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10 09:55:07| 人氣1,9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典故成語:先斬後奏

典故成語:先斬後奏

作者: 
陳必謙 整理

【釋義】“先斬後奏”是由“先斬乃請之”演變而來的。原意是專指殺人,後來泛指在工作中處理事務。比喻事先並不請示,造成既定事實,然後再呈報上級。

【近義;反義】先行后聞;先禮後兵  

這個成語,出自北齊•劉晝《劉子•貴速》。晁錯原是西漢文帝劉恆的太子管家,因他多才善辯,得到太子的寵幸,有“智囊”之稱。景帝(劉啟)時為御史大夫。  

漢朝實行的是郡縣制,但同時又有22個諸侯國。這些諸侯都是漢高祖的子孫,所謂同姓王。他們的勢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齊國有七十多座城;吳國有五十多座城,楚國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諸侯不受朝廷約束,簡直像獨立王國。  

晁錯建議景帝:削弱諸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受到諸侯王的忌恨。丞相申屠嘉,對晁錯很不滿,抓住晁錯穿越牆垣這樣的事,準備奏請文帝劉恆問斬。晁錯得知消息,搶先向文帝作了辯解。申屠嘉的奏章上呈后,文帝為保護晁錯,便對他說:“這是我同意讓他這樣做的。”  

申屠嘉萬分氣憤,便對人說:“吾悔不先斬晁錯乃請之。”意思是說:我倒不如先把晁錯斬了以後,再去奏報皇上。

【解釋】奏:臣子對皇帝的報告!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出處】《新五代史·梁臣傳·朱珍》

編輯摘要
名稱:先斬後奏拼音:xiān zhǎn hòu zòu
出處:《新五代史·梁臣傳·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後白。'”釋義:奏:臣子對皇帝的報告!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近義詞:先禮後兵、先斬後聞反義詞:事先請示
用法:褒義謂語結構:聯合式
例句:老舍《駱駝祥子》:“這個事非我自己辦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們是~。”

先斬後奏- 拼音

先斬後奏 ( xiān zhǎn hòu zòu )

先斬後奏- 解釋

奏:臣子對皇帝的報告!原指臣子先把人處決了,然後再報告帝王。現比喻未經請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再向上級報告。

先斬後奏- 出處

 《新五代史 · 梁臣傳 · 朱珍》:“珍偏將張仁遇白珍曰:'軍中有犯令者,請先斬而後白。'”

先斬後奏-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辦事

先斬後奏- 示例

老舍駱駝祥子》:“這個事非我自己辦不可,我就挑上了你,咱們是~。”

先斬後奏- 近義詞

先禮後兵先斬後聞

先斬後奏- 反義詞

 事先請示

先斬後奏- 歇後語

執上方寶劍的

先斬後奏- 燈謎

 上方寶劍

【故事】竇天章為了換取上京趕考的路費,把女兒竇娥抵押給蔡婆婆做童養媳,10年後竇娥的丈夫去世,地痞張驢兒想霸占竇娥,誣陷她毒死他的父親。竇娥被官府斷案不明斬殺。6年後深受皇帝信任有先斬後奏之權的竇天章為女兒伸了冤。[1]

台長: kk
人氣(1,9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