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 张爱玲作品里变态的亲情
与变态的爱情关系》
第一章:
绪论
研究范畴与主题:
本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文学与心理学课题方面的研究。而笔者要研究的主题则是要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切入,探讨张爱玲作品里有关变态亲情与变态爱情关系。笔者将会把研究分为五个章节来加以论述。
在第一章节的部分是绪论。在这章节,笔者将会论述的是这论文的研究范畴与研究主题、研究目的与动机、前人研究和研究方法。第二个章节,笔者将会论述的张爱玲的生平简介,包括了张爱玲的成长背景、家庭状况、婚姻状况以及张爱玲的作品简介。在第三个章节,笔者则会论述的是张爱玲作品里的变态的亲情关系。在这部分笔者会论述到张爱玲的作品分别是〈第一炉香〉中梁太太与葛薇龙、〈半生缘〉中顾曼璐对顾曼桢、〈第二炉香〉中蜜秋儿太太与三名女儿、〈金锁记〉中曹七巧对长白、长安、〈心经〉中许峰仪和许小寒,最后是〈花凋〉中郑先生、郑夫人对郑川嫦。
至于在第四个章节,笔者将会论述的是张爱玲作品里的变态的爱情关系。在这部分,笔者会论述到的作品则有〈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年轻的时候〉中潘汝良与沁西亚、〈茉莉香片〉中聂传庆与言丹朱。最后则是 〈心经〉中的许峰仪与许小寒、许太太。笔者将会使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家如弗洛伊德、荣格等人所提出的理论与论述来探讨有关于在第三与第四个章节会论述到的张爱玲作品里的亲情与爱情的变态的关系。笔者将会在研究方法的那个章节论述到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定义与理论以及它与文学的联系。
最后一个章节则会是总结。笔者将会根据所研究的成果做概括性的总结。
研究目的、动机:
张爱玲是于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才给予归名正位。历来有关她的研究多不胜数,在探讨她的作品的同时,研究者、评论者也孜孜为其自外于主流文学的边缘地位,积极地将她由通俗文学的王冕上拉回到纯文学的宝座膜拜,因而盛行所谓的“张派”、“张爱玲热”。
由于张爱玲笔下的变态心理与苍凉感极富特色,长久以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于是讨论张爱玲及其作品的著作不胜枚举。然针对张爱玲描写小說人物变态心理的动机,多被认为是出于作者自身不愉快经验的投射,或是无情揭露父权主义下人性的醜惡面相等,卻少有深入剖析人物产生变态行为或心理的原因。细察之下,可以发现张爱玲笔下每个变态的小說人物,背后都有自己悲涼的故事,方促成其与人相异的心理与行径。若不先了解人物內在心理的变化,而单纯对其表现在外的变态行为加以批评达伐,将难以深入体会小说人物的悲哀,也不易理解张爱玲处处使用悲悯笔调描写变态人物心理的用意,诚属可惜之事。故使笔者萌生出分析小说人物变态心理的想法。在张爱玲的作品里,有许多关于人物心理变态的关系与描写,然,笔者只会注重谈变态亲情与变态爱情这一方面。那乃是因为,若要谈完全部,范围太广了,再加上时间也不允许笔者那样做。
前人研究:
论及张爱玲与心理学的联系,司马新《张爱玲与赖雅》中曾一针见血指出,
张爱玲“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以下笔者将所读得之前人研究成果,析论与本文主题的联系与帮助。首先司马新一书多从张爱玲亲身经历与心理状态出发,将其心态与作品相连結,着重探討张爱玲对人物心理刻画的細微之处,对本文分析人物心理上多有启发。此外,直接以精神分析为书题者,有大陆学者宋家宏的《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
学位论文方面有朱雯彥《張愛玲小說人物之变态心理研究》、温毓诗《张爱玲文本中的人物心理与殖民文化研究》以及黃芳琪《张爱玲〈传奇〉》世界中的人性》,讨论小说中各式各样的人生百态,但涉及精神分析方面的专论较少。
期刊资料较为丰富,代表作有:
- 王莹〈來自生存的怅惘威吓──从精神分析学看张爱玲小说的心理刻画。以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导入文本,进而分析张爱玲小说世界的人物心理。
- 喬淑英〈退化的羽翼──张爱玲对女性附庸為奴心理积淀的洞见,单独针对女性心理著墨,強调女性沦为附庸的悲哀心理,对张爱玲的女性书写论述有所贡献,然缺乏总体分析似嫌美中不足。
- 孙鸿雁〈依稀梦裡沧桑──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心理奥妙〉,使用人格心理学綜合评论张爱玲创作小说的心理状态,对小说人物心理分析较少。
- 趙君哲及徐美勤〈走近张爱玲──从人格心理谈起〉,其文力图通过张爱玲的传奇经历与文章來作分析其個人主义,而非针对本论所探討的小說人物作分析。
- 刘慧〈张爱玲與精神分析学说〉,从潜意识分析角度、变态心理刻画、各种情結的敘写三方面強调占该另將精神分析学用于小说撰写上,并浅析各代表作中表现的精神层面。
- 蔣益〈荒原上的孤独者──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精神实质〉,作者认为张爱玲极力表现扼杀血缘亲情的三大毒素──金钱、自私与变态,并展示出其荒原般的精神世界。先敘述张爱玲生平,后依照唐文標先生的划分,将小说人物分为前朝遗老、遗少与遗老遗少的后代作分析,多着重时代性的影响,精神层面分析处较少。
- 刘玉秀〈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张爱玲创作的影响〉,与刘慧之分析架构大致相同,但将“各种情結的叙写”縮小至“伊底帕斯情結的敘写”,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与精神分析学的联系,并着重作品中歉意事情結的铺序。
- 成秀萍〈欲望中的沉浮和挣扎──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映射〉,引用佛洛伊德libido 原欲概念,分析在张爱玲小说中因欲念的驱使所产生的众生相。
- 李祥傳〈论張愛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讨死亡意识在张爱玲小说的重要性,并研究张爱玲笔下的精神死亡描写,分作精神死亡状态与过程逐步分析。
研究方法:
笔者会通过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来完成笔者对此课题的研究。那就是文本阅读与文献
调查。
