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論>吳菀菱(2011/1/1)文藝商業八卦小說
(1)載著媒體的行錄此本論述有關于音樂錄影片,廣告,廣播或平面設計,實驗電影,以及YOUTUBE或網路電視台之消費,型錄,明信片,海報等文化產物的逆緣與順緣.主要採取娛樂英文雜誌的樣本,作為耳熟能詳的標語的研究.其實以上皆與廣告營利的項目相關,例如網路廣告的收益是一種,但卻不能使被投資人(如部落格主人)受益,反而帶來騷擾和騷動的效果.廣告的從事程序有如"鏈動效益",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承包,估價,設計,文案,發包,價碼,成效,到媒體的買賣互動,商品促銷的業務,乃至於型錄的發送,都以廣告口號(slogan)的創造脫離不了關係.媒體行銷不能不在乎廣告客戶的流失問題,並應該設法尋求財源,甚至重視網路商業化的動向.仔細閱讀去年<創新發現誌>的十二月號內容,我的感想是"雲端運算"(cloudcomputing)的時代已經來臨,若要討論一下微軟對印刷媒材之影響,應該很容易發現"電子書"的發明是使得紙本受到重創的主要原因.由於紙本的刷行型式容易弄髒手掌,所以可下載並多次或循環閱讀的新興方式和習慣,將會強烈打擊紙本書的盈利虧損,所以平版電腦的現身更是藍芽模式對電子書的一大刺激,以後可看到CD書櫃的流行,以及木頭書櫃被淘汰的現象發生,甚至於轉檔現象(如錄音筆,數位相機,麥克碟的應用)都會掀起一些波浪. 媒體效益的狹義是口耳相傳的藝術和播出,廣義則為擔負社會責任的播報與學問,兩者都須兼顧,相形益彰.廣告媒體是不分材質管道的,它是向世界開啟的視窗,涵蓋了商品的特徵和本質之推銷.
(2)記者道德及審查制度 最近早上起來走在社區內,總會遇到送報伕的穿梭影跡,由於人們的新聞認知之認真而想要閱報,所以他們勤勞的奔波而專送到府,但並非八卦報,而是具有鞏固地位的大型報社發行的日報,所有的晚報都沒有市場了,而<蘋果日報>也不定期的發行在便利商店中,被一搶而空,仔細的看待文化新聞報刊,如破週報,越南報,公論報,玉山報,文化快遞,台灣新聞日報,嘗試打入報業界而有所差別之報導,但是都只是打著游擊戰而已,或者甚而贈閱的燒鈔票,而電子報更是繁不及載的浪費上線費,只能已偏蓋權的閱覽,不能從頭到尾詳觀之,但是他們都扮演了專業公允的功能,或社會公義,或文化關懷,或種族議題,只要有讀者的興味,究有相對的印刷數量,讀者裡面的中堅份子比較傾向主流思想,而新生代就有點次文化了.沒受過新聞寫作訓練的報導者或記者通稱為文字工作者,乃是非主流的意識形態,在篇幅上比較容易懂但有偏差,新聞二字的界定應是結合傳播,媒體,和知識學三者之間的評論平台,而其智慧則是經由採訪和考察之後發之深思而呈現的文字,讓人讀了之後有正向的感想和作為,所以報紙是豎立正知見的版面和紙本,可以顛覆也可以民主,可以保護弱勢而打擊犯罪,其立場宜應中庸,不可因為事小而坐視不管,也不能不敢打抱不平或隱忍所受的不公.廣告的陷阱更是險象環生,弱勢沒有商品或實質推廣的刊登,只會致使讀者倍受傷害或產生錯識之誤導.
