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5-08 20:07:45| 人氣3,38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現代詩修辭學第九講:關於「通感」(synaesthesia)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代詩修辭學第九講:
關於「通感」(synaesthesia)
----兼論洛夫詩作品裡的「感官交錯」
現代詩的表意方法論之九
「通感」(synaesthesia)是心理學和語言學的術語,在正式的《修辭學》專書裡,僅於〈摹寫〉詞格裡,就感官摹寫詳作介紹,「通感」是「感官摹寫」的變形,亦即「感官間的交互作用」或「感官交錯現象」。
將「通感」作為主要的表現手法,應屬十九世紀末葉興起的「象徵主義」,大陸新一代詩論詩評家李元洛說:「這種『感官呼應論』是象徵主義詩人的理論基礎,是他們的創作實踐的指針,它拓展了詩的領域,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對法國現代詩歌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所謂「通感」,錢鐘書說:「在日常經驗裡,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官能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錢氏又稱此為「感覺挪移」。他又說:「顏色似乎會有溫度,聲音似乎會有形象,冷暖似乎會有重量,氣味似乎會有鋒芒。諸如我們說『光亮』,也說『響亮』,把形容光輝的『亮』字轉移到聲響上去,就彷彿視覺和聽覺在這一點上無分彼此。又譬如『熱鬧』和『冷靜』那兩個成語也表示『熱』和『鬧』、『冷』和『靜』在感覺上有通同一氣之處,牢牢結合在一起。」。錢氏在1962年將西方「感官呼應論」引進,首先提出了「通感」(感官互通)的觀點,並藉此來分析中國古典詩歌。
「通感現象」在日常用語中屢見不鮮,諸如:「食言而肥」、「言談無味」、「飽餐秀色」、「青翠欲滴」….,足見「通感」不是文學創作者的專利。李元洛說:「也許是由於詩歌是最富於想像力與暗示力的藝術,而小說和散文則必須注意生活場景與人物性格的真實描繪吧,在詩歌創作中,通感的運用比在小說和散文中要廣 泛得多。」,作為一種表意方法,「通感」早就存在於中國古典詩歌中,只是歷來未曾加以歸納,成為有體系的學理,例如:
「綠楊煙外曉雲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木蘭花》
「車馳馬驟燈方鬧,地靜人閑月自妍」….黃庭堅《次韻公秉、子由十六夜懷清虛》
「寒窗穿碧疏,潤礎鬧蒼蘚」….. 庭堅《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
「三更螢火鬧,萬里天河橫」…..陳與義《舟抵華容縣夜賦》
「百草吹香蝴蝶鬧,一溪漲綠鷺鷥閑」….陸游《明日游家圃有賦》
「風吹梅蕊鬧,細雨杏花香」…. 晏幾道《臨江仙》、
「水北寒煙雪似梅,水南梅鬧雪千堆」…..毛滂《浣溪紗》
宋祁以「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而名噪一時,時人稱他「紅杏尚書」。此句妙處,在一「鬧」字,王國維評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矣」。「鬧」字在此為「詩眼」,具有關鍵地位。李漁在《笠翁全集》裡嘲笑說:「此語殊難著解。爭鬥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余實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鬥>字、<打>字皆可用矣!」劉公戟對李漁的看法不以為然,說:「『鬧』字卓絕千古;字極俗,用之得當則極雅,未可與俗人道也。」
李漁同時人方中通說:「『鬧』字形容其杏之紅,還不夠確切;應當說:形容其花之盛。」,錢鍾書說:「『鬧』字是把事的無聲的姿態說成好像有聲音的波動,彷
彿在視覺裡獲得了聽覺的感受。」。「鬧」字在這些詩句中,都扮演關鍵動詞而兼
具「隱性」形容詞的作用,由於其形容詞的隱性特色,故時而「化形為聲」,把味覺(如:吹香)與視覺(如:蝴蝶)接合起來:如「百草吹香蝴蝶鬧」,或者把視覺和聽覺接合起來:如「水南梅鬧雪千堆」「風吹梅蕊鬧」;時而「化虛為實」,如「紅杏枝頭春意鬧」、「寒窗穿碧疏,潤礎鬧蒼蘚」;時而「化被動為主動」,如「車馳馬驟燈方鬧」。此與單純地作為形容詞用法,如「行入鬧荷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范成大《立秋后二日泛舟越來溪》>,意境上是有所不同的。
「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 王維《山中》
「晨鐘雲外濕,勝地石堂煙」…. 杜甫《船下夔州廓宿,雨濕不得上岸》
「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李商隱《天涯》
「月浪衝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 商隱《燕臺。秋》
「壓樹早鴉飛不散,到窗寒鼓濕無聲」……薛逢《長安夜雨》
「柳岸晚來船集,波底夕紅濕」…..趙彥端《浣溪》
「數間茅屋水邊村,楊柳依依綠映門。渡口喚船人獨立,一蓑煙雨濕黃昏。」
…….孫覿:《吳門道中》
「花怯曉風寒蝶夢,柳愁春雨濕鶯聲」……元、黃庚《俞景仁相過》
「苦霧沉旗影,飛霜濕鼓聲」……明、林鴻《出塞》
這些詩句裡的「濕」字均創造出「感官交錯」的各種新奇美感,或者「化聲
為形」:把聽覺和觸覺接合起來,如「晨鐘雲外濕」、「到窗寒鼓濕無聲」;或者把聽覺和視覺接合起來,如「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到窗寒鼓濕無聲」;或者「化形為聲」:把視覺和聽覺接合起來,如「空翠濕人衣」、「月浪衝天天宇濕」、「一蓑煙雨濕黃昏」、「柳愁春雨濕鶯聲」。
李元洛說:「妙用通感,可以使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新穎奇特的美的感受,同時,由於形象對審美主體產生多種感官刺激,因而能夠激發人們豐富的聯想和
豐富的審美情感,這是通感所具有的特殊美學效果。」,且看以下所舉洛夫詩作
品中的實例:
(一)化聲為形:由聲覺向視覺挪移
晚鐘
是遊客下山的小路
羊齒植物
沿著白色的石階
一路嚼了下去
-------------洛夫<金龍禪寺>
李元洛評說:「『晚鐘』的聲音是聽覺形象,下山的『小路』是視覺形象,鐘聲悠揚,小路彎曲,它們可想和可見的外形有相似之處,於是洛夫便有了這一視
、聽審美通感。」此種「化聲為形」的感官位移手法,同樣見諸於下列段落:
嚼口香糖的男子
把手風琴拉成
一條那麼長的無人巷子
--------------洛夫<西貢夜市>節錄

