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說新年得過完元宵才算透徹,證明中國人對於這年的尾巴再重視不過了。偏偏筆者的家庭對這樣的節日並不感興趣,即使燈會就在家後頭,家中成員仍提不起勁去人擠人,感受一下高雄燈會的人氣。這樣的情形似乎可以用「當地人不買土產」的俚語來解釋。也就是明明這慶典就在家門附近,但是當地人卻跟外地來的遊客有著天差地別的態度,前者認為這樣的慶典只是徒然造成附近交通壅塞,後者則認為一年一次,不看實在可惜。交通再怎塞,仍必須迎上前去抓住這燈節的剎那,就像是一旦錯過將有難以名狀的遺憾般。
筆者元宵當天下午,上完課拖著疲憊的身軀正打算從雄女返家。辦公室的老師們問我是否想到燈會去看看,如果有這計畫,車子可以暫停在校內。當時倒也有些心動,後來想到去年逛燈會的光景,除了擠不完的人群、四散的光線與霓虹、光怪陸離的花車以及佔空間卻缺乏雕琢的粗糙花燈外,就只剩一身的疲倦。前幾年在軍中及在台北當學生時,也在三重及台北中正紀念堂看過好幾次的燈會,正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難為言」,我覺得今年或許應該有所改變。回家後梳洗一番,一天的疲倦似乎消失不少,隨即便開著銀色Civic,往中華路並轉建國路駛去。
或許當天車潮多半往愛河挪移,因此車流速度實在慢的緊。頓時才察覺開車出來實在不怎明智,只是目前人在車上,又不能把車隨便放著然後步行,能做的只是用時速不到四十公里的車速,慢慢往建國商場移動。好不容易在車站後方找到停車場,但警衛亭上告示卻寫著暫無空位請稍等,一旁胖胖的警衛用手勢暗示我到別處去停車。我只好繼續在建國路上找停車位,過了約二十分鐘,在一家電腦量販店的店面旁,趁前車駛離後趕緊佔了空位。之後筆者便在電腦街踽踽獨行地逛著。本想到要選購顯示卡和記憶體等,但是主機板的規格號碼我早忘了,所以也不敢隨便選購,不然回去裝卸不妥還得跑一趟。建國路上的人群依舊多得像辦廟會般,這或許無關於今天是否是元宵,而是本來這裡就叢集不少購物的人群。筆者一路逛到車站附近的光南,周圍的商家也都驚鴻一瞥地踅了一趟。
將車停回家附近的中油停車場已是晚上十一點,燈會的人潮逐漸散去。停車場上的車子陸續地駛離,好不容易找到以前停慣的位子,便徒步回家。獨自出遊似乎也沒有建樹或感想,頗有古人「恨無與遊者」之感。只是畢竟還是個佳節,出外透透氣其實也是好的。回家之後,爸笑著問:「到外面感受元宵氣氛的心得如何呀?」我答道:「到哪都是人,所以除了人看人實在沒啥可稱道呢!」正如西湖七月半一文所言,不觀月,不賞湖,只看人(一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