(3)專業態度為媒體人之本專業記者身負的重責大任,應是眾所週知,太過於偏頗的報導引起激憤,而過於討好大眾化的記錄則流於多餘,例如影視歌星佔去過大篇幅的關懷獲暴紅,到最後剩下的還不是被人遺忘,只有認真作事為人的報導才能發人深省永難忘懷,這才是有高度價值的傳播志業,所應當看齊的目標.目前台灣新聞人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將本土報社所斷層的事業,再接再厲的接班傳播下去,不要讓他過去的風光失色,過去成功於本土文化傳承及開發的好報紙副刊,例如自立早報台灣島,自立晚報,台灣日報,台灣時報,台灣新聞報,台灣論壇報,中時晚報,聯合晚報,民眾日報,台灣新生報,等知名報紙,如今雖然沒落,不被新一代的人們知曉,但是他們所達到將本土社會的真善美報導出來的任務,卻是我們中生代閱報者所廣為人知的,他們一家接著一家的倒閉也令人為之扼腕,但接下來的報刊文化的偷工減料和不負責任態度,以及接班人隨意接收稿件訊息的發稿費作風,實在是令人不恥,我認為一分錢一分獲的寫作獲利報酬率是有其格調的,千萬不能為了接受那高額的報酬而寫出違心之論,或者是私心創造的廣告或推廣的文字,那麼後涉的麻煩要誰來清除呢?新聞界的把關人或總主筆不可以任意的運用其權力縱容底下的員工報導出一些八卦或者不實的文章,使得人們的認知受到侵害或損害.目前的主流報紙,如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人間福報,經濟日報,電子時報,挾著大量的資本,不斷的以金滾金大量印刷,大大的打敗了其餘小資報紙的競爭力量,但是他們有沒有想到一台一中的對立,並不能讓反思和提倡本土文明的報業有所平衡的發展,反而是他們的不容許和不寬容的器量,讓本土的文化報導受到極大的設限和制約,而使得大台灣的本來優良文化受到打壓,我們怎能讓我們美麗的土地無法呈現其真實美好的善性,反而一直崇洋媚外或投向大中國的懷抱,犧牲了大筆的資金和財富資源,而滾滾向外,淪為一群投資失利的敗家子.所以我覺得報業應當也可以被納入文藝獎助的項目內,如此一來大家公平競爭公開報導台灣各項智取的新聞,才是一種良性的評比和賽程,不要因為某財團財大勢大就砍伐其他有內涵的報業,這樣才是長久維持報業生態和諧之道.其次,報導的良宥也應該有一個獎勵的標準來賞識和鼓勵,使得新聞書寫的真誠度提高水準,而且也加速報導公正的一個公準和案例,大家學習指教,久而久之就會衍生出一個富有文化素養的社會風氣,各個想要往上進取,向模範和楷模有樣學樣的效法,這樣我們台灣才能真正的達到偏高的人民知識水平.
(4)浮出媒體的意象 媒體廣告是"E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法界,也會泡沫化,當今的共享媒體即為網際網路,讓我在無線和有線的電腦前一邊吃著四物麵線,一邊思考.到底有線才會觸電,或是無線可能失靈,我想大概眼前是非顯示的控禦方為最令使用者憂心之議題,假如電視不播放個人喜愛的知性節目,或是超越感的廣告,大多收視都會有奇差不良的現象,媒體對公民的聽視覺搞破壞,令人厭倦痛恨八卦新聞,那些報憂或報喜大半衝著人權的被剝奪而來,怎樣玩媒體才會保住隱私,遂成為E世間人眾的面對問題,而從事媒體的人士形象或許正備受挑戰.就在最近伊媚兒也成為一種商業行銷媒體,可與眾人分享圖像文字,也可以傳播歡樂的祝賀或私人誌的訊息,然而轉寄與大量複製是其危機,電腦可能造成病毒感染或訊息雜錯不堪的謬誤,非專家的語言散播出去所造成的是知識的禍害,所以我們在軟硬媒體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應該是謹言慎行的,不管是取讀者,發訊者或是管理者所面對的或面臨的,都是同樣的道德問題.媒體倫理才應該成為流行的潮流,甚至於在電腦的境界中,物質的交易也不能失約失算,更不能敗德詐欺才是,否則也是違反公平易法的以身試法和犯罪行逕,例如隨意標價的拍賣或免費電腦職訓很容易讓人上當,其實都是噱頭罷了.
