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7-26 15:49:34| 人氣4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第七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第七集)  2012/6/3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21-670-000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我們前面學到佛八種莊嚴,第一跟第二,座功德莊嚴、身業功德莊嚴。
  今天我們看第三,「莊嚴口業功德成就。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出現在世間,皆是感應示現,眾生有感。感應有四種,第一種顯感顯應。佛門弟子遇著困難,或者有所願求,我們會求佛菩薩加持。像我們末法後世,出來講經哪有這種能力?在上台之前禮佛就是求加持。這就是顯感,明顯的我們求佛加持。佛的應,有顯應、有冥應,顯應,加持我們自己能感覺到,這就很明顯;另外一種冥應,我們沒有感覺到,實際上是來加持。這第一種。
  第二種叫冥感冥應,實際上這個多。冥感是什麼?我們自己有需求,求佛菩薩幫助,但是還沒有這個念頭。雖然沒有起心動念,佛知道,這個我們在賢首國師《妄盡還源觀》裡面看到的。國師這篇論文我們曾經學習過兩遍,那是《華嚴經》最精彩的部分。在三種周遍裡面,賢首大師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心裡頭起心動念非常微細,自己不知道,這樣微細的念頭佛知道。第二個,我們身體,身體是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原子核、中子、粒子組成的。這樣一直往下分下去,分到最後,現在科學家真找到了,微中子。這是物質現象的基礎,就是最小的物質現象,《金剛經》上說「一合相」,那個一就是微中子。佛法的名詞叫極微色,色是物質,極微,小得不能再小,它不能再分了。大乘經也稱它 作極微之微,佛說,再分它就沒有了。科學家真的再分,確實沒有了,發現是什麼?發現是念頭的波動現象。這是近代的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家,把物質到底是什麼總算是搞清楚、搞明白了,物質是意念的波動現象。佛說,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大到星球、到星系,我們講的銀河系、太陽系,這大的,全是微中子聚集在一起構成的,所以叫一合相。合是組合、合成,它基本的就是微中子,除這個之外它什麼都沒有,而微中子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它是意念的波動現象,所以我們物質的問題佛也一清二楚。
  這個意思說明什麼?我們起心動念佛知道,我們身體狀況佛知道。身體狀況它是波動現象,這個波動佛菩薩都能收到,對你身體健康狀況、你的念頭全知道,沒有法子瞞人。那麼這個,這就是感,我們並沒有求佛菩薩,可是佛菩薩全曉得,在什麼時候需要幫助他就來了,有顯加,有冥加。我們看到的,像大家都知道的一樁事情,虛雲老和尚朝五台山,三步一拜,從普陀拜到五台,一天只走幾里路,走了三年多才走到,非常辛苦!路上兩次生病,生病都在曠野,附近都沒有人家,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頭。遇到一個乞丐,這個乞丐幫助他,照顧他十幾天,山上採一些草藥幫他治病,討飯讓他吃飽。兩次都是遇到這個乞丐,跟他就很熟悉,請教他尊姓大名。乞丐說他姓文,文章的文,名字叫吉,吉祥的吉,文吉。 問他家在哪裡,他說我家就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老和尚拜到五台山,首先就向人打聽,有沒有人認識文吉這個叫化子?沒人知道。到五台山寺廟裡面拜了佛,再向出家人請教,裡頭有個出家人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化身,他才恍然大悟。你看,發心朝山,文殊菩薩知道,一路上照顧你,這是冥應。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現個叫化子身,真來幫忙。一次十幾天,兩次合起來差不多將近一個月,相處一個月,這是什麼?顯應。
  虛老和尚這個事情不是假的,是真的,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我們誠心誠意學佛,真正成為如來弟子,我們遇到困難,佛菩薩肯定有感應。就是說,遇到困難肯定有人來幫助,這個人就是佛菩薩的化身。我們自己並不知道,沒有覺察到,等事後想想,這幫助的人從哪裡來的?怎麼會那麼巧?這感應道交!什麼個道理?道理是整個宇宙萬事萬物、芸芸眾生跟自己是一體,一個生命共同體,這個生命共同體就是法性。所有一切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是一體,自性是一個,哪有不知道的道理!為什麼他要來?因為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他一定要來,非來不可。我們自己修學,將來明心見性之後跟他一樣,十方世界有緣眾生,沒有一個不幫助的。菩薩能夠同時現無量無 邊身相,同時幫助無量無邊眾生,他有這個能力,而且輕而易舉。幫助眾生,就是教化眾生,最重要是口業。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口業。所以這是重要的手段,重要的一種方法。
