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
********************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否)?」須菩提言:「不(弗)也。世尊!何以故?須陀
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
名須陀洹。」
*「須菩提菩薩!這個意思該怎麼去解釋呢?『聖者』能夠
當作我的稱號嗎?我得聖者是這樣子嗎?」須菩提菩薩言:
「不是這樣想。世尊!為什麼?是他人所作稱讚,而不是自
稱為聖者;不入色、聲、香、味、觸、法,不是形態、感官
。我稱號是聖者,但我又不是聖者,我只是理解宇宙大千的
領悟者。」*
須沱洹:聖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否)?」須菩提言:「不(弗)也。世尊!何以故?斯陀
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菩薩!想想看為什麼?聖行者能不能作為一個稱
號,我得到聖行者的地位了嗎?」
須菩提菩薩言:「不是,世尊,為什麼?你稱我為聖行者,
因為你我皆是修行者,你願意聽,也聽得懂,彼此都在實踐
、學習正確的想法,所以說我們叫作聖行者,但我們又不叫
作聖行者,是大家稱呼我們為老師,所以我們是能稱為老師
,若是他人不聽教化,那老師的身分就是自取的?別自稱是
大師,若是大家不聽又算什麼大師呢?若是他人願意傾聽,
卻教導他人錯誤的想法,是負面的結果。」*
斯陀含:聖行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否)?」須菩提言:「不(弗)也。世尊!何以故?阿那
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菩薩,想想看為什麼?求道者能不能作為一個稱
號,我得到求道者的地位了嗎?」
須菩提菩薩言:「不是。世尊!為什麼?求道者在求道的過
程中,其實並不所求他人,而是求自心,所以稱為求道者。」
阿那含:求道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否)?」
*「須菩提菩薩!這個意思該怎麼解釋呢?阿羅漢是指證道
者,別把證道者當成一種尊稱、觀念、地位,這即是心有慾
望,難道要把自己當作證道者嗎?」*
阿羅漢:證道者
⊙須菩提言:「不(弗)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
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執我
、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
一, 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二,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
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
說,三, 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
須菩提四,是樂(抝)阿蘭那行。」
須菩提菩薩言:「不是,世尊,為什麼呢?自己創造出來的
想法,其實並非如此,自以為是證道者,若把證道者當成是
自稱,覺得自己偉大,想得都是對的,還是存有慾望與差別
之心,即執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
,也是不分你、我、他,不區分立場,我不把證道者當作是
我的目的或是念,不以這為目的,如果我做這個念頭、想法
,那我得證道者這麼名稱,皆是虛妄。須菩提是樂蘭行者,
佈道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當布施的時候,不需要他人記
得我的名稱,名稱也是虛妄的,不需要讓他人記住,我只是
行佈道者的事。」*
*我相:
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在看,我認為、我覺得,以我為中心
*人相:
他人的看法與角度,他認為、他覺得(類似此種之意)
*眾生相:
種族、團體、國家,來區分彼此
*壽者相:
除了前三項之外,加上時間、空間的因素,是所謂緣,
會想跟誰結緣,想要孫子,想要結婚,想要長壽,等。
*金剛經⊙莊嚴淨土分第十*
********************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
得不(否)?」「不(弗)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
法實無所得。」
*佛告訴須菩提菩薩:「想想看這個意思為何呢?如來昔在
我的老師,燃燈古佛所,在我老師座前,有得到老師的想法
、看法、作法嗎?」
「沒有,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我沒辦法模仿老師的想法
、看法、作法,因為環境、時間、空間的不同,所以作為無
法一模一樣,必須要懂得變通,是法亦非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否)?」「不(
弗)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
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
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
身為大不(否)?」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
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想想看是什麼意思呢?菩薩行善道的時候
,我這個佛教就很尊貴嗎?」
「不是。世尊!為什麼是這樣呢?若把佛教當成至高無上之
法的看法,就不是最高的法則,只是名稱為最高教義。」
「所以說須菩提菩薩,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應
該無罣礙得失,而自然而然去為之,這樣反而能夠清心無欲
,樂隨己身,別因為幫助他人,產生虛榮心,不應他人稱讚
、供奉、供品、七寶、說法、看法、想法,等,聲、香、味
