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12 01:20:35| 人氣1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美容院的實境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聯合報社論..翁山蘇姬勝選 緬甸之春卻尚未開花
.聯合報黑白集.美容院的實境秀
.經濟日報社論.為極低勞力密集度的失業潮預做準備
.聯晚午後熱評.緬甸翻開歷史新頁
.聯晚午後熱評.來晚了,總比不到好
.聯合報社論..翁山蘇姬勝選 緬甸之春卻尚未開花
.聯合報黑白集.美容院的實境秀
.經濟日報社論.為極低勞力密集度的失業潮預做準備
.聯晚午後熱評.緬甸翻開歷史新頁
.聯晚午後熱評.來晚了,總比不到好




 

聯合/美容院的實境秀

2015-11-11 01:32:1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朱立倫日昨進入新北市一家著名的連鎖髮廊,在假髮人頭上「操刀」,媒體刊登出的照片也頗為吸睛,原來朱立倫是在發表技職教育政見。他主張全面推動產學合作,喊話「江蕙和周杰倫都需要髮型設計師」,還說將來優質高職的畢業生收入一定不只二十二K。

很多大男人不屑或不好意思踏入美容院,實則那裡常是社區的八卦話題交換中心,很多地方上的「情資」於此流傳,甚至選情風向也可略窺一二。朱立倫進美容院談政見,令人聯想起上一次踏進美容院做「政令宣導」的,正是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陪同外交部次長史亞平,在美容院侃侃而談服貿之影響。當時坊間反對聲浪稱,服貿協議將使洗頭小妹工作不保,耳語流傳,迫使官員「現身說髮」。其效果,後來因遇上太陽花學運,落得徒勞無功。

美容院成了政治人物的實境秀場地,可以想像也可以理解。但政治人物也該去理解一下:政見如果於社會現實和民意感受相去太遠,則再怎麼實境秀也無濟於事。台灣需要振興技職教育,教育界、產業界人士都會同意。問題是,今天這種遍地大學開花的景象,本來就是政策所致,當年決策理由不也同樣頭頭是道?

如今參選人發出「讓高職畢業生所得不只二十二K」的豪語,有沒有事先探問一下,目前美容院洗頭小妹的月薪多少?難道不知,很多「產學合作」是在剝削學生勞工;就算正職者,有人連兩萬出頭的基本工資都領不到,每天工作超時加班無酬,只能領區區時薪度日?

一粒沙看見世界,一間美容院裡有芸芸眾生。「周杰倫的髮型設計師」之夢可遠可大,唯談起洗頭小妹,應先讓她們領足基本工資,才是政治人物的務實責任。




 

經濟/為極低勞力密集度的失業潮預做準備

2015-11-11 01:32:1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7月起,企業放無薪假的消息時有所聞,讓不少勞工皮皮剉。而甫出爐的就業數據顯示,9月台灣失業率為3.89%,創下近15年同期最低水準,原應讓各界鬆一口氣,卻又因為數字中藏有景氣趨緩、關廠等疑慮,加重經濟衰退的壓力。然而,無薪假及失業率固然令人憂心,但當前經濟社會已逐步走向勞力密集度極低的趨勢,才是更大的麻煩。

今年5月中旬,Webbmedia集團創始人韋伯(A. Webb)預言,未來10~20年間,至少有八種職業可能被機器或數位電子取代。除了收費站運營商和收銀員、製造業工人等相對單純和規律的工作者之外,部分依靠專業知識、與人互動、沒有明確指令的工作,如需要判斷客戶需求的營銷及客服人員,甚至是工作複雜度高的分析師、需客觀及理性處理資訊的記者與律師,也可能被大數據技術或機器人取代。

早些年,或許還可將這類預言,斥為科技人的狂想。但當大數據技術應用愈見成熟、機器人也能辨識人臉表情而提供適當互動資訊後,愈來愈多人體認到類如韋伯般的預言成真為期不遠。面對即將到來的劇變,當前確有必要認真討論如何因應勞力密集度極低的世界。經濟學家皮凱提於《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中強調,資本集中在少數人手上幾乎為人類社會的常態,但過去人類仍能透過勞動報酬,多少減緩財富趨於不均的速度,若再懂得進行適當的投資,亦可累積一些資本,進而產生一定程度的社會階級流動。