  菩薩成佛,當然需要如來微妙聲,微妙聲是自性裡面本自具足的,屬於德相。《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本有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如來的智慧德相完全開發出來,全部顯露出來,這是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我們這些眾生,尤其是六道裡頭的眾生,迷得太深了,迷的時間太長了,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於是就變質了,智慧變成了煩惱。經上常說,「煩惱即菩提」,迷了,智慧變成煩惱;覺悟了,煩惱又變成菩提,菩提就是智慧。所以煩惱不能斷,煩惱真的斷了,智慧就沒有了,它是同一個體。所以轉,轉煩惱成菩提,這就對了,轉煩惱為智慧。德能,德能變成造業,轉造業為德能,轉六道為相好。所以迷了,它轉變了,變質了,可是一覺悟它又還源了。所以賢首 國師這篇論文叫《妄盡還源觀》。妄就是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要把它斷盡、要把它放下,捨得乾乾淨淨,我們的能力,智慧、能力就恢復。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恢復。放下、恢復,這就是佛經上常說的「轉凡成聖」,你就成佛了。
  成佛在理論上講一念,一念覺悟,凡夫成佛。我們看《六祖壇經》,惠能大師一念覺悟,覺悟就成佛了。他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裡面開悟的,開悟的境界,跟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境界是相同的。佛開悟之後,在定中做出報告,把他所悟到的詳詳細細講了一遍,這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是在定中講的,不是在人間講的。聽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不是法身大士沒有辦法入如來的大定之中,法身大士有這個能力。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當時也向五祖提出報告,說了五句話,我們就明白了,這五句話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濃縮,這五句話;這五句話細說,就是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一不是二。這我們終於是搞明白、搞清楚了。惠能大師說得簡單,可 是每句話裡面的義理深廣沒有邊際,跟《華嚴經》合起來看就曉得,這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
  佛告訴我們,人人平等,沒有高下,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些話,大乘經上佛常說,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是了。大乘佛法教我們修行,真正的功夫就在此地。放下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了,就是經上講的,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末那是染污,是煩惱。一放下,馬上轉變了,末那識不見了,自性裡頭的般若智慧現前,平等性智現前。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妙在哪裡?妙在對一切法明瞭,不迷,心裡頭如如不動,沒起心動念,這叫妙!不像我們,我們眼看外面的境界會起貪瞋痴慢,會起妄想分別執著。菩薩看得很清楚,不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叫妙。那是佛的知見,佛知佛見。這裡頭有了貪瞋痴慢,有了自私自利,完了,凡夫知見。
  凡夫知見跟佛菩薩知見不一樣的地方要搞清楚,然後我們才會學。學了要起作用,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學什麼?學不執著、不分別,這是菩薩。如果功夫能到不起心、不動念,那你成佛了。這個很難,不是容易做到的,從不執著、不分別下手容易。下手也不可能把它斷盡,能夠將分別執著看淡一點,這就叫功夫。比過去淡了,比一般人淡了,淡從什麼地方看?從智慧生起來了。煩惱少一分,智慧就長一分;煩惱少兩分,智慧就長兩分;煩惱統統放下沒有了,智慧就圓滿,就這麼回事情。所以六根在六塵境界練這個功夫,這叫真修行,這真功夫,明心見性靠這個。
  這個事情要做不到,做不到的話有一個辦法,我們學的這個法門,《往生論》,我們全心全力投靠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是他力法門,他力是什麼?阿彌陀佛,完全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真靠得住,只要我們肯投靠他。就像經上所說的,你怎樣才能往生?往生其實就三個條件,第一個,真相信有極樂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彌陀佛,決定沒有疑悔;第二,真正願意往生,我真想去,我真想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到極樂世界親聽他老人家教誨,這第二個條件;第三個,真肯念這句佛號。念佛號要像覺明妙行菩薩跟我們講的方法,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真念你就決定往生,往生你就決定成佛。
