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04 20:51:03| 人氣6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1-4‧8cm長焦屈折鏡天文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4-1-48cm長焦屈折鏡天文史 

筆者追隨聖人的腳步,從小就很賤所以會做許多卑鄙的事情(論語:「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Google  Yahoo! 搜尋「8cm排序第一就是本格推理。在網路搜尋極軸修正極軸校正)、光軸校正漂移法周期誤差追蹤精度像場旋轉等多項名詞,一樣會很容易找上本格推理,不必非用8cm搜尋不可。


  說到三十年前的天文觀測,因為當時天文電氣化還不發達,連赤道儀馬達都還不算標準配備,而且只有單軸馬達。因為天文攝影要靠底片,即使是視相良好空氣很穩定,如果無法用大口徑縮短曝光時間,行星的相片還是非常模糊不清的,因此行星觀測還是以目視觀測為主的,太陽、月亮、行星的目視觀察也是當時天文望遠鏡的市場取向,8cm屈折鏡和10cm反射鏡焦長大多是1000mm左右。

  但在彗星熱潮之前,大家能用到的其實也大多是6~6.5cm級的望遠鏡,8cm屈折鏡在那時期還是天文台級的望遠鏡,有些圓頂裡的主鏡就是8cm屈折鏡


這本書的中譯本已經在本地賣了三十幾年
封面就是6.5cm屈折鏡與10cm反射鏡

  現今大多數場合,夜間觀測天体會面臨3秒角的擾動(當年好像沒這麼糟),換句話說連木星都有直徑十分之一的晃動,要是土星會變成怎樣,請大家找資深同好翻出三十年前的日本天文誌就知道,即使使用大口徑,相片也是.........

  如果是在三十年前那個還在使用底片的年代,用8cm望遠鏡拍出像下面的相片,應該是可以被日本天文雜誌入選的,不過筆者猜想那是幾乎不可能在當年發生的,因為下面這張相片是筆者用D70數位相機與Photoimpact軟體細心調整色調,真的在暗房搞底片是很難做到。 


可以看到當時變淡的大紅斑


  接近三十年前出現FC系短焦屈折鏡之後,隨著彗星觀望熱潮興起,長焦鏡市場就很快消減,但天文攝影的條件隨之更加成熟,筆者個人認為8cm級長焦鏡時代的最終代表作可以算是 GOTO 8cm ED系(F值有812.515等三種),之後想買長焦鏡就要買大口徑折反射鏡。現在要買日本8cm長焦屈折鏡現銷新品,主要也是筆者自用這款(如上圖),這是近二十年前開賣的型號(更早的24.5mm目鏡同規款式型號比現銷31.7mm款少個A字,還可以追溯到更加早期的款式),這種價位相對較低的普通消色差長焦鏡應該是定位在學校教具市場,後來還被印在千元台幣上面,那也是二十幾年前的事。

  俗話說鑑往知來,既然提起了過去,當然不是要大家背記這些品牌型號,而是為了要見解未來方向所做的事前準備,這個下回再講。

請參閱續篇
http://mypaper.pchome.com.tw/8cm/post/1326699759


GOTO 8cm ED(F值15)
資料來源 http://blogs.yahoo.co.jp/fk506/archive/2010/11/12

 


FC系廣告(1981)
請注意當年的木星相片 怎麼拍都差不多是這樣
(FC76  Or5mm   TP2415軟片 水素增感 曝光3杪 )
當然改用現代數位攝影技術就可以拍到清晰相片
因此筆者一直強調要優先更新的是相機而非望遠鏡


 

 

台長: 8cm
人氣(6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