時代,孔子是魯國人,魯國那個時候已經被三家大夫掌了權,反而君王比較沒有權。三家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這三家專權。我們講到專權,就提醒我們,「其為人也」不孝悌了,所以才會犯上。這個孟懿子,他的父親臨終的時候就交待他,要跟孔老夫子學禮,所以他也是孔老夫子的學生。因為他的父親曾經有一次不懂禮,做出來讓人家很羞辱的事情,所以他終身很難受,趕緊交待孩子要跟孔老夫子學禮。
而孟懿子問孝的時候,孔子說,「無違」。
【子曰。無違。】
【樊遲御。】
『御』是駕車,樊遲駕車載著孔老夫子,結果孔子回答孟懿子「無違」,接著樊遲駕著車載孔子,孔子就問他:
【子告之曰。】
告訴他:
【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結果樊遲這個學生說,什麼意思?
【何謂也。】
在這裡,我們看到孔子跟學生的互動,是孔子主動問樊遲:我剛剛說「無違」,你知道什麼意思嗎?樊遲說:不知道。
這個也提醒我們,樊遲當學生,好不容易跟著夫子出去,遇到一個機會,他的同學孟懿子問孝的道理,這麼好的機會,是學習的一個難得的因緣,結果這個樊遲連問也沒問,不懂算了,就不懂了。還得孔子主動的問他,你懂了沒有?所以《弟子規》告訴我們,「心有疑,隨札記」,每一次學習的機會都很難得,一有不懂,記下來,趕緊請教。所以「學問」、「學問」,要學著主動問。假如不主動學習,常常在孔夫子旁邊,還幫孔夫子駕車,每天還陪著,能不能學到東西?還學不到。所以這麼好的因緣,他當面就錯過了。
而我們現在,其實有疑問主動請教發問,這個習慣沒有養成。我們想一想,我們都不主動問,請問我們的孩子會主動問嗎?我們時時要想到,哪一些好的習慣我們養成沒有?教育最重要是身教哦!我們常常在那裡,「你要好學,你要好學」,都是要求孩子的,不是要求自己的。要求學生,要求孩子,自己不做,會形成學生跟孩子不服氣,「你都不做,只叫我們做。」可是我們先做了,這個德行就像一陣涼風吹過去,孩子很容易接受的。
結果這個樊遲不知道什麼意思,孔子就講了: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其實就是最強調的,要守住為人子的規矩來侍奉自己的父母。你說,那『生,事之以禮』是什麼意思?怎麼做?其實我們學過《弟子規》之後,再來看這些《論語》的句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怎麼「事之以禮」?「父母呼,應勿緩」,這才是禮敬啊。「父母教,須敬聽」,這都是「生,事之以禮」。「父母教」,講我們一句,我們頂九句,「一言九頂」,這個就有違了,違逆父母,不是「無違」。「父母責,須順承」。而且是「冬則溫,夏則凊」,這個都是事之以禮。這麼去做了,父母一定會非常的欣慰、歡喜。
『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都能照禮行事,那父母生的時候,非常的欣喜有這樣孝順的孩子;而他往後的大事,生死大事,他知道孩子一定會盡心盡力去操辦,以至於都能夠「事死者,如事生」,「祭之以禮」。
而這個祭祀,其實不只是展現了兒女、子孫的一種孝思,更難得的,是把這個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心境,傳承給了後代了。所以我們這個民族為什麼可以綿延五千年不衰?跟孝道,跟重視祭祀,緬懷祖先,飲水思源,有很大的關係。連祖先都不忘,怎麼可能會忘了自己的父母?