  這些說明佛菩薩成佛幹什麼?成佛就是為了幫助眾生成佛。幫助眾生成佛,最重要的是言語,要教他。「如來微妙聲」,微妙聲怎麼來的?第一個條件,口離四種過失,這四種《十善業道經》裡面說的。不妄語,不兩舌,不妄語,決定不欺騙別人,言語要誠實;不兩舌,絕不挑撥是非,說人長短,決定不幹這個事情。第三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講得非常好聽,但是別有用意,叫人上當,欺騙人;第四個是不惡口,說話溫柔,不是很難聽的。菩薩修這四種口業,得微妙之聲,得廣長舌相,這三十二相,廣長舌相。「梵響」,響是音聲,梵是清淨,佛的聲教就是清淨音聲,十方世界眾生都能聽得到。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過賢首國師的《還源觀》都懂得,他的理論依據法性是一體,一切現象都是 法性變現的,所以法相裡頭現象極其微細的振動,整個法性完全明瞭。
  佛法的修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的方法無量無邊,所以經上講「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個法門就是明心見性的方法、明心見性的門道,無量無邊。通常佛把它歸納,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到八萬四千。門門都能夠見性,所以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淨土提倡的是法門裡頭最容易學的,就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念這句,小孩都會念,或者只念阿彌陀佛也行,兩種都可以。容易!只要你真肯念,真相信,念佛號不夾雜,清淨心念,一心專念,跟阿彌陀佛就感應道交,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是無量法門裡頭最容易、最簡單、最穩當也最快速,完全得阿彌陀佛神通本願的加持,所以叫他力法門。
  佛除了斷四種口過,他還發大心,這個大心就是大乘佛教裡面常講的四弘誓願。特別是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佛的本願。眾生太多了,世界無量無邊,每一個世界不知道有多少眾生,眾生無量無邊。覺悟的不少,不覺悟的很多;覺悟的都到實報土去了,沒有覺悟的在十法界,在六道搞輪迴,這些都是佛菩薩教化的對象。雖然統統都是對象,可是佛要度有緣眾生,沒有緣的他不度。什麼叫有緣,什麼叫沒有緣?有緣的對佛菩薩有尊重的心,有尊重、有仰慕的心,有真誠想學的心,這就叫有緣,佛菩薩來教他,歡喜!沒有緣的什麼?對他不相信、不喜歡,佛菩薩來教他,他走了,他不聽他的,這就叫沒有緣。由此可知,有緣無緣不在佛菩薩那邊,在我們自己這邊,我們自己願不願意學,願意學有 緣,不願意學沒有緣。
  這個事情佛法如是,世法也不例外。學校裡的老師,一個班上有幾十個同學,這學生裡頭有幾個跟老師有緣,老師的東西全學到了;跟老師沒有緣的,雖然跟老師,跟了一年、跟了半年,什麼也沒學到。為什麼?不想學。有緣的人想學,歡喜學。不是一個班級所有學生都好學,不是,總有一些不好學的。還有老師跟學生的緣不一樣,學生喜歡這個老師,老師喜歡那個學生,這種現象很普遍。換句話說,聽話、受教的就有緣,跟老師有緣;不聽話的,不接受教誨的,就沒緣。所以是不聽、不相信、不接受,佛菩薩不來。他都清楚,你什麼時候想學,什麼時候聽話,他什麼時候就現身。所以緣這個字,有緣無緣我們也要搞清楚、搞明白。
  在這個世間如是。我學佛,年輕的時候,我二十六歲才接觸到佛法,已經很遲了,從前不知道。接觸佛法不是學佛,學哲學。我親近一個老師,老師沒見過面,不認識,仰慕,寫一封信給他,請求他允許我到學校裡去旁聽他的課程。老師回信來了,一個星期收到他的回信,約我到他家裡見面。見面就告訴我(我是真想學、真願意學),他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這個先生不像先生包括他自己。我聽到這個話,不就拒絕了嗎?當然表現就很沮喪、很難過,老師拒絕了。可是我們沉默了大概有十幾分鐘,老師開口,他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我的哲學是在他家裡學的,不在學校,他家小客廳,有個小圓桌, 一個老師、一個學生,這麼學的。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的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從這個地方入佛門的,入佛門是把佛經看作高等哲學來學習的。
  從這樁事情我們就明白了,我的聰明智慧不夠,不是當時明白,十幾年之後才明白,老師為什麼要這樣教我,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聽課?在學校上課大概不講真的。為什麼?學生沒興趣,不講真的。那你要是真學,真學到家裡開課。我一分錢的費用也沒花,一分錢供養老師都沒有,那麼熱心的教,感恩!告訴我佛經哲學,他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沒聽說過;「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都沒聽過;「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話很中聽,所以我對於這門課程就非常用心,認真學習。