1. 文本阅读: 笔者会到校内的图书馆借与笔者的论文研究课题有关的书籍或者到各大书局购买有关的的书籍来阅读。这包括了张爱玲的作品集、张爱玲相关的研究书籍、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理论的书籍。这乃是因为,笔者可以从这些文本中摘入笔者所要的论证从而加强笔者所要论证的。好比如摘入张爱玲某篇文章里的某一句子或段落来加以论证笔者的论点。另外,其他有关于张爱玲的研究,也可以让笔者作为参考与引用。
2. 文献调查: 笔者会利用网上的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来搜索有关张爱玲的研究如论文等以及有关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理论。这是为了可以收集更多的资料。另外,笔者也会翻阅有关学报来获取资料如论文等,然后再摘录有关文献。
笔者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心理学与精神分析的一些理论与论述来解释在张爱玲作品里那些人物身上所出现的一些的心理状况。首先,笔者在这一章节会分三个部分简单论述心理学的理论、精神分析的理论以及文学与心理学的联系。至于张爱玲作品里的变态的亲情关系与变态的爱情关系则会在第三与第四个章节详细地加以论述。
一. 何谓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科学。它源于西方哲学,成形于现代,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人类历经了漫长的岁月来探索我们为什么这样或者那样做事情,古时的哲学家和作家那时已经开始了这类问题的研究,而直到现在,心理学家才把这一类问题实现了系统化、知识化。德国的心理学家威廉.冯特被认为是试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也是从那时开始,实验心理学家开始了对人类和动物的心理、情感、感觉、知觉和认知 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形成了一个个重要的科学分支,如:
一. 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生物基础分支: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二. 人类行为的发展与展现: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三. 行为的矫正与治疗: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与咨询心理学。
四. 教与学的相关领域: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和学校心理
学。
五. 经济发展所需的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人因心理学、消费心理学
等。
另外还有健康心理学、职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个体差异等分支。
心理学的研究,涵盖了人的各个活动层面:内心与外显的、个体于群体的。这也构成了心理学的整体内容。 如今,心理学家的活动领域相当广阔。临床心理学家一般工作在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和医院,尽管他们也做研究,但他们主要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建议,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帮助来访者健康成长,对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如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采用行为矫治或者药物治疗。健康心理学家关注与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他们研究心理学的方法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和学校心理学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生是如何学习,教师应该怎样教学,教师如何才能把知识充分的传授给学生,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设计不同的的授课方式等;而学校心理学家负责学校学生的 心理辅导与健康成长的工作。在监狱、犯罪研究机构以及司法部门,活跃着的心理学家通常被成为司法心理学家,他们研究社会犯罪的特征与规律,为决策机构提供预防、减少犯罪的措施,帮助偏离社会正轨的人重新踏上社会,有时也为司法部门在精神障碍病人犯罪的判决问题上提供科学定罪的依据。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帮助 公司组织他们的人力资源。其实,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的用武之地,多学些心理学的知识,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会有用武之地的。
二.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创立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人文背景,产生后经过众多的心理学家的努力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众多派别。当代心理学界一般把以S·弗洛伊德、A·阿德勒和C·G.·荣格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称为弗洛伊德主义,而把以E.·H.·艾里克森、H.·S.沙利文、E·佛洛姆和K·霍妮等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称为新精神分析理论或新弗洛伊德主义。
1.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早期精神分析理论