所以這個是《論語》裡面「為政篇」教導的孝道,「無違」。所以我們要做到「無違」,也是時時依照《弟子規》的教誨,依照禮的教誨。這個禮其實就是天地之序,人與人當中很自然的道理,自然的一個倫常,都包含在這裡面了。
再來,下一句是: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和顏悅色來侍奉父母,是不容易的。我們剛剛講的「無違」,都是「生,事之以禮」,「冬則溫,夏則凊」,「父母呼,應勿緩」,都是按照禮去做。但是,是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悅,和顏悅色去做的?我們之前有舉《德育古鑑》的一個故事,一個人學問挺好的,文章也寫得非常有水平。結果他的一個朋友剛好有機會看到錄取的榜單,才知道他沒考上,非常詫異:他這麼有學問怎麼考不上?結果答案是,因為他看起來很孝順父母,可是他的內心都是怨恨的,都是不耐煩的,這個叫做腹誹,這個就不是發自內心歡喜的去侍奉父母。好,假如內心不恭敬,不歡喜,這個不只沒有功德,還造罪孽了。
這裡強調和顏悅色很重要,而且因為父母、子女、家人每天朝夕相處,人沒有真正的孝心,常常一些情境出現,可能火氣就上來了。所以我們跟父母相處,有情緒上來了,不自欺,我們自己的孝心還沒真正發出來。而且人到老了,假如子女擺臉色給老人看,可能老人幾天都睡不好覺啊。這個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去感受看看。
我們曾經聽過長者講,你說給我吃多好,穿多好,這個我覺得夠用就好了,差不多就好了,可是拜託你們這些孩子,不要給我老人臉色看,給我擺個臉色,我一兩個禮拜都緩不過勁來。我們聽到老人的心聲,再來看這一句『色難』,有多重要啊!「我都買那個名牌給我媽穿,這麼多好吃的給她了,我多孝順啊。」其實說坦白話,會講這種話的人鐵定不孝順。會說自己孝順的人鐵定都不孝順的,為什麼?愈孝順的人愈覺得方方面面都要體恤,愈覺得自己還做得不夠。
所以孔子接著講到:
【有事。弟子服其勞。】
有什麼事情,當弟子的、當學生的,盡心盡力去協助配合。
【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有好吃的東西了,這個『先生』是指教書的老師,先讓老師吃。以前真的『有酒食,先生饌』,三五十年前,很多家族還有請教書先生到家裡的祠堂當私塾老師。老奶奶七八十歲了,很懂道理,家裡有什麼好吃的,趕緊通知這個小孩,來來來,拿去給,閩南話講,拿去這個教書先生吃。很恭敬教書的人。那當然,父母、長輩恭敬老師,老師最重要的,要教導子弟,教導學生,要孝順父母,尊重長者。所以以前長輩很懂得跟老師做很好的教育配合。
剛剛這一段主要是侍奉師父,事師、尊重。「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都是恭敬、盡力。但是,侍奉父母這樣還不夠,還要和顏悅色。因為不是每天跟老師住在一起,所以跟著私塾的老師求學了,跟師父求學了,當下,很恭敬的聽課,很恭敬的侍奉,並沒有住在一起。而父母是每天住在一起,這個時候,更要要求我們和顏悅色的態度,不能擺臉色給父母看。所以只做到「服其勞」,只做到「有酒食,先生饌」,還不能算做到了孝,還得要加上和顏悅色。
下面講到:
【或謂孔子曰。】
有人對孔子講。
【子奚不為政。】
這個意思就是:孔子,你何不為政?何不從政呢?孔子曰:
【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孔子,人家問他,你何不從事政治?孔子接著回答,『書云』,這個「書」是指《尚書》裡面提到了,『孝乎惟孝』,這個「孝乎惟孝」是對孝的一個讚歎,展現,孝是非常重要的,孝是做人的根本。而且『友於兄弟』。其實這一句話就是闡明了孝悌的重要。
而一個人能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友愛他的族群、他的家族,自己在家庭裡面都能夠落實孝悌,叫『施於有政』,去力行孝悌。而自己在力行孝悌的時候,『是亦為政』。就是,這個就是從事政治最重要的工作。這裡突顯的就是,為政當中第一重要的還是教育。所以《禮記‧學記》說的,「建 國 君民,教學為先」。我們古代對於教育非常的重視,而且他的教育是包含了四種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教育。