  以後我出家了,我去看老師,老師一看,你真幹了!我說是,你不說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嗎?我就希望這一生能夠過到人生最高的享受,真幹了。他非常歡喜。我出家,讚歎我的,認為這個路走得正確的,只有他老人家一個人。其他的都不同意,都認為我學佛學迷了,年紀輕輕的,學了怎麼迷成這個樣子?都對我感覺得很惋惜。可是到年歲大了,二、三十年之後他們都退休了,再碰到我,你的路走對了。才知道!退休之後生活很苦,小孩忙著自己的工作,沒人照顧,住老人院。我走這條路子,愈老愈幸福,愈老愈快樂,他們沒想到。我感謝我的老師!真的,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這是章嘉大師,第二個老師,也是唯一的一個出家的老師,他教我也是一個星期兩個小時。我離開方東美先生就親近章嘉大師, 每個星期見一次面,給我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我跟他三年,三年,大師圓寂了。可是我學佛的根基在他這裡奠定的,他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看到釋迦牟尼佛的行誼我們知道,他不是一個宗教家,他是教育家。他開悟之後就從事於教學,三十歲,三十歲開悟的,教一輩子,七十九歲過世,教學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會,就是現在人講辦班、辦活動,辦班、辦活動三百多次。他的活動,大的活動時間很長,有一、二年,辦一個大單元,講一個系列;最小的活動,是別人來請教,提問題來答問,幾個小時,活活潑潑。釋迦牟尼佛教學,沒有收一分錢學費,有教無類,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真的叫多元文化。學生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學,你來,他都熱心教你。用今天的話來跟他定位,他是什麼身分?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是這個身分。他個人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一生是教 員,沒有收人家一分錢學費,完全是義務。
  我也沒有想到,教我哲學的方東美先生,他對我的教學是義務,沒有收學費,給我講真東西。換句話說,老師不是不願意教,要有人肯學。這個班上真正想學的一個都沒有,那還教什麼?這是悲哀!那為什麼還要去教?老師教書是職業,靠這個生活,在學校擔任教授,拿一份工資、鐘點費養家糊口,不能不去。學生,學生要文憑,不重視學東西。所以老師考試,把考題先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拿到好分數。你看,皆大歡喜,各取所需。這是教育的悲哀!老師自己常常說,現在做教學的工作是誤人子弟。不是不肯教,是沒有人真正想學。這是六十一年前的事情,那現在學校是什麼樣子,我就不知道了。中國的學校不知道,外國的學校我看過。
  我們總算是非常幸運,在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高等哲學。現在我們知道,佛法不僅是高等哲學,它是高等科學,今天尖端科學所發現的,佛經上全有。於是乎我們就明白了,佛陀教育的內容是什麼?我們可以說,它的內容是五個科目,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這五門,五個項目都達到登峰造極,絕不僅僅是方老師說哲學的最高峰,也是倫理的最高峰、道德的最高峰、因果的最高峰、科學的最高峰。非常可惜,認識它的人太少了。
  佛的經典,原文是梵文,就是印度的古文,古時候寫的,寫成書至少在二千五百年前。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自己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佛法傳到中國來,不是自己來的,是中國的帝王派特使到西域,就是現在新疆蔥嶺這一帶,印度的佛教傳到那邊,從那個地方請到印度的高僧,帶著經書佛像,是接受中國帝王的禮請,這麼來的。請來之後一交流,大家非常歡喜,佛教在中國就生根了,慢慢跟儒跟道就融成一體,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今天講中國傳統文化不能不說佛,它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國這兩千年來,外表上有儒釋道,實際上已經融成一起了,儒,他讀佛經,他也學道;道,他也學佛,也學儒;佛門的弟子不但學還非常認真,把儒跟道做為大乘佛法的根基。所以中國不學小乘,為什麼?用儒道代替小 乘,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佛教的成就非常輝煌!