3.新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是19世纪末奥地利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及社会生活的产物。当时的奥地利,在经济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的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在政治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广大人民遭受封建主义、资产阶级和民族主义三重压迫,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在社会文化上,当时的奥地利仍处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宗教气氛浓厚,两性禁忌甚严,人们正常的性欲望、性生活等不到满足,性本能受到极大压抑,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创伤和内部紧张的冲突状态。社会外部恶劣的政治条件和压抑的文化环境与个人内部的紧张冲突交织在一起,致使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应运而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还有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渊源。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的论述来源于莱布尼茨的微觉说,赫尔巴特的意识阈,和费希纳意识运动的学说。他的心理观则受布伦塔诺的影响较大。在哲学思想上,叔本华的无意识概念、他和尼采的非理性主义、哈特曼的无意识研究都能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找到影子。与此同时,18、19世纪哲学中盛行的享乐主义动机学说的影响更是体现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理论当中。在科学思想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与赫尔姆霍茨的能量守恒观点有密切关系;而他的本能论的依据则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促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产生更直接的原因是心理病理学研究的成果与发展。在19世纪,精神病的病因说中生理病因观占优势,但同时心理病因观也很快形成了。弗洛伊德接受了心理病因说和精神催眠术,并更改了心理病因观的一些术语,如"心理组织"为"情结","意识"缩小为"压抑","心理分裂"为"精神宣泄"。
2、早期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之分,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而无意识是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与本能有关的欲望部分,这些欲望和冲动因受到禁忌和法律等的控制而压抑到意识之下,虽然不被意识但未被泯灭,仍在不断活动,随时有可能被召回到意识之中,这可召回的部分就是处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前意识。人被压抑的欲望以性欲为主,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力比多”是人的本能能量,是人作出一切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源动力,个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与性欲有密切关系,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冲动e而非理性的,以寻求快乐为原则;超我则按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按至善的原则活动,遵循伦理原则;自我既要满足本我的即刻要求,又要按超我的客观要求行事,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人格这三个系统在人格发展的各阶段--从口唇期一直到生殖器期的五阶段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外,梦的解释,生本能和死本能,焦虑和自我防御机制等也都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重点内容。
(2)弗洛伊德之后,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和德国心理学家荣格等人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了修改和补充。阿德勒认为,所有人都有一种自卑感,他们为克服缺陷以达到优越目标,所以人是不断地超越自卑。人们对付困境的方法和策略,不断加以总结和归纳,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即“生活风格”。他还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及所处地位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例如,他认为最后出生的儿童常受到娇惯,长大后可能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发展起异乎寻常的性格。他的心理学被称为个体心理学。
荣格则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观点做了修正,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增殖,也表现为其他活动。荣格在分析个体的人格时把个体结构看作是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统一体。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具特点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原型”,即遗传的先天倾向。他认为人们的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原型在起作用。荣格的精神分析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三. 文学与心理学的联系
