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17 01:14:32| 人氣4,318|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球影帝,羅馬再見:【殺手沒有假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說來好笑,剛放榜的金球獎名單,好萊塢壞小子柯林法洛赫然登上(喜劇/音樂類)影帝,許多評論家真是跌下桌趴落地,四處尋找眼鏡碎片。

 

這部影片之前在世界各地上映時(台灣是去年八月底上片),被許多媒體捧上天,還說是媲美昆汀塔倫提諾的【黑色追緝令】,這在對電影稍有涉獵的人看來真是個笑話。

 

就事論事,【殺手沒有假期】最多只是個二流影片。它的對白之於【黑色追緝令】,簡直像老太婆的裹腳布,硬是擠不出一絲殺手的冷酷與心理深度;它的氣氛塑造與場面調度之於【黑色追緝令】,硬是擠出了奶昔與法國隆河谷地紅酒的天壤別;它的演員講起來恐怕是最好笑的,影片越到後面,你越發現第一男主角其實不是年輕殺手柯林法洛,而是那個嘮叨個不停的老殺手布蘭登葛里森(【哈利波特】系列的「瘋眼魔」穆迪)

 

柯先生在片中的演出,接近於一個心不在焉的中輟生,貼近於一個不知怎麼鬧起來的壞小子,逼近於眼眶四周不時旋轉著傷感風砂的徬惶殺手。

 

今年金球獎頒獎幾乎把所有文藝片全部掃地出門,商業片【貧民百萬富翁】大獲全勝,一反過去金球獎的文藝大傳統,全球金融風暴還真使得金球獎,變臉變到自己家!

 

說來好笑,【殺手沒有假期】號稱探討殺手心理的電影,其實是一部婆婆媽媽的殺不了手的電影,其實是一部用觀光去重新包裝殺手類型的電影。真正令人笑破肚皮的是,電影片名打的是有「北方威尼斯」美譽的比利時的布魯日,柯先生卻在片中對此地一再訐譙。

 

電影說的是,柯先生在上次任務中,失手誤殺了個小孩,任務結束後,老大雷夫范恩斯要老殺手布蘭登葛里森帶著小殺手柯先生,到布魯日渡假。沒想到,雷老大真正的用意是要布先生殺掉柯先生,就因為柯先生錯殺了小孩。但是為什麼選擇布魯日?就因為布魯日是范老大兒時在此渡過一段非常美妙時光之地,他老兄對此地懷念特別多,他老兄仁慈地認為這是他給柯先生的「最後敬禮」。


 

2

說來不好笑,電影確實有點鳥,演員似乎也很鳥,那麼我們還追著金球獎的屁股跑幹什麼?

 

不,我們不跑,我們要做的是擦亮我們的兩隻眼睛:一隻瞭望我們的國際大敵,中國;一隻盯緊我們的文化深度。

 

先說前者,從柯先生上一部作品【邁阿密風雲】(2006)說起。這部片是中國影壇當今第一女演員鞏俐,首部好萊塢影片之作,她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於今特能引起台灣人的無限「遐想與感慨」:鞏俐演的伊莎貝拉專門負責為某個組織龐大、全球化的販毒與走私集團,處理「洗錢以及金錢投資」的工作。

 

因此,第一個看吧,身處當代社會的我們(觀眾與檢調單位)可千萬別忘了,當今世界潮流的洗錢聖手中,女人的機率之高,只有「風雲」堪能形容之。

 

第二,向來在電影中愛演玩世不恭的壞小子的柯先生,這次與鞏小姐的合作,令我們在在想起當代中國藝術在現今拍賣市場大掀風雲的,正是一批在中國號稱「拍賣場上四大天王」,所揭舉的當今中國藝壇的「玩世現實主義」狂潮。

 

這些中國的「玩世」天王們,除了跟當今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同樣對「崇高的道德理想與信仰」不肖與百般嘲弄外,身上還帶著一股(源自文化大革命紅衛兵式?)「發狠的痞氣與潑辣勁」。我們發現這股「痞潑勁」,不僅在文化界與影視界「氣」壓我們台灣人,甚至在政界與商界往往借此製造出許多晃點台灣人的氣勢與氛圍。

 

說來不好笑,這兩點正是身為島國小民的我們,遇上「泱泱大國」的中國,眼睛特別要擦亮、心理建設特別要加強的地方。


 

3

我們另外一隻眼睛要看清的是,這部愛爾蘭出資、英國佬導演的影片,真是天下文章亂抄抄──柯先生正是愛爾蘭人,出資拍此片的Blueprint Pictures公司,正也是一家設立在都柏林、以拍電視紀錄片起家的公司。

 

第一, 就讓我們先看2003年一部名氣不大的比利時電影,說的事怎麼看都跟【殺手沒有假期】長得像兄弟:【The Alzheimer Case (殺手記憶)】。電影講的是,一位得了阿茲海默症的殺手受雇去取回證據並殺人滅口, 但當他發現雇方要他殺的是一位年僅12歲的雛妓時, 他不僅斷然回絕,還叫雇主別動她。老闆怎麼可能聽他的,不僅派了另一個人殺了小女孩, 同時也要追殺他。