  我們的疏忽也不過就是最近這兩百年,滿清晚年疏忽了,對於聖賢教育不重視了。滿清亡國之後,中國社會戰亂,傳統的文化沒落,講的人都沒有了,佛法也跟著衰沒。我這種年齡,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中國講經法師大概只有十幾個。這麼大的土地,這麼多的人口,只有十幾個老師。沒有現代化的這些工具,所以能夠聽到經的人非常稀少,一個講座裡頭不過是一、二百人而已,講堂並不大。現在的方便,有這些科學工具,有衛星、有電視、有網路,這是好東西。如果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就是發心講經講一輩子,真正聽經有幾個人?一生當中想傳十個人恐怕都不可能,只能傳二、三個人而已,香火不斷。中國傳統文化要再興起來,大乘佛法再興起來,沒落兩百年,再興旺起來還是要兩百年。我們看不見,不 是容易事情!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整個世界安定和平,這個話是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說得非常有道理。
  「梵響聞十方」,由菩薩弘法利生的大願、堅定不變的大願所感得的。這是阿彌陀佛的莊嚴口業功德成就。下面第四,「莊嚴心業功德成就」。這句最重要,所有莊嚴裡頭這是核心。心是什麼?意業清淨,這講用心。意業清淨,要化三毒為三善根。三毒是什麼?貪瞋痴。心裡頭有貪瞋痴那就完了,貪瞋痴是三毒煩惱,所有一切不善都從這裡發生的。貪瞋痴還有個根,根是什麼?根是我。誰貪?我貪、我瞋、我痴,沒離開我。這個我就錯了,這一切錯誤的根本。所以大乘佛法講無我,你看《金剛經》上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破了,四相破了是什麼功夫?入門,是佛教的小學,破四相。四相真的破得乾乾淨淨就證阿羅漢果。四相真破了就是小乘須陀洹,就是真的不執著了,入門! 大小乘入門都是這個條件。
  佛經上講的斷煩惱,這是最初的第一步,斷見惑,三界九地八十八品見惑,就是錯誤的看法,從這下手。為了教初學,佛把八十八品見惑歸納為五類,這就好講話了。第一類就是身見,頭一個是身,把身體當作我,這錯了,身體不是我,更冤枉了。第二個是邊見,邊見就是今天講相對的,對立。第三個叫見取見、戒取見,這兩種合起來,中國人叫做成見,某人成見很深,主觀觀念,自以為是。末後的這一條叫邪見,所有一切不屬於前面這四種的一切錯誤的看法就歸納在這裡頭,叫邪見。這五種見放下,在小乘證初果,在大乘十信位的初信菩薩。地位雖然很低,他是聖人,他不是凡夫。他在六道裡頭,雖然沒有脫離輪迴,他決定不墮三惡道,這不容易。而且在六道住的時間有限,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他肯定 超越六道輪迴。小乘證阿羅漢,超出了;大乘十信菩薩的第七信,第七信斷證的功夫跟阿羅漢平等,所以七信菩薩超越六道輪迴。
  七信是阿羅漢,八信是辟支佛,九信是菩薩,十信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十法界的佛不是真佛,但是很像真佛,天台大師六即佛裡頭稱他為相似即佛,很像,不是真的。那這個真假用什麼做標準?用轉識成智為標準,真能夠轉八識成四智,這是真佛;八識還沒有轉成四智,這個佛就叫相似即佛,他就差這點功夫。如果真轉過來了,他就不住十法界,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是假的,是一場夢,夢醒過來了。醒過來是什麼境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叫一真法界。這個一真跟十法界比,十法界是假的,它是真的;如果一真法界跟常寂光來比,常寂光是真的,它也是假的。所以《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除外,沒講這個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實報莊嚴土也在其中。
  這就是大乘教裡頭,佛為什麼教我們不要著相,要教我們從破四相開始,真的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為什麼?真做到,你的心清淨了。《無量壽經》的經題,修行的三個標準,清淨、平等、覺,三個標準,第一個標準你得到了。這三個標準就是三個學位,第一個標準學士,像我們念書,大學畢業了,這個學位是學士;研究所畢業了,碩士班的拿到碩士,第二個學位,等於菩薩;最高的學位是博士,博士就是佛陀。所以佛教這個名稱,佛、菩薩、阿羅漢是三個學位的名稱,人人都有分。佛陀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專利,不是阿彌陀佛的專利,不是的,人人都有分。佛說得很清楚,沒有保留,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說的是真話。所以一念大徹大悟,這一念放 下,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放下就成佛,惠能大師給我們做了表演。與識字不識字沒有關係,經教有沒有學也沒有關係,關係就是你把自性裡頭的障礙除掉了,這就是。見思煩惱除掉了就是阿羅漢,塵沙煩惱除掉了就是菩薩,無明煩惱除掉了就成佛,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道理懂得了,修行在個人。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問學生修行的事情,那是什麼?那是你自己,別人不能干涉的。釋迦牟尼佛只問你是不是真明白、真懂得了?他問這個。這個意思很深。我們今天在這裡搞經教,講得天花亂墜,是不是真懂得?不見得。這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千萬不要以不懂自己認為懂,那就完了。為什麼?你就停在這裡,你不能再向上提升了。所以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菩薩的位次上面,斷證方面自己是在哪個層次,我還得向上提升,這個太重要了!我們今天是叫解悟,不是證悟。解悟是什麼?是完全從經典裡面得來的,經典看多了、聽多了、學多了,知道這些事實真相,又看了一些科學報告,信心很堅定,不是證悟。為什麼不是證悟?沒放下。放下才叫證悟,就真的覺悟了,沒有放 下不是真的覺悟,得繼續努力。放下之後是真的,不是假的,那才能夠入佛境界。