而家庭,祠堂教孝道,教倫理,祭祀祖宗教倫理,飲水思源。
學校,以前學校的教育,至聖先師孔子,學校承傳孔夫子、古聖先賢的教誨,教道德。
社會教育,我們很熟悉的,社會教育的設施,當然有很多種,其中一個最突顯的:城隍廟。古代人不識字,都能夠懂得做人的道理,他在很多寺廟前面看到那些藝術表演,《三國演義》、《楊門女將》,都是演出這些忠孝節義,他就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我們這個民族很有智慧,都用這一些設施來傳承最重要的做人道理。
城隍廟,社會教育,教得很重要的:忠孝節義的人有好報;然後為非作歹的,禍國殃民的,斷子絕孫。彰顯了《易經》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道理。好,所以這個教學的倫理、道德、因果,而這個宗教談的範圍更大了,它談的是宇宙人生的道理的時候,它還包含了哲學跟科學的範疇。
而這個家庭裡面教倫理,孔廟教道德,倫理、道德的基礎也是在孝悌。所以一個人他假如在家族裡面孝悌傳家,他已經在給社會做最好的榜樣了。
我們看到整個歷史當中,周朝承傳了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最久的一個朝代。而我們談到孝道,《德育故事》裡面,周文王對待他的父親王季的孝順,然後周武王侍奉他的父親文王,文王生病了,十幾天,連帽子、衣帶都沒有解開過,盡心盡力照顧他的父親。他「孝」傳家。
再來,悌,周朝王季的兩個哥哥,泰伯、仲雍,為了成全父親的心意,把能當天子的機會,把這個國家讓給了他的三弟王季,友愛啊。所以他是孝悌承傳下來。周公跟武王是兄弟,武王病得很重的時候,周公向天祈禱:折我的壽,讓我的兄長能夠命更長。甚至於他這個做叔叔的做到,連自己的姪子生命有問題了,他還向上天祈求,折我的壽給我的姪子。所以他周家這一家的孝悌做得非常的徹底。「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孝悌,一國興孝悌。
而且在古代,特別重視德行,人們都是以這些聖賢,以至於以當代的這些有德行的人做榜樣。在宋朝的時候,可能大家去買菜的時候,不是探聽有什麼八卦新聞,可能他們在打聽的時候,「最近范仲淹家有什麼事情沒有?有什麼我們可以效法學習的沒有?」真是這樣。歷史當中記載,老百姓都在效法。假如聽到了,這個賢人去世了,整個菜市場哭成一團。這個不只是一個人,兩個人,歷代都是這樣。我們看到史書上記載,像范公、司馬光去世的消息一傳開來,連菜市場都不做生意了,太難過了,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家人一樣。
所以古代人那種社會的教化,非常尊崇道德,這個時候人能真正落實孝悌,他們家就變榜樣了。孔子這裡也講到了,那這樣就在給社會很好的影響了,『奚其為為政』,何必一定要當官才叫為政?
而這一段,我們想起了《孟子》有一段話,孟子說,「道在爾,而求諸遠」。這個「道」應該是我們想要實行的大道,世界大同,社會安定的這個目標。其實它並不是很遙遠的,可是我們反而向遠處去求。「事在易」,事情並沒有這麼複雜,我們把它想複雜了,「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對事物的分析特別透徹,我們一看就覺得很有道理。每一個人都孝順、親愛他的父母,友愛他的兄弟,那每個家不就安寧了嗎?不就和樂了嗎?那每個家都和樂了,國家、天下會怎麼樣?不就平了嘛。而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離我們遠不遠?不遠,就在身邊。難不難?又不是要上天,是吧?好,所以我們不要捨近求遠。
而這裡其實也是告訴我們,一個家庭安定了,就是對社會很大的貢獻。而一個從事政治的人,真的要治理好老百姓、人民,首先最重要的一定要教孝悌。
