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0 14:32:31| 人氣69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縱橫捭闔上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知道有劉亞洲這樣一位傑出的中國空軍中將,始於近日在澳門離島氹仔圖書館看過一本澳門月刊他所撰寫的一篇“西進!西進!”文章。

河流跟河岸說:國際水道是二十一世紀最具危機點的地域。
這是印度文豪泰戈爾的一首充滿詩懺味道的詩句。中國目前要與南亞洲大國印度如何理順雅魯藏布江的水資源分配問題而努力,印度近年來積極擴張軍事活動,以壯大力量,實質上是有威脅性的,中國不得不全力支援盟國巴基斯坦制衡印度。不想對劉亞洲的戰略思維作評價,祇想求理解。劉亞洲不是自由主義者,不會主張為一切可能的價值創造發展條件。所以左右逢源就變成「在夾縫中奮鬥」。劉亞洲是文人,浮想聯翩,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難以捕捉。例如他說,打越南是給美國人出氣,不是要救波爾布特。還說這個鄰居「不要也罷」,就純屬自我感覺。出氣的結果,是美國派了一個俘虜去當大使,給足越南人面子,最近又許諾幫助越南訓練軍隊。咱們也要講中越兩國人民情同手足,患難與共,要世代友好下去了。好像怎麼說都有理。劉亞洲似乎是用文藝創作手法演繹政治問題,以形象思維代替理性分析。它有利於煽情,卻無助於思考。猜想他的「西進戰略」是不是在講一個古老的故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問東隅指日出處,桑榆指日落處,喻人垂老之年。劉禹錫「詠老」詩:「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老了老了,還要紅火一陣。

也許世界是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是很大很大。
劉亞洲有句名言:「知雄守雌」,可以解作東邊裝草雞,西邊充雄鷹。你看他一個勁兒鼓吹「西進西進」,直撲中亞,俯衝南亞,板上釘釘,確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味道。東南亞各國跟中國的關係既想親近又怕,又想疏遠不得,擺在眼前的是中國南海資源任由東南亞各國瓜分殆盡,看看菲律賓已在南海打出多少口油田,而中國卻一桶石油也沒有攫取,南沙群島被東南亞各國分幫立派霸佔山頭,變成分崩離析,僅存地圖上的存活意義,如何不教人痛心疾首!但是他說的即使因為臺灣獨立而引發戰爭,美國參戰,也不要和美國攤牌,卻招來民族主義者的聲討,有的罵他做縮頭烏龜,有的挖苦他是打進解放軍內部的「美國將軍」,又一個張學良。民族主義者是一夥偽愛國者,有人稱之為「愛國賊」。他們一直譴責國民黨政府是投降賣國的民族罪人,誇耀共產黨是抗戰救國的中流砥柱。但人們發現國民黨政府不敢幹的事,共產黨政府都敢幹。不知這些偽愛國份子統計過沒有,共產黨政府割讓給別國的領土相當於幾個臺灣?

有人認為劉亞洲不主張為臺灣打仗,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不等於投降,他不過是把臺灣當牌打,給美國人消閒解悶。確切的說法,應是不在敵人選定的戰場打仗,不把主要甚至全部力量集中於臺海一隅和美國糾纏,中國這麼大,幹嘛非要在一棵樹上弔死。如果中美交戰,就是一場敵強我弱的不對稱戰爭。毛太祖說過:叫花子不和龍王爺比寶。朱成虎不遵祖訓,硬要比賽,一個「斬首行動」,還不知他躲到哪裏去。不對稱戰爭,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你往太平洋調集重兵,我就大踏步西進,直搗你的老營。這好像是一個當代神話:夸父逐日。東隅臺灣如一個小秤砣,祇起牽制作用,可收四兩撥千斤之效;桑榆之地,則是泰山壓頂,雷霆萬鈞。歐亞大陸橋,一字長蛇陣,擊首則尾動,擊尾則首動,你顧頭還是顧尾,你在進攻當中防禦,我在防禦當中進攻,仗也許就打不起來了。

劉亞洲的沙盤作業是從假設的前提出發的,價值幾何,還要看實踐的結果。也許只不過是趙括談兵。但這是廉頗們沒有想過的問題。近年也有擁有話語特權的人物提出過各種對策、方案,但都是揣摩上邊心思,投其所好之作,沒有一點想像力;劉亞洲不是寫奏摺,而是在尋求公眾的支援,他把韜光養晦的自欺欺人之談徹底戳穿了。你那個政治制度就是擴張性的,無論怎麼韜晦,也是與世界主流文明格格不入,還當人家不知道。韜晦本來就不是個好字眼,無非是把弓藏在袋子裏,別叫人看到你的野心。你說「永遠不稱霸」,那是力有不逮;祇要有幾分勝算,還不是「該出手時就出手」,想「教訓」誰就教訓誰!一個敢出動坦克車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的國家,還有甚麼事情做不出來!政治上不改弦更張,說的再好聽,擺的姿態再低也是沒人相信的。我們看到政府在不斷釋放善意。連戰和宋楚瑜登陸訪問,使臺海局勢有所緩和,但中日關係卻緊張起來,由暗鬥變成明爭,你到哪裏他跟到哪裏,就像秋天的蒼蠅,黏着你,揮之不去,存心要跟中國較勁。