  這樁事情,對於我們想修行、想證果、想了生死出三界關係太大了,統要搞真的,不能搞假的。真功夫在生活上鍛鍊。譬如這一段,「莊嚴心業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這什麼意思?地水火風是假的,是物質的四種現象。這個物質是什麼?最小的物質、基本的物質,科學家稱它為微中子,佛法裡面稱它叫極微色,它是色法,色就是物質。這麼小的一個物質現象,它裡頭有這四種現象。地,地用大地做代表,我們講是實物,就是物質現象,你能看得見,你能摸得著。但是它太微小了,要在定功,八地菩薩的定功你才能看到,你才能接觸到,七地的功夫還不行。科學家是用儀器觀察到,我們相信,是最先進的顯微鏡,看到了。這是間接看到的,不是直接的,了解它的狀況。這麼小的一個 物質,它裡頭有水、有火、有風。水是什麼?今天說的帶電,陰電就是水,也叫濕度,它有濕度。火,它有溫度,火是陽電,水是陰電,它帶電。風,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而且它動的速度,快慢沒有一定,有時候很快,有時候很慢,它決定是動,它不是靜止的。這是物質現象,這現象不是真的,全是假的。
  地水火風在此地代表物質,物質現象是假的,跟虛空一樣,一定要像虛空無分別。換句話說,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對了!這就是真正覺悟的人看這個世界,看六道、看十法界,乃至於看實報莊嚴土,看世出世間一切法,他都不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這叫佛知佛見,《法華經》上所說的「入佛知見」。入佛知見這種狀況我們也明白了,我們有沒有入進去?我們要不起心不動念就入進去了,起心動念沒入進去。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入的是菩薩境界;如果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入阿羅漢的境界;換句話說,我們連執著也還有,那就是六道凡夫的境界,佛法學得再高明,沒出六道輪迴,這個自己要知道。
  我們想入這個境界,想把妄想分別執著斷掉,它斷不掉,真難!這是事實,這不是假的。所以修行的人多,成功的人少,問題就是斷不掉。真正自己覺悟,我們沒有能力斷煩惱,我明白了,我覺悟了,走另外一條路,就是《往生論》告訴你這條路,「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完全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大願,絕不食言,他絕不欺騙我們,我們只要照這個方法去做,捨命的時候他決定來帶我們走。你要是真心要求,我還有壽命,我壽命不要了,我現在就要走,他來不來?來,他真來,你只要是真心,現在想走,他現在就來。這有例子的,不是假的,宋朝的瑩珂法師是最好的例子。那是個出家人,是個破戒、犯齋、造作惡業的出家人,好在他還有一點善根,他相信因果報應。他自己展開戒律看看自己的行 為,完全破了戒。破戒的結果在哪裡?是阿鼻地獄。一聽到阿鼻地獄他就嚇到了,這不能去,向同參道友請教,你們有沒有辦法救我,讓我不墮地獄?同學當中就有一個人給一本《往生傳》給他看,他看到非常受感動,痛哭流涕。看完之後,他就把自己的寮房門關起來,一句佛號念到底,不睡、不吃。不吃飯、不睡覺,念了三天三夜,阿彌陀佛出現了,現身了。佛來告訴他,你的壽命還有十年,十年之後,等你命終的時候我來接引你。他真把阿彌陀佛念來了。
  瑩珂也很難得,跟阿彌陀佛說,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人家一誘惑我又要犯罪,又要做錯事。那我再活十年不知道幹多少錯事,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跟阿彌陀佛商量。阿彌陀佛答應了,他說好,三天之後我來接引你。他真高興!阿彌陀佛走了,他把寮房門打開,告訴大家這樁事情,見到阿彌陀佛,佛給我講了,三天之後來接引我。寺廟人都知道了,看他三天走不走,是真的還是假的。三天之後真走了,感動多少人!經上講的沒錯,五逆十惡臨終懺悔,後不再造,念佛往生,佛都來接引你。這個表演演得太好了,讓許多犯了過失的人都有了希望。阿彌陀佛不嫌棄我們,阿彌陀佛永遠愛護我們,只要你認過、認錯,承認自己錯了,以後不再錯了,這就行了,罪業就能懺除。
  這裡後面幾句話說得好,「凡心有知,則有所不知」。那個知是什麼?妄念,妄想雜念。「聖心無知」,聖是聖人,諸佛菩薩,諸佛菩薩的心沒有知,「故無所不知」,這很厲害。這些話,釋迦牟尼佛在《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經》上這句話講得很多次,所以你讀《般若經》縱然讀一遍,甚至於一遍沒念完,這句話印象就很深,「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佛不主張我們求知,你求知你就有所不知。求知是什麼?知識,不求知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從無知來的。無知是什麼?無知是清淨心、是平等心,《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那是無知。