好,我們接著看下一段: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裡最後講到,這樣的人可以算是孝順了,所以也代表這一段話可以判斷、看出一個人孝不孝順。我們看第一句講到的,『父在觀其志』,他父親還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心態、他的心志狀況。比方他很多事情不會自作主張,一定會向他的父親稟告,以示尊重,敬稟。而且他這個心境會順承父親,父親很多對的,好的,他都會順承,然後去實踐。父親有不對的地方,他會去勸諫。他有這樣的心境,可以觀察得出來,他是個孝順的人。我們一開始講到,處處恭敬,然後稟報他的父親,他不會自作主張。
我們來看一個故事,《德育古鑒》二十八頁。「顧態」,這一位孝子,「性至孝。父娶妾」,他的父親娶了一個妾,「生二子,鍾愛之」,他不會嫉妒這兩個弟弟,他父親親生的孩子,他也是盡他一個兄長,盡心盡力去愛護。「態每歲束脩」,每一年的束脩,就是他教書,然後這些學生的家長給他的供養叫束脩。
束脩的典故,在孔子教學當中,每一次學生來拜師,會拿束脩過來。我們跟朋友講,說孔子教學是不收費的。結果他們就很激動,「哪不收費,要束脩呢!」這個心境不妥,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個束脩是禮節,不是說孔子一定要有條件才教,孔子是堅持那一份恭敬的禮,而不是說一定要有錢,有這個東西才教。我們以這種心去理解聖人,很不妥當。有一些學生雖然拿了幾串乾肉,束脩來了,家裡沒錢,孔子還扛米去給他,這麼愛護學生,怎麼可能會去跟學生談條件的。這個束脩背後是一種師道的表現,恭敬老師的意思。
所以,「悉以奉父」,他每一次拿到這個束修,他一定給他的父親。庚子年春天,「館於張氏」。他到這個張氏來教書,「赴館之日,張知其孝行」,這一戶人家的家長知道他很有孝行,一次就把一年的脩金「送之」,給老師的供養就給他了。「告以:今日之銀」,我今天給你的銀兩,「公父未知也」,你父親不知道,剛好我們這裡,「此間有田欲售」,你可以拿著這個銀兩買這個地,然後等到秋天到了,你再拿這個租地的租金,又可以多得一些租金的錢。這個家長在幫他出主意。反正你一年以後再把這個錢拿給你父親就好了,你現在還可以去買塊地,還可以收租金。
結果,顧態曰,「不可,豈可為幾石米易其心」,怎麼可以為了多收幾石米而改變了我對父親那一份存心?他就是,只要有錢了,絕不私藏,趕緊交給他的父親。所以古代人都是時時守住這一顆心:我要對得起我的良心,不能做出我良心不安的事,不然我這一生都會很難過。「且欺吾父哉?」這樣好像在心理上不尊敬父親,還有點欺瞞他了,不告訴他。所以最後他還是拿著去獻給他的父親了,並沒有去買地。
「生子際明,少年進士」,他的兒子很年輕就考上進士了,而且還做到翰林,像這種大學士,很有成就,很高的位子。
這個故事讓我們感覺到,他對他的父親非常的恭敬,絕不會做出一些不告訴他父親的話。所以大家想一想,這一份存心,「福田心耕」,有恩田,又有恭敬,敬田,所以他的後代很有福氣。現在的人往往不看這一顆存心,只想到眼前之利,看起來很會算,事實上會不會算?他們忘了一句話,叫「人算不如天算」,這個天也是自己的良心、孝心。而且現在人特別會算這些小利,反而他生出來的孩子比他還會計較,最後反而家產都被這些孩子給算走了。
所以這裡我們舉到的,父親在的時候,看他這些態度。其中有一個態度是,父親不對的時候懂得勸諫。這裡,「里仁第四」,《論語》的「里仁第四」裡面有提到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裡提到,侍奉父母,這個「幾諫」,「諫」是勸諫父母,而這個「幾」字就是,父母的行為有不對的徵兆顯現出來了,就要勸了,不能等父母養成很不好的行為的時候才勸,那就很難勸了。所以這個都是很體恤、體貼,防微杜漸。
父母有一些不好的徵狀出現的時候就趕緊勸,而且勸的時候,見到父母的心境不能夠接受,『不從』,不要硬勸,趕緊停下來,「諫不入,悅復諫」,是等高興的時候勸,不要硬勸。心都是很柔軟的。而且,勸了一次,勸了兩次,沒有聽,勸了幾次,沒有聽,對父母的恭敬態度絲毫沒有變哦。不能勸了兩次,在那裡跺腳,「氣死我了,都不聽,真是的」,那這個心態就不對了。「又敬」,不違逆父母,「勞而不怨」,這個「勞」就是再找機會再勸,盡心竭力。也是很辛勞,但是絕沒有任何埋怨父母的存心,一心一意只想著父母好,讓父母能夠改正過來。所以這個純孝,不摻雜這些情緒在其中。
所以這個是「父在觀其志」,他懂不懂得事事恭敬、稟報,懂不懂得順承父母的善,去效法、學習,懂不懂得父母有不對的地方去勸諫。