(二)化形為聲:由視覺向聽覺挪移
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你仍可聽清楚風聲、蟬聲
--------------洛夫<石室之死亡。第一首>節錄

夏日撞進臥室觸到鏡內的一聲驚呼
你即將暗色塗在那個男子揮塵的手勢上
--------------洛夫<石室之死亡。第三十三首>節錄

從灰燼中摸出千種冷中千種白的那隻手
舉起便成為一炸裂的太陽
--------------洛夫<石室之死亡。第五十七首>節錄

下山
仍不見雨
三粒苦松子
沿著路標一直滾到我的腳前
伸手抓起
竟是一把鳥聲
------------洛夫<隨雨聲入山而不見雨>節錄

怎麼也想不起你是如何瘦的
瘦得如一句簫聲
試以雙手握你
你卻躲躲閃閃於七孔之間
------------洛夫<迴響>節錄
「化形為聲:由視覺向聽覺挪移」,此類型的感官接合方式,在詩人洛夫的「通感」辭格裡,較為常見,也最具特色,諸如:「三粒苦松子/沿著路標一直滾到我的腳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鳥聲。」,不僅音效奇佳,並且想像奇詭,稍有眼力的內行人,看到這類句子,多半猜得到是出自詩人洛夫的手筆。
(三)化實入虛:由視覺向聽覺和味覺挪移
一雙翅膀
飛入殿外的月色
漸去漸遠的
私語
閃爍而苦澀
---------------洛夫<長恨歌。末段>節錄
本小節中的「翅膀」和「月色」都是「視覺意象」,經由「通感」的接合作
用,與代表「聽覺意象」的「私語」產生勾連,亦即先由「視覺意象」挪移至
「聽覺意象」;接著再進一層透過「通感」的接合作用,將「聽覺意象」與代表
「視覺意象」的「閃爍」及代表「味覺意象」的「苦澀」取得勾連。「閃爍」是
「視覺動詞」,「苦澀」是味覺形容詞,在此攜手合作,共同將「私語」此一實意
象予以「情意化」,筆者稱之為「化實入虛」。
(四)可逆式反應:各類感官可逆式挪移
共傘的日子
我們的笑聲就從未濕過
沿著青桐坑的鐵軌
向礦區走去
一面剝著橘子吃
一面計算著
由冷雨過度到噴嚏的速度
-------------洛夫<共傘>
這首短詩也是使用「通感:感覺交錯」的實例,「我們的笑聲就從未濕過」,是將聽覺意象和觸覺意象相接合,以與前句相互呼應。「由冷雨過度到噴嚏的速度」則是反過來將觸覺意象和聽覺意象相接合,形成類似物理學上的「可逆反應」,這種結構設計,相當罕見。足見詩人洛夫除善長使用「夸飾辭格」之外,對於「通感:感覺交錯」的掌握也相當老練。




台長: 浪子遊俠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389)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樸拙
聞一多的通感:
鳥聲像露珠樣圓
紅得快叫出來了

修辭真是一樣句子百樣說法
只要換個角度
有時譬喻也是誇飾、轉化
2012-01-07 18:48: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