  心裡頭乾乾淨淨,不但世間法統統沒有,佛法也沒有,這個要知道。世間法不要了,把佛法裝到心上去,完了,你也錯了。佛法染污了你的心性,你的清淨心不見了;佛法有高下,有什麼大乘小乘,把你的平等心也破壞掉了,你還是個凡夫,你不會學。大乘佛法裡頭禪宗,老師測驗學生,常常問「會麼?」教下亦如是,你了解了嗎?你要真說我了解了,老師大概把你臭罵一頓,甚至於狠狠的打你一棒。為什麼?我明白了,這是什麼?這是分別執著,根本沒有懂得佛的意思。開經偈上說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沒有意思,那就是真實的,有意思就不是真實的。所以佛法教人,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是什麼?規矩。依照這個規矩你去做,慢慢心就得定了,得定之後不定什麼緣,遇到就大徹大悟, 智慧就開了。智慧一開無所不知,智慧沒有開無知,一開就無所不知。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能曉得中國人從前教小孩,小孩的教育,怎麼教?你看教小孩守規矩,一舉一動都有規矩,站有站的規矩,坐有坐的規矩,言談舉止要端正大方,教這些。大人做給他看,他全學會了,這是外表有規矩。內心,內心要乾淨。小孩也會胡思亂想,怎麼樣把他那個胡思亂想止住、制止住?古人用這個方法,背書,教你念書,不講意思給你。講意思給你聽,你就會胡思亂想,你就起分別執著;只教你念,不講意思,他心是定的。所以他在幹什麼?修根本智,修般若無知,修這個。這個東西修到有程度的時候一下開悟,他智慧就現前。
  中國這套教學的理念跟方法外國人找不到,只有印度有。用這個方法確確實實,在這個地球上,只有中國跟印度,其他地區上沒有,找不到。也盛傳,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這些弟子四面八方都傳,但是沒人相信,一般人不接受。所以有的地方傳個一百年、二百年沒有了,三、四百年沒有了,像阿富汗、印尼大概是六、七百年沒有了,唯獨在中國,二千年到今天還不衰。這是了不起的智慧,把小孩能夠培養成為聖人、賢人,所以中國教育是聖賢教育。大乘傳來之後是佛菩薩的教育,你學這個,希望你能夠達到菩薩學位,拿到佛陀學位。所以這個不能不知道。
  「凡心有知」,就是妄想、就是分別、就是執著。那我們用什麼方法,把這個心有知放下?我們今天就用這一句佛號,我心裡頭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用這個辦法。阿彌陀佛去掉,那個我們做不到,肯定有妄念起來、有雜念起來。這就是什麼?業障習氣太重了,除不掉。用一個阿彌陀佛,取代一切雜念、妄念,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決定得生淨土。往生淨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品位,就看你這句阿彌陀佛夾雜著妄念、雜念有多少。裡頭夾雜多,品位就低;夾雜少,品位就升高;如果完全不夾雜,那你上品上生,這叫功夫!功夫不是念多少佛,不是的,一天念多少,不是這個意思,功夫就是你念佛的那個純不純。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的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我們從前教小朋友的那個,都攝六根,用背書的方法。
  現在人根本不懂得古人教小朋友目的在哪裡,為什麼要這樣教他不知道,那裡頭大有學問,那裡頭有真實智慧。現在人確實,連作夢都想不到,跟大乘佛法的修學,原理原則完全相應。你看從小就培養,不讓他有雜念,不讓他有妄想,叫他背書。背書實在講,佛法裡面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主張學很多,背一部經。為什麼?容易開悟。因為你的思想是集中在一部上,不亂;如果你學個十幾部,學個二十幾部,你思想裡頭的東西就雜了、就亂了。雜亂什麼?雜亂不容易開悟,不容易得定,道理在此地。所以中國歷代,無論在家出家,聖賢人多,開悟的人多。為什麼現在開悟的人沒有了?這教學方法的關係。如果還用老方法,開悟的人就會多;不用老方法,用現在西方這種教育的理念、方法,一個都沒有 ,所學的完全是知識。學科學用這個沒問題,學哲學、學聖賢之學,用這個決定達不到。一門通了,門門都通;一部經通了,部部經通;一個法門通了,一切法門都通。所以他有能力教化無量無邊眾生,因為他門門通。門門通是從一門通的,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
