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16 14:00:00| 人氣180| 回應0 | 上一篇

重新思索同理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昨天下午跟友人喝午茶,在充滿濃濃古味的日式房子裏,體會著一份深蘊的歷史味道,伴隨著戶外的大雨,享受美與寧靜。但談話過程中發生了小插曲,,我們因討論到社工實務與社會制度,而出現了一番較激烈的談話.

我問:為什麼要ㄧ直重複述說基層社工雖無力但仍努力的狀態?

她說:因為我認識她們,我覺得有必要為他們說說話,也說給你聽。

我又問:為什麼要幫她們說?為什麼跟我說?.................

她後來說:因為我覺得你沒有瞭解真實的實務狀況,你沒有同理我.

我直接反射性的說:為甚麼我要同理你?

她說:因為同理表現出對朋友的尊重。(應該還有其他,我忘了)

這番對話讓我想再去思索同理心。在我的想法中,朋友間的談話是可主觀的各自表述,可以帶著批判或是嘻鬧(或是不同形式)完成一場美好的交集時光,立場對立或是不同也是。同理在我認為似乎是對個案而非朋友,對朋友我想做的是理解。

來看一下同理心的定義吧:

維基百科說:同理心可分為兩個主要的部份。
{1}認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又稱「心靈內化(Mentalizing)」或「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一種辨別他人心智狀態的能力。
{2}情感同理心(affective empathy),一種以正確的情感回應他人情感狀態的能力。

同理心的力量ㄧ書中提及:同理心是抱持理性或恭敬態度的探索過程,探索在世界表象下的真相,幫助人在不斷轉換的外在環境,仍能維持平衡與洞察的覺察能力。

馬友友也在天下雜誌中提出-現代人最應培養的是同理心的說法,他將批判性思惟與同理心思惟放在一起談,提出兩者平衡對人及社會的重要。

社工實務運用同理心技術,是為了能在與服務對象服務過程中的,透過真誠聆聽去體會他人因環境背景、自身生理、心理狀態所形塑的現況或事件,期待能以更接近「他人」主體的感受與邏輯,作出最適處遇解決服務對象的困擾或失衡狀況。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許多的生命發展經歷都不相同,當我們說同理或許僅只是某種程度上的情感同理,對他人的理解也可能只是片面的,我覺得同理心更大的作用是:看見另一種視野,同時用自己的經驗去揉合這些不同的視野,成為一種創造性的狀態(類似馬友友講的創新),並在這個過程裡增加自身對周遭生活看待的彈性。我想提出的是,人真的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理解他人,只能不斷的接近或是貼近,而同理心不過是"可能"貼近他人的入門基礎之ㄧ。

台長: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8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