『父沒觀其行』,父親去世了,觀察他的行為。觀察他什麼行為呢?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假如他父親去世了,他態度馬上變了,他那個孝一定是假的。我們看到現在很多父母去世了,還沒有安葬,孩子就在爭財產了。那一看就是,這個是不忠不孝了。所以觀察他能不能「事死者,如事生」。
尤其,比方說他們家庭是有做一些事業的,甚至於,他是一個 國 君或者是一個大夫,一個大的家庭,那他的父親之前一定有很多的政策,怎麼來治理他的國家,治理他的家族。假如今天他父親剛走,他馬上,「我爸以前那一些都不對,全改」,那這個,他對他父親還是不夠恭敬。所以對於父親對的、好的,不改;然後沒有所謂對跟不對的做法,他也不改。為什麼?因為他還思念著他的父親,看到那些做法,甚至於看到家裡的那些擺設,那都是他父親在的時候這麼放的,他父親在的時候這麼做的,他絕對沒有心要去動這些東西,反而看到這些,讓他緬懷他的父親。所以他不會去亂改他父親以前的做法。這可以看出他,雖然父親不在了,兩年、三年都還在懷念父親。
我們看最後一句: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
曾子說,我曾經聽孔夫子說過。
【孟莊子之孝也。】
這個孟莊子他也是魯國的大夫,叫仲孫速。然後,孔子說到這個孟莊子,說,他的孝順:
【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就是這個孟莊子的孝行,大部分可能一般人要做到也不難,都可能。但是他最難得的孝是做到什麼?他不改變他父親在位的時候,用的那些臣子,還有用的那些政策,他完全不改。他自己接了父親的位置之後,四年都沒有改動父親的政策跟他的臣子。他都一直在想著,這個就是父親以前這麼做的,這個是父親以前用過的臣子,這一份孝思非常的難得。今天父親不在了,我們馬上改這個改那個,其實都是可能父親在的時候,我們就看不順眼了。
接著說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這個三年,服喪三年都緬懷父親,都沒有改動父親的家道、家規、家業、家學。這個是孝心的表現。
當然,我們每一名經句,我們體會它的義理了,但是它並不是死的,它還是可以權變的。所以假如父親的做法是錯誤的,對人民不利的,這個還是可以改。這裡主要講到的就是,對的你不能改,那個無關對不對的,你還很快的想去改,那都代表,都沒把父親放在心上,才會這麼做。所以是,舊的規矩,非善非惡的,不會去更改,會希望繼續下去,也是緬懷父親做的這些事情。
再來,我們看下一句: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當然,我們從這幾句可以看到,孔子教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叫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問的,答的都不一樣。顯然是針對他每一個學生目前的狀況,來教育,來提醒他。可能這個孟武伯身體不是很好,所以孔子講,『唯其疾之憂』。諸位學長,我們看到這一句,最關鍵的字是哪一個字?這個「唯」字很有味道,當然「疾」也是很重要。但是為什麼用「唯」呢?就用「父母疾之憂」就好了,還用「唯」?
我們從經典當中來學習孝道,而孝道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標準。這些道德標準,不會因時代而變,所以我們看到這些句子都要效法這些精神。今天假如孔子說,「好,孝道,我這一代降一點兒」,那兩千五百多年前就開始降了,降到現在會變成什麼樣?標準不能亂變的哦。所以我們看到這些經句,都要承傳這些精神,不然我們說,「不行了,我這樣就好了」,那我們的下一代呢?那就只有這樣就好了,那以後就不像人了,兩三代下去就不像人了。
我們看,兒子的標準,是唯有生病的時候,父母才擔憂他,平常沒生病,不擔心。那就代表,孩子的德行讓父母不用操心。我們今天去工作了,父母還得要,「哎呀,會不會跟同事不高興,吵架了?」那都是不孝啊!還要讓父母說,「現在娶妻了,會不會跟媳婦吵架?」不孝啊!「哎呀,現在都生孩子了,會不會教孩子?」還得讓父母這麼掛慮,不孝啊!
