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寡擊眾後,神在異象中對亞伯蘭說:「我是你的盾牌,不要懼怕,你能得到的報償,一定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豐厚。」
亞伯蘭說:「我的主啊,我要的不多,只是我一直沒有兒子,你既沒有賜給我後裔,那麼將來繼承我家業的,恐怕只有我的僕人以利以謝了。」
「以利以謝決不會成為你的承繼人。」耶和華神說:「將來會有你親生的孩兒,來承繼你的家業。」
上主遂領他到外面:「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是否能數得過來呢?」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天上眾星數也數不完。」
亞伯蘭相信了,耶和華神就以亞伯蘭為有信有義之人。但實在有信有義的,乃是神----至今,福音廣傳,所有基督信徒不都承認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信徒一代代傳承,豈不多如海沙、多如星辰?
神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自有永有,我就是那信實的神,我從迦勒底的吾珥領你出來,是為將這地賜給你作為產業。」
亞伯蘭說:「主耶和華阿,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
上主對他說:「你為我取來一隻三歲的母牛,一隻三歲的母山羊,一隻三歲的公綿羊,一隻斑鳩和一隻雛鴿。」
(「三年」表示少壯、青春。後來以色列人向神所獻的祭物,便是以這五樣動物──牛、山羊、綿羊、斑鳩、鴿──為主。)
亞伯蘭便把這一切取來,每樣從中剖開,將一半與另一半相對排列,只有飛鳥,因為體積太小沒有辦法剖開。
(但神幹嘛跟這些動物過不去?讓這些可憐的小動物慘烈地成為犧牲呢?這是因為知道亞伯蘭心底其實不太相信神的話,一如後來神說他和撒萊必有親生兒,他夫婦二人確實也是不信一樣。所以,上古時代,雙方立約時,將動物切成兩半,分開對立,然後當事人雙方從中間走過,表示他們必履行約定;若不守約,將會依此被分屍。
分屍,天啊,人類的社會,真是愈來愈殘忍,愈來愈血腥,然而,人類的歷史不就是這樣嗎?直到近代,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才有較顯著的人文主義的茁長,在各方面,也才終於開始傾向較為人性化的導向。這樣血腥的立約方式,想必不是神所創設,而是神用當時人的習俗,用亞伯拉罕熟知的立約方式與他立約。)
有猛禽飛下來覬覷那死畜的肉,亞伯蘭就把他嚇飛。
太陽快要西落時,亞伯蘭昏沉睡去,忽覺陰森萬狀,不覺發起抖來。
上主就對亞伯蘭說:「你會活到高壽,以後平平安安回到你列祖那裏,被人埋葬。只是你的後裔將要寄居在異邦,受人奴役虐待四百年。不過,我會親自懲罰奴役虐待他們的民族。
因為現今迦南的地主亞摩利人的罪惡尚未滿盈。所以,要到你後代的後代,他們才能帶著豐富的財物由異邦出來,重回到迦南,那時迦南已成美地。(亞摩利人代表整個迦南地的土著居民,因敬拜多神及偶像,焚燒兒女為祭,占卜、行邪術等,為耶和華神視為罪惡。「罪孽,還沒有滿盈。」說出神的公義與恩慈,祂容忍等待世人悔改回轉,直至日期滿足,才對不肯悔改的人施行審判。神對亞摩利人的懲罰,就是把他們趕出迦南地,將之賜給亞伯蘭的後裔。但在行動之前,也讓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去悔改,直到祂所定的時間,才會刑罰他們。)
(亞伯拉罕後來活到175歲,神在這時啟示他時,他尚未生子,未滿100歲,他足有75年之長的光陰,可以好好對子孫耳提面命,此時神對他所發出的預警,一如後來他為羅得向神懇求饒過所多瑪與峨摩拉一樣,有,他一定有這樣做,有這樣對其子其孫耳提面命及預警,只是神是在到了亞伯拉罕第四代孫約瑟成為埃及宰相的四百餘年後,才使預言成真。思及此,人,怎能不因神的思慮高於人的思慮而時刻自我惕勵,不可一日放鬆呢?)
神採取主動,讓亞伯蘭親眼看見神從肉塊中經過,當日落天黑的時候,有冒煙的火把和燃著的火炬,由那些肉塊間經過。
(我思想,若我是亞伯蘭,親眼見到神如此這般威嚴地從那些肉塊間經過,我怎可能不又敬又畏又驚又懼?我彷彿聽見神用行動在對亞伯蘭說:生命,一切生命,全在我手中,因信稱義,當信耶和華至高神,當勇敢地堅信,不必讓妻,不會無子,還會活到高壽,人的一生已足夠,而在神豈有難成的事?)
上主與亞伯蘭所立的約是:「我要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幼發拉底河,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這十大民族現在所住的這一大片土地。」
1.「基尼」=鐵匠,屬於該隱;
基尼人:是一種遊牧民族,與別族相連,其一部於亞伯拉罕時,居於迦南或附近之地,又一部居於米甸,摩西的岳父即是基尼族人,又是米甸的祭司。當掃羅王時,在亞瑪力人中間,也有基尼人。在大衛王時,基尼人與猶大南方之人相連。
2. 「基尼洗」=巢被水灑,屬於基納斯
基尼洗人,其祖先為基納斯Kenaz,猶大支派迦勒的父親耶孚尼,屬於這族人,聖經上說,希伯侖作了迦勒的產業,因為他專心跟從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3. 「甲摩尼」=東方人,古代的。
甲摩尼人,為腓尼基之一族,曾一度屬於赫人,在米甸之北方,聖經別處沒有提到這些人。
4.「赫」=恐怖;
赫人,就是迦南次子赫的後裔,他們在猶大山地靠近希伯侖居住,後來成了最強盛的一族,其地域擴展自巴勒斯坦北部,以至伯拉大河。
5.「比利洗」=鄉下人,粗野的;
比利洗人,多與迦南人連稱,為居住巴勒斯坦南部山地的一族人,曾被猶大和西緬二支派的人逐出。約瑟次子以法蓮支派的人,後來住在此地。
6. 「利乏音」巨人,強壯,死者。
利乏音人,就是身量高大的土人,其地為耶路撒冷西南邊的一谷,四面環山,在猶大與便雅憫兩支派交界的地方。巴珊王噩也是利乏音人。大衛與非利士人常在這地方發生戰爭。
7. 「亞摩利」=公開,山居者,善說者;
亞摩利人,指巴勒斯坦普通之居民而言,亦即迦南之別名。在亞伯拉罕時,為亞西亞地區中有勢力之民族(創十16,參13題)。
8. 「迦南」=低地;
迦南人,這名稱在此處有其特定的意思,系指迦南南方的一族人,亦有總括為約但河西的人。
9. 「革迦撒」=異邦人行近;
革迦撒人,為迦南後裔的一族,這些人多是和迦南同列,有人以為他們住在加利利海以東地區;但猶太史家約瑟夫說,當時的人不知道這族人的事。
10「耶布斯」=被踐踏,打穀場。
耶布斯人,亦為迦南後裔的一族,也許是因為他們人數少的緣故,此名常被列在各族之名的末後。由於他們勝了耶路撒冷,就以那城為自己的京都,所以耶路撒冷就稱為耶布斯。在主前1400年,特亞瑪拿碑中,已列有耶路撒冷之名。
文章定位:
人氣(15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