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粵語:Jiu6 Tō4;越南語:Triệu Đà;前240年代-前137年),嬴姓,趙氏,名佗。恆山郡真定縣(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 [1],南越國創建者,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和皇帝,亦是古代中國歷史中壽命最長的皇帝,享年百餘歲。前203年,趙佗建立南越國的年代,無史籍直接記載,現代的研究文獻均以《史記》的相關記載推算而得,所以目前對南越國建國年代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前203年[2],一說是前204年[3],在位至前137年,號稱「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
平定嶺南[編輯]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開始著手前進嶺南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軍力攻取嶺南。屠睢因為期間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的頑強反抗,被越人殺死。秦始皇於是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並和趙佗一起率領大軍。經過四年努力,於前214年取得嶺南。
秦始皇接著在嶺南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囂被委任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設博羅、龍川、番禺、揭陽四縣。其中,龍川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都極其重要,故趙佗被委任為龍川縣令。趙佗到龍川(今龍川縣佗城鎮)上任後,採取「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並上書秦始皇,要求從中原遷居50萬的居民至南越,加強漢族(華夏族)、越族(百越)的民族融合。
南越稱王[編輯]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繼位。由於二世的暴政激起了前209年的陳勝吳廣起義,接著是劉邦和項羽的「楚漢相爭」,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亂。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臨死前,把時任龍川縣令的趙佗召來,向他闡述了可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侵犯;併當即向趙佗頒布任命文書,讓趙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職務。
不久,任囂病亡;趙佗即向南嶺各關口的軍隊傳達了據險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義軍隊進犯,並藉機殺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們,換上自己的親信。秦朝滅亡後,前203年,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疆土北自南嶺(今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帶),西至夜郎(今廣西,雲南的大部),南抵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東至閩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廣州市)。
臣服漢朝[編輯]
中原經過多年征戰,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並平定了中原包括項羽在內的其餘軍事勢力。而此時的中原,百姓生活勞苦困頓,所以劉邦決定不用軍事的方式來對付南越國。前196年,劉邦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在陸賈勸說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此後,南越國和漢朝互派使者,互相通市,使得趙佗沒有敵對漢朝。
南越稱帝[編輯]
劉邦去世後,吕后臨朝,發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區對南越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趙佗覺得呂后可能會通過長沙國(漢朝內部的一個諸侯,位於南越國北部,現湖南省境內)來吞併他。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攻佔長沙國的邊境數縣後撤回。
呂后也派遣大將隆慮侯和周灶去攻打趙佗。但由於中原的士兵不適應南越一帶炎熱和潮濕的氣候,紛紛得病,連南嶺都沒有越過。一年後,呂后死去,漢朝的軍隊停止了進攻計劃。
爾後,趙佗通過財物交易的方式,使閩越、西甌和雒越都紛紛與南越通好,同時以南越武帝的身分發文宣令,中止藩屬於漢朝的關係。
前179年,呂后死後,漢文帝劉恆即位,派人重修了趙佗先人的墓地、設置守墓人,每年按時祭祀,並賞賜了趙佗的堂兄弟們官職和財物。接著漢文帝在丞相陳平的推薦下,任命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陸賈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
陸賈到了南越後,向趙佗曉以利害,趙佗被再次說服,去除了帝號、藩屬於漢朝,對漢朝仍然稱「南越王」。一直到漢景帝時代,趙佗都向漢朝稱臣,每年在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覲見漢朝皇帝,如諸侯王一樣接受漢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仍然用著皇帝的名號。
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享年約一百餘歲,葬於番禺(今廣州)。趙佗死後,其後代續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國被漢朝所滅。
歷史影響[編輯]
趙佗從前219年作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萬大軍的副帥,一直到漢武帝劉徹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去世,一共統理嶺南81年。其間由於他一直實行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了漢族(華夏族)、越族(百越)民族的融合,並把中原文化帶到南越,促成南越地區(嶺南)的發展。
- 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市下轄的正定縣是趙佗的出生地。秦朝時,名為恆山郡真定縣。石家莊市新華區下轄的趙陵鋪鎮,有西漢漢文帝為安撫趙佗而修的趙佗先人墓,現還存有墳冢,該鎮也因此而得名。
- 廣東省龍川縣:秦朝時,為南海郡龍川縣。趙佗平定嶺南後,做了6年龍川縣令。原縣治所在地,為紀念趙佗而命名為佗城鎮。
- 廣東省廣州市:秦朝時,為南海郡番禺縣,是南海郡郡治所在地。趙佗做了4年南海郡郡尉。秦滅亡之後,趙佗以番禺為都城,創立了南越國。番禺也是他的墓葬所在地。[4]
- ^ 司馬遷. 史記-南越列傳. 前91年 [2010-08-11查閱] (中文(台灣)).
- ^ 參見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網站
- ^ 參見《南越國史》,張榮芳 黃淼章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 鄭熊《番禺雜誌》載,「趙佗疑冢在縣東北二百步,相傳佗死營墓數處,及葬,喪車從四門出,故不知墓之所在。」
參考文獻[編輯]
- 司馬遷:《史記》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傳,西漢。
- 班固:《漢書》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東漢。
- 張榮芳、黃淼章:《南越國史》,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