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2 10:12:44| 人氣1,3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食物鏈

食物鏈[編輯]

一個瑞典湖泊的食物鏈。由下而上:藻類、蚤狀鉤蝦、鮊魚、鱸魚、白斑狗魚、魚鷹。

食物鏈,是表示物種之間的食物組成關係,在生態學中能代表物質能量在物種之間轉移流動的情況。

雖然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種類眾多,亦於生態系統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根據它們在能量物質中所引起的作用,可以被分類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個類別。最底層是「生產者」,是以陽光來行使光合作用,自行用二氧化碳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綠色植物;再上層是各級「消費者」,要依賴生產者供應物質能量;當消費者死亡以後,「分解者」會以他們的屍體為食物。

而還有一個「清除者」,是一個生態系統中擔任清除性工作的生物。這些生物把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遺體或排遺作為食物,具有「分解者」將大分子物質轉換為小分子物質的能力,卻又無法如「分解者」般將所攝食的有機物質轉變成無機物。與「生產者」可以將小分子無機物合成為大分子有機物的能力更是不相干。因此在某些定義中接近於「消費者」,卻又兼具有「分解者」的某些特質,因此在生態系統中被單獨歸為一類,被稱為「清除者」。 換句話說「清除者」可視為「腐食性消費者」,這些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轉換為小分子有機物,例如禿鷹吃腐屍,螞蟻吞食昆蟲遺骸,而溪流、河口等水域生態系中的螃蟹蝦子等攝食泥土中的有機質碎屑也是一例,這些有機質碎屑除了植物的枯枝落葉之外,還有許多經過其他動物消化過的小分子有機物。這些「清除者」無法清除的部分再交棒給「分解者」處理,減輕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工作量,加速生態環境中的能量與碳循環。若是所有的生物殘骸或排遺皆由「分解者」直接分解,生態系統中從有機物轉換為無機物的速率將遠小於有機物質的堆積,能量與物質無法順利傳遞循環,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

食物鏈[編輯]

食物鏈(food chain)這個詞是英國動物學家埃爾頓(Charles Sutherland Elton)於1927年首次提出的。食物鏈包括幾種類型:捕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碎食性等,不同營養層的物種組成一個鏈條。例如:

浮游生物 → 軟體動物 → 類 → 烏賊 → 海豹 → 虎鯨

食物網[編輯]

但是各種生物未必只依賴一種食物為生,互相之間甚至還有互為食物的關係,例如民間根據觀察曾經有「夏季吃老,冬季老鼠吃蛇」的說法,因為冬季冬眠的蛇無法反抗掘地的老鼠。這些複雜的關係往往不是一根鏈條能說明的,把各種關係聯繫起來就會組成一個「食物網」。


                                                  

台長: kk
人氣(1,30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