但是,大家冷靜去感受一下。我自己的父親,因為我是從小,我們是三代同堂,爺爺奶奶看著我們長大,從我的感受跟記憶當中,三十多年來,我的爺爺奶奶,沒有因為我父親哪件事讓他擔心,皺一下眉頭,我沒有看過一次。所以以前的為人子,尤其是長子,特別有那種擔當。他是要讓父母早點過好日子,他扛起來啊,他怎麼還忍心讓他的父母操心他的事,操心他的工作、夫妻、孩子,他不願意讓父母操這些心的。這個就是標準哦,不能讓父母多操心,要趕快成就自己的德行,還有工作能力。不然還父母在那裡,「我這兒子的能力我看找不到工作,混不下去了」,這都是不孝了。以前的人為什麼道德、才能,能提升得這麼快?他有一個責任心,他有一個孝心的動力,自強不息。
所以,人不可能一輩子都不生病,除非他完全照《黃帝內經》去做,活到一百多歲。一般可能不注意到了,感了風寒什麼的,飲食沒有平衡,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失調了,還是會生病。生病了,這個時候父母才擔憂,其他不擔憂。所以也告訴我們,德行父母不擔憂,更不可能因為犯法而讓父母操心、痛苦,他更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行為。
所以這個「疾」,除了生病以外,你今天說,他去賭博了,父母會很痛苦、擔心,沒面子。他吃喝嫖賭了,這個都是人家公認不好的,父母一定會操心的,不會不操心的。所以,不可能去犯法,也不可能去做這些不好的習慣,一般人看到的不好的習慣,他不會去做。
可是,父母除了生病的一種擔憂之外,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現在人比較容易忽略掉的,就是,這個「疾」就是他一些習慣會損害到身體,父母會擔心。其中哪一個習慣?就是夫妻之間相處,要懂得節制欲望,這一點,父母也會擔心。
這個在現代特別嚴重,因為西方東進,人對欲望愈來愈開放。所以大家想一想,現在男人能夠安享天年的,十個裡面有幾個?九個半都不行了,是吧?以前的妻子懂這個道理,夫妻都懂這個道理,互相愛惜,不會放縱欲望。
在《壽康寶鑒》這本書,這本書大家要看,很重要,裡面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一個讀書人上京趕考,結果還沒考完,太想他太太了,考不下去了,跑回家來了。 諸位 女士,妳的先生太想妳了,都不幹了,跑回來妳高不高興?高興,「心裡只有我。」所以現在人情歌聽太多了,有時候認知、判斷都錯誤了。一個男人沒有遠大的志向,妳跟他一輩子鐵定完蛋。
結果趕回來,晚上才趕到,而且是連趕好幾天,路途遙遠,在那兒累得半死。他爸爸一看到他非常生氣,把他抓起來,關起來,關到一個房間裡面去,然後還罵他,明天我好好修理你。結果隔天天亮了,他爸爸很晚才去開門,結果開了他的門,也沒罵他,也沒處罰他。他正在那裡莫名其妙,我爸昨天氣成那個樣子,怎麼今天都不打我了?