、觸、法而執著於人世間的價值觀,而魂縈夢牽,不要因為
聽人稱讚,而覺得自己偉大,不要因為他人奉獻,而覺得自
己偉大,不要因為他人給你享受吃穿,而覺得很偉大,不要
因為他人給你的財寶,而覺得偉大,不要因為自以為想法正
確,而去強迫他人,不要因為執著,而生自以為是的心,這
即是我執。」
須菩提菩薩!掌權的人,身如須彌山王(如帝王或教主),
想想看,它的意思代表什麼?是身為大不(否)他的身分地
位是不是很大呢?」須菩提菩薩:「很大,世尊!為什麼呢
?不是以身分地位大小,而尊敬,只是領導者、教主、皇帝
之位,而不得不尊敬,我心裡雖然反對你,但是你是皇帝,
所以我必須尊重於你。」*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
?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否)?」須菩提言:「甚多。世
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
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
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否)?」須菩提言:「
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
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須菩提菩薩!像是恆河中的無數星星一樣,如果世間人
像銀河一樣,齊心協力團結做有利於眾生的善事,這樣的正
面能量多嗎?」須菩提菩薩說:「很多。世尊!眾生團結起
來如恆河,眾多無數,何況其沙?若以一人力量,就算是全
球首富,也布施不完無數眾生,不如無數眾生團結起來,其
影響力更大。」
「須菩提菩薩!我今天實話告訴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金、銀、琉璃、頗梨(水晶)、車渠(水產;貝殼
或珊瑚類;如車渠貝)、赤珠(珍珠)、瑪瑙(翠玉等)、
這七類東西。再以三千(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大千世
界(累積所有世界珍寶),以用布施,眾生得到的福德多嗎
?」須菩提菩薩:「很多。世尊!」佛祖告訴須菩提:「若
善男子、善女子,於此道理中,受持乃至四句偈;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他人說,其福勝彼,訴說正確的方法,比布施珍貴的寶物
寶物還更有用、更值得,布施總有布施盡的一天,不如教導
眾生,集合眾生的力量,作利於眾生的善事,如,愛護地球
、保護生態圈,不區分彼此你我,不任意傷害動物…讓眾生
相處和睦、地球更好,即是最好的結果。」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
,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
法;若是經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我再次說得明白一點:「須菩提菩薩!雖然說是正法,
乃至四句偈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當知此處(這個道理),一切世間(宇宙、時空)天(氣象
)、人(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動物)、阿修羅(所有生
物、動物的競爭之心),皆應供養(你必須尊重自然法則)
,如佛塔廟(就好像尊重內心,奉法為上,而成就它)。何
況有人(何況有思想的生物,例如:人),盡能受持讀誦(
去了解這個道理,而去傳達這個道理)。須菩提菩薩!當知
是人(如果是有智慧的生物,有辦法控制地球的生物),成
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知道如何維護地球生態圈之法,生羅
萬象之意。);若是經所在之處(若是這個方法所實踐的地
方),即為有佛(自然生態平衡),若尊重弟子(這個方法
一定要傳達給下一代,代代遵循,這樣世界萬物不會受苦,
才能夠保護地球,維持生態平衡,若世界上失去生態平衡的
時候,地球就會滅亡了?所以必須依靠下一代維持)。」
*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
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
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
說法不(否)?」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
,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
如來不(否)?」「不(弗)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
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
相。」「須菩提!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
福甚多!」
*這時候,須菩提菩薩問佛言:「世尊!這個說法,該怎麼
解釋,名稱又為何,我們該怎麼去實行呢?」
佛祖告訴須菩提菩薩說:「這部經典是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金剛,代表永久不壞之意,如鑽石,般若,代表智慧,波羅
蜜,甜蜜的果實,例如智慧之果,以是名字當為名稱,你們
應該要學。所以大眾(者)應該抱持著什麼心態學習?須菩
提菩薩!想想看為什麼?佛祖說般若波羅蜜,也非般若波羅
蜜,只是名為般若波羅蜜,雖然說是智慧之果,它是指智慧
的成熟,但是我個人體悟,並不是你得到的,因為,只有個
人的體悟才是真的,但你還是必須靠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學
習,才是自心真正得到的東西。須菩提菩薩!想想看這代表
什麼?你的心是否有疑問呢?」
須菩提菩薩回答佛祖說:「心無所疑問。」佛祖繼續說:
「須菩提菩薩!你懂我跟你說的意思嗎?三千(過去、現在
、未來,三世)大千世界(橫跨三世的世界),所有微塵(
煩惱),是不是很多呢?」須菩提菩薩說:「很多,世尊!」
「須菩提菩薩!所有的煩惱,如來說非微塵,既然看穿了這