 

第二, 比利時最有名的國際大導演達頓兄弟──他們是截至目前為止,拿過兩次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中四個大導演中的其中「之一」──,他們拍的電影真的很不好笑,這對以紀錄片起家的兄弟檔總愛拿「小孩」當題材。

 

2000年,首度拿下金棕櫚大獎的【美麗蘿賽塔】,拍的是18歲的少女;2005年,二度拿下金棕櫚大獎的【孩子】(該年受邀帶片來台參加金馬影展),講的是20歲的搶劫慣犯。他們在2002年拍的【兒子】,也將該片男主角奧利維耶古爾美推上了坎城影帝寶座,電影講的就是兒子意外被殺了,死了兒子的父親卻嘗試扮演殺子仇人的代理父親,他用盡力氣去了解,這個與兒子差不多年紀的小孩,當初為什麼下得了手?

 

原來,在比利時的電影社會中,這類(不忍)殺小孩的題材,早就是個大傳統。【殺手沒有假期】在這個大傳統中所開出的一條新路的辦法,就是採取一種娛樂的手法,或者(戲謔化的)觀光,或者玩世(不恭)

 

那麼,【殺手沒有假期】在如此嚴酷的老題材上添加玩世不恭的效果又如何?台北票房200多萬;美國票房770萬美元;英國是470萬英鎊。而它的製片費則是1500萬美元。

 

難道這就是娛樂加身在如此冷酷題材上的「代價」?難道全球金融風暴所真正反映出來的,正是人們不恭地玩世多年所激爆出來的冷酷後果?

 

好笑的是,我這時卻突然思想起比利時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演員,奧黛莉荷本(1929~1993),她那像孩子般燦爛的笑容,散放出比金球更溫暖、更誠意萬千的光芒。

 

巧又不巧的是,她最受世人知曉(且因此在奧斯卡封后)的影片(1953)也跟「假期」有關,只是地點不在她出生的故鄉布魯塞爾,她在片中批上中輟公主的外衣,是一個溜到羅馬街巷觀光的24歲大孩子。

 

奧小姐曲手縮腹地恭敬玩世,柯先生張手搖臀地招搖「辱」世──這,就是人類半個世紀來的「創新」路徑。#


台長: 顏士凱
人氣(4,318)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有異議 |
此分類下一篇:【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美國也「海角」
此分類上一篇:只會「做」愛的【畫皮】

月光與貓共舞
顏先生你好!
不小心掉近來,拜讀了您的大作.
不小心勾起一點點回憶.
好幾年前無意中聽到我哥的對話,說的就是柯林.法洛
我在旁八卦了一下,問他是誰.
我哥跟我說:是個演員,小棣老師很喜歡這個演員(大概指演技吧!?我猜)
當下沒什麼特別留意.直到前陣子電影上映才勾起我的記憶.
直到當上影帝,更加好奇想去看.(最後沒成)
我想他得的是影帝,而不是整部片得獎.
所以我非常相信您說的...可能是部濫片.
至於他的演技不佳?我主觀的保留了你的意見.
等看完了電影...再說.
2009-01-22 02:15:19
版主回應
關於演技,必有許多看法。
不少人「不僅」是把演員本身與演技混起來看,甚且還有人把演員自身的魅力凌駕在演技之上,以這種方式來評價的。

令兄有令兄欣賞柯先生之處,我當然尊重,王導演有其獨到觀點我很好奇,您的觀點我更期待。

感謝賜教,望您不吝繼續指教。

又,我沒說此片就是爛片,只說它是二流片。
2009-01-27 23:13:46
肥內
寫得好呀~
勾起我對這部片幾些微詞之處
今天總算方便上網
來補看一下台灣網友們最近的動態,呵呵
2009-02-02 19:55:27
版主回應
肥內兄是該多「返台」
述說一下「八千里路雲和月」
而今又是何等風景ㄚ!
2009-02-18 23:16:59
月光舞
老是惦記著找機會看殺手沒有假期.
整天忙忙碌碌,始終沒看成.
前天卻租了伍迪艾倫導的~命運決勝點
我覺得很有趣,也特地對演弟弟的柯林.法洛多留意了一下.
不知版主顏大哥是否曾看過?
2009-02-12 22:45:53
版主回應
命運決勝點
讓柯先生來演那個賭徒弟弟 很可能本身就是個敗筆
賭徒又是浪子 竟然會有如此沉重的道德感
在缺乏其他故事環節下 有點說不太過去
就事論事 柯先生在此片的演出 沒太突出也沒太凸槌處
只是 看了愛情決勝點又看此片後
實在令人感到伍大導演 有點晚節不保
(同時也令人想起【陌生的孩子】令老克晚節不保 唉)

這兩部伍導影片 也許哪天我會把它們寫一寫
─如果我找到了一個絕妙的「決勝點」的話
2009-02-18 23:24:23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