突然傳來一個消息。他的一個同學一起去考試,結果他這個同學也太想他太太,兩個人一起跑回家……
所以諸位學長,人的念頭是會互相感染,所以人連起念頭,起不對的念頭都在造業。比方說有一個人打呵欠,你會突然覺得,唉,怎麼兩三個人好像接二連三?比方說有一個人打瞌睡了,會起連鎖反應。不過我們都是一家人,打瞌睡沒關係。因為,最想打瞌睡的時候不打瞌睡,可能後面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都在那裡晃,不如痛痛快快睡他個十分鐘,是不是?邊際效應最好。你後面還可以賺半個小時,好好聽,是吧?不過有一個規定,打瞌睡的時候只能前後打,這樣不會影響前面的人的靈感,你在那兒點頭,他愈講愈起勁。你假如打瞌睡是搖頭,那他會沒靈感。好,所以會互相影響。
所以他這個同學跟著他一起趕回來。隔天早上他聽到了一個消息,讓他非常震驚,就是他這個同學趕回來之後,隔天就暴斃死了。他突然明白到,為什麼他爸爸昨天要把他關在那個房間裡面,今天出來又不打他。其實他爸爸就是怕他,趕了長途連夜跋涉,那個身體狀況是非常的耗損,這個時候夫妻還行房,會有生命危險。他爸爸懂啊,趕緊把他關起來,先讓他緩下來。結果隔天,你看,他的同學不懂,家裡也不懂,沒提醒,他的同學就這樣就死了。
所以《壽康寶鑒》裡面講得非常清楚,包含,不管男女,生病沒有調養好,再行房的話,都會讓病更嚴重。所以人往往就是在不經意當中,身體有很大的損傷。比方說,人最容易病情加重,就是在他覺得病快好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再加重。所以至於夫妻相處還有哪一些要注意的,請大家可以看這一本《壽康寶鑒》,懂了這些道理,父母才不擔心,才懂得怎麼樣互相愛惜。好,這個是「父母唯其疾之憂」。
再來: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這個是對父母恭敬,我們在前面跟大家談過了,你是發自內心的恭敬父母,孝敬父母。不然那個『犬馬』拉著主人,不就跟那個「犬馬」侍候牠的主人一樣了嗎?所以,人侍奉父母有恭敬,畜生侍奉主人,牠缺了這一個恭敬的態度,是有差別的。
好,這個是《論語》裡面講到孝悌的這些經句,這個要背。
我們現在要背的是《禮運大同篇》,然後《陳情表》,孝的「緒餘」,還有這裡,《論語》,「論孝悌」這個部分,這四個部分。有沒有學長覺得,這麼少,太小看我了,放馬過來,是吧?這個多讀,很受用的。因為我們讀熟了這些教誨,我們遇到境界的時候,就很能提得起來。
接著我們來看,因為我們談的都是孝道,為人子之道,我們接著來談為人父母之道。父慈子孝,父母懂得慈愛,懂得教育孩子了,孩子就有德行。我們翻到七十四頁(《古文讀本第一集(修正版)七十七頁》),諸葛亮《誡子書》。
諸葛亮先生我們是比較熟悉了,魏晉南北朝,三國時代的人,是在漢朝末年,三國鼎立的這個時代。而 諸葛亮 先生,他是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思想家、教育家。這篇文章是他五十四歲的時候,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篇文章。
《易經》裡面六十四卦,其中有一卦叫家人卦,這個家人卦裡面講到,為人父母,要「言有物,行有恆」。「言有物」,就是父母講出來,都要有東西,都要是聖賢的教誨,都要讓孩子聽了受益,懂得怎麼做人。一個人講出來的話,都是符合經典的教誨,那孩子會打從心裡佩服父母的修養。當然,「行有恆」不只講的是道理,做出來一定跟自己講的相應,言行一致。而且,這個「恆」還表現在,說出來的道理都是做給孩子看,而且是終身保持這些德行。我們接著來看,諸葛亮他講的這些道理,他自己確確實實是完全做到了,傳承給他的孩子了。今天假如他做不到,談出來,心裡都發虛。
好,我們也從這一段教誨當中,可以體會到諸葛亮他的人生態度,以及他求學問的心境。我們把它念一遍,大家一起來念一遍,預備起: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講到,君子的德行,他的風範:
【靜以修身。】
