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反對論的辯駁:
1.印度史詩上認為猴子是神,根本本末倒置: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擁有四張臉和八隻手,解救阿逾陀國王子羅摩之妻悉多,與羅剎惡魔羅波那大戰。
羅摩是大神毗濕奴化身。羅摩之妻悉多非常美麗,被楞伽城十頭魔王羅波那用計劫走。羅摩在尋妻途中助猴王須羯哩婆奪得王位。猴王派手下大將哈努曼,隨羅摩去尋妻。哈奴曼勇敢機敏,能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盜仙草,終於幫助羅摩征服了強敵,救出悉多。
胡適認為《西遊記》的美猴王孫悟空原型就是取自哈奴曼,他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倣造的。」又說,「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拉麻傳》裡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1]。隨著印度佛教東傳中國,《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大鬧無憂園的情節,就被改編成《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陳寅恪與季羨林[2]皆同意此說法。
多佛經都有彌猴的記載,如:《賢愚經》卷十二,又出《彌沙塞律》卷十、《僧祇律》卷二十九、《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唐西域記》卷四「彌猴獻密及釋迦等遺跡」事載:「在昔如來行經此處,時有彌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眾。彌猴喜躍,墮坑而死;乘茲福力,得生人和,成阿羅漢。」
1). 但如狗咬皮球獻主人,不神也不奇,神猴神猴,就是神話,就像西遊記,玄奘是人是歷史人物,孫悟空,是歷史人物嗎?
山東曲阜出土的一塊漢代畫像石把魚、猿猴和人刻劃在一起,可見先民早己猜出人類演變自猿,而猿則源自於魚。的確,從魚到兩棲類,到爬行類動物,到哺乳類動物,到古猿,好像很順理成章,但吃魚補魚,直接演化為吃魚的熊,不是更有效率?人的獸性比較如虎豹豺狼,為何不說是這些猛獸演化來的,猿猴不夠詭詐狠毒,有什麼資格成為人的祖先?而且猿猴手長好用,人手短不好用,中國史上像猿猴般手長過膝者只劉備一人,三國卻為司馬晋朝而統一,不是孫、也非曹。這證明什麼,相爭無益,人的思慮不及神,機關用盡,徒然浪費生命。
2. 人的有限性
1). 漢字裡,「人」字的甲骨文是象形字,描繪的是一個側身站立的人形,刻意突出人的肢體。從金文、小篆一直到楷書都保持了這種簡潔明快的綫條組合。《說文解字》釋:「象臂脛之形。」
2). 發展中國家的生產是否真的比較容易失敗還有爭議,因為這些地區的婦女聲稱她們所採用的自然分娩法不但較安全也較不容易對產婦與小孩造成傷害。
但與其他生物相比,人類的生產過程顯得複雜許多。長達24小時以上的痛苦分娩並不少見,有時甚至可能造成小孩或母親的傷害或死亡。人類可以兩個月不吃東西仍存活,但最多14天不喝水就會死亡(參見:飢餓、營養不良)。
3). 一般而言,人能根據平時儲存在身上的脂肪生存二到八個星期不等,但沒有水則通常過不了兩個星期。
3. 人類面臨的問題
1). 世界人口超過65億,聯合國估計在2050年時將達到90至100億。2004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3.13億)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是歐洲小國摩納哥。現今,糧食不足依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每年均有300,000人因飢餓而面對死亡的威脅[3],兒童營養不良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4],然而全球糧食分配是不平均的,而且肥胖疾病在一些國家的人口之中達到非常高的比例。至一萬年前,人開發了農業[5],農業技術大大增加了人類的糧食來源。這導致了人口快速增加和城市的發展;由於增加了的人口密度,傳染病的傳播更快速。
人類在地球上除南極洲以外大部分地區長期定居生活。大部分平原地區是人類人口密集的地區,世界上有2/3的人生活在距海岸線不超過500千米的區域內。山地和高原地區的人口稀少。
2).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現在世界上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國家是摩納哥,聯合國預測2050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將由10.0%上升到22.1%。
給有雄心壯志治理天下的人物之建議
地球是地球人之地球,別浪費時間去找外星人,因為沒有外星人,做好地球人要緊。氣候多變,空難頻傳,何不來個反間計,把地球上用不到的垃圾,倒到太空去,怎知瞎貓不會碰上死耗子,因此治好四大不調的風不調雨不順?或把科學精神用在如何最符合地球利益地去倒這些難以處理的圾垃、核武及核廢料,使之遠離地球,而對地球有好無壞,不會使天災更形惡化(這可能性極低,千萬光年外去丟垃圾,我之垃圾,彼之黃金的空間可能太大了),多些空地多種多收,使人人有飯吃,見面都不必問你好嗎,吃飽沒,相互就有和平與平安的空氣可以呼吸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