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6-23 09:19:19| 人氣2,2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思覺失調(英語:early psychosis)是一個在香港開始使用的精神病名詞

思覺失調                          



 

思覺失調
分類系統及外部資源
ICD-9 290-299
OMIM 603342 608923 603175192430
MedlinePlus 001553
MeSH F03.700.675

思覺失調英語early psychosis)是一個在香港開始使用的精神病名詞、即精神病的早期徵兆。泛指所有影響到思想、感官出現的早期精神問題,而情況尚未嚴重到與現實處境脫節。

  

名詞的由來[編輯]

在2001年,香港醫院管理局開始籌辦一個醫療服務,目的是要針對及早治療精神病患者,減輕其病情。於是一班精神科醫生計劃有策略地向大眾宣傳及教育有關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狂抑鬱症。考慮到這些精神病的早期表面症狀,有可能以心理學的角度及少量鎮靜劑治療。還有以下的因素,於是將「early psychosis」譯作「思覺失調」 :

  • 精神病神經質是社會根深蒂固的污名和諱忌。
  • 只出現早期病徵,可以發展成不同類型的精神病。
  • 思覺失調給人容易理解到病徵是什麼,而自己感覺到「失調」,還可以有復原的希望。

病因[編輯]

思覺失調屬輕型精神疾病的表面症狀,一般包括感情障礙(如焦慮、憂鬱等),思維障礙(如強迫觀念等),這個階段的患者,他的思維認知、邏輯推理、自覺反省能力都沒有失去。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有強迫症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等。

思覺失調的病因大部分屬於心理範疇。

病徵[編輯]

病者自覺與現實偏離。譬如:對外界事物產生幻覺,被侵害的妄想,思想紊亂,有時候過度興奮,又時候則過度低落。患者大部分是15至25歲青少年。[1]

幻覺

幻覺一般被定義為在缺乏外界刺激下所得到的感官認知。它們與認知扭曲不同,認知扭曲是指對外界刺激的錯誤理解。幻覺可能牽涉五官中任何一個感官,以不同形式出現,簡單的譬如光、顏色、味覺、嗅覺等。複雜的可以是一些有意義的體驗,像看見某些完整的動物及人物,與他們互動甚至聽見一些聲音。

幻聽

幻聽在思覺失調中是十分常見。幻聽所聽到的聲音可能談及某些人,甚至是好幾個假想的角色中的對話。當幻聽佔滿了腦海,會使患者特別痛苦。可是,聽見聲音的體驗不一定是負面。有研究指出大部分聽見聲音的不一定需要精神病學的協助。

失眠

失眠,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滿足並影響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從而引起人的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記憶力不集中等癥狀。它的最大影響是精神方面的,嚴重一點會導致精神分裂。

思想及言語紊亂

談話內容無意義的、急迫、缺乏主題、雜亂無章、語無倫次,不切實際以至別人難以理解。

妄想

脫離現實或令人難以置信的想法,但疑似患有「思覺失調」的人則深信不疑。例如他被監視及被迫害等想法。

其他表徵

懶顧儀容;自我隔離;失去求學或工作的動力。[2]

治療[編輯]

由於這個階段的患者,他的思維認知、邏輯推理、自覺反省能力都沒有失去,多以心理開導為主。建議多與信賴的朋輩及家人分享個人的憂慮,可令自己減低抑鬱,感到溫暖,從而不至於到達真正的精神病階段。

「思覺失調」可用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主要用作減退症狀、由症狀帶來的緊張、不安及困擾。家人應持續監察患者情況,小心濫用藥物等行為。[3]

「思覺失調」和症狀並不會自動消失,這些症狀對患者有巨大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和社交,他們也可能對治療抱有懷疑或顧慮;普遍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新的藥物及療法讓患者不一定需要入院接受治療,只需定期到門診接受評估。倘若他們需要住院治療,其留醫時間亦可以儘量縮短 。 每個患者的康復過程和速度都會有分別;有些人可在很短的時間便可康復;而有些人需要較長的時間。在症狀未完全受到控制前,有些患者會感到困擾和沮喪;擔心自己不能治理,以及不知如何去面對未來的日子。在這關鍵的時候,家人和朋友應該給予支持和鼓勵,協助他們面對難關,使他們相信「思覺失調」是可以治理的。

病發過程[編輯]

先兆期

這階段難以被察覺和並不明顯。症狀包括焦慮、失眠、思想難以集中、多疑和社交退縮。

急性期

這階段會有較明顯的症狀,例如思想及言語紊亂、幻覺和妄想。

第三階段 康復期

「思覺失調」是可以醫治的,大部份的人經治療後都可以復原。

較嚴重的精神病[編輯]

精神病多增加了功能性的病因,比較常見的精神病有:

生理性病因[編輯]

生理性病因包括了:

台長: kk
人氣(2,2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