然而,進入勞力密集度極低的時代後,這樣的社會階級流動將會受阻,因為即使自動化與數位化不會消滅人類的所有工作,但那些必須與機器競爭的職缺,薪資將處於長期停滯,使相關勞動人口難以積攢財富,亦無力讓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相對的,那些有技術、有才華或有富爸爸的幸運兒,將攫取經濟社會中的大多數果實。換言之,不公平造成貧窮與富裕的兩極世襲現象會愈來愈嚴重,社會也就變得更病態。

回顧人類歷史可知,嚴重的貧富不均將引發混亂與革命,有時候從體制內尋求解方,有時則訴諸較劇烈的方式。舉例來說,當科技化與數位化加大不均的現象,人類很可能會透過民主程序,阻礙部分科技的發展,就像舉著共享經濟大旗的Uber及Airbnb等新創公司,就已受到計程車與旅館業者及其背後的政治力反撲。所以,政府著手制訂經濟政策時,必須考量數位化與科技化下的經濟成長具有內在不穩定的傾向,使分配問題已和經濟成長同樣重要。

既要有效率的鼓勵願意創造、發展新科技者,讓資本家願意投資新技術,也要透過適當的分配政策,讓可能遭科技驅逐的勞工仍能保持希望,並逐步與新時代接軌。

過去,專家們總建議透過教育提升勞工的價值,讓人類在勞力密集度極低的世界保持其重要性,但這僅有杯水車薪之效,只要資本掌握在少數人手上,不均就是常態。而從金門酒廠在享有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優勢,創造可觀獲利之餘,亦上繳龐大盈餘回饋縣府,讓縣民擁有全國最好的福利;美國阿拉斯加發現石油後,透過成立永久基金定期分配石油收入的紅利給當地居民,解決資源不平等問題的成功案例看來,稅制的確是一個應考慮的手段。

不過,為免造成既課不到稅,還落得資本外流的後患,政府必須為資本家創造一個難以取代的生產環境,提高勞動力的供給與素質,或穩定且高品質的基礎建設,讓企業生產成本大幅降低;抑或提供一些誘因,讓創新者不只是思考以自動化與數位化取代人力,而是如何透過自動化與數位化替人力加值,使其更無可替代。

別再只懂得拯救失業率的表面數字了,隨著人類社會日益走向勞力密集度極低的時代,政府的經濟政策若不預先因應,遭科技邊緣化的弱勢民眾,就得被迫揭竿起義了。




 

聯晚/緬甸翻開歷史新頁

2015-11-10 14:45:33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緬甸國會選舉,許多選民排隊半天,為了把握25年來首見的機會,投下決定國家命運的一票。仰光一位銷售經理說:「等待值得。這是帶來改變的唯一途徑。」

一語道盡緬甸民主之路的艱辛,以及這困境醞釀的希望。

軍方支持的執政黨高層起初向國際媒體承認失多於得,繼而坦承「我們輸了」。但這絕非全國民主聯盟的定心丸,25年前軍方豪奪選舉結果的陰影籠罩至今,但軍方化身的執政黨承認「輸了」,透露的機會絕非昔比。時代真變了,緬甸真有望寫出歷史新頁。

這歷史新頁的頭號人物當然是全民聯領袖翁山蘇姬。緬甸向民主邁一大步,有賴全民的勇氣、犧牲、毅力與耐心,但仍賴翁山蘇姬領銜號召,維持民氣。

軍方將她軟禁,仰光湖畔之宅反而成為她沈潛養望之所,侷處一隅,而動見觀瞻於國內,名聲日隆於海外,韜光養晦15載,終於再起。

正視失敗,需要剛健者的勇氣,軍方當年為德不卒,允許選舉在先,強奪勝利於後,看似強勢,其實出於弱者的怯懦與惶急。

翁山蘇姬始終自信最後的笑聲屬於她,而非壓迫者。她周一說:「輸家必須勇敢而冷靜面對失利,贏家則應該謙虛而大度。」 這警語是人生態度,也是政治哲學。

勝利之後,往往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全民聯代表的民主力量贏了選舉,當然有其意義,但歡欣之餘,就得思考今後。