個世界,心如果不縈繞於一事、一物、一人,是叫作煩惱,
那煩惱又從何而來。如來說世界,眼觀的景象,不是真實的
世界,只是你所看到是以自我的觀點為出發點,是稱為世界
,但你眼中看到的世界,不是他人眼中的世界,所以不要以
自我眼光來看這個世界。須菩提菩薩,想想看是什麼意思?
三十二相(轉輪聖王的法相,例如:二足輪,不要以尊貴之
心,去面對自心,虛榮心,等。」
三十二相是佛的本相,若把自己當佛,再見佛,那不是互相
矛盾,能自認為是佛,來見佛(真理)嗎?那到底誰才是真
理呢?」須菩提菩薩說:「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
得見如來,不可自以為自己都對來說真理,那哪來的懺悔之
心呢?連反省都不懂得反省如何進步,所以不能以自滿的態
度來面對自心,想想看為什麼呢?如來說三十二相(就是自
我為中心,自認為是真理的意思。」
「須菩提菩薩!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
我默默的在作,默默的幫助他人,就好像恆河沙,一個傳一
個,沙子渺小意謂大眾,如渺小的眾生盡力去布施,再一點
一滴的團結起來,就像是恆河沙數一般。,若復有人,於此
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若是有人於此正法中,正確的傳達給他人,為他人解說,
眾生福氣會比皇帝還要大,因為皇帝也許在位只幾十年,
但是教義卻會永久留傳下去,當然比皇帝的福德還大。」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
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
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
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
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
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
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
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
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
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
,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
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
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
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
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
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
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
,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
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
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
。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
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
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
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
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
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
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
無邊功德。」
*這時候,須菩提菩薩,聽到此說法,深深覺得感動,從前
到現在都沒有聽過這樣的說法,這才叫做經典,世尊!如果
有人得聽到此說法,產生信心,且心生清靜,有思考、會反
省的人明白以後會去實踐這道理,雖然實踐,但並不是為了
功德而去做,只是單純的為了愛護世界、利益眾生而所去做
。世尊!我今天聽見此說法,了解以後會去做,不會因為阻
礙而覺得困難,若有來世,眾生聽到此說法,也會相信,且
去實踐,想想看,一個人不執著於任何相,不以自我為中心
,不執著他人看法,不以人類所立定的價值觀而產生偏見,
脫離一切的表相,則找到自心。」佛祖告訴須菩提菩薩:「
說得沒錯,說得沒錯!如果有人聽到此說法,不驚、不怖、
不畏,而開始思考、反省,想想看,須菩提菩薩!眾生稱我
的講法是第一智慧,但我只是訴說正確的做法,他人卻替我
冠上第一智慧的稱號。須菩提菩薩!忍辱(受苦、磨難)波
羅蜜,雖有許多困難與磨難,但我並不覺得苦,只是它名為
痛苦。為什麼呢?須菩提菩薩!如我從前為歌利王,因為國
家戰敗,而被當成奴役的往事,現在想起來,我並沒有因為
受到痛苦的待遇而產生執著、憎恨心,若我因為自我角度,
覺得他人對不起我,那我會產生憎恨心。須菩提菩薩!也許
我前世造了許多業,現今才會受到此遭遇,我曾讓他人受苦
,所以必須還於他,作忍辱(受苦、磨難)仙人(藉此修身
養性,超脫外在一切表相,也並不覺痛苦),須菩提菩薩!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善心、願心、慈悲心,不應外在表象,
例如:金錢、美食、身分、地位、享樂、稱讚而產生虛榮心
,自滿心,應不執著,不因功德而佈施,不因慾望而佈施。
」須菩提菩薩!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該如此作為。一切