(5)媒體報導聽說讀寫之簡報化以下提供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簡稱文博)期間的講座資料,主要是主講博物館的拓展之簡報,主要是由故宮和其它的館長所作的報告及問答,(1)博物館的組織1965年成立出版組,再者文創研發,及委發部門,亦接收文銷處其它訂單,制裁權由外部做延伸,作品須上網申請版權出版,分為自資及外發,例如教育展或其它業務,銷核社光是只有負責銷售,百分之十進國庫.(2)如何經營好博物館的商店,商品要好才行,自用或送禮要有多元性,特色和品牌定位,美術館旁邊的兒童館都選擇有特色的作品來販售,例如媽媽美術團體,和災後慈善作品.(3)在古根漢博物館買一些好東西,不必放上標籤,自製商品缺乏經驗,例如買一些螺旋形的商品跟建築相似,可增加注意力.(4)美國採志工制度,或買些杯子在上面放上圖片,可賣出一萬五千個,也不錯.(5)石雕博物館找藝術家以寄售方式或改用其它材料,如石虎,將所有的收藏拿去做不同材質的開發,創意是如何去找到好的東西,如鶯歌的成品,不必要太多投資,也是美學的觀點,不一定要直接作產品的開發.(6)我們美國的博物館設計中心每年都有區域年會,動漫例如目前有部份外國成員,我們很歡迎他們來加入參與.(7)跟第三方合作以防風險,自己是最好的買家,不一定要自製,同色系也是一個很好的點子,如藍色的貨物也可以具有代表性.(8)其餘尚有教育媒材,將來的漢字博物館,紐約的卡通博覽會在明年,虛擬博物館,等等.今天"精彩動畫故宮"在華山藝術園區有展演.(演講完結)記者與相關業界的參與者,都是以具有聽說讀寫的受眾,從中英文幻燈片簡報來看,直譯師的角色非常重要,他的能力使我想像到廣告媒體的產生過程的麻煩,但呈現的卻是要最好的,直接而非間接的關聯是做簡報(POWER POINT)的最佳狀態,有如媒體的功能和職責所在,當然現今電視新聞播報採簡報方式,以光筆劃出重點,實在是一種縮短了觀眾和主播之間距離的貢獻.
(6)媒體管理學之概要最重要的電腦網路管理學就是對關鍵字排行榜的掌握,舉我所想創辦的"文化評議"電子報而言,首頁是每周專訪一位作家為主的報導,其餘的超聯結版面劃分有建築,書評,音樂,文學,藝術,文化,副刊,閱讀,歌曲,書法,廣告,政經,女性,時尚,語言,電腦,經學,電腦,社群,社區,旅遊,攝影,醫療,報紙,電台,電視,科技,交流,書店,專欄,商品,詩刊,等等.每一個環節都以圓形的清朝錢幣做為點選入口處,分為各種漸層的顏色,有後台的軟體管理和編輯平台,也有收費,網購,投書和註冊的通路,基本上是一種推行文藝的網址設計與籌劃.電影的上司是導演,他必須管理他的演員,指導演出的方法和要點,正如電視台的董事長一樣,其下屬必須遵照上司的執行的命令和規則,媒體的管理學是最高職權者的行事哲學.正如網路有管理單位的專員,臉書有幕後的管理員,商業網頁有服務人員管理密碼和資料,所以上網的安全是一個大體的制度和戒律.
(7)嚴格肅穆的媒體範例舉元旦時耶和華見證人教堂的聖經演講來說,守望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它提供了查經的典範,我將筆記節錄以下(題目:你與世俗為友或與上帝為友?)講話:沒有朋友就會發生問題,缺乏友誼對人有害,會發生感情破滅,若不正視則很危險,最後心臟會生病,無此渴求則身受其害.要提防非基督教的友誼,<雅各書>四章四節說"世俗為世間流行的事物"<約翰福音>說"上帝愛世人"五十一節說"是為了世人的生命而賜予食物(食物即上帝的肉)".世俗有三大強敵與禍害(1)商業制度:商業制度以營利為目的,房子內滿滿是商品,麻木的消費使人貪得無厭,喜歡比較競爭和炫耀,無德,無恥行為等不良風氣,只滿足虛容心的欲望和態度,煽情,不能布施故勿學習世人的態度,(2)錯的宗教:在宗教上,三位一體的觀念不好,(3)政府:不好的政治貪婪腐敗無能,例如聯合國,無法將犯罪,消除疾病,和經濟問題妥善解決.例如狠壞的飆車族砍人,我們應與世界保持距離,<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三十三節說"不要受迷惑,不良交往破壞有益的習慣",亞伯拉罕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使他成為上帝的朋友,<詩篇>十五節說"不以口舌毀謗人",成為上帝的朋友有十個條件(1)說真話(2)不害同伴(3)棄可鄙之人(4)發誓無悔(5)不收利息(6)行為純正(7)禱告,等等.聚會時要眼耳心三種都要到,想像在聖經中身歷其境,都有改善的餘地.分心的障礙要檢討是否平穩,因應上帝對我們的愛,<約翰福音>五章三節說"遵守誡命,就是愛上帝",而<馬可福音>十章二十八節說"在將來的制度得永生,一直跟隨上帝".我個人認為傳道就是一種秘密的媒體,只有到場的人才能悟道,專注傾聽是最好的態度.