理想碰上強硬的現實,每每砸得粉碎。軍事政權下台,做了主的人民無法管理眾人之事而成亂階,教訓已多,而覆轍永遠在那裡。

民主是一種需要費力耗時學習的生活方式。選舉勝利,非即帶來民主,只是帶來民主的希望。揆諸緬甸歷史,民主真的是要從頭寫起的空白新頁。這新頁現在翻開來了,翁山蘇姬和全民聯,以及其他所有緬甸人,怎麼落筆這新頁,尚待觀察。




 

聯合/翁山蘇姬勝選 緬甸之春卻尚未開花

2015-11-11 01:32:1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誰控制了過去,誰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了現在,誰就控制了過去」,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在其政治小說《一九八四》中曾如此形容緬甸的軍人政治。緬甸軍政府長期來以高壓箝制人民的思想,以法律嚴格操控現實政治,不論是威權或民主時期,也不論是穿著軍服抑或西服,皆是如此。

緬甸最近舉行了廿五年來首次允許公開競爭的民主選舉,全國九十一個政黨推出六千多名候選人,角逐兩院(人民院及民族院)的一千一百多個議席。一如外界預期,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席捲全國,囊括了八成的席次,大獲全勝。令人意外的則是,不論在北部的撣邦,或在南部的克倫邦,不論在執政黨的大本營仰光,或是軍政府在南部伊洛瓦底江的鐵票區,現任領導人登盛所領導的執政黨都遭逢空前的挫敗。

此一結果,一方面顯示登盛政府對於他所實施的跳躍式經濟改革太過自信,另一方面則反映緬甸人民高度厭倦軍政府長年來的高壓統治及半套式民主。也因此,當民主的閘門一打開,要求政黨輪替的民意就如浪潮一樣襲來,沛然莫之能禦。

與一般內閣制國家不同的是,緬甸這次大選不僅決定國會的主導權,也攸關未來總統的推舉權。在緬甸「立法綁行政」的體制下,新國會成立後,將由人民院及民族院各推出一位總統候選人,與軍方所提名的候選人,在明年三月由兩院議員共同投票選出,最高票者當選總統,另兩位則為副總統。

從西方民主政治的角度看,在這種一邊倒的情勢下,「全國民主聯盟」當然是執政黨,翁山蘇姬也應名副其實成為總統;但在緬甸軍意凌駕民意的父權政治下,「全國民主聯盟」雖獲壓倒性的勝利,卻未必能真正掌控多數的實權。因為,緬甸政治的「影武者」丹瑞大將軍仍未宣布敗選,翁山蘇姬也囿於憲法無法成為真正的總統,緬甸的民主化仍然差最後的一哩路。

有人擔心,在軍方的「老大哥」政治陰影下,一九九○年的選舉被宣布為「無效」的夢魘,隨時有可能重演。緬甸的民主如同一張紙,隨時都有可能被擦掉,重新寫上新的內容。原因是,緬甸政府控制了現在,並以現今所擬定的法律來控制翁山蘇姬。

緬甸二○○八年通過的憲法規定,配偶及子女為外籍人士者不得擔任緬甸的總統;這一條款,主要是針對翁山蘇姬而設。翁山蘇姬已故的丈夫及兩個兒子都是英國籍,也因此,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雖然勝選,但她卻沒有參選總統的資格。所以,翁山蘇姬只能推出代理人參選,日後再設法透過修憲,取得總統的職權。