表象,皆是虛假的;心如果明白此道理,無法作假,不會說
出狂妄、虛妄的話,因為心裡也明白這是正確的,若菩薩因
為佈施而佈施的話,會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心不清楚
所謂佈施的真相,若是自然而然的去作為,並無想法,而行
佈施,自心會清楚了解到,因為大自然的運作,而該做什麼
利益眾生的事情,例如:人類認為螞蟻、蟑螂是種害蟲,於
是想要消滅,但螞蟻、蟑螂、都有其生存的目的,人類在菜
上灑上農藥,是要除害蟲,但最終農藥也是吃進人類的肚子
裡,所以人類最後還是害到了自己,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點
產生的影響,自認為應該如此如此,實際上真的應該是如此
嗎?大自然會控制生態平衡,也包刮人類。須菩提菩薩!今
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道理,實踐、傳達,以自心
的智慧,會思考、散播的這些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
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
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
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
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
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
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
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
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
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
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
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花)香而散其處。」
*「須菩提菩薩!所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初期學習道理的
時候,所作的方法是這樣,到了似懂非懂的階段,所作的方
法也是這樣,直到真正透悟道理時,作的方法依然還是這樣
,也就是替眾生著想,作利益眾生的事情,心懷眾生,真心
替眾生作為,所作為的方法才是正確的,就算歷經了無數劫
難與困難,依然是這麼作,如將來有人聽聞此道理,信心不
減,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
菩薩!如果真的這麼作,我不知該如何稱讚,用現下一切的
語言也不足以表示,但不稱讚也不對,我打從心底讚嘆,這
麼作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無邊無盡,如來替為所有世間萬物
的著想的人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心會開始思
考、反省,而開始實踐這道理,皆得成就眾生無量福,須菩
提菩薩!若是自己研讀道理,自我樂在其中,自己悟道,也
還是執著自我與一切外相,就算聽到此說法,也聽不進去,
不會接受,何況為人解說。若是自己成佛,而眾生還是在受
苦,那自己成佛又有什麼意義呢?須菩提菩薩!一切世間(
所有植物、動物、生物),天(氣象)、人(有想法、會反
省的生物)、阿修羅(生物彼此的爭鬥之心),都應該將此
道理,傳達讓世間萬物知道,知道此道理是正確的,像是花
香傳染到每個地方。」*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
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
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
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
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
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
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
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
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
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我再次說得明白一點:「須菩提菩薩!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讀誦此經,了解到今生過得不好、辛苦、痛苦,是前
世先造成的業,才會有今日的果,為還清前生的業,即會發
善心、願心、慈悲心。須菩提菩薩!我回憶過去的無數劫難
,在老師的教導後明白了道理,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
佛,悉皆供養承事(我的這些冤親債主,因為我而痛苦、受
苦過,所以我現在還他們是應該的),很多人說我如此作功
德無量,但我只是還該還的業而已,並無所謂功德,就算我
還得再多,永遠都不及千萬分之一,就算我作得再多,也不
及百分之一,在我心中,我都還有百分之九十九應該要還,
但永遠也還不清,因為我曾讓他們為我受苦過,所以我的心
永遠也不會認為還清了,我有什麼功德呢?我不過是還我所
欠的業而已。須菩提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
受持、讀誦此經,必須要真的了解其中的道理,若有人因為
不明白功德的意義而迷失了,心會狐疑不信。須菩提菩薩!
當知此經的真義,而真的明白的話,眾生的福德更是無量。」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