永遠要記住日本是惡鄰。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血債累累,罪惡滔天,日本右翼分子還要美化它,不肯悔過自新,連「侵略」及「殖民」都不認帳了。這算甚麼「精神自由」?當年日本要擺脫「惡鄰」,「脫亞入歐」,現在它卻成了所有鄰國最大的惡鄰,和中韓俄都發生了領土糾紛。小泉說:日美關係越好,就能夠建立起同中國、南韓以及亞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國的良好關係。事實證明,日美同盟不是改善而是惡化了和各國的關係。美國主流報紙也開始批評日本右翼歷史觀和軍國主義傾向,擔心它有一天又要把日本拖到老路。

劉亞洲主張支持日本對俄領土要求,鼓勵它北上,我看是一步臭棋,比慕尼黑還黑。日本既定國策是南下,臺灣獨立,就解除了對它生命線的威脅;日本右翼都有自戀性傾向,島國心態,富有攻擊性,還要顧影自憐,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你討好它,搞綏靖政策,它就不想攫取臺灣了?

這樣叫「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吧?臺海緩和,對日台不利,臺獨的後臺是日本,他們都希望臺海打起來。日本右翼最不可救藥之處是記性太壞,時間並不在他們一邊。他們佔了臺灣五十年,臺灣最後不還是回歸中國嗎?臺灣即使獨立,也是當日本的次等皇民。皇民化五十年都沒化了,現在又搞甚麼「去中國化」,搞得文化斷了根,那個臺灣的藤森------岩里政男還可以回日本認祖歸宗,其他臺獨們就成孤魂野鬼了。

美國在太平洋橫行無阻,遏制中國之說也甚囂塵上。但是,在處理中美關係問題上,不能見樹不見林,祇着眼於臺海一隅。必須看到日美同盟有防堵中俄一面,也有抑制日本的一面,在某種意義上說,把日本捆綁在美國戰車上,正是抑制日本的一種手段,也更具有戰略價值。臺海如果爆發戰爭,最有可能直接介入的將是日本,美國力促日本修改憲法,為重新武裝提供依據,就是為日本出兵參戰鋪路。美日軍事一體化,在聯手對付中國的佈局下,美國似乎留了一手,就是盡力避免和中國正面交戰。日本不過是美國手中的一粒石子,佔不到多大便宜。真打起來,朱成虎的原子彈恐怕祇能投到東京去。如果聯合國採取維和行動,過去的蘇聯老大哥現在的俄國小兄弟和美國的聯合艦隊就要駛入台灣海峽,隔開敵對雙方,到那時祇怕朱成虎「畫虎不成」。

還有人說日美同盟是不散的筵席。不散才好,散了,就是放虎歸山,日本可真的熬到頭了,劉亞洲的西進戰略也要落空。表面上看,日本是個民主國家,骨子裏卻是「皇國史觀」。它搞的是「日學為體,西學為用」,自由民主人權是手段,不是目的。它在世界哪個地方推進過民主,在甚為時候維護過誰的人權?它最有名的尊稱是「經濟動物」。他們埋在中國土地上的毒氣彈,至今還在殺人,又有甚為資格談論人權。皇國史觀是日本的核心價值,也是它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精神支柱和理論根據。驅逐英美,解放亞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共存共榮,王道樂土。森喜朗公開宣揚過:「日本是以天皇為中心的神的國家。為此,神道政治聯盟已經活動了三十年。」小泉純一郎是森喜朗的徒弟,青出於藍甚於藍。和日本鬼子打過仗的人都知道他們那個「共榮圈」是甚麼東西,就是個大豬圈,日本鬼子就直稱「人圈」,不拿中國人當人,叫中國人是「支那豬」「支那米」(蝨子)。在日本右翼眼裡,李登輝、陳水扁不過是比汪精衛還小的「支那米」。

英國《金融時報》有篇文章,要求「華盛頓應敦促日本像德國那樣在國內開展歷史教育運動,敦促日本政府公開面對其過去,華盛頓就可能使自己站在亞洲歷史問題的正確一方,從而提高在該地區的道義聲音及軟實力。」如繼續保持沉默,其他國家就會認為美國是和日本串通一氣,跟中國對抗,使亞歐很多國家在跟誰站在一邊的問題上處境尷尬。這個意見應該說是很客觀、很公正的。

台長: 在下輝覺
人氣(69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尋找生命的良田
此分類上一篇:中國縱橫捭闔下集

社長
我喜歡戲劇
很喜歡荒謬的戲劇

我珍藏了一套超變態的日本漫畫叫作
&quot掰掰演劇社&quot

話說有一天我們劇裡開始練習
主題是&quot我恨&quot
每個人都要練習表達&quot我恨&quot
結果劇中每一個人都贏不了社長.. :)
一想起那張社長表演&quot我恨&quot的特大畫面
我就覺得好笑

我想我將大笑一個禮拜 哈哈
2007-05-22 05:16:56
版主回應
社長:這可不是戲劇,正是時事評論。感謝你的來訪!
2007-05-22 15:03: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