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7 17:14:56| 人氣3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戲曲的過去與現代——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潮偶新發生」展覽側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年六月到九月,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常設展「打狗布袋戲小劇場」外,又進行了另外一場特展「潮偶新發生」。這場展覽中除了介紹布袋戲的沿革歷史外,也指出傳統在地藝術的新未來。

    導覽手冊中娓娓道來台灣偶戲的萌芽、壯大與轉變,讓穿梭在栩栩如生的戲偶間的觀賞者,透過這些戲偶重回過往的歲月。例如台灣的布袋戲的出現,曾被荷蘭間諜的觀察記錄。當時是鄭成功與荷蘭交戰之際,鄭成功擊退荷蘭人之後,適逢農曆春節這個歡樂節慶,荷蘭間諜則記下,台南街上演出偶戲的盛況。鄭氏政權又被清代更替之後,二百一十二年的漫長治理,大陸與台灣產生了更深刻的文化交流活動。南管、北管在台灣有了各自的欣賞者,道光、咸豐年間布袋戲傳入台灣,同治、光緒期間本土的歌仔戲也首創自葛瑪蘭地區。這些文化活動的出現,代表了台灣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讓單純的食衣住行飽足後,能有了更多可以期待的小驚奇和變化空間。

   甲午戰敗後,台灣割讓日本。在二次大戰開戰之前,日本殖民政府對於帶著傳統漢人思想的戲曲沒有強烈禁止。但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物力、人力日益吃緊的日本政府,期待台灣百姓可以更徹底的成為日本人。日本殖民當局成立皇民奉公會,嚴格限制台灣傳統戲曲藝術發展。一直到國民政府接掌政權後,因為文化差異爆發二二八事件,原本帶來歡笑樂趣的庶民戲曲,再度被賦予政治意涵,而被繼續限制。當時台灣行政公署禁止台灣外台戲演出長達一年以上,這段時間,許多戲劇藝人只能轉業或進入戲院,不能在野台演出。民國四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頒布「改善民俗綱要」,並交付各鄉鎮長召開鎮民代表大會研討推行。其內容規定演戲限於選定拜拜日及平安祭日,一年各限一次,每次最多不得超過二天。頒布後,台灣民間演戲最旺的七月變成最黯淡的一季。直到在民國四十九年,中廣公司為慶祝總統、副總統的就職大典,於台北市舉辦電視示範表演,當年五月二十三日東華皮影戲團應邀,於台灣電視台做示範演出,這是台灣偶戲第一次電視演出。之後偶戲重回電視螢幕,已經到民國五十九年三月三日,黃俊雄在台視開始演出雲州大儒俠布袋戲。教導忠孝仁義的史艷文其內容並沒有違反當時的政策,但其扣人心弦的劇情讓全國百姓,在開播時刻幾乎人人目不轉睛,而暫時停下手邊工作。這樣的情況讓政府決定在民六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以「妨礙農工作息」為由停播,直到民國七十一年,才對電視布袋戲解除禁令。

    民國七十一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文藝季。首次與民間合辦以台灣民間傳統戲劇為主軸的民間劇場活動,活動在台北市青年公園舉行,吸引人們關注。到了民國七十四年,布袋戲師李天祿,皮影戲師張德成,傀儡戲師林讚成等人獲教育部頒發第一屆民族藝師薪傳獎個人獎以及由小西園掌中劇團獲得薪傳團體獎的殊榮,突顯了時代變遷之後政府對於在地文化特色的重視。同年台大教授陳金次,李鴻禧,楊維哲等人取戲曲守護神「西秦王爺」與「田都元帥」兩者的第一個字籌組了西田社,這是首次以台北文化人觀點所組成的布袋戲文化社團。傳統戲劇開始蓬勃發展,到了民國八十三年,台灣舉行第一次省長選舉,傳統文化的指標藝術——布袋戲,更成為競選雙方運用的話題,讓布袋戲成為夠不夠本土,或者否是本土的政治符碼(例如當時的選舉文宣:誰殺史豔文?)。隨著人民民主素養的提升,在民國八十五年五月,立法院首次為台灣傳統戲劇舉行公聽會,這是台灣傳統戲劇藝人首次集體出現,向立法院為自己爭取權益以及要求政府正視傳統戲曲的危機,並直接促成政府廢除行之有年的劇團團長需要有高中學歷限制。同一年台灣第一個以偶戲為主題的博物館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正式成立;讓老藝師能夠將其絕學與珍貴的文物能永久保存。

    二十世紀可以選擇的娛樂消遣已趨於多元化,傳統戲劇自然也需要走出不一樣的路線,來吸引新生代的眼光。布袋戲在民國八十七年由霹靂電視布袋戲製作「狼城疑雲」,成為第一部在國家戲劇院音樂廳演出的布袋戲。民國八十九年更以3D動畫的特效和高科技爆破效果,製播電影「聖石傳說」;不同的行銷手法讓布袋戲成為無年齡限制的新藝術。民國九十五年三月,新聞局舉行票選台灣意象活動,布袋戲以最高票當選台灣意象的標誌;新聞局表示「布袋戲在某個程度上,象徵著全球化時代裡『在地文化』的覺醒,也顯示我們對於文化傳統的自信與珍愛,覺得可以藉著它來『秀』台灣。」

      克羅齊指出「所有的歷史,都是現代史」;回溯台灣傳統戲曲的發展流變,讓人思考當下這些偶戲的新定位的出現,過去是被壓抑的地方特色,現今反而是突顯在地化的驕傲。從目前台灣已有三個官方的傳統戲曲博物:宜蘭的台灣戲劇館、岡山皮影戲館、彰化南北管音樂戲曲館,以及民間籌設的台北偶戲館、台中縣明梨園北管曲藝館。這些文物館都代表一種傳承,延續著古老的技藝朝著新紀元前進。

 
 
 

 

台長: 阿梅
人氣(3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看展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高雄歷史博物館「神示籤詩」展覽側記
此分類上一篇:「美國人在南台灣的足跡」展覽側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