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母體不斷的吸納所有人融入它的脈絡,不管是擁有者或是抵抗者最終都陷入了這個漩渦中無法自拔,研究者解讀到最後的樣貌是一場又一場的精緻佈局、一層又一層的緊密相扣、甚至是每一個人都在當中安如其份的扮演各自的角色安於各自的位置,原想從當中去透析出不同於傅科所論述的權力場域,沒想到越是深入思索越發覺當中存在著許多未知的神祕想像,位置在當中是相當關鍵的決定點,能不能在母體中展現力量視乎於位置的優越,位置優越就表示可以在當中產生主要的決定權,沒有位置的人就必須不斷的找位置以尋覓出你可以論述的空間。當有了位置後就必須連結組織,找一群有同樣意識或是理念的夥伴來樹立概念並排除既定概念外的言論,成為一種不可替代性的效果,而之後就是策略運用了。
當策略運用得宜就可以輕易的為自身的優勢加分並建築起堅固的城堡,一但築起了高牆,牆外的人就很難不順從你的通行令而進入堡中,而在此你掌握了權力(在九世紀初,「伯爵」是「皇帝」在地區的代表,人民為了換取保護,就自然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務,最終每個人都依附於領主(伯爵);這些人和人之間的約定關係,如此就出現了環環相扣的依附關係,也就稱之為「封建制度」。領主們就這樣擔起了保衛需要庇護他們的那些人及其家庭的責任,於是開始建造防禦性的城堡,一旦有危險,能讓所有的人都在裡面避難。在公元第九世紀以前,歐洲從未出現過真正的城堡。但由於要反抗入侵,加上分散的封建政治勢力的形成,從公元第九世紀到十五世紀之間,數以千計的城堡就遍佈了歐洲。在封建時期,地方上的貴族提供了法律秩序和保護,使居民不受劫掠者所侵擾。貴族建造城堡的目的,是為了防護並提供一個由軍事武力所控制的安全基地。事實上,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作進攻的工具,它的功能是作為專業士兵及騎士的基地,並控制四周的鄉間地區。當國王的中央權力由於各種原因而衰落後,由城堡所構成的網絡,以及它們所支援的軍事武力,反而在政治上提供了相對的穩定。但大部份是地方上的貴族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而建造,而為維護利益所提供的保護卻形成一種需要保護而期望進入城堡依附的狀況)。
弔詭的是在城堡中並不安全還是動盪的紛亂局面,所以必須制定規則及機制來維持城堡中的秩序,就算你不願意如此做可是還是不由自主的必須這樣做,還是回到權力母體的程式中進行執行命令,還是依循著程式語言來進行城堡空間的發展,從有選擇到無選擇、從試圖掙脫虛擬到仍處於虛擬程式中。據此看出,權力這個母體並不是一個具體之物,而是一個抽象的力,它在任意兩點間發生。無數的點就產生無數的力的交互關係,也就是權力關係;而傅柯陳述的方式『以權力關係作為歷史解釋的主軸,將現代社會描繪成一個被權力機制完全滲透的地方,將老師、醫生、工廠經營者及社工( social workers )視為規訓機制的參與者與操作者,權力機制藉由他們的運作,一波波地在人們身上產生作用,但這些操作者自己也無法自外於這個機制,他們也要接受規訓』亦與研究者的觀察相呼應;也可以說,生活在現代權力機制中的人們,只有兩種身份:規訓者與被規訓者,而後者是每個人都具有的。社區發展季刊如此、漂流電子報亦然,在權力展現與抵抗的過程中沒有人可以說「我的主體」,只有溶入母體裡才會感到安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