然而,緬甸政府不僅控制了過去,並以過去的法令來限制翁山蘇姬及新執政黨的動向。例如,緬甸政府以維持國家的安全與穩定為由,規定軍人總司令部可以在中央及地方議會指派四分之一席次的議員;這些候選人不必參加選舉,就可以自動當選。更荒謬的是,這些軍人議員擁有修憲的否決權;未來,他們勢必成為阻礙翁山蘇姬執政及修憲的最大障礙。

可以預期,大選後的緬甸政治,必將在過去與現在之間不斷地拉鋸。過去幾年,緬甸政府以推動民主改革之名,袖手坐視信奉穆斯林的羅興亞人與信仰佛教的緬人爆發種族衝突,導致十四萬名羅興亞人流離失所。遺憾的是,翁山蘇姬對這場衝突也採取沉默與迴避的態度。未來,翁山蘇姬的執政能力將受到檢驗,目前的軍政府也可能利用種族衝突來製造政治對立,削弱民主的果實,這將是一大變數。

未來緬甸的政治也將不斷受到過去的糾纏。翁山蘇姬受限於憲法規定而無法成為總統,勢必要找一位政治代理人代她擔任總統,她自己則以「凌駕總統」的地位來主政,這並不符合民主政治的常態。翁山蘇姬必須透過修憲,才能成為真正的總統;但由於軍方指定的國會議員擁有否決修憲的權力,可以預見,她和軍方之間的角力將成為緬甸民主化的重要變數。

翁山蘇姬雖贏得這次大選,但她能否改變緬甸的命運,能否有效掌控政局,甚至能否決定自己的執政走向,都依舊充滿變數。這是緬甸式民主的荒謬,也是緬甸人民的悲哀。




 

聯晚/來晚了,總比不到好

2015-11-11 15:24:45 聯合晚報 午後熱評

在訪美前一天,朱立倫推出了第一支競選廣告,「對不起,我來晚了」。這句話,當然不是說給美國人聽,但對於此刻訪美的朱立倫而言,當然也有幾分「來晚了」的味道。不過,「晚到總比不到好」,儘管對選情未必能有重大影響,但這一趟,還是得去。

對手蔡英文六月就已經訪美,而且進入白宮、美國國務院,與美方高層見面,比起四年前被美方教訓,此次被外界認為成功了許多。朱立倫此行,難免會被拿來和蔡英文之行比較:比美方接待的層次,比受到媒體的重視,也比僑界動員的歡迎程度。

不過,這些檯面上的「超級比一比」,都不能掩蓋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雖然比起民進黨,國民黨的兩岸、外交政策都穩健許多,但現實上朱立倫的選情仍處於劣勢;而且,國民黨內的情勢不明,美方就算是以高規格接待朱立倫,也不見得能夠確定國民黨選後是不是會延續過去「穩健」的傳統。畢竟一旦敗選就可能辭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對國民黨政策的代表性,恐怕是得打上大問號的。

朱立倫訪美的另一個劣勢,是恰好緊接在馬英九總統的「馬習會」後。此次與美方官員甚至媒體見面,焦點恐怕還是放會在「馬習會」後的影響,朱立倫本身,反可能變成配角被邊緣化。對於選情的加分效果,當然也就大大降低了。

但這是不是代表既然如此,朱立倫何需浪費時間走這一趟?倒也未必。對朱立倫或國民黨而言,此時此刻雖是低點,但恰好可以擺脫執政者的包袱,以更大開大闔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美國行,若是表現得宜,誰說朱立倫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國民黨不能夠重新站穩腳步?

此次美國行能夠見到誰,有什麼具體成就,當然仍前途未卜。但無論國民黨或者朱立倫,此時此刻訪美,都不應該是亦步亦趨跟隨誰的腳步,去刻板的比較是否比蔡英文見到更高層級官員,或比馬總統的馬習會受到更多重視。告訴國際社會,國民黨不管勝選敗選,都是個有政策制訂和執行能力的政黨,才是此行最大意義。




台長: 股台
人氣(1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udn.社論 |
此分類下一篇:經濟/全球地緣板塊挪移的深層次觀察
此分類上一篇:經濟/提振台股動能 應拿出具體作為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