心理学和文学一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展現的是典型环境中的人物和事件,而心理学則规范了人的精神生活之功能结构,包括认知、动机、情绪、个体行為方式──性格与气质、意识与无意识、探索与创造活动、应付与防御行为等。作家用细腻的文笔勾勒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正可作為心理学理论的落实与应用。文学艺术塑造,涉及人类心理的种种方面。
众所皆知,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维系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亲情和友情中得到欢乐和享受、安慰与同情;然而人际间的矛盾和冲突亦比比皆是,交谊中潜藏着疑惧和焦虑、怯步与歉疚。文学必须描述人的感情生活,性格当然也是作家塑造角色的中心课题。人物的个性千变万化、难以捉摸,方营造出丰富的剧情与复杂的各类人生。而性格是模式化了的行為方式,只有当某种特徵恒常地出現在行为中,才能被认为属于性格的范畴。性格中参透着无数次的经验,累积着人一次又一次的決断,同时还浸濡着深刻的感情。在人格结构中,气质与性格也是密不可分的;气质決定于人格中先天生成的特质,如活动性──活跃或安静,反应速度快捷或迟缓等。人总是在失落时体验忧郁和悲傷,在成功和滿足中感受欢乐和幸福,在危险和威胁面前发生恐惧。其刻画成功者如张爱玲小说,充分揭示了多种情徐同时或相继发生所引起的感情冲突。
进而论之,以心理分析來讨论文学作品,应有下列完整结构:一、 作家部分:探讨作家在过去的生活经验中,有何受压抑的欲望,或未了解決心理冲突、以及在写作之前面临了何种心理危机。二、作品部份:探討作家在作品中如何透过象徵的方式宣洩其潜在於意识中的欲望,或者作了何种防卫,以及如何尝试化解其心理冲突等。
故本文试就张爱玲的成长经历、生活经历等面相为讨论的范畴,探討她为写作而酝酿的特殊心理特质。她的笔墨实超越了其自身的见识,高度迎合了普遍大众的心理,刻画一般社交中所不愿面对的人性丑恶与私密心理。如容格所述:
“每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都是一个双重人格或者两种矛盾倾向的综合体。一方面,作为一个人,他具有自己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非个体性的创造过程。既然作为一个人來说,他既可以是健全的,又可以是病态的,因此我们必须检查他的心理构造,以发现決定其个性的因素,但通过研究他的創作成就,我们就只能理解他的艺术家人格”。
容格创立分析心理学,其立论较弗洛伊德深刻且饶富哲学意味,其中心概念为“个体化”过程,完成此过程的个体将拥有“一种态度,它使人摆脱了情感纠葛和暴力打击的影响,它是一种澄明若镜、超凡脫俗的精神状态”,类似于自我发现、或是宗教体验的过程,创造只属于自己的理想性神話。所以研究张爱玲不光是了解她对作品內容的刻画,亦即弗洛伊德所言将內心无法实现之欲望升华的表现,更应深入探讨她个性中独特的因素以及形成背景,它们是构成她的創作力或创作观的原动力。同時正因为这些因素也相当程度地反映到文本中,因而使这样的研究具有双重价值。
张爱玲儿时的痛苦记忆,对父亲的怨恨与不谅解,母亲的远行及后母的虐待,這些阴影残留在张爱玲的记忆中,造成她日后个性与心理上的孤僻性格。张爱玲的破碎家庭严重影响了她对亲情、爱情、社会价值的悲观态度,进而怀疑人性的本质,对于人因金钱而激发的丑恶面相十分厌恶,甚至认为钱可以令亲情磨灭。面对母亲的窘境,张爱玲曾认为向母亲拿錢一事,简直足以毀了自己的亲情之愛。
张爱玲从幼年到少年时是极其沉默封闭的,长久的“压抑”足以令她造成“抑郁型”人格;无法拥有至亲完整正常的愛──如母亲过早离家赴英、父亲对子女缺乏熱愛、被迫改变习惯──如何学习作為一个“淑女”的训练、社会的变动──如战乱、寂寞、仇恨等等,皆属于压抑的心理。
在简单分析张爱玲人格背景后,需讨论在文学作品中探討心理学问题的具体方法:一、研究作品本身所含的心理学成分,不联系作品來源和形成过程。二、研究作品中可能有的神話和原型的形式格局。张爱玲描写了許多人性善恶的挣扎冲突,多数变态心理特质皆导源于家庭、社会环境及命运所加诸于人身的压抑。张爱玲所指写各种变质的人性,不仅传达出她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意识,也是她对于自我欲望潜在心理的特殊反映。张爱玲的愛情观及幼年被父亲软禁的经验,皆可在《半生缘》中找到痕迹;〈心经〉中小寒對父亲因长期的依赖演变为恋慕,可曲折表达出张爱玲心底潜藏对父亲的憧憬。这些痛苦经验化成创作的告解,其创作心理背后也是一种自我解脫、自我治疗。这个部分将会是笔者着重论述的部分。
章目:
第一章:绪论
研究范畴、研究主题
研究目的、动机
前人研究
研究方法
第二章:张爱玲的生平简介与作品简介
2.1张爱玲成长背景
2.2 张爱玲家庭状况
2.3 张爱玲的婚姻状况
2.4 张爱玲的作品简介(1943年-1983年)
第三章: 张爱玲作品里的变态亲情关系
1 〈第一炉香〉中梁太太与葛薇龙
2 〈半生緣〉中顾曼璐对顾曼桢
3 〈第二炉香〉中蜜秋兒太太与三名女儿
4 〈金鎖記〉中曹七巧对长白、长安
5 〈心经〉中许峰仪和许小寒
6 〈花凋〉中郑先生、郑夫人对郑川嫦
第四章:张爱玲作品里的变态爱情关系
1 〈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
2 〈年轻的时候〉中潘汝良与沁西亚
3 〈茉莉香片〉中聂传庆与言丹朱
4 〈心经〉中的许峰仪与许小寒、许太太
第五章 :总结
参考书目:
- 陈春林、殷宏伟编(2003年10月)。《张爱玲典藏全集》。北京:哈尔滨出版社。
- 高觉敷译,弗洛伊德著(2004年)。《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 刘锋杰(2004年6月)。《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林幸谦(2003年12月)。《荒野中的女体:张爱玲女性主义批评1》。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水晶(2004年2月)。《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台北:大地出版社。
- 司马新(1996年5月)。《张爱玲与赖雅》。台北:大地出版社。
- 苏伟贞编选(2004年11月)。《张爱玲的世界(续编)》。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申荷永(2004年7月)。《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易法建主编(2006年1月)。《心理医生》。北京:线装书局。
- 周芬伶(2003年5月)。《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 郑树森编选(2004年1月) 。《张爱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