(8)娛樂雜誌上的廣告宣言打開去年美國<娛樂>雜誌的五月號,封面是<欲望城市>第二集的廣告沙龍照,由於是專題報導,有許多的廣告商投資了以此部影片為相關的口號,例如"fashion's in the air"作為梅西(macy)百貨公司化妝品的宣傳,以女主角凱莉穿著花色晚禮服為廣告頁面.一罐立頓果汁保特瓶廣告,與兩雙銀鑲銀鑽的高跟鞋並列,寫著"a little sparkle can give you a big life"的字樣,而此商品不僅賣茶還兼賣"欲望城市"續集的錄影帶.又如雜誌背面的賓士敞篷跑車,各別用形容詞寫上四位女主角的特質,如風格的,奢華的,聰明的,快捷的,這些真是一舉兩得的雙贏廣告. 這也可以說是替影片拍攝到的相關商品做推銷的一種代言,而其實此種以物質主義為圭臬的商品,都符合著女性經濟能力的正面形象,所以打響了美商跨越了薄利多銷的覆製主義的名氣,最後得到的仍然是光榮的名號.<娛樂>雜誌社所作的廣告具有兩性平等的風格,相較於多年前發行的<紅書>(Red Book)雜誌社的女性主義化以及商品模糊的概念,的確是一種性別直主義廣告業界的長足的進步.
(9)與錯誤引導的新聞保持距離許多八卦或是惡意的栽臧報導,不如以遺忘來面對,保持以策安全的距離,切勿聽信或失去批判的立場,否則就會走偏路,或者造成不良的印象與見解.媒體誤導人的方式十分可能是在考驗收受者的良知與智慧,然而用各種清涼的報導來防止過度政治化的闡述,使得媒體不再是政治的工具,卻也使觀眾懶得去理會那些贅言和泛濫的流言.信息傳播即媒體之功能,講座也是媒體的一種流傳形式,它依靠傳達來宣布事實的真相,說理,以及解釋.許多社會講座要收費,這使人卻步,它是以成年人的再教育為訴求的方式來傳導文化的信息,但是聽一場課猶如讀一本書,效果是一樣的,以致於人們寧可看書而不願去探求名家的導引,或許是對誤讀的一種堅持,這使得人們與道聽塗說保持距離.而許多沒有記者證的游擊式報導也不夠專業,許多的匿名者報導偏頗的言論,而不去深入解析新聞作為媒體的非官方說法,實際上應該偏坦民眾的信仰而非為政治而殉身的道理,這是一種職業怠慢的炒作,把話說得洋洋灑灑卻讓人逆耳的口頭禪,實非身為記者所應有的行為.新聞之故事化或者評斷人的偏見與偏差,使得人們轉而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宣傳紛飛的文明現象裡,專業者的知識水準應該要保持有益的水平,否則收聽的人或接受的人會懷疑新聞的準確性,相繼的對於手持麥克風的人進行拒絕相信的疑慮,由於上了太多次的當,所以學會了判斷與爭辨.
(10)媒體的位置無所不在現在,各處佈滿了監視器的街道巷弄間,無法不在茍行妄為,但這卻也是社區媒體化的監控手段,使得文化的走街有著莫名的自由,和放浪的叫囂,每個路人的嘴都是一個媒體,不僅能以詛咒毀了別人的聲名,也能使驕矜縱橫在街衢之上,罪惡被錄製,違規被取締,這正似一個和平的烏托邦,但是卻又有點過度的安全.不是說破壞能創新嗎?恐怕只是網路和紙張上的革命是吧! 我以一雙觀察的眼看穿世俗文化中的可憐和無恥,搭捷運而來敗壞此地之風氣的外來者,訕笑的學生,路人,上班者,居民,和守望相助的擔綱人們,無不知道在大安文山的電視台播報下,這裡的人文風氣都是為了安居樂業而保存著,任何一個社區能像這樣被保障著,實在是幸福呀!家裡面有互動式電腦,和寬頻,手機,電子書,又是一些實際的媒體,我們活在媒體的陰暗和光明之兩面中,相信媒體的位置無所不在的信仰,這難道有罪嗎?是的,我們已經被新媒體給環伺圍繞了,所以不如親自去適應它吧!我認為與其胡亂的說話或噤若寒蟬,不如來搞社區的文化活動吧!有跳蚤市場的義賣,房仲的買賣交易,信仰的確立,聯歡晚會,節慶的慶祝,鄰居之間的噓寒問暖,這些都是善意的人情味輸出,如果媒體不要搞怪,它會是一種很好的媒介,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可以教導人們循規蹈矩.(完)
文章定位:
人氣(1,257) | 回應(93)| 推薦 (
2)|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小說創作 |
此分類下一篇:
劫數此分類上一篇:
黑色濾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