這個『靜』,靜思、反省。以前有德行的人,他常常會靜下來反思自己,就像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看到的,要求自己:在君臣關係當中有沒有盡忠?在朋友關係當中有沒有守信義?「傳不習乎?」在師生關係當中,有沒有把孔夫子的教誨,能夠真正去落實在生活工作、處世待人當中?人能這樣去反思,才叫修身。為什麼?修身是修正行為,能夠時時冷靜下來反省,才知道錯在哪,才能改正,所以「靜以修身」。
我們旁邊剛好有一個湖,靜水照大千。人靜下來,就好像那個湖面很平靜,才能把周圍的這些樹木、東西照得清清楚楚。相同的,我們的心真正靜下來了,才能看清我們今天這一段時間,有哪裡做得不妥當的地方。所以人的一天再怎麼忙,都要有靜下來的時間。所以修行人常說要做早晚課,早上提醒自己,晚課反省,今天有哪些做得不妥當的,對照對照,這個也是「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
節儉,人就不會縱欲。一個人假如欲望很多,他不可能有德行,他每天就為了這些欲望去追求。比方說,喜歡吃,在上班的時候就想到晚上我要去吃什麼,嘴裡還在那發抖,怎麼還不下班,慢吞吞的。你說他心神不寧。人欲望很多的時候,保證心神不寧。比方,到機場去看到那個新款式出來了,趕緊跑到百貨公司去找啊找,就找那一件,結果翻了整個百貨公司,那件還找不到,然後回到家裡累得半死,躺在床上。你們笑什麼?你們曾經這麼找過,是吧?所以人常常都要這樣去找吃的、找穿的、找化妝品,找一大堆,你說他還有心思修身,還有心思把孩子教好?不可能。
我們從這裡看,人不儉,很重視欲望的時候,很重視享樂,他每天就是在追逐這些享樂,所以叫「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君子,他拿著世間這些物品是為他所用的,他懂得用這些物品去孝順父母,去利益人群,去發揮他的愛心。可是小人重視個人的享樂,其實都被這些物欲給控制住了,不能自拔。我們從財色名食睡,那個守財奴,不是用錢,是被錢給控制住了,被錢給玩弄了。財色名食睡,被這些欲望給驅使了,好像控制了,不能自拔了。
所以人要寡欲,欲望要淡,物質慢慢能淡,他的精神、靈性,自自然然能提升上去。一講到修身,從《大學》裡面講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欲致其知者,先格其物。這個「格物」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對治這些物欲,讓這個欲望能夠愈來愈淡,不要放縱它。格物是修養自己很重要的一個基礎功夫。這個「儉」裡面也是強調格物。
而這個「儉」,不只是在錢財當中要「儉」。我們說「儉約」、「儉約」,這個「約」字就是節制,有分寸,不會太過,不會放縱。一個人很懂得自我節制、檢點,不單是財物當中的節儉,包含,講話也要懂得儉約,話不要太多。「話說多,不如少」,「言多必失」,包含,「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閑管」。包含吃東西也要懂得儉,「儉於飲食,可以養脾胃」。現在的人一天吃太多餐,還有吃宵夜的,把身體都吃壞了。你看吃宵夜,那些東西都還沒消化,你就去睡覺了,放在胃裡面這麼多個小時都爛了,臭了。所以吃也要懂得儉約。
再來,面對欲望,自己的很多欲望也要懂得儉約,這樣精神、身體才會好。言語儉約,可以「養氣」。話講太多,傷氣。然後「息非」,息非就是因為話少了,反而是非就少了。再來,交朋友也不要泛泛的交。「儉於交游,可以擇友寡過」。古代的人分析這些處世的道理很細。一個人朋友特別多,有時候都泛泛的,甚至於很多變成酒肉朋友。所以「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選擇朋友要謹慎。在《論語》裡面說,「無友不如己者」,交的朋友最好是他德行、才能比我們高,我們去效法他。你不要交了一大堆,結果都壞習慣互相影響,這樣就不好了,所以「擇友寡過」。
應酬少一點,儉於應酬,這樣子可以「養身」,身體可以照顧得比較好。再來,儉於飲酒。古代男的還是喝點酒,但是也不能夠喝太多,這樣才能「清心養德」。再來,還要儉於思慮,不要胡思亂想,叫做「思多血氣衰」。想太多,血氣都受損。沒事好好讀經、聽經,就對了。這個是「儉」當中,其實包含的範圍還是很廣。
好,我們這一節課先講到這裡,大家先休息一下,喝點兒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