  「無知而知,知即無知」。無知,沒有經過思考,別人有疑難的問題提出來你立刻就對答,你沒有去想想這個問題要怎麼答,沒有,沒有通過思考,這叫無知而知。知跟不知劃等號,是平等的,這叫真知。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知,知即無知。「諸法種種相,皆如幻化」,不是真的。不但我們說沒有放在心上,連那個心都沒有。真心有沒有?不能說有,不能說沒有。我們不要講心法,我們從物理上來講一個東西,圓。這物理上講的圓,圓有個圓心,在物理學的定義裡頭,圓心到底是有是沒有?決定是有,但是決定找不到。變成什麼?抽象的概念,你找不到圓心,也就是幾何裡頭的點找不到;線可以找到,點找不到。連物理上都有這種狀況出現,何況心理?這是真的思想,不是假的。心意明瞭,心 意在哪裡找不到。《楞嚴經》上你看七處徵心。實際上在哪裡?遍法界虛空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不能說它在一個地方。起作用,有緣就起作用,沒有緣就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時候就在當下、就在當時,不是過去、不是未來,不是此界、不是他方,妙,妙不可言!所以佛經上常常用一句話說,「不可思議」。你也無法去想像,你所想的全是妄想。既然知道是妄想,不如就不要想,不想就入定,不想就是真實智慧。起作用就在當前、就在當下,不是過去、不是未來、不是此處、不是他方。全都是講的事實真相。這些話很難懂,為什麼?不是我們的常識,我們常識裡頭沒有這些東西,但是它是事實真相。所以佛八種功德成就,第四莊嚴心業功德成就是核心。
  我們再看第五,「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故」。這裡頭說明了如來說法,所有大眾根性、欲念種種不同。於佛的智慧大家都承認,但是佛的智慧大小淺深,各人看法也不一樣,這就是不一樣、不純淨,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阿彌陀佛成佛,他發願他的世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這一句我們要特別留意,為什麼?跟我們的關係太大了。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得的是什麼身?不是現在這個身,現在這個身是阿賴耶的相分,現在我們這個心是阿賴耶的見分,阿賴耶是染污。如果這個身,極樂世界也是這個身,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去不去無所謂,沒有兩樣。所以這個莊嚴功德成就重要,我們看到這個,那非去不可,為什麼?是如來智慧清淨海生。這 個如來是誰?阿彌陀佛。
  我們看到阿彌陀佛無量劫的積功累德,五劫觀察一切諸佛剎海,取長捨短,以這個大願力、精進力成就西方極樂世界萬德莊嚴。這是萬德莊嚴裡頭的一種,也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身體產生變化,這個變化主導的就是阿彌陀佛的清淨智慧,讓我們轉成什麼?轉成法性身。極樂世界是法性土,法性不生不滅。惠能大師給我們講過,法性清淨無染,所以叫淨土,真淨,一絲毫染污都沒有。法性具足一切法,能大師告訴我們,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什麼欠缺都沒有。「本無動搖」,一切法都是波動現象。極樂世界不是的,極樂世界沒有波動現象,它是法性,它不是阿賴耶。換句話說,極樂世界,這裡講得很好,天人不動眾,天人是凡聖同居土,大概我們去往生的都在這個地方。所以他講天人就 是講的我們自己,我們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的身體是法性身,我們居住的是法性土。法性身、法性土原本只有實報莊嚴土才有,六道跟十法界都沒有,但是在極樂世界,六道是法性身、是法性土,那六道以上更不必說了。聲聞、緣覺在極樂世界是方便有餘土,比同居土高,同居土裡面都是法性,純法性,那往上去就不必說了。這是我們一定要爭取的,我們看到這個,這能不去嗎?讓我們自己在這個世間要修到這個境界,真的,像佛在經上說要無量劫,要那麼長的時間。但是到極樂世界一生,我們一生就成就了。
  這就是說明八萬四千法門,你選擇這個法門選對了,完全正確。在這一生當中,短短的數十寒暑之間,你就取得了極樂世界,這是無比的幸運。開經偈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了。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我們也遇到了。這個機會遇到了要抓住,不抓住下一次遇到不知道到哪一劫!不是那麼容易遇到的,一定要珍惜。特別要珍惜這個《無量壽經》的會集本,實在不容易!我們的福報大,我們上一代的法師沒有遇到,這本子他們沒看見過,黃念老的註解是更沒有看到過。黃念老註解這個本子,廣泛流通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十年前我們是印過幾次,數量不多,只有幾萬冊,現在總有幾百萬冊、上千萬冊,我們想都很有可能,學習的人愈來愈多。我給諸位說一句話,真話,地球 上的災難愈來愈少了。為什麼?學《無量壽經》的人多,念佛的人多,求生淨土的人多,這種人是大福德人。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所以災難減輕了,災難延緩了。我們要認真好好努力。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敬祝 諸大善菩薩 法喜充滿 福慧圓滿
自如頂禮 阿彌陀佛

台長: 自如
人氣(4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淨空法師 |
此分類下一篇: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第八集)
此分類上一篇:極樂世界二十九種莊嚴  (第六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